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依次介紹作者的思考方式、工作方法、學習策略以及對未來的展望。這本書深入挖掘唐鳳的思考軌跡,處處閃現破框的啟發與洞見,將為你開啟思考的寬度,看到世界的深度,幫助你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導者。從自學、建構思想體系到一天如何展開,從書中可以一窺唐鳳如何在日理萬機的工作中高效完成任務,又能兼顧生活品質與自我學習。她跳脫傳統學習路徑與聰明的時間管理方法,是她保有清晰思慮、不被工作綁架的關鍵。
唐鳳是備受讚譽的台灣科技專家和政治人物,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創新能力著稱。她年少時便展現出非凡的天賦,中學時期就已經成為一家新創公司的執行長。唐鳳以開放、透明和協作的工作方式推動數位政府與公民參與,贏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
❶ 想了解討論學習的人
❷ 學了解為什麼共創很重要的人
❸ 想了解出社會後,應該朝什麼方向學習的人
作者在國中時期便選擇不進教室上課,而是自學,因為他反對傳統工廠模式的教育。他認為這種教育制度會讓每個人的產出都變得一樣,失去個人的獨特性。為此,他決定自學。然而,自學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他失去了校園裡的同儕支持,常感到孤單,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學的知識,容易迷失方向。
後來,作者加入了技術者社群與論壇,這讓他找到了學習的新方式。之前他孤軍奮戰,閉門造車,既孤單又容易迷失。加入社群後,他發現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和討論,不僅能找到同伴,還能更清楚地定位自己的能力。此外,作者發現社群的主要目的是共創,即共同創作。每個人貢獻出自己的獨特想法,通過討論和協作,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成果,這種方式正是資訊業中常用的模式。
這種學習方式深深打動了作者。與國高中時期單兵作戰的學習方式不同,社群中的學習更注重合作和共享。每個人不需要單獨提出完美的解決方案,只需貢獻一個70%的概念,其他人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具體化,像接力賽一樣,大家共同完成目標。
為了促進社群的繁榮,作者鼓勵開放性創新,提倡分享自己的成果,讓他人可以進行二次創作。這就像拼圖一樣,通過彼此的貢獻拼湊出完整的圖畫。具體的做法是將自己的成果或想法發布到部落格等平台上,如GitHub或Stack Overflow,這樣不僅可以分享自己的價值,也能永久保存自己的思緒和想法,避免遺忘。
進入職場後,我們會發現有許多線上課程教導各種實用技能,如溝通、簡報、寫作、演講和商業思維等。這些課程確實能提升我們的專業能力,但也不要僅僅把自己當作單一功能的工具來學習。「君子不器」這句話尤其重要,因為在當今這個AI只需足夠的資料集就能隨時取代我們工作的時代,如果我們只依靠單一技能,被取代的風險很大。
那麼,我們應該學習什麼呢?
作者建議,也許我們應該多嘗試、多犯錯,重點在於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熱情所在。人類與AI最大的不同在於人類具有聯想能力,而這種能力需要在廣泛的嘗試中才能培養出來。聯想能力是創造力的基礎,能夠讓我們在面對複雜問題時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認識自己的心靈尤為重要。如果我們不認識自己、不理解自己的內心,那麼未來我們很可能會被AI和演算法所控制。各種推薦系統會根據我們的行為習慣推送文章和影片,逐漸將我們引向某個同溫層,讓我們失去自我判斷和選擇的能力。如果我們對此無所謂,最終將被困在這個狹隘的視角中,像被演算法圈養的動物一樣,喪失了探索和成長的機會。所以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主動權。
人類的大腦其實與電腦相似。電腦的運算單元是中央處理器,也就是CPU,並連接暫存記憶體。需要運算的數據在CPU中進行輸入輸出時會暫存在內存中。然而,內存無法堆積過多數據,否則CPU的運算能力會急劇下降。無論是電腦、手機,甚至是大腦,都遵循這一原理。如果昨天的任務沒有處理完,或是明天的任務細節過多堆積,大腦的思考能力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回憶一下,很多時候,繁重瑣碎的工作任務會讓你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壓力,主要原因在於很多事情都糾纏在一起的狀態。即便工作本身具有挑戰性,如果只需專注於手頭的任務,情況尚且可控。然而,若在處理當前任務時,還需考慮昨天未完成的工作如何收尾,或是明天的任務如何展開,這種情況就會變得令人應接不暇。
因此,時間管理的核心目標就是將那些導致精神緊張、影響大腦思考能力的內容通通趕出大腦。這樣一來,你只需專注於當下的工作任務,不用考慮昨天和明天的事務。這種狀態下,你會感覺更加輕鬆,注意力更加集中,也更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品質。
大腦如果有很多繁雜的想法,做事的效率就會低下,所以要將有的沒的想法,從大腦中移到其他地方,再重新整理,目的是為了讓大腦可以專心的一次只做一件事。
有三步驟:
台灣在幾年前流行蕃茄工作法,其實當初就是作者帶領這場風潮的,蕃茄工作法是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
工作時,找一個不太會被打擾的地方,而且自己把容易分心的東西(像是手機)都放得遠遠的,一心只做一件事,全神貫注。
休息時,不接受資訊的輸入,所以還是不能用手機,讓自己觀察自己的身體,或者簡單裝個水,伸展一下,讓自己的大腦休息。
這本書內容豐富,字裡行間展現了作者廣泛的閱讀量。但如果要抓住書中的核心主旨,我認為是「與人共創成果,自我專注管理,開放心態嘗試」。
例如,千年來馬車一直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隨著時代演進,汽車逐漸興起並取代了馬車。汽車初期被視為尖端科技的代表,需要專門的駕駛員操作,這導致馬車夫逐漸被汽車駕駛員取代。但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介面變得越來越人性化,學習成本也越來越低,現在人人都可以考取駕照。因此,汽車駕駛員的需求逐漸減少,這個職業也日漸式微。
職業如此,產業也是同樣的道理。例如,馬車工廠被汽車工廠取代,隨後汽車工廠又被電動車工廠取代,而且這個更替的時間周期只會越來越快。
首先,我們提到了社群學習的重要性:作者在加入了技術者社群後,發現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和討論,不僅能提升學習效果,還能共創知識。這種合作和共享的學習方式,使他從孤軍奮戰中的心態解脫出來,更有效地學習和成長。作者提倡開放性創新,鼓勵分享自己的成果,讓他人能夠二次創作。這種分享就像拼圖一樣,每個人貢獻自己的部分,最終形成完整的圖畫。具體做法包括將成果發布在部落格或GitHub等平台上,這不僅能分享價值,也能保存和整理自己的思緒,避免遺忘。
其次,我們提到應該不斷學習與探索興趣,找到活著的感覺:進入職場後,線上課程能提升專業能力,但不應把自己限定為單一功能的工具。人類的聯想能力是創造力的基礎,需要在廣泛的嘗試中培養,這樣才能在面對複雜問題時找到創新解決方案。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隨著AI技術的發展,職業生命周期變短,不斷的有行業被取代,所以我們需要多嘗試、多犯錯,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熱情。認識自我尤為重要。如果不理解自己的內心,可能會失去自我判斷和選擇能力。保持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掌握生活主動權的關鍵。
最後,我們提到了如何高效工作:人類大腦的工作方式類似於電腦的CPU,需要保持內存清晰以提高運算效率。繁重的工作任務會造成精神壓力,因此,時間管理的核心是將導致精神緊張的內容移出大腦,專注當下的工作任務。這樣可以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具體方法有GTD方法與蕃茄工作法。
GTD法包括三步驟:收集、篩選和排程。先將所有想法寫下來,避免心理負擔,然後篩選重要事項,最後將其安排在行事曆中,配合生理時鐘進行。
蕃茄工作法則是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工作時全神貫注,休息時不接受資訊輸入,讓大腦充分休息,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質。
無論你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都擁有掌控生活的力量。學習不是孤軍奮戰,與他人合作、分享和共創能讓你走得更遠。保持專注和開放,勇於嘗試和犯錯,找到真正熱愛的事物。保持獨特性,便能在變化中保持優勢。相信自己,你能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導者,讓自己每天都有所進步。
❶ GTD(搞定)
❷ 21世紀的21堂課
❸人類大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