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人>第六章—摘句、我的對照(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145

●成為一段過程的意願

 

我要為這些摸索掙扎以成為自己的人,指出最後一個特徵。那就是:這些人好像寧可成為一段過程而不願只是個成品。當他開始進入治療關係之時,他會希望達到某一個固定的狀態;他希望到達的是「問題已獲解決」,或「工作甚有效率」,或「婚姻十分美滿」等等確定的終點。但在自由無礙的治療過程中,他會傾向於放棄這麼固定的目標,而逐漸接受一種更能令自己滿足的認知,那就是:他本身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而是一段形成旳過程。

 

有位案主說:「……還沒組織好,還沒弄完,不過我只是覺得亂亂的,而不是不敢去做,因為我已經相信這應該是一段連續不斷的過程……我覺得很興奮,有些時候也會心情不好,但能覺得自己正在行動中,這實在很能鼓舞我;我很清楚自己已經上路了,雖然有些時候也不怎麼完全明白要去的到底是什麼地方?」

 

在這裡很可以看出這人表現了對有機官能的信任,以及他對「自我乃是一個過程」的體驗。這一段描述說明了這個人接受他自身之為一種「形成之流」而非一種已經完成的產品。那意思是說:一個人乃是一流動的過程,不是定著或停滯的物體;是滾滾不休的變化,而不是一堆固體材料;是各種潛能之不斷變化的排列組合,不是一組定量定性的人格特質。

 

再舉一段話:「這整列不斷發生的體驗,還有我在其中所發現的各種意義,好像把我推向一段航程,我覺得又高興又有點害怕。走這段路好像是讓我的體驗來載我,而它的方向顯然總是向前走的—這目標呢?我現在只是努力要瞭解目前所驗驗的意羗,所以對於長遠的目標還只能模模糊糊地指認。我的感覺好像是在體驗的亂流中漂浮,但最令人著迷的是,我有可能可以理解這種變動不居的複雜體驗會有什麼意義。」

 

[我→]這我有很深的體驗。
 
2010年,我碰到花精老師,參加了2次座談會之後,因為要陪媽媽去醫院,會有惡劣的情緒,而決定使用花精幫助自己舒服一點,接著去上自我療癒課。當時覺得我只有幾個問題,想將那幾個問題「解決」就好。一開始,真的解決了很多問題,很好,但覺得還是有不對勁的地方。
 
上課快完時,老師要我去當諮詢師,我問:「可以嗎?我課都還沒上完。」他說可以,其實是他加課,說我們這班3個人都有諮詢師的特質,他將諮詢師的課都上完了。後來我明白我為什麼要當諮詢師?一方面是當諮詢師的話,自己的進步會比較快,可以從個案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問題,可以找出來調整。所以我還有問題喔?不都解決了,只剩一、二個而已嗎?。
 
上課時,我說到我大女兒的情形,她將正職的工作辭掉,做一點打工,尋找下一步要做什麼?我也碰到低潮期,什麼都不想做。老師說,我們2個人都低盪在那,我要先動起來,女兒才會動起來。
 
好吧!我就有氣無力地開始做,自己慢慢摸索。接下來過的日子、經歷的事情,不是我之前可以想像的,多了很多很多的可能。
 
上課開始時就接著而來的,發現我的「問題」從幾十個,幾百個到幾千個,沒完沒了,我才知道沒有做完的時候。後來已經不稱為「問題」了,是「可以」更好。
 
再來是這5年的低盪潛伏期,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沒有力氣,什麼都不想做,難道老了嗎?從此就這樣嗎?我會「好起來」嗎?到明白,沒力氣是阻止我亂做事,保持少量的能量;再明白,我處在轉型期中,之前每隔一段時間,就得轉型,那都是小轉型,這次要轉得徹底,180度地轉,至於要轉到什麼地方去?要過什麼樣的日子呢?不知道,看不到。然後我說:都可以,我都接受。
 
去年,去新竹總部參加了投射研習班,和老師聚會了2次後,終於轉過去了,我明白了,原來要成為這樣的人,過這樣的生活。
 
但是事情還沒完,我的糖尿病在醫生加藥後,只降低了2個月,早餐的飯前血糖又升高了,又有事情了,我又得做點事了。好吧!原來以為走到哪裏就是結果了,不是,要一直走下去,沒有一個固定的終點和結果的。

<成為一個人>第六章—摘句、我的對照(七)到本篇結束

https://vocus.cc/article/6646f6e4fd89780001f1f98f


本貼文作者的朋友攝

本貼文作者的朋友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耶瑪-avatar-img
2024/03/08
這段很深,以往會看不懂吧,最近兩三年開始對這部分有體驗了~過程是不舒服的很多不確定,不知道
紀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9
耶瑪 這個<認識情緒>的專題(房間)前面有50多篇 <情緒X— >,就是花語。還沒寫完,剩下的比較難寫,也不想寫了,就先這樣。這是敏納斯花精,不知你碰到的是哪一位?只是我不一定認識,哈!每家的花精都有若干瓶,使用花精前,需要先諮詢,才知道要用哪一(幾)瓶(種),用的工具是花語。每家(牌子)的花語不一樣,不能將A家的花語用在B家的花精上,雖然花名是一樣,但定義、效果不一樣。這種諮詢法是幫忙辨認個案(或自己)當下的情緒,不用講很多過去的經歷。聽出來配方後,請她喝今天出現的情緒對映的花精,如果開得對的話,效果很快,又舒服。雖然效果很好,但是如果什麼都沒做的話,不喝之後一段時間,那些情緒又會回來,和之前的一樣。所以,花精是幫忙讓人當下比較舒服,腦袋比較清楚,比較容易做到應該做的事情,不能完全依賴它。我10年前就沒使用花精,繼續用花語諮詢,這是認識自己,和幫忙他人認識自己很好的工具。我去年才知道,總部幾年前也沒賣了,繼續開各種班。你先看一下幾朵花,點「最舊發佈優先」,就可以看到。有什麼問題再提出來。
耶瑪-avatar-img
2024/03/13
原來如此,多謝解惑🙏我找時間慢慢看文~我遇到的是朱育x,你認識嗎?我和她有約共讀(不是談花語),會再碰面
紀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3
耶瑪 慢慢看, 邊看邊核對自己才有收穫。或是碰到了某個情緒再去看也可以。認識。每個人的體會不一樣, 花精和花語是工具, 看要怎麼用?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89會員
682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此篇文章表達了對於能夠自在做自己的渴望和期待。在新的環境中,作者希望能夠擁有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不再被負面標籤所束縛。作者期待能夠展現真實的自我,並以心中喜愛的角色示人。
Thumbnail
此篇文章表達了對於能夠自在做自己的渴望和期待。在新的環境中,作者希望能夠擁有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不再被負面標籤所束縛。作者期待能夠展現真實的自我,並以心中喜愛的角色示人。
Thumbnail
整合到核心的動機與信念,就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認同怎樣的典範?」
Thumbnail
整合到核心的動機與信念,就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認同怎樣的典範?」
Thumbnail
p.145 ●成為一段過程的意願   我要為這些摸索掙扎以成為自己的人,指出最後一個特徵。那就是:這些人好像寧可成為一段過程而不願只是個成品。當他開始進入治療關係之時,他會希望達到某一個固定的狀態;他希望到達的是「問題已獲解決」,或「工作甚有效率」,或「婚姻十分美滿」等等確定的終點。但在自由無
Thumbnail
p.145 ●成為一段過程的意願   我要為這些摸索掙扎以成為自己的人,指出最後一個特徵。那就是:這些人好像寧可成為一段過程而不願只是個成品。當他開始進入治療關係之時,他會希望達到某一個固定的狀態;他希望到達的是「問題已獲解決」,或「工作甚有效率」,或「婚姻十分美滿」等等確定的終點。但在自由無
Thumbnail
p.142. ●評價的內在樞紐   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還有另一道潮流顯然和人在作選擇、決定、或評價性的裁判之根源或樞紐有關。   這個人會漸漸覺得:此一評價的樞紐乃是內在於自身之中。他會越來越不必仰賴別人的贊同或反對;不必靠別人來制定生活的標準;不必依別人的眼色而作選擇與決定。他能分辨
Thumbnail
p.142. ●評價的內在樞紐   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還有另一道潮流顯然和人在作選擇、決定、或評價性的裁判之根源或樞紐有關。   這個人會漸漸覺得:此一評價的樞紐乃是內在於自身之中。他會越來越不必仰賴別人的贊同或反對;不必靠別人來制定生活的標準;不必依別人的眼色而作選擇與決定。他能分辨
Thumbnail
p.140 ●信任自身的官能   透過治療而展現的第二種特徵,更難以筆墨研容。也許可以這麼說:這樣的人會逐漸發現自身的有機官能是值信賴的,也就是說,人的有機體本身便是個很管用、很便利的工具,可在任何情境中,當下用以找出最合宜的行為。   人有時會面臨一些存在的抉擇,(舉例)一個人若經過了治
Thumbnail
p.140 ●信任自身的官能   透過治療而展現的第二種特徵,更難以筆墨研容。也許可以這麼說:這樣的人會逐漸發現自身的有機官能是值信賴的,也就是說,人的有機體本身便是個很管用、很便利的工具,可在任何情境中,當下用以找出最合宜的行為。   人有時會面臨一些存在的抉擇,(舉例)一個人若經過了治
Thumbnail
p.135 ●在體驗中發現自我   某位案主寫的:「……人要想的是怎樣自己弄出一個造型;但是零組件太多了,很不容易看出哪一塊該放什麼位置。有時你會放錯,然後放錯的愈多,你要調整它就得花更多的力氣,搞到後來,實在太累了,就覺得,管它去亂七八槽也比拼命在那裡抓著要好得多。然後你會發現,留在那裡的一
Thumbnail
p.135 ●在體驗中發現自我   某位案主寫的:「……人要想的是怎樣自己弄出一個造型;但是零組件太多了,很不容易看出哪一塊該放什麼位置。有時你會放錯,然後放錯的愈多,你要調整它就得花更多的力氣,搞到後來,實在太累了,就覺得,管它去亂七八槽也比拼命在那裡抓著要好得多。然後你會發現,留在那裡的一
Thumbnail
最近很常在各個平台上或心靈勵志小品上聽見或看見:「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不禁讓我進一步的思考什麼是成為自己?又如何成為自己?如何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最近很常在各個平台上或心靈勵志小品上聽見或看見:「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不禁讓我進一步的思考什麼是成為自己?又如何成為自己?如何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本文探討內在成就對人生意義的重要性,講述作者尋找自我意義的旅程,以及對內在成就的感悟。通過工作經驗、在美國求學時的心路歷程,以及克服憂鬱症後成為身心靈整合療癒師的故事,啟發讀者找到自己內心真正想成為的人。並分享歐普拉的勵志名言:“你唯一需要的勇氣,是勇敢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本文探討內在成就對人生意義的重要性,講述作者尋找自我意義的旅程,以及對內在成就的感悟。通過工作經驗、在美國求學時的心路歷程,以及克服憂鬱症後成為身心靈整合療癒師的故事,啟發讀者找到自己內心真正想成為的人。並分享歐普拉的勵志名言:“你唯一需要的勇氣,是勇敢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