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用上帝視角看懂自己的處境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對於角色的轉換或抽離特別有感。

上週,在一場朋友的聚會中,聽著幾乎是被迫離職的朋友被她主管聯合其他同事一起排擠的過程,包含在離職面談中,主管對她的各種質疑,以及幾乎侵犯到私人領域的提問,像是:妳和誰關係比較好?妳覺得誰有問題?

然後,在朋友回答之後,再一一反駁她的答案,甚至透過轉述其他人的說詞,包含背後的議論等,對於她的性格與能力提出質疑,把所有的不愉快歸結到她一個人身上。​朋友說,因為長期以來這樣的互動加上離職面談的內容,讓她沮喪到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問題。

我其實想找的是一張衝突的示意圖,結果跑出了這個,就當成是兩隻鳥在吵架?!

聽著聽著,還是感到有點不可思議。畢竟作為旁觀的第三人,我能清楚地認知到這樣的狀態顯然根本不需要認真把自己搭進去,對於一個有起碼職場歷練的人而言,應該都要能看得懂——對方的行為完全是他個人的問題而衍生出來的一連串鬧劇。

但轉念想想,或許是作為旁觀者,多多少少還是相對人間清醒。況且,我自己過去也曾經歷過那許多事情,才可能如此淡然。只是,直到我忍不住出聲:「妹妹啊!」的那個moment,才恍然意識到,其實,是自己老了呀!



也想起,曾有一個高我好幾級的主管,在我要離職的那一天,跑到我的座位旁邊和我說:『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離職呢?是不是公司有什麼應該要改進的地方?妳跟我說,這樣我們改善之後,才能再請妳回來啊^^』

還記得那個當下,我只是一臉矇。

那是我第一份正式的工作,雖然當時或許沒有很明白那位主管百分之三百萬是在說幹話,以及或許還帶著其他不明所以的試探,但也幸好當時的我年紀太小,也不是個反應太快的人,只看著他笑笑,什麼話都沒有多說。

還有一個,是在我工作了五六年之後吧。在離職的時候,人資照慣例需要進行面談,當時我已經清楚知道走過場的時候,與其亂回答問題,不如和人資聊點別的。

人資:『為什麼要離職?改組織後在新的單位不開心嗎?』

我:「嗯?妳也是從XX過去負責那邊的招募,那妳開心嗎?^^」

人資:『!?……』(沉默)



其實,上面的離職面談只是一例。

從上帝的視角,或者是試著用第三人的眼光,來回看自己身處的情況,時常能獲得不同的啟發——因為從帶有距離的位置或者制高點去釐清全局,時常會發現:自己原先在乎的事情,其實根本抓錯重點,又或者,自己或許只是整個局中的一枚棋子。

有個朋友,也是前主管,曾和我說過,過去的我在自己的位置(角色)上,關注的是我自己手裡的筷子和碗,但他關注的是整個餐桌上所有的盤子,而組織的最高經營層,看的是一整間餐廳。

如果只看著自己手中的碗和眼前的盤子,或許可以在自己的小小領域內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取得自己想要的位置;但是,要是整桌菜都做錯了呢?又或者整間餐廳的規劃設置乃至於動線都不對,甚至,你們這一個餐廳的菜系已經沒有人要吃了呢?

總之,因為我還不是很會,因此特別佩服,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崇拜那些可以看懂局的人。不過,至少現在的我很清楚知道,如果陷入到自己的角色太深,太關注在自身周遭小範疇的事物或庶務,很容易抓錯方向、搞錯重點,或者陷入到不必要情緒波瀾中。

或許,在必要的時候,放下本我、忘記ego,在該進入到角色的時候就進去角色,在不同的場景與場域,扮演好當下的每一個角色,或許做起事來,會容易得多。

我們都不要輕易地陷入到「局」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ylvie的移動城堡
71會員
108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Sylvie的移動城堡的其他內容
2025/03/10
一位作者控訴其前老闆的職場霸凌經歷,描述其前老闆利用媒體形象、政府資源及社會地位,在職場上公然羞辱員工,並在職場霸凌零容忍的現代社會,仍能逍遙法外,呼籲職場霸凌受害者勇敢發聲。
Thumbnail
2025/03/10
一位作者控訴其前老闆的職場霸凌經歷,描述其前老闆利用媒體形象、政府資源及社會地位,在職場上公然羞辱員工,並在職場霸凌零容忍的現代社會,仍能逍遙法外,呼籲職場霸凌受害者勇敢發聲。
Thumbnail
2025/02/23
愛情不再是唯一核心敘事?從過往愛情是文學作品核心主題,到如今多元關係的興起,愛情不再是衡量人生完整的唯一標準。作者質疑傳統婚姻模式的適用性,並探討家人與朋友在照護上的差異,以及現代社會多元關係的接受度。
2025/02/23
愛情不再是唯一核心敘事?從過往愛情是文學作品核心主題,到如今多元關係的興起,愛情不再是衡量人生完整的唯一標準。作者質疑傳統婚姻模式的適用性,並探討家人與朋友在照護上的差異,以及現代社會多元關係的接受度。
2024/05/14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專高人的評論者,他們總是在不請自來的情況下,對我們進行指手畫腳、莫名其妙的評論。這些評論並非出於真正的關心,而是一種自我彰顯的方式。在面對這些評論時,我們更需要保持距離,不要受到他們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5/14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專高人的評論者,他們總是在不請自來的情況下,對我們進行指手畫腳、莫名其妙的評論。這些評論並非出於真正的關心,而是一種自我彰顯的方式。在面對這些評論時,我們更需要保持距離,不要受到他們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工作中,如何在被交派任務時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可見度,是每位職場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文中分享了一段關於會議紀錄的經歷,反思了為何同事能在會議中更有效地展示價值,並提供了幾個提升工作表現的實用建議。透過主動深度了解他人需求、精簡工作流程以及提高能見度,可以讓自己在職場中獲得更多機會與成就。
Thumbnail
在工作中,如何在被交派任務時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可見度,是每位職場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文中分享了一段關於會議紀錄的經歷,反思了為何同事能在會議中更有效地展示價值,並提供了幾個提升工作表現的實用建議。透過主動深度了解他人需求、精簡工作流程以及提高能見度,可以讓自己在職場中獲得更多機會與成就。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員工可能離職時(員工尚未提出,只是我覺得該員怪怪的),多半我會先單獨約來聊聊,有些人可以在對談中把心結打開,然後回歸正軌,有些人則不行。 大部分離職員工在決定提出離職當天講述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因此等到當天才想到要慰留,多半會抓錯方向。 當團隊成員提離職時,我還是會詢問原因,主要是確認對方已
Thumbnail
員工可能離職時(員工尚未提出,只是我覺得該員怪怪的),多半我會先單獨約來聊聊,有些人可以在對談中把心結打開,然後回歸正軌,有些人則不行。 大部分離職員工在決定提出離職當天講述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因此等到當天才想到要慰留,多半會抓錯方向。 當團隊成員提離職時,我還是會詢問原因,主要是確認對方已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Thumbnail
「職場」不是「追求公平」的地方,而是「目標導向」的集合體,不然不用每年都有「專案目標」、「KPI」等這種指標,來評比員工。對老闆而言,只要能夠達成他想要的目標,枝枝節節,只要沒出什麼大事,他們也不在乎,如果有錯,也是那個離開的人的錯。
Thumbnail
「職場」不是「追求公平」的地方,而是「目標導向」的集合體,不然不用每年都有「專案目標」、「KPI」等這種指標,來評比員工。對老闆而言,只要能夠達成他想要的目標,枝枝節節,只要沒出什麼大事,他們也不在乎,如果有錯,也是那個離開的人的錯。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