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群&有關閱讀的啟發《唐鳳的破框思考力》

更新於 2024/01/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是由楊倩蓉進行採訪並撰寫,唐鳳親自口述的書。書中主要探討了唐鳳對學習、職業以及科技發展的看法。

以下抽取幾個書中觀念,並寫出我的心得

⬛網路社群

“網路社群關係,碰到問題時,大家一起腦力激盪,一起承擔,強調共創與共好,成功不必在我,而是集眾人之力找出解決之道。”

“就算是一個不成熟的思考、草稿,或是當天處理到一個程度的工作,如果處理不來或是不適合唐鳳來處理,他就會寫下為什麼不適合他處理的原因,然後放在一個平台上,讓大家都看得到,適合的人就可以繼續處理它

這段內容展現出人之間的合作,也帶給我啟發,有時候我在寫有些文章時,其實有些問題真的沒有標準答案的,或是有標準答案但資訊不足,這時其實可以在文章中使用問句,詢問他人的想法,彼此之間激盪,就像是有些網路文章或是Youtube影片,作者也可能會提出問題,然後請大家在下面留言,提出一些問題,引起讀者思考和討論,也是種可以採用的方式

而我自己對於未來是有些想像,會想說為未來會不會怎樣,但有時又怕這些想法是否過於超出現實,但看到這個段落後,我認為可以將一些對於未來的想像作為文章發布,說不定有些人看到後,在未來真的就發明出來了(PS:這也讓我想到哆啦A夢的發明,有些在現今有類似的發明實現了)

例如我對於未來閱讀就有些想像,我認為以後可能會有腦波閱讀器,可以用在腦中產生影像的方法讓人閱讀,也可以想像是在作夢一樣,雖然閉眼但仍可以看到東西,然後可以用意識去控制翻頁和畫線,方便在通勤的時候也能繼續看書

⬛有意識閱讀

唐鳳會閱讀一些科幻小說,並且提到有意識去閱讀時,帶來的不只是樂趣,作者為人類所演繹的未來社會,以及可能發生的情況,可以提供思索未來很多重要的參考

這讓我想到,對於閱讀或觀看作品,能有更多理解方式,同一部作品,不同讀者能有不同的方式閱讀

例如童話故事,在小時候讀的時候,常常會關注這則故事帶來的道理,而在長大和學習一些領域知識後,能以不同方式進行思考和詮釋,比如說,可以用歷史地理角度去探討這部作品背後的文化、用心理學角度去思考人物可能有哪些心理學上的偏誤、用醫學角度探討人物可能有哪些疾病等

另外對於遊戲,在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後,也可以解讀許多遊戲中的獎勵、排名、合作等機制等,也可以想想看在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運用遊戲化元素;或用經濟知識,看待遊戲運用哪些商業模式,或是思考在不同時期的遊戲發展,例如手機和電腦遊戲之間是否有取代性或互補性等

另外我也以想到一些動畫,例如海綿寶寶,以前看的時候常常覺得很好笑,長大後發現裡面有些對於現實的諷刺;看哆啦A夢時,可以思考哪些道具在現在被發明,有些影片或文章,也會用新的角度去對作品進行解讀

或是在去年結束的進級的巨人,過程中也可以有許多思考,例如想想看自己如果在這個環境中,會做出什麼選擇,思考敵人是誰、活著的意義、不同立場要如何合作等,有時也會想像是裡面的角色,在艱難環境中的拚搏,或寫下激勵的台詞,讓我對生活更加充滿動力

⬛閱讀

“她通常會從線上下載電子書,看完一本書就會在下面寫書評,開始二次創作,與書進行對話,她博覽群書的方式是透過關鍵字連結所閱讀過的書,這也是她不看紙本書的原因。因為如果閱讀紙本書,看到關鍵字或重點時,她既沒空在書頁上做標籤,也記不得頁碼,但如果是電子書,很容易透過關鍵字搜尋記憶重點,也就可以快速累積知識

這點也是我滿喜歡的部分,在閱讀過程中,除了接收作者給予的資訊外,同時也是讀者與作者對話的過程,例如判斷哪些地方給我啟發、這段內容讓我想到什麼、與先前已知有什麼不同、給予我哪些新觀點,同一本書在每個人閱讀後,每個人所收穫的都是不同的,閱讀是個交互的過程

而電子書的部分,我現在也是以閱讀電子書為主,紙本書為輔,電子書在寫心得和做筆記上都具有優勢,有網站有些電子書epub檔案可以下載,並搭配KindleAPP和PC版,以及sendtokindle功能,方便在不同設備上同步和閱讀,以及把畫線部分匯出;而PDF可以透過閱讀器畫線後,用Zetero匯出畫線。寫心得時候可以方便複製,而不用花很多時間打字

其實我也滿希望未來有個發明,是可以在閱讀紙本書的時候,有個數位手指裝置,能將書上的文字轉化為數位文字,然後同步到筆記軟體當中,這樣對於筆記和知識管理也比較方便,真期待未來能有這個發明

avatar-img
126會員
342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豆pika的園地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作者法國文學教授皮耶.巴亞德,他在本書中主要探討有關於文學書的看法,並且用一些西方的文學和文學家的看法作為舉例,以下我列出一些書中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這本書作者是日本新聞工作者佐佐木俊尚,介紹有關於網路閱讀的方式
從2023年閱讀的書中,挑選幾本書並簡要介紹其內容,可供大家做為參考
大學學的些東西,到未來有用嗎?目前的一些想法
這本書作者法國文學教授皮耶.巴亞德,他在本書中主要探討有關於文學書的看法,並且用一些西方的文學和文學家的看法作為舉例,以下我列出一些書中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這本書作者是日本新聞工作者佐佐木俊尚,介紹有關於網路閱讀的方式
從2023年閱讀的書中,挑選幾本書並簡要介紹其內容,可供大家做為參考
大學學的些東西,到未來有用嗎?目前的一些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近來我發現不同世代間對待交友軟體和網路社群有不同的態度。
Thumbnail
五一勞動節連假,串流平台NETFLIX熱騰騰上架了一部新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台灣民眾自極為熟悉的選舉文化破題,深入候選人背後最重要的形象操盤手——文宣幕僚的工作環境,帶觀眾走進這群人緊繃繁忙的日常,隨著他們一起面對、解決各種大小問題。劇才上架兩天,目前在各大社群平台上已經成為最火熱的話題,隨
Thumbnail
每天在使用IG、FB甚至其他形形色色的社群軟體的我們, 是真的想要了解別人的生活嗎?在世代登出的 PODCAST 當中聽到 Jack許多觀點與敘述讓我發現那些自己毫無覺察的行為。
Thumbnail
本文的受眾,鎖定有 Liker ID 卻未曾使用 Liker Social 的朋友。它就像是《魔戒》裡的瑞文戴爾,當心靈想要休憩時,還保有這片淨土。
Thumbnail
社群為了網路交友/網路訊息性騷擾的問題大戰,本篇簡略記錄在這種多元情慾與情感模式的社群中,討論性騷擾的艱難、觀察及相關思考,不認為是論述完整的文章,僅以記錄之。 
Thumbnail
網路社群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許多傳言與輿論的源頭也都從網路開始流傳。為什麼我們的生活已經與網路社群緊密連接?網路社群又如何影響我們對現實的觀點?你可能會說「登出就好啦」、「不要看就沒事了」,或許答案比你想的要更複雜...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要和先前談「為什麼社群這麼夯?」時一樣,從 Internet 歷史的角度切入,幫助各位理解興趣和社群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p>當一群人有類似的凝聚力,加上擁有相同的生活經驗及價值觀,團體迷思就會緊緊地跟隨著他們;尤其是組織夠大,產生足以阻決外部資訊的資訊量——這聽起來幾乎與「官僚體制」畫上等號,畢竟官員所接受的資訊都是經過過濾,甚至是由權力關係與壓力下產生的決策過程或思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看到在記者會上發言的人,雖然講得振振有詞,但很容易被其他價值觀戳破的原因。</p>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近來我發現不同世代間對待交友軟體和網路社群有不同的態度。
Thumbnail
五一勞動節連假,串流平台NETFLIX熱騰騰上架了一部新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台灣民眾自極為熟悉的選舉文化破題,深入候選人背後最重要的形象操盤手——文宣幕僚的工作環境,帶觀眾走進這群人緊繃繁忙的日常,隨著他們一起面對、解決各種大小問題。劇才上架兩天,目前在各大社群平台上已經成為最火熱的話題,隨
Thumbnail
每天在使用IG、FB甚至其他形形色色的社群軟體的我們, 是真的想要了解別人的生活嗎?在世代登出的 PODCAST 當中聽到 Jack許多觀點與敘述讓我發現那些自己毫無覺察的行為。
Thumbnail
本文的受眾,鎖定有 Liker ID 卻未曾使用 Liker Social 的朋友。它就像是《魔戒》裡的瑞文戴爾,當心靈想要休憩時,還保有這片淨土。
Thumbnail
社群為了網路交友/網路訊息性騷擾的問題大戰,本篇簡略記錄在這種多元情慾與情感模式的社群中,討論性騷擾的艱難、觀察及相關思考,不認為是論述完整的文章,僅以記錄之。 
Thumbnail
網路社群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許多傳言與輿論的源頭也都從網路開始流傳。為什麼我們的生活已經與網路社群緊密連接?網路社群又如何影響我們對現實的觀點?你可能會說「登出就好啦」、「不要看就沒事了」,或許答案比你想的要更複雜...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要和先前談「為什麼社群這麼夯?」時一樣,從 Internet 歷史的角度切入,幫助各位理解興趣和社群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p>當一群人有類似的凝聚力,加上擁有相同的生活經驗及價值觀,團體迷思就會緊緊地跟隨著他們;尤其是組織夠大,產生足以阻決外部資訊的資訊量——這聽起來幾乎與「官僚體制」畫上等號,畢竟官員所接受的資訊都是經過過濾,甚至是由權力關係與壓力下產生的決策過程或思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看到在記者會上發言的人,雖然講得振振有詞,但很容易被其他價值觀戳破的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