學妹的職涯載浮載沉,一站過一站,終歸一句話:找不到穩定的岸可以靠。
大齡了,剛需支出也多了,生活步伐變重,但腦子卻更焦慮。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年關前又有企業遞出邀請,或許可以再度轉檯成功。預先祝福。
「百變」的她跟我討論過幾回,但因為業態專業差異太大,很難對另一個江湖指指點點。不過,從她的經歷,倒是可以給兩點建議。這算是通識性的職涯建議。
第一點建議是,要不要考慮換風水?字句上這像是玩笑話,但我真正的意思是,要不要考慮「北漂」?或至少「六都漂」?
現實擺在眼前,六都佔台灣總人口數六成以上,「富都窮縣」的區域失衡非常明顯,連剛結束的總統大選都知道六都是激戰大票倉,而妳待在南部非六都縣市,等於機會池比別人小太多,若還想要有好收成,絕對要更靠神明保佑。
這是常識,也是社會學學理。生涯機會(life chance)除了跟妳的家庭、階級、性別、年齡有關,也與居住城市相關。這些客觀背景,都在為妳的生(職)涯鋪路,成為妳的預設軌道。
不提台灣,看看美國也行。如果你生活在美國東西兩岸的大城市紐約、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應該比住在中西部的愛荷華州、南方的阿拉巴馬州更有職涯(往上)流動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朋友老喜歡講美國是「中空國家」,因為人口跟機會,繁榮與就業,就在東西兩岸。搞科技到西岸,玩金融去東岸,這是美國成長的雙引擎。
很多人拼命擠進台北市不是沒原因的,甚至在台北市還要進一步擠明星學區也是有理由的。先聲明,這不是值得鼓勵的病態;但此處要討論的是這些行為背後的合理性:社會網絡就是資源網絡。找工作、找資金、找創業夥伴,都別小看同學網絡的威力。在台北市,彼此從小學一路念到台大都是同學的例子,太多了,多到讓人產生正常的錯覺。
美國常春藤大學聯盟這塊金字招牌,除了師資、學風,另一個隱藏版加持就是同學與校友網絡,這是信任密碼。
菁英的圈子,是封閉的、內捲的,沒在跟你開放透明。
總之,往池子夠大、池子裡魚夠多的地方去,總是能降低釣客空手而返的機率。
第二個建議是,要找岸靠,優先找大公司。什麼是大公司?簡單粗暴的按圖索驥就是上市櫃公司。
當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能說新創企業不值得,也不能武斷說中小企業一定比較差。
但有些差異還是值得比較。現在是望年會的尾牙季節,只要你跑過幾場,你就知道「大小有別」。許多大企業的尾牙是「秀肌肉」;而中小企業則是「聯誼慰勞」。細節部分,就不多說了,反正資源差異就在面前,size matters。
很多職場新鮮人都會問這個經典問題:「選大公司好?還是選中小企業好?」講實在的,這兩者都可以各自寫出101條優缺點,重點當然是你自己想要得到什麼,再去媒合八字。
然而,有一點必須考量:組織健全度。因為這與你以後的職涯眼界有關。
大公司因為資源與規模,組織專業分工較明確(當然,這也會有本位主義與官僚主義的流弊),因此你進去後,有機會看到一個更大的完整組織圖像。
中小企業則不然,雖然組織扁平靈活,但實際上卻很可能是「校長兼撞鐘」。同樣一件新事物,大企業找顧問諮詢或是委外給專業公司代勞,反正是「專業分工」;但很多中小企業卻是自己在暗黑裡摸索、不得不土法煉鋼,甚至山寨別人家怎麼做。
這就是我學妹的困境:很累,公司只有幾隻貓,每個人要頂的盤子卻愈來愈多。遺憾的是,因為她待的小企業肌肉還練得不夠硬實,在激烈的商業競爭裡經常淪為每役必與、總是失利。
自己白忙就算了,小企業也很多時候在空轉。這是個體與集體的無奈。
再說一次,此處所提的區別不是絕對,而是機率。
此外,大企業雖然不完美,大象雖然未必能跳舞,但組織健全度會給你一個較宏觀的圖像,就像你會看到一個「正常人」應該有兩個眼睛、雙手雙腳,各有職能。至於視力好不好?手腳靈不靈活?那是後話。假以時日,還是有練起來的機會,畢竟它是公司組織。
小企業則不然。如果這是你的職場初戀,看到手也能當腳用,會誤以為人就是長這樣。
眼界、資源、經營穩定度,大企業容易勝出。當然,較完整的制度與資源,也讓你的職涯能夠在穩定中成長。
學妹的職涯困境,表面上看似豐富,經歷過A公司、B企業……,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都在小企業裡打轉,這是水平移動。以她的專業,在小企業裡勝任不是問題,但總有這個或那個讓妳很難待下去的「制度」(或是沒有制度)。
管理學家韓第(Charles Handy)說的三部曲,深得我心:先到大公司學商業技能,再拿到小企業去測試實戰,最後用在自己身上,帶出去脫離組織成為獨立的自由工作者。
當然,大城市、六都大城市的池子才容易有大魚(大企業),這又是互相強化的結果。
當然,這種空間與機會、資源的集中化絕非正常現象,但這是政治問題了,而且政治也未必能在短期內校正回歸,但職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