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可憐的東西》:父權為自己造了一面照妖鏡

更新於 2024/02/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可憐的東西》劇照/20 世紀影業提供

《可憐的東西》劇照/20 世紀影業提供

一如看片前聽了很多次的比喻,《可憐的東西》就像是劇本更好一點的《芭比》,都是描繪一個「天真」的女孩去探索異世界,一路上發掘女性的自我,得到性/別的啟蒙與認知,辯證人與他人(與非人)的形象投射,更讓層層的父權桎梏顯形。

女主角貝拉身為科學怪人的不懂事,有 1/3 顯得笑鬧,另外 2/3 則是凸顯了「世俗禮節」的荒謬,尤其父權凝視之下,關於女性性道德的荒謬。被父權所造的她,意外(卻也不意外地)長成了父權的照妖鏡,甚至是會自我進化的疫苗。

而比起《芭比》受制於大眾的理解與接受度,必須把某些話說得清楚直白、還不能太挑釁,《可憐的東西》儘管也做不到 100% 的 show, don’t tell──像是「希望總會破滅,但現實不會」這樣的金句還是會忍不住冒出來──但包袱少了,批判就能更兇、更露骨。

《可憐的東西》劇照/20 世紀影業提供

《可憐的東西》劇照/20 世紀影業提供

故事裡,幾乎所有配角都象徵父權的某一張臉:從善意出發但執行了控制,否定主體性,還傳承了有毒親情經驗的;同樣善意但未「開化」,有待排毒的;徹底自我中心、陶醉於 alpha 男幻想,一遭否定就退化成巨嬰嘛嘛吼(mà-mà-háu)的;還有根本形同畜生的。就連號稱不愛哲學的哲學家與代表資本市場邏輯的老鴇,都有 mansplaining 的衝動。

片中的父權代言者們,不斷透過兩個詞彙:「羞恥」與「原諒」,對貝拉進行道德管束,然而這裡的道德幾乎都圍繞著性,以及由性延伸的一夫一妻婚配制、其中的單向所有權概念。簡而言之就是:

「你的性是骯髒的,你對性的好奇與探索是骯髒的,所以你的愉悅是骯髒的。你和我以外的其他人一起探索愉悅是不可原諒的,唯有讓我來探索你的愉悅,是可以被接受的。所以你的性是我的。」──最好天底下有這麼便宜的事啦。

(而如果上面這段讓貝拉當作台詞對她的閨蜜講出來,就變成《芭比》了。)

《可憐的東西》劇照/20 世紀影業提供

《可憐的東西》劇照/20 世紀影業提供

一如尤格藍西莫所有作品,本片依然是導演的場子,他那獨特的疏冷距離、殘酷的喜感,以及針砭人際的眼光,定調了敘事的風格化。此外還有兩大功臣:一是全片視覺設計,包括融合了哥德風、蒸氣龐克與高第建築的美術,以及貝拉從頭到尾的服裝,古典得很現代,足以原地開展。片中每一章節的字卡都美得像一套迷人的繪本,讓我想當作動態桌面。

第二個功臣,自然是艾瑪史東了。那壓倒性又纖細的存在感,從頭到尾掌握著焦點,和導演的「冷眼」正好互補。從《破處女王》爆紅至今十多年,我們都很熟悉她的甜美(女孩的)與率直(男孩的)的魅力雙重性了,在此她把後者催到最大,和個個鮮活的配角們──尤其威廉達佛與馬克魯法洛──不斷撞擊,把幾乎沒有寫實感的故事,變成熱鬧的寓言。

《可憐的東西》劇照/20 世紀影業提供

《可憐的東西》劇照/20 世紀影業提供

說回尤格藍西莫,近年越趨「主流」的他,收斂了以往在題材上的驚世駭俗,轉而雕琢華美而超現實的、成人的童話感。本片確實提出許多有力的控訴,但最具話題性的「超越尺度」部分,其實只停留在萬花筒般的表象層次,情節上並沒有踩到什麼敏感神經。

自威尼斯掄元至今,《可憐的東西》引來的一小塊批評/爭議,是片中「嬰兒心智」的設定,豈不構成了實質的「戀童情節」?但這樣的邏輯我不買單,因為說實話,這正是我覺得編/導/演力有未逮之處:劇本設定貝拉的心智成長飛快,但尤格藍西莫和艾瑪史東並沒有找到夠貼切、豐富的表演方式呈現「幼兒」階段,以至於整個嬰孩期一閃即逝,好像迫不及待讓她變成一個語言能力、思考狀態都接近成熟,唯獨沒有一般價值觀/社會性的大人。

這點,我認為隔壁棚的葛瑞塔格薇和瑪格蘿比,就辦到了讓芭比的人設自始至終都很一致──當然我知道兩個故事的曲線不同,只是以(指)導演(員)的成績來說,還是想為鬼塔補個讚。

《可憐的東西》劇照/20 世紀影業提供

《可憐的東西》劇照/20 世紀影業提供

如果說《芭比》的「必須淺白」是在商業市場的邏輯下,不能不考慮到票房,那從《真寵》到《可憐的東西》的尤格藍西莫,則是在影展市場──不論歐洲三大還是更大眾的奧斯卡──的邏輯下,不能不考慮到普世價值和觀感。這當中的種種、要玩遊戲就得照著明暗規則來的妥協,說到底,也是有點可憐的。(嗎?)

全文劇照提供:20 世紀影業
內容總結
可憐的東西
4
/5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貝拉踏出豪宅後的日子,才真正見到世上的真實樣貌,她感受自由與解放,也同時因看見受困苦難的奴隸而傷悲,助人之心油然而生,這是使她從「科學怪人」漸漸成為「女人」的過程。而當貝拉意識到性工作一職能帶來財富,她毫無猶豫地爭取成為青樓紅牌,只為自力更生,不再仰賴男人──這才終究讓她成為一個自由人。
我有多麼鍾愛這部電影的名字,專注而直接:《小武》。像意外拾得某位默默無名的畫家,那張始終收在抽屜裡,專屬於私人的小小素描;而擁有這樣的一張小畫,其實就足以引導我們渡過,漫漫一生。
森林大火的楔子至終像拉回撒出去的漁網般,聚合了所有的蔓燒野火夷平了全地,佩佐亦借用了龐貝古城裡被火山吞噬相擁赴死的情侶意象,愛情燃燒殆盡後的灰燼從天而降,Leon 才因此覺醒重生,寫下親身經歷的刻骨生命故事。
湯淺政明導演的動畫劇集《乒乓》,改編自松本大洋的同名漫畫,敘述片瀨高中的兩名桌球選手:月本以犀利精準的球技見長,星野擅長快攻,他們都是萬中選一的好手──若以繪畫風格來比喻,月本是工筆畫,星野則是寫意畫。當這兩種技術碰撞在一起,誰能勝出?
生而為人的命運之途,或甚文明與自然之間的選擇,只有如此絕對的二元對立嗎?我們看似溫柔、實則暴力地擇善棄惡──假裝世界永遠是公平的,假裝灰色並不存在,相信天秤兩端永恆的矛盾終能化解,相信愛是真的能戰勝一切。
2046 是那永遠回不去的故土,是能夠自我痲痹的精神鴉片。所有人在列車上迎接著末日前的狂歡,卻無法以瀰漫的濃煙模糊掉現實的憂鬱,2046 的數字密碼指向了城市陷落的前一年,也是淪陷前向外逃亡的最後機會。
貝拉踏出豪宅後的日子,才真正見到世上的真實樣貌,她感受自由與解放,也同時因看見受困苦難的奴隸而傷悲,助人之心油然而生,這是使她從「科學怪人」漸漸成為「女人」的過程。而當貝拉意識到性工作一職能帶來財富,她毫無猶豫地爭取成為青樓紅牌,只為自力更生,不再仰賴男人──這才終究讓她成為一個自由人。
我有多麼鍾愛這部電影的名字,專注而直接:《小武》。像意外拾得某位默默無名的畫家,那張始終收在抽屜裡,專屬於私人的小小素描;而擁有這樣的一張小畫,其實就足以引導我們渡過,漫漫一生。
森林大火的楔子至終像拉回撒出去的漁網般,聚合了所有的蔓燒野火夷平了全地,佩佐亦借用了龐貝古城裡被火山吞噬相擁赴死的情侶意象,愛情燃燒殆盡後的灰燼從天而降,Leon 才因此覺醒重生,寫下親身經歷的刻骨生命故事。
湯淺政明導演的動畫劇集《乒乓》,改編自松本大洋的同名漫畫,敘述片瀨高中的兩名桌球選手:月本以犀利精準的球技見長,星野擅長快攻,他們都是萬中選一的好手──若以繪畫風格來比喻,月本是工筆畫,星野則是寫意畫。當這兩種技術碰撞在一起,誰能勝出?
生而為人的命運之途,或甚文明與自然之間的選擇,只有如此絕對的二元對立嗎?我們看似溫柔、實則暴力地擇善棄惡──假裝世界永遠是公平的,假裝灰色並不存在,相信天秤兩端永恆的矛盾終能化解,相信愛是真的能戰勝一切。
2046 是那永遠回不去的故土,是能夠自我痲痹的精神鴉片。所有人在列車上迎接著末日前的狂歡,卻無法以瀰漫的濃煙模糊掉現實的憂鬱,2046 的數字密碼指向了城市陷落的前一年,也是淪陷前向外逃亡的最後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貝拉踏出豪宅後的日子,才真正見到世上的真實樣貌,她感受自由與解放,也同時因看見受困苦難的奴隸而傷悲,助人之心油然而生,這是使她從「科學怪人」漸漸成為「女人」的過程。而當貝拉意識到性工作一職能帶來財富,她毫無猶豫地爭取成為青樓紅牌,只為自力更生,不再仰賴男人──這才終究讓她成為一個自由人。
Thumbnail
《戀戀銅鑼燒》由味覺入口,開啟人與外界事物交流,進而通往更深奧的生命接受。銅鑼燒是手作出來的,透過備料、煎餅、夾心、包裝等等手續而成,在裡頭吃的是滋味,品的是心意。正因為製作者感應原材料的精神,藉由「手藝」詮釋出獨到的意會,手藝即是手意──最後轉譯出的完成品銅鑼燒,是由自然與人為協奏成的恩惠。
Thumbnail
在韓文的語境中,「我們」善熙(우리선희)表達的是屬於某個群體、被群體所認可的善熙,但不是善熙自己,因此善熙要出走,玕希要逃亡,都是為了尋找真實的自我。在看似日常絮語的影像中,我們發現了生活裡真正的故事,這也是洪常秀電影為何迷人的原因。
Thumbnail
對於電影中「多重宇宙」最清晰的理解方式,是秀蓮這個角色不甘於人生停滯的中年危機反射,她曾經擁有千百種不同的可能性,卻偏偏走到現在這一種,她僵硬地卡在一個以「報稅」為基調的宇宙中,沒有活力、沒有鎂光燈、沒有香腸手,沒有興味盎然的小花小草,只有各種可能的遺憾。
Thumbnail
西川美和的電影總很像「暴風雨前的寧靜」,沒有高潮迭起的戲劇化,而是透過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檢視人性的多樣性,伴隨著希望與勇氣,等待撥雲見霧的那天。看完《太陽出來之後》之後,比起激昂的情緒,更多的是需要讓人「靜一靜」的省思。
Thumbnail
也許,《哥吉拉大戰金剛》是記取《哥吉拉:怪獸之王》票房滑鐵盧的教訓,而放下了成就磅礡史詩的野心,選擇用一種復古,但也相當討喜的科幻喜劇風格。無論是地心探險、還是卡通化的扁平人物形象,這些早已不再被當今大片青睞的元素,在《哥吉拉大戰金剛》裡都是最恰當的安排。
Thumbnail
史奈德鏡頭下的英雄更沉迷在暴力帶來的快感中,蝙蝠俠以前會被調笑是個「半夜變裝出門揍人的瘋子」,在史奈德的作品中,這句話不是玩笑,他就是半夜變裝出門揍人的瘋子。又或是,至少在史奈德的版本中,神力女超人的戰鬥一直帶有性張力,她不單純只是超級英雄電影常見的守衛者,而有更沈迷在戰鬥中的主動性。
Thumbnail
雖然《蘇西的世界》無法為我們明確地描繪出死後的世界與去處,但是最起碼我們都能從中理解到一件事:一定要把握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創造夢想成真,才不至於會有遺憾,而放不下今生,離不開人間。
Thumbnail
觀眾在被娛樂的同時,還能感動又惆悵、一路邊哭邊笑的原因,要歸因於編劇與導演處理幾位重要元老角色的慎重及尊重,以及投注的深厚情感。安排他們在勝利機會渺茫的終局之戰,對抗似乎已寫定的天命,使這些英雄更接近無奈無助的凡人,產生的勇氣也更為偉大——他們挺身而出並非對自己有任何信心,而是「非如此不可」的決心。
Thumbnail
這電影真正在講的是:世世代代以來女性在生理結構上所需承擔的生產後代的身體煎熬,其實根本就比不上世世代代以來女性在社會結構上所需承擔的照顧後代的心理煎熬。這個世界有千百萬種守則在教會女人怎麼當好一個母親,但根本就沒教好男人怎麼當父親,或者說是亂教男人當成一個自以為盡力了的父親(這更糟糕)⋯⋯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貝拉踏出豪宅後的日子,才真正見到世上的真實樣貌,她感受自由與解放,也同時因看見受困苦難的奴隸而傷悲,助人之心油然而生,這是使她從「科學怪人」漸漸成為「女人」的過程。而當貝拉意識到性工作一職能帶來財富,她毫無猶豫地爭取成為青樓紅牌,只為自力更生,不再仰賴男人──這才終究讓她成為一個自由人。
Thumbnail
《戀戀銅鑼燒》由味覺入口,開啟人與外界事物交流,進而通往更深奧的生命接受。銅鑼燒是手作出來的,透過備料、煎餅、夾心、包裝等等手續而成,在裡頭吃的是滋味,品的是心意。正因為製作者感應原材料的精神,藉由「手藝」詮釋出獨到的意會,手藝即是手意──最後轉譯出的完成品銅鑼燒,是由自然與人為協奏成的恩惠。
Thumbnail
在韓文的語境中,「我們」善熙(우리선희)表達的是屬於某個群體、被群體所認可的善熙,但不是善熙自己,因此善熙要出走,玕希要逃亡,都是為了尋找真實的自我。在看似日常絮語的影像中,我們發現了生活裡真正的故事,這也是洪常秀電影為何迷人的原因。
Thumbnail
對於電影中「多重宇宙」最清晰的理解方式,是秀蓮這個角色不甘於人生停滯的中年危機反射,她曾經擁有千百種不同的可能性,卻偏偏走到現在這一種,她僵硬地卡在一個以「報稅」為基調的宇宙中,沒有活力、沒有鎂光燈、沒有香腸手,沒有興味盎然的小花小草,只有各種可能的遺憾。
Thumbnail
西川美和的電影總很像「暴風雨前的寧靜」,沒有高潮迭起的戲劇化,而是透過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檢視人性的多樣性,伴隨著希望與勇氣,等待撥雲見霧的那天。看完《太陽出來之後》之後,比起激昂的情緒,更多的是需要讓人「靜一靜」的省思。
Thumbnail
也許,《哥吉拉大戰金剛》是記取《哥吉拉:怪獸之王》票房滑鐵盧的教訓,而放下了成就磅礡史詩的野心,選擇用一種復古,但也相當討喜的科幻喜劇風格。無論是地心探險、還是卡通化的扁平人物形象,這些早已不再被當今大片青睞的元素,在《哥吉拉大戰金剛》裡都是最恰當的安排。
Thumbnail
史奈德鏡頭下的英雄更沉迷在暴力帶來的快感中,蝙蝠俠以前會被調笑是個「半夜變裝出門揍人的瘋子」,在史奈德的作品中,這句話不是玩笑,他就是半夜變裝出門揍人的瘋子。又或是,至少在史奈德的版本中,神力女超人的戰鬥一直帶有性張力,她不單純只是超級英雄電影常見的守衛者,而有更沈迷在戰鬥中的主動性。
Thumbnail
雖然《蘇西的世界》無法為我們明確地描繪出死後的世界與去處,但是最起碼我們都能從中理解到一件事:一定要把握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創造夢想成真,才不至於會有遺憾,而放不下今生,離不開人間。
Thumbnail
觀眾在被娛樂的同時,還能感動又惆悵、一路邊哭邊笑的原因,要歸因於編劇與導演處理幾位重要元老角色的慎重及尊重,以及投注的深厚情感。安排他們在勝利機會渺茫的終局之戰,對抗似乎已寫定的天命,使這些英雄更接近無奈無助的凡人,產生的勇氣也更為偉大——他們挺身而出並非對自己有任何信心,而是「非如此不可」的決心。
Thumbnail
這電影真正在講的是:世世代代以來女性在生理結構上所需承擔的生產後代的身體煎熬,其實根本就比不上世世代代以來女性在社會結構上所需承擔的照顧後代的心理煎熬。這個世界有千百萬種守則在教會女人怎麼當好一個母親,但根本就沒教好男人怎麼當父親,或者說是亂教男人當成一個自以為盡力了的父親(這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