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方式的干預與自我風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個人針對某件特定的事物往往都有其處理方法與模式的

不能干涉潛入他的想法與意識世界中操控宰制、規約擺弄

亦不能叫對方一定要照著自己的方式做

因為之所以每個人都是獨立殊異的獨一無二的個體

就是因為個人的家庭環境、成長背景、出身機遇、教育與學經歷、自身性格與氣質不盡相同、因人而異

繼而形塑出不同的價值/世界/人生觀

再來發展出不同的做事操持模式與想法概念

形成形形色色的生活形態與看待事物的信念

以及各式各樣做事情的方式與手段風格

每個人都有自由裁決、思量選定自己的做事風格與生活方式

沒有人能有義務、有權利(即便是親人好友或其他關係的親密相關人士)控制質疑這樣的互相迥異的存在

因為這才是多元化、豐富生態的象徵與體現

而身為群體、集體動物的人類

總希望能趨同、統一一致性的擁有一樣或相仿類似的想法、作為、經歷與遭遇、乃至整段人生

這樣才是「完整的社會」

兼具包容但又集體和諧、團體性共處共榮共融的合作

互相彼此相同才能達成共識

進而不用解釋這麼多或還要再另外發明共同語言

因為彼此間的互動相處與人際網路就已經是基於同性、共性而成立

說正事就會更加容易輕鬆

不用拐彎抹角或有易於導致他人聽不懂的情況

但這樣的完整社會是否真的保有對於個人屬性的尊重與自由?

也許這兩者對立二元的觀念理論之間總有些矛盾與拉扯

難以將兩者解離、抽開、萃取的化約來看

因為即使無論兩者中哪一種理論都有其擁護者及提倡、履行者

我們還是無可避免的兩者都想要

縱使外顯形式表現不出來或展陳的程度與可見度微乎其微、幾乎看不到

心中還是或多或少會有一定質量的兼具兩者

含量與比例的多寡問題而已

因此也許這的確是一具有爭議性的可對話探討的主題

但其實誰站哪一邊、是哪一派的代表、自己的定位為何並非關鍵重點

也不能將這兩種看似衝突的理論架構視為全然相反、位於光譜兩側極端的存在

因為我們每個人腦海中深處都同時藏匿著這兩者

人類總是複雜的、自相矛盾的

我們往往關注一件事物時為了想要簡化、易懂化

好讓自己與周遭的人輕鬆一點、快活好過一點(這是每個人自體內部自然自動的趨赴與傾向

就算沒有特意有意識的為之

但還是理所當然、不知不覺的朝該方向前進

透過外顯行為的表張與顯露)

而直接將複雜的狀態與內心追求化為站位、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斷

一旦認定自己在若干方面的分佈狀況其中一端的比率成分較多或偏多時

就立刻下定論、斷言自己就是「屬於」該類型的人

搞得好像自己只有那個類型的典型特質、100%全是(且只能是)該類型中有符合的條件與徵性

這樣不僅無法真正探析、覺察自我

還可能將自己匡限在特定範疇內

畫地自限

甚至下意識的逼迫此後自己只能展演當初認定選擇的那個類型裡的所有風格特色

到最後矯飾搬演、擬仿包裝

將自己活生生、主動自願(自討苦吃)的變成不屬於自己的人

而有時還毫無知覺、麻木不仁

即使有感覺、認知到自己被定型、定位了

還是不為所動或不敢有所抽換、承認

人類各方面狀態都是流動的

不可能百分之百屬於某一種、只站在某一方

而是像光譜一般具有模糊灰色地帶、無法界定的

太絕斷的下結論

只會讓自己往後的人生

更加窒礙限縮、侷縛淤塞

只會變得困難且無法發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ntzeur(aka 邱胤瑋)的沙龍
9會員
840內容數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2024/06/14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2024/06/14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2024/06/10
「萬事起頭難」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2024/06/10
「萬事起頭難」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2024/06/09
每個人在若干時刻都能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
2024/06/09
每個人在若干時刻都能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人性原則 1.「人性上」所有人都是先為自己著想 2. 「人性上」所有人都是慣性行為、慣性認知
Thumbnail
#人性原則 1.「人性上」所有人都是先為自己著想 2. 「人性上」所有人都是慣性行為、慣性認知
Thumbnail
人要對自己與他人使用相同的原則,不是只因為這樣才對他人公平,而是只有這樣才對自己也公平
Thumbnail
人要對自己與他人使用相同的原則,不是只因為這樣才對他人公平,而是只有這樣才對自己也公平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請跟從內在的直覺,大膽界定自己,說:「我的風格是……。」
Thumbnail
請跟從內在的直覺,大膽界定自己,說:「我的風格是……。」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Thumbnail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同方式,無需要特別指指點點
Thumbnail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同方式,無需要特別指指點點
Thumbnail
接受不一樣,放下控制欲。
Thumbnail
接受不一樣,放下控制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