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人>第六章—摘句、我的對照(五)

2024/03/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142.

●評價的內在樞紐

 

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還有另一道潮流顯然和人在作選擇、決定、或評價性的裁判之根源或樞紐有關。

 

這個人會漸漸覺得:此一評價的樞紐乃是內在於自身之中。他會越來越不必仰賴別人的贊同或反對;不必靠別人來制定生活的標準;不必依別人的眼色而作選擇與決定。他能分辨;選擇端賴自己;對自己而言,該問的問題只是:「我的生活方法是否能深令自己滿意?是否能真正表現我自己?」而我認為這也許才是富有創性的人最為重要的問題。

 

[摘錄一段諮商談話]我希望這段摘錄可以令讀者感受到:作為一個獨特且可以自負其責的人所體驗到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同時也可以感受到:當一個人挑起這種責任時,常會有一股不安之情伴隨而生。承認「我就是選擇者」和「我就是為自己的體驗而決定其價值的人」是既能令人生機活現,也令人惶惶不安的。

 

[我→]我想說的第一個例子好像不是很適當,但我還是要說。我媽媽對於爸爸有許多的抱怨,每天都嫌,任何事情都可以指出爸爸不好的地方,就是對這個婚姻很怨,很不滿意。
 
他們是媒人介紹的,好像是爸爸的同事認識我的外公,就介紹了,當時的情形通常是,媒人在介紹前都有經過選擇、考慮了,見面後,如果沒有明顯的問題的話,就會結婚,所以他們就結婚了。看起來是爸爸的工作和媽媽的工作是匹配的,都在公家機關。
 
有一次她在跟我說到她旳婚姻時,說:「是外公決定的,我自己不敢做決定。」還說:「外公對他幫別人做的媒都很盡心盡力,再怎麼遠也去,但對於爸爸家都沒有探聽,不知道他們家那麼窮,住的是塗墼厝(土埆厝)。」言下之意是,她讓外公做決定,自己不決定,結果不好的話就可以怪外公了。但是婚姻是自己的,外公不能來幫她過啊!這是個自己做決定的反面的例子。
 
自己做決定需要培養和練習,要有那些能力和勇氣的,當然伴隨的不安和惶恐也會有,要看自己怎麼去度過?
 
再來說我自己,我國中快畢業時,鄰居有一家新娶了媳婦,他們家開米店,媳婦會記帳,就在店裏記帳,婆婆煮飯、做家事,婆媳「很合」,讓大家羨慕,覺得很好。當時在鄰居間聽到的常常是婆媳不合的人家,原來娶媳婦前,婆婆也是很緊張的,怕不合。媳婦本人更擔心,女人的一生幸福與否就繫在2個女人的相處上,唉!
 
媽媽跟我說,為什麼一定要唸高中?唸高商,然後慢慢挑,慢慢揀,找一個像那樣的人家不好嗎?我不要,「我要唸高中,將來要唸大學」我心想,我沒唸大學的話,如何找到「好」的先生呢?顯然媽媽認為的「好」和我認為的不一樣。
 
「唸師專呢?師專不要錢,將來當老師,這個職業對女孩子來說很好。」
「不要,我不要當老師。」
 
國中畢業,我只考了高中,其他都沒去考。高中畢業考大學,然後就上大學了,剛好上了我想唸的圖書館系。
 
大學畢業前,剛好聽到系主任說校內有一個缺,本來沒想要做。那個週末我回家,已經在工作的三哥也回家,我說了這個工作,三哥的分析是可以做,週一我去跟系主任說,就去做了,先當工讀生。
 
那時候學校裏的圖書館是,書老、房子老、同事老、制度老,頭幾年做得很難過,每個寒暑假都出去找工作,但是不想離開物理環境好,風景好的校園。有小孩後,注意力放在小孩身上,家裏有事時—通常是小孩的事情,請假不難,就這麼做到退休,後面幾年已經成為國內很進步的館了。後來想想,我決定不離開,沒有換機關,也是一種自己的決定啊!


85會員
631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