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放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懂得放鬆,人生就會很輕鬆!

  現在的社會中,大人們工作繁忙,背負著生活各類型有形無形的壓力,就連孩子們學業繁重,背負著課業、升學壓力,就連年長者也會背負著各類型壓力,我們所生活的地方,彷彿處處都有著會讓我們有壓力的事情,每個年齡層都有著各自的壓力,放鬆這件事,好像離我們漸行漸遠。

  「遇到假日可以好好放鬆」,原本認為這是孩子們的專利,但現在的孩子們遇到假日,各類型的補習班、才藝班、社團,就連寒暑假還有各種輔導班,什麼時候才是真正的假日?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的休息?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地放鬆?這些問題需要解答。

  就如書中所說,人其實都是都是藉由習慣在生活的。一起床,今天是平日所以我要去上班/上課,要穿工作服/制服、運動服,都是因為習慣所得來的,因為習慣所以我們都會很自然的去做,不會感到奇怪,相對的在處理事情上,這件事因為熟練所以不會感到特別緊張,這件事不熟悉所以感到緊張,都是由習慣帶來的,那麼壓力呢?其實也是一樣的,是習慣也是我們的選擇,但誰會選擇讓自己有壓力,原來,都是習慣使然。

  講回主題,為什麼要放鬆?因為壓力大所以要放鬆?其實每天只要忙完待辦事項後的時間就是放鬆時間,意思就是下班/放學後的時間就是專屬自己的放鬆時間了,這時一個問題隨即來,那麼文件呢?明天的報告呢?作業呢?都不用做了嗎?這些問題的解答就是書中所說的分配時間與時間運用,要先想著時間都夠用,然後調整工作方式與時間分配就沒問題,怎麼調整怎麼分配沒有制定規則,完全是個人特製化。

  「可是事情就是這麼多無法調整!」、「真的忙到時間全都在處理事情上了!」,書中有一段話非常適用,「你不是真的沒辦法做出任何調整,而是沒有覺察到,自己習慣將放鬆的重要性排在最後面。」,以前曾有一句廣告詞是「再忙也要和你喝一杯咖啡。」這句話的意義其實就是指不是要我們花一個假期,一整天的時間放鬆,只是用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做你喜歡,或能讓你感到放鬆或紓壓的事情就足夠了。

  看這本書,總結一句心得就是「如果認真的我們是踩著油門向前行駛的車,那麼放鬆就是讓車子停下來的煞車,油門與煞車缺一不可,都需要使用才可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2/24
油門與煞車缺一不可,都需要使用才可以。前進是為了下一次的休息。
宇彗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4
普普文創 沒有錯,就跟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一樣。
avatar-img
宇彗星的沙龍
79會員
146內容數
有時好奇,人有那麼多情緒和不同的情感表現,人們會給予不同的形容詞甚至說是標籤,但真的都是符合的嗎?在這可以看成是心靈雞湯,也可以看成是對每一種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另一種自我理解,這裡是宇彗星,歡迎你來。
宇彗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人生已經如此不易,你又何苦為難自己?
Thumbnail
2025/02/28
人生已經如此不易,你又何苦為難自己?
Thumbnail
2025/02/21
唯有失去,才足以讓我們成為一個大人。
Thumbnail
2025/02/21
唯有失去,才足以讓我們成為一個大人。
Thumbnail
2025/02/14
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煩惱與痛苦?其實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我們的不必要反應。當我們學會不對他人的言語、情緒或記憶作出不必要的反應,便能減少內心的煩惱,找到真正的平靜與快樂。
Thumbnail
2025/02/14
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煩惱與痛苦?其實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我們的不必要反應。當我們學會不對他人的言語、情緒或記憶作出不必要的反應,便能減少內心的煩惱,找到真正的平靜與快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繁忙的工作日,許多人常常感到生活空虛與乏味。本文淺談如何透過選擇有意義的活動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閱讀、繪畫、寫作、鍛鍊等帶有壓力與成長契機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緩解壓力,更能夠實現自我成長,逐漸改變生活方式,使得每天都可以過得充實而滿足。
Thumbnail
在繁忙的工作日,許多人常常感到生活空虛與乏味。本文淺談如何透過選擇有意義的活動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閱讀、繪畫、寫作、鍛鍊等帶有壓力與成長契機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緩解壓力,更能夠實現自我成長,逐漸改變生活方式,使得每天都可以過得充實而滿足。
Thumbnail
我們的一天,除了工作的時間外,幾乎有 8–10 小時的自由時間,這些自由時間,我們通常會選擇休閒娛樂,或者積極一點進行學習進修。休閒讓我們快樂,卻有耍廢的壓力;進修能讓我們成長,但是相當消耗心力,這導致我們常常在兩者間搖擺掙扎不已。
Thumbnail
我們的一天,除了工作的時間外,幾乎有 8–10 小時的自由時間,這些自由時間,我們通常會選擇休閒娛樂,或者積極一點進行學習進修。休閒讓我們快樂,卻有耍廢的壓力;進修能讓我們成長,但是相當消耗心力,這導致我們常常在兩者間搖擺掙扎不已。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
Thumbnail
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
Thumbnail
日劇《長假》有一個經典對白:「人生不必時時刻刻都在衝刺,低潮時,就當上天給自己放一個常常的假期。不要焦慮、不用無謂的努力,等待身體和心情恢復自然。這樣就好。」
Thumbnail
日劇《長假》有一個經典對白:「人生不必時時刻刻都在衝刺,低潮時,就當上天給自己放一個常常的假期。不要焦慮、不用無謂的努力,等待身體和心情恢復自然。這樣就好。」
Thumbnail
★給覺得人生好累的你─你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放棄!
Thumbnail
★給覺得人生好累的你─你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放棄!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休息確實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長遠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閱讀作為一種休閒方式,不僅能夠讓我們放鬆身心,還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和想像力,進而激發創作的靈感。
Thumbnail
休息確實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長遠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閱讀作為一種休閒方式,不僅能夠讓我們放鬆身心,還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和想像力,進而激發創作的靈感。
Thumbnail
今天要跟你聊一下放鬆身心的小訣竅,還有超實用的放鬆技巧!這些撇步不僅能幫你緩解壓力和焦慮,還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喔!
Thumbnail
今天要跟你聊一下放鬆身心的小訣竅,還有超實用的放鬆技巧!這些撇步不僅能幫你緩解壓力和焦慮,還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喔!
Thumbnail
懂得放鬆,人生就會很輕鬆!
Thumbnail
懂得放鬆,人生就會很輕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