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沒有第一手的衝撞經驗。
任何事情若缺乏行動、沒有經歷失敗,完全不會成長。
當然,今天一個人可以追求不要成長,做一個悠然見南山的清談份子,但是你想追求不成長,你的慾望就要降低,好好當一個安於現狀的自己,看別人起飛也心甘情願。
可惜很少人真心這麼想,所有和「我已經很棒」相關字句像熱燙繩索,早已被嫉妒和焦慮灼燒,說出來都感受得到不堪一擊的脆弱。
常收到網友訊息,說她們已經覺得自己很棒,但不曉得怎麼了,竟然很討厭我,但她們也清楚我什麼都沒做。我說,因為她們的靈魂在深處吶喊,知道她們潛力不只如此。
妳們討厭我,是討厭那個妳們早就存在、卻不願意發揮的力量。
還有一種是,有的人很愛空想,用空想誤以為自己努力了。有個讀者找我,說她對同事的某些行為很不滿,她已經很努力了。
我說,妳有把妳的想法跟同事表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