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糖尿病的回顧和體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6年年底,意外地驗出我有糖尿病,經過第2次的驗血後,確診,開藥給我。我走出醫院時,沒有否認,也沒有懊惱,責怪自己哪裏沒做好……等。

 

一、我想到的是,血中的糖沒被使用,排掉了,

→我的付出沒被人家取用,浪費了。

 

那就趕快堵住,不讓我的能量白白流出,減少對別人的服務。

 

二、光停止付出不行

當我在吃藥、吃東西、運動上都有做正確的,血糖的數字還是緩慢升高,每隔一陣子就加藥,每次加藥只有一、二個月的效果,這麼下去是不行的,要用其他的方法,像:身心靈。

 

還有,這幾年在量血糖中,我發現問題出在早餐的飯前血糖比較高,那叫「黎明現象」,是荷爾蒙或情緒的關係,也表示在長時間不進食,肝糖分泌出來,胰島素還是不起作用,糖分就留在血液中,讓血糖比較高。藥根本沒在「治」病嘛!說有的藥在減少阻抗,也不知道效果在哪裏?比較有效的是減少碳水的攝取,或用藥將糖排出去,讓血糖的數字「看起來」較低而已。知道了這個真象,實在很沮喪。

 

吃東西減少碳水的攝取,還有運動我自己可以做,飯前血糖高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問醫生,他不回答,偶而有的回答是「加藥」。

 

我想到的重點是:「胰島素對葡萄糖不起作用」,抓到那個感覺,放到我自己的身上,那「我的身心上什麼對什麼不起作用呢?」找到很多個,改善它,如:

 

1.對自己的身體情形反應快一點,如:餓了、冷了、累了等,要趕快吃東西、加衣服、馬上休息等,不要忍耐,以前常常忍耐,不理它,繼續忙手上的事情,可以說忽略身體的需求。

 

2.讓自己舒服、愉快,不再刻苦耐勞,做事情要順路、省事,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做,不想見的人不要見(尤其2018年之後,以生病沒力氣做為理由,許多事情不用做,很多人都不見);吃東西找想吃的、好吃的,不再像以前都選營養、衛生等。

 

3.看了某位心理師的文章和書,發現我對情緒不敏感,還跟他用email諮詢,我對情緒有時候沒覺察到,或要過一陣子才會發現,像:幾天後,或一天、半天、幾小時後,才會發現我在某個時間或事件時有情緒。常常覺察不到情緒或覺察得很慢。

 

然後發現,我的身體會告訴我,像:頻尿、想大便、想睡覺、覺得很累等,就好好注意身體的訊息,快點對情緒有察覺,給它回應。

 

4.最後是發現到,這幾年我一直在過和以前不一樣的生活,但是要看到、承認、接受才行。原來我之前對這個「另一面」是沒看見、沒反應、沒作用的。

 

以前是講求效率、節省時間、做「有用」的事情。

 

開刀之後,沒力氣,什麼都不想做,就什麼都不做、時間大把大把地花、做看起來「沒用」的事情,像:慢慢搭火車或公車、看雲、發呆等—就是做和以前不一樣的事情。

 

去年2023年11月中時突然將,

我「一直在過悠閒的生活」—動作,和

「我就是要轉變成這樣的生活」—想法,

2者連起來,

也剛好和我的飯前血糖,原來升高了,再降下來的時間差不多,所以說我找到了我沒反應的地方了。

 

原來,這個另外一種生活和態度,以前我沒看到、沒想到,自然對它沒有反應,沒有作用。

 

原來,所有的事情都要同時有2面,才會平衡,像:

努力工作、積極進取,同時也要有放鬆、悠閒的時候;

理智用得太多了,也要讓感覺出來;

社會主流是科學邏輯,但有很多不是科學和邏輯的,有時要接受,也要使用;

服務他人,同時也要照顧自己;

樂曲中的休止符不是休息,是樂曲的一部份。

 

現在看到了,有在做,也承認它的必要,接受要這樣,讓2者同時存在我的身心裏。胰島素和血糖就不用再演給我看了。呼!

 

三、再說一事

這幾年常有記錯、忘記、資訊接錯的情形,懷疑我的腦袋怎麼了?除了用一些方法記得之外,也看開了,放輕鬆,忘記就是不重要的事,如果重要的話,會再想起來。

 

也是在11月前不久,想通,這不是「錯誤」,是另外一種想法和做法,事情沒有對錯,我一直都要求自己做對的事情,很少嘗試「錯的」,就讓我頻頻出錯,體驗一下另外一種情形。

 

當這麼想之後,錯誤的情形大量減少,還是有,只是少很多。真是奇妙。

 

四、事情還沒完

 

上上次回診前,因為感冒,血糖飊高,醣化血色素7.2,醫生加了一種新藥。吃了之後,早餐的飯前血糖降了2個月,又略升高了1個月。

 

回診,6.5,很好,過了半個月,飯前血糖又降,就是11月中時。到現在還是較低的。

 

可是昨天回診,6.7,醣化血色素沒有繼續降。反而升高。

骨骼肌重有增加0.5公斤,最近的運動情形比較好了。

 

昨天量了2次的飯後血糖都很低,我的吃東西是沒問題的。

 

我想到,最近看到一直無解的飯前血糖較高的數字降了,心情放鬆,偶而吃甜點,讓自己愉快一點,而且沒有像以前一樣只吃半塊,就整塊吃掉;或是肚子餓吃東西時,會吃點澱粉,才會止餓。

 

昨天醫生說,只要有吃碳水,就會在紅血球上有印記,累積3個月(紅血球的壽命),承現出數字來。

 

這是條長期抗戰的路,稍有疏忽,又會不對了。

像上次,比較沒力氣,少運動,骨骼肌就少了0.9公斤,要再慢慢練回來。

最近做錯事的次數又多了起來,到底在告訴我什麼呢?觀察中。

 

或許我不該對數字降低有期望,我想的是,上次6.5,那這次6.3或6.2,一路降到6.0,醫生就會減藥了。將每天的步驟做好,一有期望的話,事情就破功了。

(2024.1.25.)



avatar-img
89會員
673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這2天天氣很冷,今天更冷。早上我很早出門,不到7點,天剛亮的時候就出發,走路去火車站搭火車,回診的時間是7:30~8:00。走出去時,腦袋裏響起了小時候老阿媽會說的話:「很冷喔!不要出去。」我心裏有氣,那是你沒事可以不出去,然後叫人家不要出去,預約好了,不出去怎麼可以?除非路斷了,車子停駛。
p.88 ●體驗到潛在的自我   治療的過程中,有十個面相在所有的個案中都很顥著,我也許可以稱之為「對體驗的知覺」,或甚至叫「對經驗的體察」。但在本文中,我要把它稱為「對自我的體驗」。   案主和治療者建立充滿安全感的關係之後,由於不再有實質的或隱含的威脅逼臨自我,因此案主可以讓自己檢視他
p.83 第三部 成為一個人的過程   長久以來我一直觀察著,人在治療關係中,成長和變化過程。   p.85 第五章 心理治療中可見的一些變化方向   在第二部中,雖然我作了些有關案主變化過程的扼要描述,但描述的焦點是擺在造成變化的治療關係上。本章和下一章的內容將要更詳盡地處理案主內
朋友的先生過世。   ●喪事辦完後,要搬家,換小一點的房子 有幾個地點在考慮,包括租在自己的媽媽家附近。   她的朋友們給她的建議是:「以妳的工作地區為主,孩子們跟著媽媽住。」   她覺得不符她的情形和需求,朋友們不了解她的工作地區和特性,她是到府服務的,住哪裏都一樣,還有她希望孩子們
▓事件一 有一間牛排館,我每隔一陣子會去吃一次,和老闆、老闆娘會講點話,每次去他們都叫我「大姊」。   有一次,我吃完,已經喝了一杯咖啡了,就再喝一杯奶茶。看到黑色的杯子裏有東西,「想」說是茶葉吧!繼續將茶喝完,還喝得挺乾的。然後有點好奇,就用湯匙撈起來看看,好像是蟑螂,很小的蟑螂。  
▓事件: 我退出新竹的諮詢師團隊後,她們有幾個人輪番來找我講話,講的都是她們正在做的事情(要開咖啡館,或正在籌備),每次或每個人說的內容都一樣,差不多,我不知道是要做什麼?   後來問一位:「妳來找我講話,妳的收穫是什麼?」她沒回答,從此就消失了。 時:快10年前   ▓事件續: 隔了
1.這2天天氣很冷,今天更冷。早上我很早出門,不到7點,天剛亮的時候就出發,走路去火車站搭火車,回診的時間是7:30~8:00。走出去時,腦袋裏響起了小時候老阿媽會說的話:「很冷喔!不要出去。」我心裏有氣,那是你沒事可以不出去,然後叫人家不要出去,預約好了,不出去怎麼可以?除非路斷了,車子停駛。
p.88 ●體驗到潛在的自我   治療的過程中,有十個面相在所有的個案中都很顥著,我也許可以稱之為「對體驗的知覺」,或甚至叫「對經驗的體察」。但在本文中,我要把它稱為「對自我的體驗」。   案主和治療者建立充滿安全感的關係之後,由於不再有實質的或隱含的威脅逼臨自我,因此案主可以讓自己檢視他
p.83 第三部 成為一個人的過程   長久以來我一直觀察著,人在治療關係中,成長和變化過程。   p.85 第五章 心理治療中可見的一些變化方向   在第二部中,雖然我作了些有關案主變化過程的扼要描述,但描述的焦點是擺在造成變化的治療關係上。本章和下一章的內容將要更詳盡地處理案主內
朋友的先生過世。   ●喪事辦完後,要搬家,換小一點的房子 有幾個地點在考慮,包括租在自己的媽媽家附近。   她的朋友們給她的建議是:「以妳的工作地區為主,孩子們跟著媽媽住。」   她覺得不符她的情形和需求,朋友們不了解她的工作地區和特性,她是到府服務的,住哪裏都一樣,還有她希望孩子們
▓事件一 有一間牛排館,我每隔一陣子會去吃一次,和老闆、老闆娘會講點話,每次去他們都叫我「大姊」。   有一次,我吃完,已經喝了一杯咖啡了,就再喝一杯奶茶。看到黑色的杯子裏有東西,「想」說是茶葉吧!繼續將茶喝完,還喝得挺乾的。然後有點好奇,就用湯匙撈起來看看,好像是蟑螂,很小的蟑螂。  
▓事件: 我退出新竹的諮詢師團隊後,她們有幾個人輪番來找我講話,講的都是她們正在做的事情(要開咖啡館,或正在籌備),每次或每個人說的內容都一樣,差不多,我不知道是要做什麼?   後來問一位:「妳來找我講話,妳的收穫是什麼?」她沒回答,從此就消失了。 時:快10年前   ▓事件續: 隔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我對自己說了, 妳必須在荒蕪之地不斷撒下種子。
Thumbnail
昨天寫了一篇關於10萬美元設限單賣出,受到大家熱烈的討論,我來分享一下我對於加密貨幣行情接下來的看法。 首先來看這張圖:BTC & SP500走勢圖 (綠色BTC、紅色SP500),近四年的統計,雖然走勢不完全一樣但相關性還算蠻高的。 隨著BTC現貨ETF通過,傳統金融機構與圈外資金湧入,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關於選擇保時捷車型的看法,從消費者對休旅車的成見開始,逐步引入對於保時捷718及911系列的討論。並在文章中提到了一些金錢觀、車主心態轉變的觀念,讓讀者對於如何選擇心儀的車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之前我在一篇分享英語科普影片的貼文裡提到,我認為透過閱讀獲取知識,從學前還不識字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當時是廣義的解讀了 “read to learn” 「讀以學」這個名詞。 我發現我想錯了!
Thumbnail
糖尿病回診。頂擺想欲講台語,落尾嘛無講,閣下一擺決心,今仔日來講。   納掛號費,抽血,量體重……,是無講啥物話,毋過嘛無講華語。   血壓、體重、身懸量好,伊講:「等著看診。」 我鞋仔穿好,閣問一擺較放心:「借問一下,今仔日愛量inbody無?」(身體組成分析) 「今天不用。」 逐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40年前剛好 幾乎是我 進入醫院的第一年 不過進入醫院之前,我已經做過不少醫療相關的工作 接觸過不少糖尿病病人 包括學生時期在診所打工。 那是民國67-68年 彰化市中正路上的郭婦產科 記得郭醫生教我怎麼做尿糖測驗 怎麼幫病人打胰島素。 我將病人的尿液 放入玻璃試管內 放到酒精
Thumbnail
從個人經驗出發,分享了近期因年紀增長、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導致肝脂肪中高度和血糖偏高的過程。透過控糖後九天內的反應進行了無糖飲食的嘗試,並分享了一系列飲食策略和所遵循的原則。 上面這是AI寫的,雖然有一點點落差但比我原本的好。用。
Thumbnail
走進診間的原因是什麼? 這裡不需要繳交作業給營養師 會給成績單的是自己的身體好好誠實面對自己吧。 醫療人員,是份職業,但也要帶有著熱忱 我可以按照書上的guideline一條一條衛教完 但大多的我們都還是想要費點心思,讓你真正明白 因為就我們的視角,現在血糖不控制好,後續會真的很難受的。
Thumbnail
這麼認真,為什麼血糖還是高居不下? 個案似乎並沒有像是「我真是個乖學生」 比較像假裝沒聽到忽略過去 不太對勁!
Thumbnail
2016年年底,意外地驗出我有糖尿病,經過第2次的驗血後,確診,開藥給我。我走出醫院時,沒有否認,也沒有懊惱,責怪自己哪裏沒做好……等。   一、我想到的是,血中的糖沒被使用,排掉了, →我的付出沒被人家取用,浪費了。   那就趕快堵住,不讓我的能量白白流出,減少對別人的服務。   二
我對自己說了, 妳必須在荒蕪之地不斷撒下種子。
Thumbnail
昨天寫了一篇關於10萬美元設限單賣出,受到大家熱烈的討論,我來分享一下我對於加密貨幣行情接下來的看法。 首先來看這張圖:BTC & SP500走勢圖 (綠色BTC、紅色SP500),近四年的統計,雖然走勢不完全一樣但相關性還算蠻高的。 隨著BTC現貨ETF通過,傳統金融機構與圈外資金湧入,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關於選擇保時捷車型的看法,從消費者對休旅車的成見開始,逐步引入對於保時捷718及911系列的討論。並在文章中提到了一些金錢觀、車主心態轉變的觀念,讓讀者對於如何選擇心儀的車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之前我在一篇分享英語科普影片的貼文裡提到,我認為透過閱讀獲取知識,從學前還不識字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當時是廣義的解讀了 “read to learn” 「讀以學」這個名詞。 我發現我想錯了!
Thumbnail
糖尿病回診。頂擺想欲講台語,落尾嘛無講,閣下一擺決心,今仔日來講。   納掛號費,抽血,量體重……,是無講啥物話,毋過嘛無講華語。   血壓、體重、身懸量好,伊講:「等著看診。」 我鞋仔穿好,閣問一擺較放心:「借問一下,今仔日愛量inbody無?」(身體組成分析) 「今天不用。」 逐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40年前剛好 幾乎是我 進入醫院的第一年 不過進入醫院之前,我已經做過不少醫療相關的工作 接觸過不少糖尿病病人 包括學生時期在診所打工。 那是民國67-68年 彰化市中正路上的郭婦產科 記得郭醫生教我怎麼做尿糖測驗 怎麼幫病人打胰島素。 我將病人的尿液 放入玻璃試管內 放到酒精
Thumbnail
從個人經驗出發,分享了近期因年紀增長、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導致肝脂肪中高度和血糖偏高的過程。透過控糖後九天內的反應進行了無糖飲食的嘗試,並分享了一系列飲食策略和所遵循的原則。 上面這是AI寫的,雖然有一點點落差但比我原本的好。用。
Thumbnail
走進診間的原因是什麼? 這裡不需要繳交作業給營養師 會給成績單的是自己的身體好好誠實面對自己吧。 醫療人員,是份職業,但也要帶有著熱忱 我可以按照書上的guideline一條一條衛教完 但大多的我們都還是想要費點心思,讓你真正明白 因為就我們的視角,現在血糖不控制好,後續會真的很難受的。
Thumbnail
這麼認真,為什麼血糖還是高居不下? 個案似乎並沒有像是「我真是個乖學生」 比較像假裝沒聽到忽略過去 不太對勁!
Thumbnail
2016年年底,意外地驗出我有糖尿病,經過第2次的驗血後,確診,開藥給我。我走出醫院時,沒有否認,也沒有懊惱,責怪自己哪裏沒做好……等。   一、我想到的是,血中的糖沒被使用,排掉了, →我的付出沒被人家取用,浪費了。   那就趕快堵住,不讓我的能量白白流出,減少對別人的服務。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