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統、不獨、不武:現階段台海和平的動態均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2023/9/8中國時報 版12

 

台海和平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而最近朝野領袖出席八二三砲戰紀念,提醒我們現在可能是1958年以來,兩岸最接近再度直接交戰的時刻。不僅如此,在各國政界與學界爭論「新冷戰」一詞是否適合描述中美激烈對抗之際,目前的大國爭鬥形勢,也可能是一戰以來,世界最接近1914年前夕的時刻

 

筆者為什麼不是說現在接近二戰日軍進攻北平、上海,或者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又或者柏林危機與古巴危機?因為二戰前多極下的大國攻略方向都已明確,美蘇冷戰則有雙方對「相互保證毀滅」的共享認知。一戰前相互依存的大國競爭日益激烈,卻還沒準備好軍事上「勢必一戰」,戰爭是「前線國家」意外事件引起的連鎖爆炸。當前大國都不認為現在是軍事取勝的最好時機,卻毫無戰略互信,且疑似故意在宣傳對手會「先發制人」,然後透過「極限」、「邊緣」政策動員己方與盟友支持,並測試對手底線。各國都感覺得到,這樣意外風險極高。

 

雖然「對話」(dialogue)與「嚇阻」(deterrence)確實是維持「護欄」的有用策略,但若是對話空洞,就只能算是為嚇阻爭取時間。對手知道對話是假,雙方就會掉入核彈之父奧本海默恐懼的軍備競賽。武器化與集團化的複雜互賴、區域與全球軍事優勢的不均衡,加上各國內部激昂的對抗情緒,使首腦外交的迴旋空間也大為縮小。認為台、美大選前,台海不致發生武裝衝突,恐怕過於樂觀。

 

由於情勢險峻,過去筆者也認為過於消極的「不統、不獨、不武」台海策略,值得人們為先確保和平進行反思。馬英九前總統提出不統、不獨、不武,是一種戰略保證(strategic assurance),對接華府的「戰略模糊」、「雙重嚇阻」與北京的「和平統一」。也就是用台北政治上不對法理現狀做改動,換取美中和平競賽中最大的自主空間。但是世界上沒有永久的現狀。除非衰弱至極,哪個行為者不想移花接木、移動護欄,把現狀改得對自己有利?臺灣消極地聲稱不改動法理現狀,不僅不再能使誓言「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完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大陸放心,也無法令擔憂「權力轉移」(power transition)的美方滿意。中國大陸固然可以默視馬前總統實踐的憲法下「各表」一中,自信時間在「東昇西降」一邊;但中華民國具有的「中國特色」現狀,已被建構得幾乎面目全非,法理改變不是一句「沒有路徑」可以脫身。美國固然仍明顯在實施雙重嚇阻(嚇阻犯台、維持一中政策),沒有明白揚棄戰略模,但中國經濟、科技與軍事實力差距縮短,壓縮長久以來美、日與西方集團在西太平洋的優勢,使維持對華「三公報」信用的價值,已小於確保盟國對美國威望的信任。簡言之,北京不相信臺灣不以武謀獨,美國不放心大陸不以武促統;不統與不獨沒有交集,大家又去加碼軍事,最後不武也難以維持。

 

既然不統、不獨、不武在美中激烈競爭的新現狀下,僅作為「戰略保證」,效果已明顯不足,是不是到了拋棄它的時刻?如果要降低1914年意外模式的機會,可以考慮把它進化為三者間有交集的動態均衡,而臺灣應該在三方面都發揮主動性,以實際行動促進這一均衡:不在大陸於人類共同價值取得公認更好成績前推動統合;不在兩岸民意任何一方反對下改動憲政秩序;不參加第三方的軍事衝突不獨不武有利於大陸繼續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的外部環境,不統不武受到目前多數域內國家歡迎;現階段大家「在交集中競爭」,當然比僅是枕戈待旦更為有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登及的沙龍
26會員
101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張登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2024/4/22 互疑的大國正靈活思考怎樣用「枯竭戰」等彈性手段贏得「無可取代的勝利」,台海護欄可能只會變成未來中美無限制競爭下,一段短暫而脆弱的格柵(latticework)。臺灣在大國衝突第一線,遭遇此種道德與實務的雙重風險,如果還能安渡,若不是全民有極高的智慧,就是國際政治史上,罕見的僥倖。
Thumbnail
2024/4/22 互疑的大國正靈活思考怎樣用「枯竭戰」等彈性手段贏得「無可取代的勝利」,台海護欄可能只會變成未來中美無限制競爭下,一段短暫而脆弱的格柵(latticework)。臺灣在大國衝突第一線,遭遇此種道德與實務的雙重風險,如果還能安渡,若不是全民有極高的智慧,就是國際政治史上,罕見的僥倖。
Thumbnail
2024/4/14 「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Thumbnail
2024/4/14 「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每次的總統大選在政黨的操作之下,都會變成正與反的選擇。尤其是在民進黨執政八年後,在台海兩岸局勢逐漸變得緊張的情形下,今年的選舉就變成「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在野黨不斷地渲染著「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的主旋律,將兩岸局勢緊張的一切原因都怪罪於民進黨的身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台海之間的和平問題。
Thumbnail
每次的總統大選在政黨的操作之下,都會變成正與反的選擇。尤其是在民進黨執政八年後,在台海兩岸局勢逐漸變得緊張的情形下,今年的選舉就變成「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在野黨不斷地渲染著「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的主旋律,將兩岸局勢緊張的一切原因都怪罪於民進黨的身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台海之間的和平問題。
Thumbnail
2021/07/30 要頂住珍珠港誘惑,不能僅靠黨紀與法制約束,還要靠「領導力」。就這一點來看,中國拒絕上位霸主,提倡互可否決、新舊並存的俱樂部式國際秩序,不僅是理性抉擇,也符合古老的智慧:「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Thumbnail
2021/07/30 要頂住珍珠港誘惑,不能僅靠黨紀與法制約束,還要靠「領導力」。就這一點來看,中國拒絕上位霸主,提倡互可否決、新舊並存的俱樂部式國際秩序,不僅是理性抉擇,也符合古老的智慧:「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Thumbnail
2022/6/27 兩種持久戰開打,自由國際秩序將在這場鏖戰中變得日益模糊。我們能感知到的是,全球市場、全球科技、全球旅遊等過去以為低成本的生活模式已不可復返。這固然打擊了恐怖主義,卻使全球環境、全球能源、全球糧食、全球疫情都更難治理。目前只是無法預期會不會爆發「兩場」持久戰,會不會升級為熱戰。
Thumbnail
2022/6/27 兩種持久戰開打,自由國際秩序將在這場鏖戰中變得日益模糊。我們能感知到的是,全球市場、全球科技、全球旅遊等過去以為低成本的生活模式已不可復返。這固然打擊了恐怖主義,卻使全球環境、全球能源、全球糧食、全球疫情都更難治理。目前只是無法預期會不會爆發「兩場」持久戰,會不會升級為熱戰。
Thumbnail
2022/8/22 在2022年8月共軍圍台軍演後,全球列強與東亞各國已更加認真地評估台海爆發戰爭可能的時間點與場景、規模。或許因為選前不希望「擾民」造成執政失能的印象,也可能是為了隱蔽或保留實力,臺北雖提升了防禦的措施與頻率,但社會面的準備尚止於口誅筆伐,市場與民生幾乎波瀾不驚。
Thumbnail
2022/8/22 在2022年8月共軍圍台軍演後,全球列強與東亞各國已更加認真地評估台海爆發戰爭可能的時間點與場景、規模。或許因為選前不希望「擾民」造成執政失能的印象,也可能是為了隱蔽或保留實力,臺北雖提升了防禦的措施與頻率,但社會面的準備尚止於口誅筆伐,市場與民生幾乎波瀾不驚。
Thumbnail
2023/9/10 邱吉爾言,「所有戰爭都是非必然戰爭。」結構因素嚴峻,但台海三方都仍可以用更一致而有紀律的方式,修補威脅的信用,同時恢復保證的信用。特別是臺灣,易損性最大,不應該只致力於無止境增強有信用的威脅,然後繼續等待對手「崩潰」,卻毫不經營甚至試圖拋棄任何有信用的保證,自己蒙受最大的損失。
Thumbnail
2023/9/10 邱吉爾言,「所有戰爭都是非必然戰爭。」結構因素嚴峻,但台海三方都仍可以用更一致而有紀律的方式,修補威脅的信用,同時恢復保證的信用。特別是臺灣,易損性最大,不應該只致力於無止境增強有信用的威脅,然後繼續等待對手「崩潰」,卻毫不經營甚至試圖拋棄任何有信用的保證,自己蒙受最大的損失。
Thumbnail
2023/0907自由霸權並非總是坐等「珍珠港情境」水到渠成,也可以先用制裁向對手廣域包圍、極限施壓。若挑戰者因體質缺失競爭不過而自退,固然可一再「贏得冷戰」;如果挑戰者在地緣、經濟、政治競賽失去耐心,提前掉入「注定一戰」的陷阱,則不僅要承擔「開第一槍」的批判,且可能因人單力孤而敗戰。 
Thumbnail
2023/0907自由霸權並非總是坐等「珍珠港情境」水到渠成,也可以先用制裁向對手廣域包圍、極限施壓。若挑戰者因體質缺失競爭不過而自退,固然可一再「贏得冷戰」;如果挑戰者在地緣、經濟、政治競賽失去耐心,提前掉入「注定一戰」的陷阱,則不僅要承擔「開第一槍」的批判,且可能因人單力孤而敗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