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人>第六章—摘句、我的對照(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145

●成為一段過程的意願

 

我要為這些摸索掙扎以成為自己的人,指出最後一個特徵。那就是:這些人好像寧可成為一段過程而不願只是個成品。當他開始進入治療關係之時,他會希望達到某一個固定的狀態;他希望到達的是「問題已獲解決」,或「工作甚有效率」,或「婚姻十分美滿」等等確定的終點。但在自由無礙的治療過程中,他會傾向於放棄這麼固定的目標,而逐漸接受一種更能令自己滿足的認知,那就是:他本身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而是一段形成旳過程。

 

有位案主說:「……還沒組織好,還沒弄完,不過我只是覺得亂亂的,而不是不敢去做,因為我已經相信這應該是一段連續不斷的過程……我覺得很興奮,有些時候也會心情不好,但能覺得自己正在行動中,這實在很能鼓舞我;我很清楚自己已經上路了,雖然有些時候也不怎麼完全明白要去的到底是什麼地方?」

 

在這裡很可以看出這人表現了對有機官能的信任,以及他對「自我乃是一個過程」的體驗。這一段描述說明了這個人接受他自身之為一種「形成之流」而非一種已經完成的產品。那意思是說:一個人乃是一流動的過程,不是定著或停滯的物體;是滾滾不休的變化,而不是一堆固體材料;是各種潛能之不斷變化的排列組合,不是一組定量定性的人格特質。

 

再舉一段話:「這整列不斷發生的體驗,還有我在其中所發現的各種意義,好像把我推向一段航程,我覺得又高興又有點害怕。走這段路好像是讓我的體驗來載我,而它的方向顯然總是向前走的—這目標呢?我現在只是努力要瞭解目前所驗驗的意羗,所以對於長遠的目標還只能模模糊糊地指認。我的感覺好像是在體驗的亂流中漂浮,但最令人著迷的是,我有可能可以理解這種變動不居的複雜體驗會有什麼意義。」

 

[我→]這我有很深的體驗。
 
2010年,我碰到花精老師,參加了2次座談會之後,因為要陪媽媽去醫院,會有惡劣的情緒,而決定使用花精幫助自己舒服一點,接著去上自我療癒課。當時覺得我只有幾個問題,想將那幾個問題「解決」就好。一開始,真的解決了很多問題,很好,但覺得還是有不對勁的地方。
 
上課快完時,老師要我去當諮詢師,我問:「可以嗎?我課都還沒上完。」他說可以,其實是他加課,說我們這班3個人都有諮詢師的特質,他將諮詢師的課都上完了。後來我明白我為什麼要當諮詢師?一方面是當諮詢師的話,自己的進步會比較快,可以從個案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問題,可以找出來調整。所以我還有問題喔?不都解決了,只剩一、二個而已嗎?。
 
上課時,我說到我大女兒的情形,她將正職的工作辭掉,做一點打工,尋找下一步要做什麼?我也碰到低潮期,什麼都不想做。老師說,我們2個人都低盪在那,我要先動起來,女兒才會動起來。
 
好吧!我就有氣無力地開始做,自己慢慢摸索。接下來過的日子、經歷的事情,不是我之前可以想像的,多了很多很多的可能。
 
上課開始時就接著而來的,發現我的「問題」從幾十個,幾百個到幾千個,沒完沒了,我才知道沒有做完的時候。後來已經不稱為「問題」了,是「可以」更好。
 
再來是這5年的低盪潛伏期,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沒有力氣,什麼都不想做,難道老了嗎?從此就這樣嗎?我會「好起來」嗎?到明白,沒力氣是阻止我亂做事,保持少量的能量;再明白,我處在轉型期中,之前每隔一段時間,就得轉型,那都是小轉型,這次要轉得徹底,180度地轉,至於要轉到什麼地方去?要過什麼樣的日子呢?不知道,看不到。然後我說:都可以,我都接受。
 
去年,去新竹總部參加了投射研習班,和老師聚會了2次後,終於轉過去了,我明白了,原來要成為這樣的人,過這樣的生活。
 
但是事情還沒完,我的糖尿病在醫生加藥後,只降低了2個月,早餐的飯前血糖又升高了,又有事情了,我又得做點事了。好吧!原來以為走到哪裏就是結果了,不是,要一直走下去,沒有一個固定的終點和結果的。

<成為一個人>第六章—摘句、我的對照(七)到本篇結束

https://vocus.cc/article/6646f6e4fd89780001f1f98f


本貼文作者的朋友攝

本貼文作者的朋友攝



 

avatar-img
89會員
679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耶瑪-avatar-img
2024/03/08
1
這段很深,以往會看不懂吧,最近兩三年開始對這部分有體驗了~過程是不舒服的很多不確定,不知道
1
紀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9
1
耶瑪 這個<認識情緒>的專題(房間)前面有50多篇 <情緒X— >,就是花語。還沒寫完,剩下的比較難寫,也不想寫了,就先這樣。這是敏納斯花精,不知你碰到的是哪一位?只是我不一定認識,哈!每家的花精都有若干瓶,使用花精前,需要先諮詢,才知道要用哪一(幾)瓶(種),用的工具是花語。每家(牌子)的花語不一樣,不能將A家的花語用在B家的花精上,雖然花名是一樣,但定義、效果不一樣。這種諮詢法是幫忙辨認個案(或自己)當下的情緒,不用講很多過去的經歷。聽出來配方後,請她喝今天出現的情緒對映的花精,如果開得對的話,效果很快,又舒服。雖然效果很好,但是如果什麼都沒做的話,不喝之後一段時間,那些情緒又會回來,和之前的一樣。所以,花精是幫忙讓人當下比較舒服,腦袋比較清楚,比較容易做到應該做的事情,不能完全依賴它。我10年前就沒使用花精,繼續用花語諮詢,這是認識自己,和幫忙他人認識自己很好的工具。我去年才知道,總部幾年前也沒賣了,繼續開各種班。你先看一下幾朵花,點「最舊發佈優先」,就可以看到。有什麼問題再提出來。
1
耶瑪-avatar-img
2024/03/13
原來如此,多謝解惑🙏我找時間慢慢看文~我遇到的是朱育x,你認識嗎?我和她有約共讀(不是談花語),會再碰面
紀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3
耶瑪 慢慢看, 邊看邊核對自己才有收穫。或是碰到了某個情緒再去看也可以。認識。每個人的體會不一樣, 花精和花語是工具, 看要怎麼用?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142. ●評價的內在樞紐   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還有另一道潮流顯然和人在作選擇、決定、或評價性的裁判之根源或樞紐有關。   這個人會漸漸覺得:此一評價的樞紐乃是內在於自身之中。他會越來越不必仰賴別人的贊同或反對;不必靠別人來制定生活的標準;不必依別人的眼色而作選擇與決定。他能分辨
p.140 ●信任自身的官能   透過治療而展現的第二種特徵,更難以筆墨研容。也許可以這麼說:這樣的人會逐漸發現自身的有機官能是值信賴的,也就是說,人的有機體本身便是個很管用、很便利的工具,可在任何情境中,當下用以找出最合宜的行為。   人有時會面臨一些存在的抉擇,(舉例)一個人若經過了治
p.135 ●在體驗中發現自我   某位案主寫的:「……人要想的是怎樣自己弄出一個造型;但是零組件太多了,很不容易看出哪一塊該放什麼位置。有時你會放錯,然後放錯的愈多,你要調整它就得花更多的力氣,搞到後來,實在太累了,就覺得,管它去亂七八槽也比拼命在那裡抓著要好得多。然後你會發現,留在那裡的一
p.132 ●對感覺的體驗   關於上述的體驗,我還願再多說些。那種體驗實際上是在找尋自我的未知因子。我所試圖描述的現象,用任何方式都不太能輕易碰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有成千個理由不讓我們充分體認我們自己的態度,我們的理由有來自過去的,有來自眼前的,也有內在於我們社會處境之中的。在當事
第六章 「成為一個人」是什麼意思   p.127 本文首次提出是一九五四年在歐伯林學院的一個會議上作演講用的。當時我嘗試用比以往更具完整體系的形式,把心理治療的一些概念組合起來,這些概念都是我日積月累下來的成績,這篇講稿後來經過些微的修改。   我在芝加哥大學的諮商中心工作時,有機會為許多
▓回想各種「隱藏」、「出櫃」和「混合」的過程   ●我40多歲時,比較方便使用的網頁和網站出現 貼文時想用另一個名字,當時發現自己動作很快,想要停下來,取了「緩」的筆名; 開了2個部落格,本名的寫虛構的故事,筆名的寫真實的自己、日記; ●出版的第2本小說<藍凌>是女同志小說 ■是為了想讓
p.142. ●評價的內在樞紐   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還有另一道潮流顯然和人在作選擇、決定、或評價性的裁判之根源或樞紐有關。   這個人會漸漸覺得:此一評價的樞紐乃是內在於自身之中。他會越來越不必仰賴別人的贊同或反對;不必靠別人來制定生活的標準;不必依別人的眼色而作選擇與決定。他能分辨
p.140 ●信任自身的官能   透過治療而展現的第二種特徵,更難以筆墨研容。也許可以這麼說:這樣的人會逐漸發現自身的有機官能是值信賴的,也就是說,人的有機體本身便是個很管用、很便利的工具,可在任何情境中,當下用以找出最合宜的行為。   人有時會面臨一些存在的抉擇,(舉例)一個人若經過了治
p.135 ●在體驗中發現自我   某位案主寫的:「……人要想的是怎樣自己弄出一個造型;但是零組件太多了,很不容易看出哪一塊該放什麼位置。有時你會放錯,然後放錯的愈多,你要調整它就得花更多的力氣,搞到後來,實在太累了,就覺得,管它去亂七八槽也比拼命在那裡抓著要好得多。然後你會發現,留在那裡的一
p.132 ●對感覺的體驗   關於上述的體驗,我還願再多說些。那種體驗實際上是在找尋自我的未知因子。我所試圖描述的現象,用任何方式都不太能輕易碰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有成千個理由不讓我們充分體認我們自己的態度,我們的理由有來自過去的,有來自眼前的,也有內在於我們社會處境之中的。在當事
第六章 「成為一個人」是什麼意思   p.127 本文首次提出是一九五四年在歐伯林學院的一個會議上作演講用的。當時我嘗試用比以往更具完整體系的形式,把心理治療的一些概念組合起來,這些概念都是我日積月累下來的成績,這篇講稿後來經過些微的修改。   我在芝加哥大學的諮商中心工作時,有機會為許多
▓回想各種「隱藏」、「出櫃」和「混合」的過程   ●我40多歲時,比較方便使用的網頁和網站出現 貼文時想用另一個名字,當時發現自己動作很快,想要停下來,取了「緩」的筆名; 開了2個部落格,本名的寫虛構的故事,筆名的寫真實的自己、日記; ●出版的第2本小說<藍凌>是女同志小說 ■是為了想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書深入訪談20多位身價數十億美元的富豪,揭示他們致富的20個原則,並探討成為億萬富豪的挑戰與犧牲,打破一般人對富豪揮金如土的刻板印象。
Thumbnail
本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大學期間對學業與生活平衡的思考。從最初將課業放在首位,到逐漸意識到參加活動、培養興趣與朋友互動的重要性,作者探討瞭如何重新調整重心,實現更豐富的生活。故事中提到的思維轉變,讓讀者瞭解到,成績與時間並非完全成正比,參與不同的活動也能提升學習效果,是許多學生面對課業壓力時的一個新視角。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p.146 ▓結語   我方才試著要告訴諸位的是:過去和我有過治療關係的人,在他們奮力掙扎著成為自己的過程中,他們的生命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我盡可能詳實地描述了這個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所包念的種種意義。我肯定:這種過程共非只在心理治療中才會發生。我也要說:我所看到的並不夠清晰和完整,因為我對於那
Thumbnail
在人資職涯的第六年,我曾經陷入非常深的迷惘,覺得自己想要過的生活,與正在過的生活截然不同。
活到極致 意微著要不端地超越自己 這並不是指要成為完美的人 而是要不斷的成長和改變中 找到內在的平衡和滿足 清空自己 就像是把過去的包袱和限制放下 讓心靈得到解放 這並不容易 需要勇氣和決心 去面對自己的不足和局限 並非努力改進 活出最好的自己 就是在每一個瞬間 努力做到最好 不
Thumbnail
每個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尋找自己能做些什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幸運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並早已付諸行動去實現。 有些人跌跌撞撞仍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看見自己的長處及短板不是為了持續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朝自己的長處加強。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加強自己的優點,並讓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書深入訪談20多位身價數十億美元的富豪,揭示他們致富的20個原則,並探討成為億萬富豪的挑戰與犧牲,打破一般人對富豪揮金如土的刻板印象。
Thumbnail
本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大學期間對學業與生活平衡的思考。從最初將課業放在首位,到逐漸意識到參加活動、培養興趣與朋友互動的重要性,作者探討瞭如何重新調整重心,實現更豐富的生活。故事中提到的思維轉變,讓讀者瞭解到,成績與時間並非完全成正比,參與不同的活動也能提升學習效果,是許多學生面對課業壓力時的一個新視角。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p.146 ▓結語   我方才試著要告訴諸位的是:過去和我有過治療關係的人,在他們奮力掙扎著成為自己的過程中,他們的生命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我盡可能詳實地描述了這個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所包念的種種意義。我肯定:這種過程共非只在心理治療中才會發生。我也要說:我所看到的並不夠清晰和完整,因為我對於那
Thumbnail
在人資職涯的第六年,我曾經陷入非常深的迷惘,覺得自己想要過的生活,與正在過的生活截然不同。
活到極致 意微著要不端地超越自己 這並不是指要成為完美的人 而是要不斷的成長和改變中 找到內在的平衡和滿足 清空自己 就像是把過去的包袱和限制放下 讓心靈得到解放 這並不容易 需要勇氣和決心 去面對自己的不足和局限 並非努力改進 活出最好的自己 就是在每一個瞬間 努力做到最好 不
Thumbnail
每個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尋找自己能做些什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幸運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並早已付諸行動去實現。 有些人跌跌撞撞仍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看見自己的長處及短板不是為了持續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朝自己的長處加強。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加強自己的優點,並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