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以訪談的方式了解唐鳳對於許多議題的看法,分成五大主題:思考/學習/網路/工作/人生,以99個小故事來分享其背後的思考邏輯與想法,是一本能夠很快速讀完並且深受啟發的小品。
以下就幾個比較有體悟的點來做分享,選擇不具有「身分認同」,當有身分認同時很容易著重的是彼此之間的差異,當人在互動交流時關注的是不同之處,就很容易有預設心態或是產生排外的狀態;比起講求身分認同,唐鳳更注重的是找到與之交流的人之中的共同生命經歷;即使不同的生長背景與環境,人們在一生中一定會有許多類似可分享的生活經驗及體悟,透過這樣的方式引起共鳴,也較容易交到朋友、破除隔閡。
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同理,不要預先做判斷,每個人的出發點都有可能因為自己的成長背景、經歷有所不同,沒有一件事情誰說的是絕對正確的,先試著去同理他人的情緒,針對一個議題會有較大的情緒,也代表這個人對議題有比較高的關注度,代表現況與他的想像上是有落差的,透過他的角度去看這樣的落差,常常也能會有不錯的見解,公共政策許多時候是要仰賴這樣的多方角度來找到一個較佳的平衡點。
知識的學習是以關鍵字的模式來進行的,當你對一個議題有好奇心,好奇心會驅使你去探尋廣泛的資料,並沒有像台灣學習制度強調文理組的差異,有些道理從古文經典或是歷史中找到類似的經驗,同時也能夠透過科學理性的佐證;要透徹了解一個議題,廣泛地去瞭解才不會過於偏頗。唐鳳也強調除了擷取這些知識的素材之外,更加著重的是將之內化來實踐,唯有透過實踐過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
我也很喜歡這本書的一部份是強調善用AI、數位科技,但同時也要懂得留有一個自己的小空間休息;要有意識地使用手機,而不是只是滑手機,其實一味的滑手機倒像手機在滑我們。也要找到時間、空間讓自己能夠短暫的脫離數位世界,更好的來感知我們所在的世界,好好的呼吸調息、好好的享受美食、好好的專注在當下的感受。
是一本很好讀的小品,99個故事不彼此相連,但也能透過這些小故事更了解唐鳳針對不同議題的所思所為,許多觀念真的是耳目一新?可能過去從沒這樣想過,但仔細想想好像也挺有道理的,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有這樣有趣的暫停、思考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