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

2024/02/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探討民族主義(Nationalism)之前,得先看看這是什麼意思。作者定義為「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

聽起來有點抽象,不如我們直接來看本書中文譯者吳叡人老師的解釋。在當時(他還是博士生的時候)據他的說法「國族」一詞比較常用,但老師把nationalism翻成「民族」,乃因naion不完全算是國家,國家應為state,nation比較像是「理想化的人民群體」,以人民為本而非國家。是故翻成「民族」。


在探討四波民族主義前,先說民族主義的推手。安德森認為有三:印刷術、資本主義與語言。這裡我打一個問號,印刷術是一個使得思想快速傳播的工具這我同意,但前提是要識字。大部分情況下要發展民族主義的群體,識字率都不高,所以更重要的,應該是怎麼把民族主義擴展到大部分不識字的平民上,才是研究重點。抑或是,民族主義只是文人自嗨的工具,其實平民不受影響?應該不是。


來看第一波。一反以往學者從西歐角度出發(註:安德森是東南亞專業),他認為是從美洲開始的。南美是西班才的殖民地,換言之南美是西班牙的對吧?大家是一樣的對吧?並不是。我們來看克里奧人的狀況。他們外觀看起來是歐洲人,自我認同是歐洲人,那他們是歐洲人嗎?「正港」的歐洲人覺得他們是美洲人。這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安德森將他們前往歐洲發展的旅程稱作「朝聖之路」,他們在朝聖之路受阻時,聚集起來,形成另一種認同。此為第一波民族主義。


第二波民族主義是受他們影響的歐洲。歐洲在此之前的假掰共同語是拉丁文,其實跟本沒有人在講,但大家覺得方言不該登大雅之堂。自從宗教改革後,馬丁路德的德文聖經讓大家發現方言的力量,再加上美國的獨立、法國大革命等等,讓越來越多歐洲群體有民族意識。最重要的推手是結和上述三項要素的產物:字典。從字典出發,方言意識抬頭。這時候會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英、法、西這種,這三語越來越強盛,排擠其他方言族群;另一種是德、奧、義、東歐諸國,各方言族群百家爭鳴。安德森稱之「盜版(piracy)」,把第一波的經驗有意識的借用。


第三波是「官方民族主義」,由官方推動。為什麼呢?仔細觀察第二波的矛盾,那些文人當然是某民族出身沒錯,但統治階層就很難解釋了。當歐洲諸國相互連姻十數代後,大家都是一家人,統治階層與百姓的關係就變得尷尬。他們想要重新奪回主導權,即便是拿別人的民族主義當藉口亦可,於是形成官方推動的民族主義。此波範圍影響甚廣。在西歐方面有德、義、俄國,他們試圖統一語言,統一國家。在亞洲有泰國跟日本。舉日本明治天皇統一日本為例,他要迅速讓整個國家變成一體,包括那些九州那種跟東京八干子打不著的地方,再者,兼併朝鮮、臺灣、滿州後,要用第一波那樣子使他們朝聖之路受阻。


至於最後一波,則是前三波的總和,發生於二戰後的亞非諸國。這些人當中的文人一樣政治仕途受阻(如第一波),印刷術、資本主義發達,再加上語言的部分,這比較像第三波。舉印尼為例,嚴格來說並沒有所謂「印尼語」,印尼有上萬個島嶼,說著數百種語言,大家互沒有關係,只是剛好被荷蘭統治著而已。那荷蘭要怎麼統治他們?他們用「印尼語」統治,其實就只是各民族交流後形塑的一個通用語而已。而後來,這印尼語就變成印尼民族主義的推手。


安德森特別說明,民族主義與種族主義不同,種族主義是奠基在階級的意識形態,一種我族中心之後對外族的歧視。


原文書於2022/07/08,發表於個人Facebook
亦同步刊載於個人網站 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

1會員
16內容數
這裡是張峻瑋的部落格,寫一些日常的觀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