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禪系列動畫(六)香蕉與卡片_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符號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生活禪系列動畫(六)香蕉與卡片_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符號


影片的逐字稿,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但主要還是要以影片的內容為主。有錯歡迎告加,感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K2t7n7UaiI&list=PLiM2OMddDTrJv50LG1gmNxz5USaQk4gvB&index=6


白先生:我覺得現在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三C產品,一大堆的聊天軟體,看起來很方便,卻常常成為誤解衝突的來源。


藍先生:上次我們的群組裡面,有個人撂下一句話,你有沒有同學愛啊,你竟然聯合外人來欺負我,然後就退出群組了。


綠先生:是啊,我舉一個例子,有次跟朋友用Line聊天,我們在討論一些禪修練習,大致內容是這樣的,(0:49)A先生:那可以講講如何發現?綠先生:上文有說啊。A先生:舉個實例。綠先生:請往上滑。接著我收到貼圖,(貼圖寫:聽你在放屁)。


綠先生:看到的當下,感覺到身體快速收縮了一下,頭腦脹脹的,有微微的冒火,而且起了瞋念,這人怎麼這樣沒禮貌?自己不認真讀Line,竟然嘲笑我。


藍小姐:對啊,這種情況我也碰過,禪宗講不立文字,可是現在幾乎每天都離不開語言文字,法師可以跟我們講講怎麼修行啊?


法師:剛剛的例子很好,其實你看到圖片裡面沒有「放屁」,也沒有對方,只是一堆符號,然後是自己在自導自演。


眾人回答:是符號。是自導自演。甚麼意思呢?


法師:好,我來跟大家分享一個「香蕉」與「卡片」的實驗,(1:50)這個實驗是這樣的,實驗室裡有一台販賣機跟一隻猩猩,猩猩身上裝著偵測儀器,剛開始,實驗人員手裡拿著一張卡片,猩猩沒什麼反應,接著實驗人員把卡片插進販賣機,掉出一根香蕉,然後把香蕉給猩猩吃,重複幾次以後,實驗人員便把卡片給猩猩。然後猩猩也模仿著,把卡片插進販賣機,然後牠就得到一根香焦了。(一段時間後)……當實驗人員拿出卡片,猩猩看到卡片,便立刻連結到香蕉,因為他們偵測到猩猩有流口水的反應,之後只要看到卡片,猩猩就流口水,多次後,實驗人員把販買機的香蕉清空,並把卡片拿給猩猩,第一次把卡片插進販賣機,沒有掉出香蕉,第二次還是沒有香蕉,第三次、第四次、多次以後,猩猩的反應不一樣了,牠拿到卡片不再流口水,也不會再放到販賣機了。


白先生:這個符號有什麼關係?

法師:(3:17)我們把卡片代表符號,香蕉代表符號所指的對象,我們會用到的符號非常多,現在來試試幾樣,這是賣場D M,請問大家可以觀看到電視節目嗎?


眾人回答:那只是標籤而已,怎麼可能看得到。


法師:(3:34)大家看這三個字(在小白板上寫吃蘋果)吃得到蘋果嗎?


眾人回答:吃不到。


法師:這三個字,跟剛剛的電視標籤,很明顯是符號,同意嗎?


眾人回答:可以同意。


法師:(3:50)這個呢?(在小白板上寫吃酸梅)


白先生:有流口水的感覺。


藍先生:我也是。


藍小姐:我有連結到以前吃酸梅的那種酸酸的感覺。


法師:這跟那隻猩猩看到卡片就連結到香蕉一樣,看到「吃酸梅」這三個字,我們心裡就好像經歷了一次吃酸梅的經驗,然而實際上,吃蘋果跟吃酸梅,這都是符號,「吃蘋果」這三個字不等於實際上吃蘋果的經驗,「吃酸梅」這三個字,也不等於實際上吃酸梅的經驗,但我們經常認不清楚,猩猩透過學習,可以知道卡片不等於香蕉,那我們也可以知道,符號不等於對象,(4:41)所以回到這個圖案(聽你在放屁),可以了解這只是符號嗎?


藍小姐:這樣好像有點清楚。


綠先生:但…好像還是在觀念上而已。


法師:觀念上你願意接受以後,接著你還是要透過禪修,並以正確的知見觀察,用剛剛的例子來看,(5:03)看到圖片觀察到內心連結解讀,觀察到解讀後產生感受,觀察到感受在身體產生那些反應,接著浮現出,這人怎麼這樣沒禮貌的語言相,然後這語言相再強化感覺,圖片或文字,與之後連串的感受反應先分開來,知道那是不同的現象,這樣圖片及文字,你也看得懂,但不會跟之後的感受反應,混淆在一起,回復它們本來的樣子,就能確認它們只是符號。

紅小姐:這樣啊,聽法師這樣講,看得「聽你在放屁」的那張圖,本身就是自己的經驗連結,然後引發一堆身心的反應,這些全是自己的。


法師:沒錯,這些反應其實就是自我對話,就是自導自演,符號會引發你的經驗跟感受,但符號本身是中性的,並非符號裡面,就帶有這些經驗跟感受,進一步來說,「吃蘋果」或「 吃酸梅」,這三個字裡面,其實並沒有蘋果,也沒有酸梅,就像你的名字,也沒有你。


藍小姐:名字怎麼不是我。


法師:我舉一個聖嚴師父的例子來說明,(6:29)某某人在批評你(聖嚴師父),在哪裡批評呢?就在學術會議上指名道姓的批評,(聖嚴師父說)我的名字是我的師父給我的,跟我有什麼關係呀。


法師:有發覺到什麼嗎?名字不等於人,真正的自己,是具有見聞覺知而空寂不動的心,不會因為被批評或讚美,變得缺陷或者更加美好。名字、批評的聲音都是物,沒有見聞覺知的功能。


紅小姐:那是只有聖嚴師父才能不把名字當成自己。我的經驗是只要一牽扯到自己,就像瞬間膠一樣,黏得牢牢的。


法師:就是因為黏得牢牢的,所以會感受到各種苦,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修行的原因。禪宗祖師講「抽釘拔楔」就是要拔到牢牢黏住的觀念與感受,而黏得最緊的就是「我」。


白先生:所以在閱讀文字的時候,知道那只是中性的符號,符號雖能指向某件事、某個人或某種意思,但卻只是個標籤,而我們要觀察的是,這個符號標籤在自己的身心,所引發的各種感受想法,是自己連結的、自導自演的。


法師:沒錯,講火不會感覺到燒,講冰也不會感覺到凍,但我們平常連結非常快,所以必須要有一些止的力量來做觀察。(8:07)再來進一步除了文字語言是符號以外,聲音、表情、味道這些也是符號。總括來講,五蘊和各種有為法都是符號,都是會生滅變化的暫時現象,可以用一個字來總括,叫作「相」。我們常聽到於相離相不著相,唯有清楚那些是相,怎樣是離相,怎樣是著相,這樣修行才會踏實,禪宗四祖道信禪師講,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9:01)總結來說,第一,符號可以指涉某個人事物,但不等於那些人事物。第二,符號本身是中性的標籤,裡面沒有某人、某事、某物。第三,符號的概念可擴大成有為法。而一切的有為法,都是會生滅變化的暫時現象。最後則會探討到有為法跟無為法的關係。


綠先生:原來一個符號的概念,透過禪法的詮釋,可以有這麼深厚的內涵啊。


白先生:日常生活中就算涉及到文字、圖片、符號,這部分我們都很陌生。法師可以帶我們多體驗一些嗎?


法師:可以,我們改天安排一下。


解釋「無相離相」之前, 首先必須先瞭解「相」是什麼, 形相、現象、法相,都可以稱為「相」。形相包括色、聲、香、味、觸的五塵, 凡是可以用手去觸摸、用眼睛觀看、 用耳朵聽聞的都是。


現象有三種:物理現象、生理現象及心理現象,例如,第六塵-法塵, 就是心理現象。 法相則是佛法的專有名詞,不論形相或是現象都包括在法相内。


以唯識的百法來說: 色法十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無為法六; 無為法的相對是有為法, 一百個法相之中,有九十四個有為法。 只有六個是無為法,不在形相或是現象的符號之內。 - 聖嚴法師《金剛經講記》



    1會員
    31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生活禪]他人的愛與不愛(讀醫道同源有感)相關書籍:醫道同源 起因 最近剛讀完《醫道同源》這本書,給我帶來一些思想上的新氣象,特別是在照顧身心這一塊,讓我頗有感觸,也覺得不可思議。
    avatar
    林沛瑩(青雲姐姐)
    2019-06-28
    [生活禪]聽講-2019.05.04南投德華寺-地藏經與生命學習​ 日前佛學課的同學提到要到德華寺聽有關地藏經與生命學習的講課,原本託我報名,當時以為還久的,所以沒有馬上報名,沒想到前一兩周就額滿了,幸好其他同學有幫忙報名,候補成功。(講課是連續兩天,我明天有其他課程,所以沒辦法連續聽兩天,所以本次分享只會放在我今天聽的)
    Thumbnail
    avatar
    林沛瑩(青雲姐姐)
    2019-05-04
    [生活禪]消費主義下的禪意生活-時節與時間現在的社會體制跟過去比起來大有不同,高速鐵路、三班制(輪班制)、二十四小時服務商店、十二小時快速到貨、協助時差調整的保健食品等等,顯示出我們對於時間的利用性希望不斷得提高,最好是時時刻刻不間斷,以達到每時每分每秒的最高效益。
    avatar
    林沛瑩(青雲姐姐)
    2019-04-27
    [生活禪]經常回到初心檢驗自己日前上佛學課時,授課老師提到觀世音菩薩也曾因眾生難度而生退卻之心,違背自己誓言,腦碎成猶若蓮花碎片,是祂的老師阿彌陀佛把祂給拼了回來,祂也重拾初心繼續度救重生。
    avatar
    林沛瑩(青雲姐姐)
    2019-04-18
    [生活禪]消費主義下的禪意生活-食物的本來面目食品加工業越來越發達,可能很多人沒再看過食物的本來面目,加上目前的生活型態,大多數人都是外食,而外食又包含著便利商店、便當店、飲料店等等。
    Thumbnail
    avatar
    林沛瑩(青雲姐姐)
    2019-04-13
    [生活禪]消費主義下的禪意生活-飲食有節如果大家有注意到的話,這年頭的吃到飽餐廳越來越多,但是品質優劣差距很大,再來就是不斷地精緻化與CP值比較的問題。 回歸到我們身體,我們的身體大多都在工作、休息和飲食,當中飲食似乎常被忽略,但其實飲食跟我們動力來源有很大的關係,就像是汽機車需要汽油一樣。 而能夠讓我們身體動力足夠,就是要--飲食有節。
    avatar
    林沛瑩(青雲姐姐)
    2019-04-08
    [生活禪]接受自己的真實樣貌(遇到職場霸凌的反思-其他後續)這次的事件在我的認知裡其實已經結束了,後續的處理都只是處理,但是昨日我進辦公室處理文件後,發現有手抖和想哭的問題,跟主管談了這件事後,請假回家了。
    avatar
    林沛瑩(青雲姐姐)
    2019-03-30
    [生活禪]遇到職場霸凌的反思不遠,就在昨日2019年3月27日我又遇到了霸凌。記得之前遇到霸凌是出社會後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期間2012年9月到2013年1月,被霸凌了四個月,又被騙簽了離職書。沒想到竟然會再遇到一次職場霸凌。
    avatar
    林沛瑩(青雲姐姐)
    2019-03-28
    [生活禪]人事務,人處理最近配合上佛學課的時間,上課前一天閱讀本學期的書,所以最近正在看《聖嚴法師教禪坐》,每當看完一到兩頁時,會把覺得醍醐灌頂的話寫在便利貼上黏在頁面。
    avatar
    林沛瑩(青雲姐姐)
    2019-03-12
    [生活禪]消費主義下的禪意生活-起點法鼓山的聖嚴法師曾提出四要:「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個人覺得很適合用在消費主義下的每個人身上。
    avatar
    林沛瑩(青雲姐姐)
    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