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放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懂得放鬆,人生就會很輕鬆!

  現在的社會中,大人們工作繁忙,背負著生活各類型有形無形的壓力,就連孩子們學業繁重,背負著課業、升學壓力,就連年長者也會背負著各類型壓力,我們所生活的地方,彷彿處處都有著會讓我們有壓力的事情,每個年齡層都有著各自的壓力,放鬆這件事,好像離我們漸行漸遠。

  「遇到假日可以好好放鬆」,原本認為這是孩子們的專利,但現在的孩子們遇到假日,各類型的補習班、才藝班、社團,就連寒暑假還有各種輔導班,什麼時候才是真正的假日?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的休息?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地放鬆?這些問題需要解答。

  就如書中所說,人其實都是都是藉由習慣在生活的。一起床,今天是平日所以我要去上班/上課,要穿工作服/制服、運動服,都是因為習慣所得來的,因為習慣所以我們都會很自然的去做,不會感到奇怪,相對的在處理事情上,這件事因為熟練所以不會感到特別緊張,這件事不熟悉所以感到緊張,都是由習慣帶來的,那麼壓力呢?其實也是一樣的,是習慣也是我們的選擇,但誰會選擇讓自己有壓力,原來,都是習慣使然。

  講回主題,為什麼要放鬆?因為壓力大所以要放鬆?其實每天只要忙完待辦事項後的時間就是放鬆時間,意思就是下班/放學後的時間就是專屬自己的放鬆時間了,這時一個問題隨即來,那麼文件呢?明天的報告呢?作業呢?都不用做了嗎?這些問題的解答就是書中所說的分配時間與時間運用,要先想著時間都夠用,然後調整工作方式與時間分配就沒問題,怎麼調整怎麼分配沒有制定規則,完全是個人特製化。

  「可是事情就是這麼多無法調整!」、「真的忙到時間全都在處理事情上了!」,書中有一段話非常適用,「你不是真的沒辦法做出任何調整,而是沒有覺察到,自己習慣將放鬆的重要性排在最後面。」,以前曾有一句廣告詞是「再忙也要和你喝一杯咖啡。」這句話的意義其實就是指不是要我們花一個假期,一整天的時間放鬆,只是用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做你喜歡,或能讓你感到放鬆或紓壓的事情就足夠了。

  看這本書,總結一句心得就是「如果認真的我們是踩著油門向前行駛的車,那麼放鬆就是讓車子停下來的煞車,油門與煞車缺一不可,都需要使用才可以。」。

avatar-img
79會員
145內容數
有時好奇,人有那麼多情緒和不同的情感表現,人們會給予不同的形容詞甚至說是標籤,但真的都是符合的嗎?在這可以看成是心靈雞湯,也可以看成是對每一種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另一種自我理解,這裡是宇彗星,歡迎你來。
留言2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彗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敷衍大致上可以分成,態度上、說話上、感受上。
了解愛,學習愛,實踐愛
所謂認真的人認真的樣子最有魅力!
「你是最珍貴的」、「你是最獨一無二的」、「你要先愛自己」,這三句話,有哪一句話是我們自己會放在心裡常常去想,或者說變成深信不疑的觀念與想法?
隨和不等於隨便和沒主見,而是一種特有的待人之道。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敷衍大致上可以分成,態度上、說話上、感受上。
了解愛,學習愛,實踐愛
所謂認真的人認真的樣子最有魅力!
「你是最珍貴的」、「你是最獨一無二的」、「你要先愛自己」,這三句話,有哪一句話是我們自己會放在心裡常常去想,或者說變成深信不疑的觀念與想法?
隨和不等於隨便和沒主見,而是一種特有的待人之道。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在繁忙的工作日,許多人常常感到生活空虛與乏味。本文淺談如何透過選擇有意義的活動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閱讀、繪畫、寫作、鍛鍊等帶有壓力與成長契機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緩解壓力,更能夠實現自我成長,逐漸改變生活方式,使得每天都可以過得充實而滿足。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生活的美好在於我們每天都能找到的小確幸。本文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美好,減少壓力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
Thumbnail
投資是數字的魔術,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各有其魔法師 投資的目的是獲利,而不是追求一種信仰 「長期投資」不是核心投資要素時,以這位「量化之王」吉姆・西蒙斯為例,證明選對標的、掌握時機才是投資重點,即使不是長期投資,一樣會有超凡投資成就 如果傳奇不是唯一,就不用非要信奉誰,而視其他投資方式為異端邪說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今社會,過多的選擇和資訊常常讓人們感到焦慮和壓力。這篇文章解釋了焦慮的根源以及如何應對焦慮情緒。作者提出了以正向思考和減法生活等方式來放鬆生活、降低壓力。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在繁忙的工作日,許多人常常感到生活空虛與乏味。本文淺談如何透過選擇有意義的活動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閱讀、繪畫、寫作、鍛鍊等帶有壓力與成長契機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緩解壓力,更能夠實現自我成長,逐漸改變生活方式,使得每天都可以過得充實而滿足。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生活的美好在於我們每天都能找到的小確幸。本文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美好,減少壓力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
Thumbnail
投資是數字的魔術,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各有其魔法師 投資的目的是獲利,而不是追求一種信仰 「長期投資」不是核心投資要素時,以這位「量化之王」吉姆・西蒙斯為例,證明選對標的、掌握時機才是投資重點,即使不是長期投資,一樣會有超凡投資成就 如果傳奇不是唯一,就不用非要信奉誰,而視其他投資方式為異端邪說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今社會,過多的選擇和資訊常常讓人們感到焦慮和壓力。這篇文章解釋了焦慮的根源以及如何應對焦慮情緒。作者提出了以正向思考和減法生活等方式來放鬆生活、降低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