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早一點閱讀到<沒有媽媽的超市>,或許在媽媽入院到辭世的那一年半的日子裡,我可以感到不那麼孤單,因為有一位作者,用溫暖的文字描繪出了一位我熟悉的亞洲母親,和作為一位亞洲母親的孩子成長中的壓抑,更重要的是「沒有媽媽」之後,怎麼重建了自己。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有時感到療癒,有時對作者的悲痛共鳴,作者蜜雪兒在她母親過世後,開始學習做泡菜,她這樣描述:
菜葉慢慢老變老,顏色和質地發生變化,味道愈來愈酸、愈來愈辛辣。它變化了形體,進而存活下去。所以發酵其實不算是抑制死亡,因為它同時也迎來一個全新的生命。
這段文字似乎濃縮了這本書內關於文化、食物、死亡與成長的主題,這是一本療傷的書,關於生命中重要的角色離去,以及因為她們的離去帶來的轉變,雖然是作者個人的生命經驗,但身為一位女兒,卻能輕易的辨識出那些軌跡。
世人多歌頌母愛,彷彿母愛就是一片光明,母親不會犯錯、不可質疑,就算略有不是也都是愛,但是對於一位孩子而言- 尤其是女兒,母愛並不是那麼絕對。女兒所背負的,不只是望女成鳳的期待而已,還有母親對於身為女性的期待和恐懼,這些期待和恐懼是母親本人在她成長過程中,由社會和文化形塑而成。蜜雪兒作為生長在美國的美韓混血,或許也讓這個議題在她成長中更加凸顯出來。
我想說的是,母愛的形成既私密又公共,公與私又彼此纏繞。蜜雪兒的母親正美對於蜜雪兒外貌上的要求 - 永遠保持「正美式的整齊」,要用各種乳霜保養自己,永遠穿著得體,這似乎也符合一般人對韓國女性的印象,但同時一位母親的愛,又透過家鄉菜,還有她從自己母親身上學到的方式,不斷地灌溉著自己的孩子。
作者蜜雪兒的情感細膩,她描寫母女緊密相依卻又忍不住彼此傷害,以及在母親離世後她對母愛的體悟,儘管如此,我還是不太能認同書中最後,蜜雪兒反省過去時,刻意的刻貶低自己所做過的人生選擇,只因為那些與母親的衝突。
沒錯…在人生不那麼順遂時,更驗證母親當年說過的威脅恫嚇,也證明亞洲母親的寬容與付出,可是成長和體悟,都是透過生命中的每個事件,彼此對抗又妥協、妥協又對抗後才發生的,很多人不能接受對母愛的質疑,更何況是一位已經往生的母親,但如果女兒只是純然接受和否定關係中的感受,母親對於自我認同的養成,恐怕是沒有太多幫助的。
書中另一個特別打動我的部分,是蜜雪兒描寫正美罹癌之後的生活,包含與其他照護者間的衝突和無奈,還有在照護中重新思考了家族關係為何物。
蜜雪兒試著做韓國菜開啟正美的食慾,但卻失敗了。正美因止痛藥意識不清,常常說起韓語,但丈夫和女兒都無法理解這個語言。這些事件讓蜜雪兒認為自己對母親的付出太少,對於母親所珍視的韓國文化,並沒有真正的理解,對母親也不夠理解。
正美患病的狀態,使過去照護者與被照護者角色對調,子女習慣母親總是全盤接受自己,現在也不可能了,蜜雪兒心中爸爸的形象也在一夕間由家庭支柱,成為一個莽撞的局外人。除此之外, 蜜雪兒也談到在媽媽離世後,前往韓國拜訪阿姨的情況,她不斷提到當天她們都是替代品,替代一位不在場的妹妹、不在場的母親,但卻注定無法完成這樣的任務。所有的角色都在這那年中有大轉移。
死亡讓人視線更能聚焦在亡者本人,那是一個多變的個體,而不只是一位母親。就像米雪兒在棄而不用的冰箱中找到那疊舊照片,死亡讓她有機會注視每個時刻母親狀態,更能理解由「正美」展開的各種關係的本質。
關於生命中摯愛的離世,每個人經歷和情緒反應都不同,這本書的每個文字,似乎都在提醒讀者「沒關係,沒關係,你有自己哀悼的方式。」陪伴生者在死亡幽谷中找尋光亮,在<沒有媽媽的超市>一書中,我卻找到很多慰藉,似乎也看到一部分的自己。
備註:與本文離題,但我想摘錄書中的這段話:
但現在生死關頭當前,對身體僅存無多的自主權每一天都被撕扯得愈加破碎,生與死的分界夜愈加模糊….現在就連呼吸也得依賴機器的話,每一天都愈來愈難宣稱這樣算活著。
蜜雪兒寫到她與媽媽曾有共識,討論過不實施不必要的急救,但隨事情發展時,真的會有一個階段,親屬會不太確定什麼是「生命有品質」,蜜雪兒的描述,很精準地點出了當時內心的罪惡、矛盾的原因,我想這種心情的重量,真的只有每天頻繁照護、探病的人可以感受到,旁人是無法置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