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用上帝視角看懂自己的處境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對於角色的轉換或抽離特別有感。

上週,在一場朋友的聚會中,聽著幾乎是被迫離職的朋友被她主管聯合其他同事一起排擠的過程,包含在離職面談中,主管對她的各種質疑,以及幾乎侵犯到私人領域的提問,像是:妳和誰關係比較好?妳覺得誰有問題?

然後,在朋友回答之後,再一一反駁她的答案,甚至透過轉述其他人的說詞,包含背後的議論等,對於她的性格與能力提出質疑,把所有的不愉快歸結到她一個人身上。​朋友說,因為長期以來這樣的互動加上離職面談的內容,讓她沮喪到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問題。

我其實想找的是一張衝突的示意圖,結果跑出了這個,就當成是兩隻鳥在吵架?!

聽著聽著,還是感到有點不可思議。畢竟作為旁觀的第三人,我能清楚地認知到這樣的狀態顯然根本不需要認真把自己搭進去,對於一個有起碼職場歷練的人而言,應該都要能看得懂——對方的行為完全是他個人的問題而衍生出來的一連串鬧劇。

但轉念想想,或許是作為旁觀者,多多少少還是相對人間清醒。況且,我自己過去也曾經歷過那許多事情,才可能如此淡然。只是,直到我忍不住出聲:「妹妹啊!」的那個moment,才恍然意識到,其實,是自己老了呀!



也想起,曾有一個高我好幾級的主管,在我要離職的那一天,跑到我的座位旁邊和我說:『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離職呢?是不是公司有什麼應該要改進的地方?妳跟我說,這樣我們改善之後,才能再請妳回來啊^^』

還記得那個當下,我只是一臉矇。

那是我第一份正式的工作,雖然當時或許沒有很明白那位主管百分之三百萬是在說幹話,以及或許還帶著其他不明所以的試探,但也幸好當時的我年紀太小,也不是個反應太快的人,只看著他笑笑,什麼話都沒有多說。

還有一個,是在我工作了五六年之後吧。在離職的時候,人資照慣例需要進行面談,當時我已經清楚知道走過場的時候,與其亂回答問題,不如和人資聊點別的。

人資:『為什麼要離職?改組織後在新的單位不開心嗎?』

我:「嗯?妳也是從XX過去負責那邊的招募,那妳開心嗎?^^」

人資:『!?……』(沉默)



其實,上面的離職面談只是一例。

從上帝的視角,或者是試著用第三人的眼光,來回看自己身處的情況,時常能獲得不同的啟發——因為從帶有距離的位置或者制高點去釐清全局,時常會發現:自己原先在乎的事情,其實根本抓錯重點,又或者,自己或許只是整個局中的一枚棋子。

有個朋友,也是前主管,曾和我說過,過去的我在自己的位置(角色)上,關注的是我自己手裡的筷子和碗,但他關注的是整個餐桌上所有的盤子,而組織的最高經營層,看的是一整間餐廳。

如果只看著自己手中的碗和眼前的盤子,或許可以在自己的小小領域內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取得自己想要的位置;但是,要是整桌菜都做錯了呢?又或者整間餐廳的規劃設置乃至於動線都不對,甚至,你們這一個餐廳的菜系已經沒有人要吃了呢?

總之,因為我還不是很會,因此特別佩服,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崇拜那些可以看懂局的人。不過,至少現在的我很清楚知道,如果陷入到自己的角色太深,太關注在自身周遭小範疇的事物或庶務,很容易抓錯方向、搞錯重點,或者陷入到不必要情緒波瀾中。

或許,在必要的時候,放下本我、忘記ego,在該進入到角色的時候就進去角色,在不同的場景與場域,扮演好當下的每一個角色,或許做起事來,會容易得多。

我們都不要輕易地陷入到「局」中。

avatar-img
70會員
99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ylvie的移動城堡 的其他內容
最近的日常似乎也逐漸趨於平穩,或許可以開始嚐試把原來想做的事情納入到平穩的日常中,建立一點點紀律。如在工作中每週三都發電子報,每個月的最後一個週五和朋友一起舉辦讀書會等等。時間過得愈快,如何讓自己立的flag落地實踐呢?
金邊虎尾蘭成長的故事,從一盆小盆栽到分珠再分珠,充滿生機與困境。這篇文章分享了虎尾蘭因為土壤問題而出現成長困難的故事,提醒我們要為虎尾蘭擇適合的生長環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專高人的評論者,他們總是在不請自來的情況下,對我們進行指手畫腳、莫名其妙的評論。這些評論並非出於真正的關心,而是一種自我彰顯的方式。在面對這些評論時,我們更需要保持距離,不要受到他們的影響。
我拿筆,也用鍵盤。 用鍵盤打字,可以藉著幾乎和腦袋運轉一樣的速度紀錄正在想的事情,在打字的過程中,慢慢想清楚一些事情。 同時無限發散。 拿筆呢,可能一樣發散,但因為寫字的速度跟不上腦袋發散的速度,所以多少會稍微聚焦一點。而且,寫字總是有一種舒服的感覺。 心情很不好的時候,寫字還有一種排毒的作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最近的日常似乎也逐漸趨於平穩,或許可以開始嚐試把原來想做的事情納入到平穩的日常中,建立一點點紀律。如在工作中每週三都發電子報,每個月的最後一個週五和朋友一起舉辦讀書會等等。時間過得愈快,如何讓自己立的flag落地實踐呢?
金邊虎尾蘭成長的故事,從一盆小盆栽到分珠再分珠,充滿生機與困境。這篇文章分享了虎尾蘭因為土壤問題而出現成長困難的故事,提醒我們要為虎尾蘭擇適合的生長環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專高人的評論者,他們總是在不請自來的情況下,對我們進行指手畫腳、莫名其妙的評論。這些評論並非出於真正的關心,而是一種自我彰顯的方式。在面對這些評論時,我們更需要保持距離,不要受到他們的影響。
我拿筆,也用鍵盤。 用鍵盤打字,可以藉著幾乎和腦袋運轉一樣的速度紀錄正在想的事情,在打字的過程中,慢慢想清楚一些事情。 同時無限發散。 拿筆呢,可能一樣發散,但因為寫字的速度跟不上腦袋發散的速度,所以多少會稍微聚焦一點。而且,寫字總是有一種舒服的感覺。 心情很不好的時候,寫字還有一種排毒的作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工作中,如何在被交派任務時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可見度,是每位職場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文中分享了一段關於會議紀錄的經歷,反思了為何同事能在會議中更有效地展示價值,並提供了幾個提升工作表現的實用建議。透過主動深度了解他人需求、精簡工作流程以及提高能見度,可以讓自己在職場中獲得更多機會與成就。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面對童年創傷,跨過那道檻是什麼意思?」 『對我來說,就是與過去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那個事件、那個當下受傷的自己和解。雖然事件和造成傷害的人沒變,但可能改變我看待他們的方式。」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近期遇到好幾位應徵者,當詢問為何離開前一份工作或是為何尋找外部新工作時,都欲言又止地提到和主管的相處有一些挑戰。若你也有相同的情形,離職原因和主管有關,可以如何回應比較恰當呢?在面試中坦然地談及挑戰、採取的積極性行動以及自身的正面學習,都可以有效回答這樣的問題。
剛跟朋友聊到週三的面試,也寫了篇文接班人,你?or 替代品... 朋友好意的提醒了一個問題,他作為一個面試主管的心情,其實離職原因說些官方的即可,在這麼短的時間是不可能了解離職者當時的心路歷程,若把人又牽扯進來,那也變成我後來的心情;面試完不開心,覺得對方一定完全誤解我的狀況,可是這怎麼可能說的清呢
Thumbnail
當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知道對方此時此刻想要什麼?現在需要什麼回應。
Thumbnail
「職場」不是「追求公平」的地方,而是「目標導向」的集合體,不然不用每年都有「專案目標」、「KPI」等這種指標,來評比員工。對老闆而言,只要能夠達成他想要的目標,枝枝節節,只要沒出什麼大事,他們也不在乎,如果有錯,也是那個離開的人的錯。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工作中,如何在被交派任務時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可見度,是每位職場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文中分享了一段關於會議紀錄的經歷,反思了為何同事能在會議中更有效地展示價值,並提供了幾個提升工作表現的實用建議。透過主動深度了解他人需求、精簡工作流程以及提高能見度,可以讓自己在職場中獲得更多機會與成就。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面對童年創傷,跨過那道檻是什麼意思?」 『對我來說,就是與過去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那個事件、那個當下受傷的自己和解。雖然事件和造成傷害的人沒變,但可能改變我看待他們的方式。」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近期遇到好幾位應徵者,當詢問為何離開前一份工作或是為何尋找外部新工作時,都欲言又止地提到和主管的相處有一些挑戰。若你也有相同的情形,離職原因和主管有關,可以如何回應比較恰當呢?在面試中坦然地談及挑戰、採取的積極性行動以及自身的正面學習,都可以有效回答這樣的問題。
剛跟朋友聊到週三的面試,也寫了篇文接班人,你?or 替代品... 朋友好意的提醒了一個問題,他作為一個面試主管的心情,其實離職原因說些官方的即可,在這麼短的時間是不可能了解離職者當時的心路歷程,若把人又牽扯進來,那也變成我後來的心情;面試完不開心,覺得對方一定完全誤解我的狀況,可是這怎麼可能說的清呢
Thumbnail
當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知道對方此時此刻想要什麼?現在需要什麼回應。
Thumbnail
「職場」不是「追求公平」的地方,而是「目標導向」的集合體,不然不用每年都有「專案目標」、「KPI」等這種指標,來評比員工。對老闆而言,只要能夠達成他想要的目標,枝枝節節,只要沒出什麼大事,他們也不在乎,如果有錯,也是那個離開的人的錯。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