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糖尿病的回顧和體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6年年底,意外地驗出我有糖尿病,經過第2次的驗血後,確診,開藥給我。我走出醫院時,沒有否認,也沒有懊惱,責怪自己哪裏沒做好……等。

 

一、我想到的是,血中的糖沒被使用,排掉了,

→我的付出沒被人家取用,浪費了。

 

那就趕快堵住,不讓我的能量白白流出,減少對別人的服務。

 

二、光停止付出不行

當我在吃藥、吃東西、運動上都有做正確的,血糖的數字還是緩慢升高,每隔一陣子就加藥,每次加藥只有一、二個月的效果,這麼下去是不行的,要用其他的方法,像:身心靈。

 

還有,這幾年在量血糖中,我發現問題出在早餐的飯前血糖比較高,那叫「黎明現象」,是荷爾蒙或情緒的關係,也表示在長時間不進食,肝糖分泌出來,胰島素還是不起作用,糖分就留在血液中,讓血糖比較高。藥根本沒在「治」病嘛!說有的藥在減少阻抗,也不知道效果在哪裏?比較有效的是減少碳水的攝取,或用藥將糖排出去,讓血糖的數字「看起來」較低而已。知道了這個真象,實在很沮喪。

 

吃東西減少碳水的攝取,還有運動我自己可以做,飯前血糖高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問醫生,他不回答,偶而有的回答是「加藥」。

 

我想到的重點是:「胰島素對葡萄糖不起作用」,抓到那個感覺,放到我自己的身上,那「我的身心上什麼對什麼不起作用呢?」找到很多個,改善它,如:

 

1.對自己的身體情形反應快一點,如:餓了、冷了、累了等,要趕快吃東西、加衣服、馬上休息等,不要忍耐,以前常常忍耐,不理它,繼續忙手上的事情,可以說忽略身體的需求。

 

2.讓自己舒服、愉快,不再刻苦耐勞,做事情要順路、省事,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做,不想見的人不要見(尤其2018年之後,以生病沒力氣做為理由,許多事情不用做,很多人都不見);吃東西找想吃的、好吃的,不再像以前都選營養、衛生等。

 

3.看了某位心理師的文章和書,發現我對情緒不敏感,還跟他用email諮詢,我對情緒有時候沒覺察到,或要過一陣子才會發現,像:幾天後,或一天、半天、幾小時後,才會發現我在某個時間或事件時有情緒。常常覺察不到情緒或覺察得很慢。

 

然後發現,我的身體會告訴我,像:頻尿、想大便、想睡覺、覺得很累等,就好好注意身體的訊息,快點對情緒有察覺,給它回應。

 

4.最後是發現到,這幾年我一直在過和以前不一樣的生活,但是要看到、承認、接受才行。原來我之前對這個「另一面」是沒看見、沒反應、沒作用的。

 

以前是講求效率、節省時間、做「有用」的事情。

 

開刀之後,沒力氣,什麼都不想做,就什麼都不做、時間大把大把地花、做看起來「沒用」的事情,像:慢慢搭火車或公車、看雲、發呆等—就是做和以前不一樣的事情。

 

去年2023年11月中時突然將,

我「一直在過悠閒的生活」—動作,和

「我就是要轉變成這樣的生活」—想法,

2者連起來,

也剛好和我的飯前血糖,原來升高了,再降下來的時間差不多,所以說我找到了我沒反應的地方了。

 

原來,這個另外一種生活和態度,以前我沒看到、沒想到,自然對它沒有反應,沒有作用。

 

原來,所有的事情都要同時有2面,才會平衡,像:

努力工作、積極進取,同時也要有放鬆、悠閒的時候;

理智用得太多了,也要讓感覺出來;

社會主流是科學邏輯,但有很多不是科學和邏輯的,有時要接受,也要使用;

服務他人,同時也要照顧自己;

樂曲中的休止符不是休息,是樂曲的一部份。

 

現在看到了,有在做,也承認它的必要,接受要這樣,讓2者同時存在我的身心裏。胰島素和血糖就不用再演給我看了。呼!

 

三、再說一事

這幾年常有記錯、忘記、資訊接錯的情形,懷疑我的腦袋怎麼了?除了用一些方法記得之外,也看開了,放輕鬆,忘記就是不重要的事,如果重要的話,會再想起來。

 

也是在11月前不久,想通,這不是「錯誤」,是另外一種想法和做法,事情沒有對錯,我一直都要求自己做對的事情,很少嘗試「錯的」,就讓我頻頻出錯,體驗一下另外一種情形。

 

當這麼想之後,錯誤的情形大量減少,還是有,只是少很多。真是奇妙。

 

四、事情還沒完

 

上上次回診前,因為感冒,血糖飊高,醣化血色素7.2,醫生加了一種新藥。吃了之後,早餐的飯前血糖降了2個月,又略升高了1個月。

 

回診,6.5,很好,過了半個月,飯前血糖又降,就是11月中時。到現在還是較低的。

 

可是昨天回診,6.7,醣化血色素沒有繼續降。反而升高。

骨骼肌重有增加0.5公斤,最近的運動情形比較好了。

 

昨天量了2次的飯後血糖都很低,我的吃東西是沒問題的。

 

我想到,最近看到一直無解的飯前血糖較高的數字降了,心情放鬆,偶而吃甜點,讓自己愉快一點,而且沒有像以前一樣只吃半塊,就整塊吃掉;或是肚子餓吃東西時,會吃點澱粉,才會止餓。

 

昨天醫生說,只要有吃碳水,就會在紅血球上有印記,累積3個月(紅血球的壽命),承現出數字來。

 

這是條長期抗戰的路,稍有疏忽,又會不對了。

像上次,比較沒力氣,少運動,骨骼肌就少了0.9公斤,要再慢慢練回來。

最近做錯事的次數又多了起來,到底在告訴我什麼呢?觀察中。

 

或許我不該對數字降低有期望,我想的是,上次6.5,那這次6.3或6.2,一路降到6.0,醫生就會減藥了。將每天的步驟做好,一有期望的話,事情就破功了。

(2024.1.2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89會員
682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根據統計,台灣每四名成人中就有一人處於糖尿病前期,但很多人對此毫無察覺。糖尿病前期的主要特徵是空腹血糖值超標,超過100 mg/dL即被視為糖尿病前期。為了遠離糖尿病,我們需要掌握關鍵數值,控制血糖,逆轉糖尿病的風險。
Thumbnail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根據統計,台灣每四名成人中就有一人處於糖尿病前期,但很多人對此毫無察覺。糖尿病前期的主要特徵是空腹血糖值超標,超過100 mg/dL即被視為糖尿病前期。為了遠離糖尿病,我們需要掌握關鍵數值,控制血糖,逆轉糖尿病的風險。
Thumbnail
糖尿病可能會影響根管治療、抽神經的效果? 你知道嗎?  當你走在大街上,跟你擦身而過的10位陌生人中,就有1位有糖尿病。 根據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22)文獻指出: 2021年的數據中,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患有糖尿病,現在世界上超過10.5%的 20-79 歲成年
Thumbnail
糖尿病可能會影響根管治療、抽神經的效果? 你知道嗎?  當你走在大街上,跟你擦身而過的10位陌生人中,就有1位有糖尿病。 根據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22)文獻指出: 2021年的數據中,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患有糖尿病,現在世界上超過10.5%的 20-79 歲成年
Thumbnail
今天是第三次看診,記錄一下數據。 今天體重是80.5,比上次看診減了2.9公斤,當中1.4是脂肪。這兩週爆醣吃甜點的狀況比較多,確實地反映在脂肪的下降速度上。 營養師今天說,從六份改成三份的澱粉,現在要改成一份。老實說我是血糖比較高沒錯,但也沒到糖尿病的程度,為什麼我的餐盤要被改成不吃澱粉啊?說
Thumbnail
今天是第三次看診,記錄一下數據。 今天體重是80.5,比上次看診減了2.9公斤,當中1.4是脂肪。這兩週爆醣吃甜點的狀況比較多,確實地反映在脂肪的下降速度上。 營養師今天說,從六份改成三份的澱粉,現在要改成一份。老實說我是血糖比較高沒錯,但也沒到糖尿病的程度,為什麼我的餐盤要被改成不吃澱粉啊?說
Thumbnail
去年有一次感冒,吃中藥5天,咳嗽沒減少,我去診所改吃西藥。吃西藥的6天中,早餐的飯前血糖飊高到200多(正常人是100以下)。3天後的那次回診,診所內的候診情況有些奇怪,我沒時間,也沒心情問醫生血糖飊高的事情。   西藥吃完後經過了10天,降到150,還是高的。那次糖尿病回診醣化血色素高到7.2
Thumbnail
去年有一次感冒,吃中藥5天,咳嗽沒減少,我去診所改吃西藥。吃西藥的6天中,早餐的飯前血糖飊高到200多(正常人是100以下)。3天後的那次回診,診所內的候診情況有些奇怪,我沒時間,也沒心情問醫生血糖飊高的事情。   西藥吃完後經過了10天,降到150,還是高的。那次糖尿病回診醣化血色素高到7.2
Thumbnail
從個人經驗出發,分享了近期因年紀增長、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導致肝脂肪中高度和血糖偏高的過程。透過控糖後九天內的反應進行了無糖飲食的嘗試,並分享了一系列飲食策略和所遵循的原則。 上面這是AI寫的,雖然有一點點落差但比我原本的好。用。
Thumbnail
從個人經驗出發,分享了近期因年紀增長、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導致肝脂肪中高度和血糖偏高的過程。透過控糖後九天內的反應進行了無糖飲食的嘗試,並分享了一系列飲食策略和所遵循的原則。 上面這是AI寫的,雖然有一點點落差但比我原本的好。用。
Thumbnail
走進診間的原因是什麼? 這裡不需要繳交作業給營養師 會給成績單的是自己的身體好好誠實面對自己吧。 醫療人員,是份職業,但也要帶有著熱忱 我可以按照書上的guideline一條一條衛教完 但大多的我們都還是想要費點心思,讓你真正明白 因為就我們的視角,現在血糖不控制好,後續會真的很難受的。
Thumbnail
走進診間的原因是什麼? 這裡不需要繳交作業給營養師 會給成績單的是自己的身體好好誠實面對自己吧。 醫療人員,是份職業,但也要帶有著熱忱 我可以按照書上的guideline一條一條衛教完 但大多的我們都還是想要費點心思,讓你真正明白 因為就我們的視角,現在血糖不控制好,後續會真的很難受的。
Thumbnail
這麼認真,為什麼血糖還是高居不下? 個案似乎並沒有像是「我真是個乖學生」 比較像假裝沒聽到忽略過去 不太對勁!
Thumbnail
這麼認真,為什麼血糖還是高居不下? 個案似乎並沒有像是「我真是個乖學生」 比較像假裝沒聽到忽略過去 不太對勁!
Thumbnail
糖尿病在國人裡面是非常大宗的其中之一疾病,而隨著飲食習慣及甜食等耐受性,影響的你的血糖,通常都是不舒服或員工健檢的時候看到抽血血糖值,才會知道你是糖尿病,這也是國人健康未注意之問題。
Thumbnail
糖尿病在國人裡面是非常大宗的其中之一疾病,而隨著飲食習慣及甜食等耐受性,影響的你的血糖,通常都是不舒服或員工健檢的時候看到抽血血糖值,才會知道你是糖尿病,這也是國人健康未注意之問題。
Thumbnail
2016年年底,意外地驗出我有糖尿病,經過第2次的驗血後,確診,開藥給我。我走出醫院時,沒有否認,也沒有懊惱,責怪自己哪裏沒做好……等。   一、我想到的是,血中的糖沒被使用,排掉了, →我的付出沒被人家取用,浪費了。   那就趕快堵住,不讓我的能量白白流出,減少對別人的服務。   二
Thumbnail
2016年年底,意外地驗出我有糖尿病,經過第2次的驗血後,確診,開藥給我。我走出醫院時,沒有否認,也沒有懊惱,責怪自己哪裏沒做好……等。   一、我想到的是,血中的糖沒被使用,排掉了, →我的付出沒被人家取用,浪費了。   那就趕快堵住,不讓我的能量白白流出,減少對別人的服務。   二
Thumbnail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
Thumbnail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