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對著吳明益的幾種可能性

2024/03/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前天(7/15)除了是世界盃冠軍戰之外,也是吳明益老師今年在台灣的最後一場演講(下半年要去香港中文大學客座&到日本宣傳《單車失竊記》日文版)。午後的南崁小書店,擠滿了「蝶粉」(老師研究蝴蝶?)。現場擺了許多老師過去的著作,買書送簽名,其中當然包含了我所看過的《單車失竊記》、《天橋上的魔術師》以及《複眼人》,不過卻沒有我最想買的一本書,就是老師今天演講中若隱若現透露的那尚未出版的一本書。


第一次親眼看到吳明益,和YT上TED演講一樣,聲音充滿了磁性。年紀輕輕就當上國立大學教授,左手研究右手創作,很是令人佩服(好奇時間如何運用的)。身為小說家在課堂上是否還會有學生會睡著呢?聽故事聽到睡著?前天的演講親身經歷了2小時的小說課,宛如小說般的演講。


什麼是小說呢?是看字數嗎?還是有對話呢?小說的本質是什麼?是故事性嗎?沒有人看的小說不是小說,所以吸引人看是小說的先決條件。那麼,歷史是否是小說?詩是否也是小說?故事性是小說的一個條件,小說還必須有其他條件,藉由人物、場景的空間性與時間性,拉高、加深故事的「差異」。而那差異會伴隨著讀者,像暈開的墨水,有深有淺的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影響讀者。吳明益說,他期望的讀者是會往前翻的,或說是會重讀的,因為作者留下很多線索等著讀者去解謎(原來我不是期望中的讀者…)。


小說與歷史的差別是什麼?似乎我們比較喜歡看小說(如:三國演義),而非歷史(三國志),是因為小說的「虛構」成分多了一點嗎?還是小說與歷史的的目的不同?小說較普遍、直白,因此較吸引讀者;歷史則因為預設了「真實」的前提,而較嚴肅、考究,吸引得則是特定的讀者。但我認為,小說與歷史是相同的,因為不管小說或歷史,作者都是人,而寫得東西都希望被越多人看越好。


歷史是否是虛構的?history是否就是hi!story?跨時空存在的小說經典,是否比歷史更歷史,因為經典小說不斷在創造自己的歷史,三國演義不斷被翻拍、改寫、詮釋,為什麼依然能夠吸引讀者?我想是因為說故事的方式不同。


太陽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嗎?天下文章一大抄為什麼我們還會覺得有創新的可能?因為說故事的方式不同;更明白一點,是因為「過程」不同,閱讀的過程的感受不同,也許因為文本的細節、因為讀者當下的心情、因為想要知道「為什麼」的好奇心被挑起。這些過程再與自己的經驗產生化學變化,於是便成為獨一無二的、專屬作者與文本間的經驗(歷史)。


一部電影我們當然可以很簡單的說,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最後邪不勝正,好人從此過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這樣的敘述很無聊,因為沒有超出預期之外的東西。預期之外的東西應該是能夠觸發讀者去思考的,例如文本中出現的某個地名,便能從認識那個地名去推測那邊的氣候、飲食、環境、語言、政治、文化、歷史等,觸發讀者的想像。我想為什麼吳明益預期讀者是會重讀的,因為重讀會讓許多細節浮上檯面,而那些細節是讓文本更加立體、深刻的過程。


小說早科學十幾年就帶人類登陸火星了,小說將人們的感官推向邊緣、極限。文字或說賦予文字的「想像力」,讓我們得以隨時穿越真實與虛構。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構?看不見的量子世界是真實還是虛構?歷史描寫某殺人事件,但作者並未真的殺過人,那麼這描述是真實還是虛構?若從小到大都生活在地底下,沒有見過真正的太陽、月亮等自然現象,僅透過大量的閱讀小說,他所寫得太陽、月亮是真實還是虛構?(也許是不「真誠」而非不真實,因為他的的確確將自己的感受、認知寫出來,但那並不是真實的經驗,而用那樣的東西交換讀者的經驗是不真誠的)小說的作者當然可以沒殺過人,因為我們多數人也不知道殺人是什麼感覺,而只有「想」殺人的衝動。「想」是個人的、隱私的,在法律與道德邊界之外的地方。小說提供了「想」的階梯,帶給每個人各自不同的「想」。


當文本與讀者的想像有出入時,我們不應該反過來指責文本不真實,而應該試著想像一種不同於自我經驗的可能性。例如:小說描寫的阿嬤跟自己經驗中的阿嬤不同,因為作者的阿嬤就是這樣,阿嬤不是應該怎樣才叫阿嬤,阿嬤是人,因此有各式各樣的阿嬤,每個人對阿嬤的想像都不同,而作者不過是提供了一種對阿嬤的想像。在只要說得通便算真實的小說世界中;有白色的烏鴉、廁所馬桶會伸出手、可以死很多次的世界中,除了提供我們想像的可能性之外,我認為小說最重要的工作是打破虛構與真實的邊線,將真實虛構化。為什麼我們喜歡「練肖話」?即便知道說得是假的也聽得很高興,因為「肖話」真真假假、打破虛構與真實的特性,讓自己更「真實」的那一面被表露;表露那些看不見的東西(慾望、情感等)。我們終究是個故事性的動物,是意義決定了我是誰,而不是那些看得見的東西。

2018/7/17

3會員
520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