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夜譚005: 職涯載浮載沉?換風水與找大塊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學妹的職涯載浮載沉,一站過一站,終歸一句話:找不到穩定的岸可以靠。 

大齡了,剛需支出也多了,生活步伐變重,但腦子卻更焦慮。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年關前又有企業遞出邀請,或許可以再度轉檯成功。預先祝福。 

「百變」的她跟我討論過幾回,但因為業態專業差異太大,很難對另一個江湖指指點點。不過,從她的經歷,倒是可以給兩點建議。這算是通識性的職涯建議。 

第一點建議是,要不要考慮換風水?字句上這像是玩笑話,但我真正的意思是,要不要考慮「北漂」?或至少「六都漂」? 

現實擺在眼前,六都佔台灣總人口數六成以上,「富都窮縣」的區域失衡非常明顯,連剛結束的總統大選都知道六都是激戰大票倉,而妳待在南部非六都縣市,等於機會池比別人小太多,若還想要有好收成,絕對要更靠神明保佑。 

這是常識,也是社會學學理生涯機會(life chance)除了跟妳的家庭、階級、性別、年齡有關,也與居住城市相關。這些客觀背景,都在為妳的生(職)涯鋪路,成為妳的預設軌道。 

不提台灣,看看美國也行。如果你生活在美國東西兩岸的大城市紐約、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應該比住在中西部的愛荷華州、南方的阿拉巴馬州更有職涯(往上)流動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朋友老喜歡講美國是「中空國家」,因為人口跟機會,繁榮與就業,就在東西兩岸。搞科技到西岸,玩金融去東岸,這是美國成長的雙引擎

很多人拼命擠進台北市不是沒原因的,甚至在台北市還要進一步擠明星學區也是有理由的。先聲明,這不是值得鼓勵的病態;但此處要討論的是這些行為背後的合理性:社會網絡就是資源網絡。找工作、找資金、找創業夥伴,都別小看同學網絡的威力。在台北市,彼此從小學一路念到台大都是同學的例子,太多了,多到讓人產生正常的錯覺。

美國常春藤大學聯盟這塊金字招牌,除了師資、學風,另一個隱藏版加持就是同學與校友網絡,這是信任密碼。

菁英的圈子,是封閉的、內捲的,沒在跟你開放透明。

總之,往池子夠大、池子裡魚夠多的地方去,總是能降低釣客空手而返的機率。

第二個建議是,要找岸靠,優先找大公司。什麼是大公司?簡單粗暴的按圖索驥就是上市櫃公司。

當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能說新創企業不值得,也不能武斷說中小企業一定比較差。

但有些差異還是值得比較。現在是望年會的尾牙季節,只要你跑過幾場,你就知道「大小有別」。許多大企業的尾牙是「秀肌肉」;而中小企業則是「聯誼慰勞」。細節部分,就不多說了,反正資源差異就在面前,size matters。

很多職場新鮮人都會問這個經典問題:「選大公司好?還是選中小企業好?」講實在的,這兩者都可以各自寫出101條優缺點,重點當然是你自己想要得到什麼,再去媒合八字。

然而,有一點必須考量:組織健全度。因為這與你以後的職涯眼界有關。

大公司因為資源與規模,組織專業分工較明確(當然,這也會有本位主義與官僚主義的流弊),因此你進去後,有機會看到一個更大的完整組織圖像。

中小企業則不然,雖然組織扁平靈活,但實際上卻很可能是「校長兼撞鐘」。同樣一件新事物,大企業找顧問諮詢或是委外給專業公司代勞,反正是「專業分工」;但很多中小企業卻是自己在暗黑裡摸索、不得不土法煉鋼,甚至山寨別人家怎麼做。

這就是我學妹的困境:很累,公司只有幾隻貓,每個人要頂的盤子卻愈來愈多。遺憾的是,因為她待的小企業肌肉還練得不夠硬實,在激烈的商業競爭裡經常淪為每役必與、總是失利。

自己白忙就算了,小企業也很多時候在空轉。這是個體與集體的無奈。

再說一次,此處所提的區別不是絕對,而是機率。

此外,大企業雖然不完美,大象雖然未必能跳舞,但組織健全度會給你一個較宏觀的圖像,就像你會看到一個「正常人」應該有兩個眼睛、雙手雙腳,各有職能。至於視力好不好?手腳靈不靈活?那是後話。假以時日,還是有練起來的機會,畢竟它是公司組織。

小企業則不然。如果這是你的職場初戀,看到手也能當腳用,會誤以為人就是長這樣。

眼界、資源、經營穩定度,大企業容易勝出。當然,較完整的制度與資源,也讓你的職涯能夠在穩定中成長。

學妹的職涯困境,表面上看似豐富,經歷過A公司、B企業……,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都在小企業裡打轉,這是水平移動。以她的專業,在小企業裡勝任不是問題,但總有這個或那個讓妳很難待下去的「制度」(或是沒有制度)。

管理學家韓第(Charles Handy)說的三部曲,深得我心:先到大公司學商業技能,再拿到小企業去測試實戰,最後用在自己身上,帶出去脫離組織成為獨立的自由工作者

當然,大城市、六都大城市的池子才容易有大魚(大企業),這又是互相強化的結果

當然,這種空間與機會、資源的集中化絕非正常現象,但這是政治問題了,而且政治也未必能在短期內校正回歸,但職涯有限。

avatar-img
37會員
26內容數
這個園地是40+的輔導級、50+的普級。一千零一夜是伊斯蘭地區的民間故事採集,據說因為國王每夜聽到入勝,便因天明不忍殺了女主角,如此延續了一千零一夜。職場故事的綿延起伏,難道不像一千零一夜?然而,所有職場的快意情仇、真實想像,都離不開另一個天明(退休)。就讓我當個採集說書人,說說職場與退休的一千零一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邊緣中年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365行,各有不同。每個圈子、每家企業都有屬於他們的「文化」,從而樹立了屬於他們的遊戲規則。求職者或被挖角者,必須很先搞清楚彼此的八字究竟合不合?無論如何,別讓你的「心」受傷了。
讓我們從兩個金融市場現象,聊聊台灣的社會心理趨勢。 號稱國民ETF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發行不到三年,受益人數衝破百萬,買氣爆棚。  與此同時,另一檔同樣人氣不弱、訴求相仿的元老級ETF—元大高股息(0056),也在去(2023)年「與時俱進」,將從原本的年配息改成季配息。同一時間,新發行
按理,每分每秒走的速度都一樣,說穿了沒有哪一刻更特別。但跨年儀式終究讓我們過了「一年」,如果時間是養分,那麼就期許跨年讓人更成長吧。  隨著年紀漸長,身邊少了煙火狂歡,反而多了往內觀照。亙古不變的老問題,永遠最值得思考:什麼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
韌性很重要,職場更是如此。遺憾的是,我們只有拿了望遠鏡,看看不同的職場文化場景,才知道我們這兒的韌性是嘴巴說說,是最遠的距離。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讓我們聊聊塔雷伯《反脆弱》這本書提及職涯的觀點,實際上,從疫情走過的我們,應該更刻骨銘心、更感同身受。風險、風險、風險,如何在職涯承擔風險的同時,還能追求屬於自己想要的收益?
魚離不開水,這個專題的催生,來自於所聽所聞、所見所悟。隨著工作資歷的增長,你會慢慢理解到更多的職場風雲,但聽得愈來愈多,便會發現:很多人雖然喜歡聊職場,但美肌濾鏡開太大了。這不是為了炫耀成功,而是害怕失敗。讓我們一起面對職場水面下的冰山!
365行,各有不同。每個圈子、每家企業都有屬於他們的「文化」,從而樹立了屬於他們的遊戲規則。求職者或被挖角者,必須很先搞清楚彼此的八字究竟合不合?無論如何,別讓你的「心」受傷了。
讓我們從兩個金融市場現象,聊聊台灣的社會心理趨勢。 號稱國民ETF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發行不到三年,受益人數衝破百萬,買氣爆棚。  與此同時,另一檔同樣人氣不弱、訴求相仿的元老級ETF—元大高股息(0056),也在去(2023)年「與時俱進」,將從原本的年配息改成季配息。同一時間,新發行
按理,每分每秒走的速度都一樣,說穿了沒有哪一刻更特別。但跨年儀式終究讓我們過了「一年」,如果時間是養分,那麼就期許跨年讓人更成長吧。  隨著年紀漸長,身邊少了煙火狂歡,反而多了往內觀照。亙古不變的老問題,永遠最值得思考:什麼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
韌性很重要,職場更是如此。遺憾的是,我們只有拿了望遠鏡,看看不同的職場文化場景,才知道我們這兒的韌性是嘴巴說說,是最遠的距離。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讓我們聊聊塔雷伯《反脆弱》這本書提及職涯的觀點,實際上,從疫情走過的我們,應該更刻骨銘心、更感同身受。風險、風險、風險,如何在職涯承擔風險的同時,還能追求屬於自己想要的收益?
魚離不開水,這個專題的催生,來自於所聽所聞、所見所悟。隨著工作資歷的增長,你會慢慢理解到更多的職場風雲,但聽得愈來愈多,便會發現:很多人雖然喜歡聊職場,但美肌濾鏡開太大了。這不是為了炫耀成功,而是害怕失敗。讓我們一起面對職場水面下的冰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在一個環境需要一段時間。每個人都有轉捩點。突破:多做一點點、多堅持一點點、再撐一下下。學會表達愛:和家人感情變好。好好珍惜和家人的時光。
Thumbnail
險險夜關路,皎月展光輝,曠然天地清。我閉眼不生驚畏,八面黑障皆隨安,便匆匆漸見新意象,大姊在店外收碗到一半,腳掌卻疼了起來,只好跪著進去,她遇到高中同學,對方興沖沖地跟她說,「我以後想做餐廳。」大姊面有難色地告知她,「我做過這個,等妳年紀大了,體力就很難負荷,不如改做文具店,輕輕鬆鬆。」她不以為意地
Thumbnail
坦白說,三十初的年紀,有危機感,遠慮是是否該認真找個三觀接近的人,走到老?結婚生子倒是不一定需要經歷。要存多少的錢,才能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近憂,工作要什麼類型的才有比較好的發展,可以繼續往上爬!?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時期總總想著趕快出社會賺錢,現在還真想回到過
Thumbnail
再理順一下想要離開的初始動機,就是不要一味的工作,想要騰出生活的空間,為家庭、為小孩多付出一些。由於職務關係,很難主觀找到兩全其美的做法,因而只能尋求暫時離開緊湊步調的職場,陪伴家人,趁機再進修,幾年後再重出江湖。這就是那一年當下“生涯規劃”的基調。 整個計畫的執行,過程沒有絲毫的“怨念”。如果把
Thumbnail
所謂「貧窮限制了想像力」,那麼;位階較低的人思考事情偏向比較片面,就不奇怪了。就拿我的職場異動企圖,往上呈報時,很快就遇到上司鳥瞰型的視角,兩相對應,思路的完整性,就高下立判了。如果拿高中生和大學生來場辯論做比喻,我無疑就是那個高中生。 自以為構思完整的離職提議,沒兩分鐘就被打亂了陣腳。再整理一下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很多人在求職與轉職時都把薪資包的高低當作第一考量,這其實頂多對了一半。更糟糕的是,有些人竟然把薪資包當作唯一考量。他們的問題出在哪裡?
Thumbnail
人在職場混,永遠離不開選擇。其中一道選擇題,甚至是最重要的選擇題就是:先了解你的直屬主管。她究竟是佛?還是魔?
Thumbnail
學妹的職涯載浮載沉,一站過一站,終歸一句話:找不到穩定的岸可以靠。  大齡了,剛需支出也多了,生活步伐變重,但腦子卻更焦慮。從她身上,有兩個通識型建議可以分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在一個環境需要一段時間。每個人都有轉捩點。突破:多做一點點、多堅持一點點、再撐一下下。學會表達愛:和家人感情變好。好好珍惜和家人的時光。
Thumbnail
險險夜關路,皎月展光輝,曠然天地清。我閉眼不生驚畏,八面黑障皆隨安,便匆匆漸見新意象,大姊在店外收碗到一半,腳掌卻疼了起來,只好跪著進去,她遇到高中同學,對方興沖沖地跟她說,「我以後想做餐廳。」大姊面有難色地告知她,「我做過這個,等妳年紀大了,體力就很難負荷,不如改做文具店,輕輕鬆鬆。」她不以為意地
Thumbnail
坦白說,三十初的年紀,有危機感,遠慮是是否該認真找個三觀接近的人,走到老?結婚生子倒是不一定需要經歷。要存多少的錢,才能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近憂,工作要什麼類型的才有比較好的發展,可以繼續往上爬!?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時期總總想著趕快出社會賺錢,現在還真想回到過
Thumbnail
再理順一下想要離開的初始動機,就是不要一味的工作,想要騰出生活的空間,為家庭、為小孩多付出一些。由於職務關係,很難主觀找到兩全其美的做法,因而只能尋求暫時離開緊湊步調的職場,陪伴家人,趁機再進修,幾年後再重出江湖。這就是那一年當下“生涯規劃”的基調。 整個計畫的執行,過程沒有絲毫的“怨念”。如果把
Thumbnail
所謂「貧窮限制了想像力」,那麼;位階較低的人思考事情偏向比較片面,就不奇怪了。就拿我的職場異動企圖,往上呈報時,很快就遇到上司鳥瞰型的視角,兩相對應,思路的完整性,就高下立判了。如果拿高中生和大學生來場辯論做比喻,我無疑就是那個高中生。 自以為構思完整的離職提議,沒兩分鐘就被打亂了陣腳。再整理一下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很多人在求職與轉職時都把薪資包的高低當作第一考量,這其實頂多對了一半。更糟糕的是,有些人竟然把薪資包當作唯一考量。他們的問題出在哪裡?
Thumbnail
人在職場混,永遠離不開選擇。其中一道選擇題,甚至是最重要的選擇題就是:先了解你的直屬主管。她究竟是佛?還是魔?
Thumbnail
學妹的職涯載浮載沉,一站過一站,終歸一句話:找不到穩定的岸可以靠。  大齡了,剛需支出也多了,生活步伐變重,但腦子卻更焦慮。從她身上,有兩個通識型建議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