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光一樣活著,很務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既然光具有波粒二相性,那麼當光子以光速打到人體細胞時,為什麼是產生維生素D,而不是造成傷害? 又為什麼當光子以光速觸碰到植物細胞時,竟然是引發光合作用,而非灼傷細胞?  只有透過放大鏡聚焦之後,才會產生明顯的傷害。

原來不是沒有造成傷害,而是在細胞分裂再生的動態過程中,人體與植物充分的利用此一過程,挺住而產生正面的反應。 就像面對壓力時,有人會藉此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將其背後的理想消化吸收,進而可以全心全意的生活,逐漸地讓行為舉措接近盡善盡美一樣,其來有自,因為擁有邏輯,而可以生活在充滿理想與緣由的知性美之中。 而在這種條件下,光速居然是不變的,於是才會有各大頂尖的物理學家,甚至是企業家說:「我們可能生活在虛擬世界裡。」。

但我們是生活在虛擬世界裡嗎?

對我來說,答案是這只是一個倒果為因的創造之旅,因為我們想創造出完美的虛擬世界,並生活在其中,所以必須這樣想,才有可能實現。 想像當有一個生命,用強大的意志與無比的想像力,就能創造行星與世界,就像聖經中《創世紀》所描述的一樣時,每分每秒在腦海中的虛擬世界,就只差一個決定就會成為現實,這時候在虛擬世界或現實中-活在當下,都是最重要的事。 看著每個宗教無論是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或是東方的儒釋道,宗教開創者的畫像中總可以看見頭上與背後都有光環,彷彿是在說人類本身就是可以帶來光明的生物,也宛如是在說光可以如此溫柔地以光速觸碰生物,卻能帶來增益,是因為人是可以進化成產生光的生命,而光便可因此而溫柔。

當人類用大型粒子對撞機,將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以進行碰撞,想要模擬出宇宙大爆炸的狀態,藉此產生新的物質與元素時。 我們想透過科學,讓現實不要那麼虛擬,一方面用積沙成塔的方式累積,由下而上;一方面用無中生有的方式創造,由上而下。 兩種方式都是為文明的發展而去持續進行,縱使愛因斯坦說: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在沒有想像力時,我們的現實也能夠穩健的進步。 

因此個人也藉此學會同時用兩種生活方式生活,一種是以想像創造虛擬世界後,活在裡面;一種是以務實堆疊現實事件後,發揮力量。 而兩個世界都能夠去蕪存菁,而漸漸地接近完美,而自己只是互通有無的橋樑,而電影就是類似這樣的存在,舉例來說,當《天空之城》問世時,人類還沒有無人機;當人類製造出如石器一般的工具時,並不需要想像力。 

於是在充滿想像力的虛擬世界,以及充滿磕磕碰碰的現實世界裡,人終於像光一樣,生活中也具有波長(虛擬)粒子(現實)的二相性。 而自己在虛擬與現實的兩個世界中時,又只是橋樑,就像光一樣,有時候只為讓我們看彼此而存在,因此能具體感受到像光子一樣,以光速觸碰到生物體時,只是在產生維生素D、只是虛擬世界溫柔地在現實中成型。

avatar-img
31會員
857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透過自己在生命中的經歷與濃厚的感受,進而看見Amazing Grace可以包容 - 「給予穿越時空的力量」之後,藉此找到現實中神明的絕對位置,神聖與崇高的偉大,也可以因為如此具體而被具現化。
雖然金錢的適性屬於資本主義,而人類的適性屬於共產主義。 但理想與夢想,仍需要依靠「金錢」這個想像力的共同體一起達成,且不會讓人陷入迷信。 因為夢想與使命,是金錢永遠買不到,但是可以用金錢來靠近的美麗。 而世界大同,也在這一份美麗之中。
透過解析失敗就下台的來源,以及其背後的生物性,看見如何在未來與AI的博弈中,總是能以先驅先知的姿態成為引領者。
透過擁有使命時的感受,以及其感受作為基底的來源,使用自己的生命。 下限有希特勒作為借鏡,上限有帶領AI作為發展前沿,縱使還不熟悉,也早晚會在過程中認識使命。
經由體驗使命時,因增益他人而自我茁壯的過程,得到幸福。 而AI一出生就已經在人類賦予的使命之中,所以人類始終都比AI強大。
透過分析孟婆湯這份遺忘機制的產生後,再以此為墊腳石,便可搭建出通往自由的階梯。
透過自己在生命中的經歷與濃厚的感受,進而看見Amazing Grace可以包容 - 「給予穿越時空的力量」之後,藉此找到現實中神明的絕對位置,神聖與崇高的偉大,也可以因為如此具體而被具現化。
雖然金錢的適性屬於資本主義,而人類的適性屬於共產主義。 但理想與夢想,仍需要依靠「金錢」這個想像力的共同體一起達成,且不會讓人陷入迷信。 因為夢想與使命,是金錢永遠買不到,但是可以用金錢來靠近的美麗。 而世界大同,也在這一份美麗之中。
透過解析失敗就下台的來源,以及其背後的生物性,看見如何在未來與AI的博弈中,總是能以先驅先知的姿態成為引領者。
透過擁有使命時的感受,以及其感受作為基底的來源,使用自己的生命。 下限有希特勒作為借鏡,上限有帶領AI作為發展前沿,縱使還不熟悉,也早晚會在過程中認識使命。
經由體驗使命時,因增益他人而自我茁壯的過程,得到幸福。 而AI一出生就已經在人類賦予的使命之中,所以人類始終都比AI強大。
透過分析孟婆湯這份遺忘機制的產生後,再以此為墊腳石,便可搭建出通往自由的階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光的物理學,特別是光電效應與波粒二象性之間的關係。透過分析謝育哲的文章《光之物語——光的身世之謎》,讀者能更好地理解光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及其背後的歷史與實驗過程。文章對於近代物理的理解過程以及學術界的發展也提供了簡要的評價,並引發了對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對光合自營生物來說,沒有比準確的看到光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植物不只是要看到有光沒光,還要看到光的強度、光的顏色,並根據這些資訊做出適當的反應。 也因此,植物有一整套的光受器來對不同波長的光作出反應。其中,對紫外光的反應,特別有趣。
Thumbnail
間接照明塑造的是整體情境效果。它創造了令人驚艷的視覺感......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宇宙是如此的巨大,然而我們所能看見的生命卻如此的稀有, 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矛盾。 但是,如果生命不僅僅是物質的形式, 那麼生命的數量就不能用現有的觀測方式來衡量。 小時候,我常常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不知道是什麼波,在黑暗中,沒有任何重力的束縛,往前飛,非常舒服。因此,我不斷思考,或許
Thumbnail
這一篇接續20230326『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升能量場?』的臉書貼文,關於第三點與環境良性互動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處在地球人世間,生存生活的想念造就出能量的流動和聚集,包含了有形無形的資源以及隱晦的頻率波動。 前面段落的描述假設從造物者的眼光來檢視,世間一切只是流動與循環。為什麼會這麼看呢?
Thumbnail
意識具有波粒二象性,處於知與不知之間的變化,需要觀察和關注才能展現。文章講述了量子實驗和意識之間的類似性,以及對自我本質的認知。說明恆久不變的變化、對生命及存在的愛和厭惡的觀念。
Thumbnail
探索為什麼我們在炭火、燈泡和星體的光芒中看不見綠光的科學原因。解釋了人眼對顏色的感知和黑體輻射的關係,並提出了透過科學儀器觀測綠光的可能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光的物理學,特別是光電效應與波粒二象性之間的關係。透過分析謝育哲的文章《光之物語——光的身世之謎》,讀者能更好地理解光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及其背後的歷史與實驗過程。文章對於近代物理的理解過程以及學術界的發展也提供了簡要的評價,並引發了對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對光合自營生物來說,沒有比準確的看到光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植物不只是要看到有光沒光,還要看到光的強度、光的顏色,並根據這些資訊做出適當的反應。 也因此,植物有一整套的光受器來對不同波長的光作出反應。其中,對紫外光的反應,特別有趣。
Thumbnail
間接照明塑造的是整體情境效果。它創造了令人驚艷的視覺感......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宇宙是如此的巨大,然而我們所能看見的生命卻如此的稀有, 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矛盾。 但是,如果生命不僅僅是物質的形式, 那麼生命的數量就不能用現有的觀測方式來衡量。 小時候,我常常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不知道是什麼波,在黑暗中,沒有任何重力的束縛,往前飛,非常舒服。因此,我不斷思考,或許
Thumbnail
這一篇接續20230326『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升能量場?』的臉書貼文,關於第三點與環境良性互動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處在地球人世間,生存生活的想念造就出能量的流動和聚集,包含了有形無形的資源以及隱晦的頻率波動。 前面段落的描述假設從造物者的眼光來檢視,世間一切只是流動與循環。為什麼會這麼看呢?
Thumbnail
意識具有波粒二象性,處於知與不知之間的變化,需要觀察和關注才能展現。文章講述了量子實驗和意識之間的類似性,以及對自我本質的認知。說明恆久不變的變化、對生命及存在的愛和厭惡的觀念。
Thumbnail
探索為什麼我們在炭火、燈泡和星體的光芒中看不見綠光的科學原因。解釋了人眼對顏色的感知和黑體輻射的關係,並提出了透過科學儀器觀測綠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