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鮮人夢幻工作…公務員〉談如何讓公務員失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討論之公務員為〈公務人員任用法施行細則〉第2條定義之公務人員(狹義公務員)

本文討論之公務員為〈公務人員任用法施行細則〉第2條定義之公務人員(狹義公務員)



  報載:「男性新鮮人心中的夢幻工作,在可複選狀況下,前5名依序為:工程師、YouTuber、機師,以及公務員、職業運動員。」、「女性新鮮人的夢幻工作前5名為公務員、空服員、作家,及YouTuber、網站小編。」


  男女都夢幻的工作就屬公務員及YouTuber莫屬。YouTuber我不熟,但關於公務員則是眾所周知的「穩定」工作。然而,公務員真的就這麼堅不可摧嗎?在新冠肺炎期間,留職停薪、裁員、失業、在家辦公等人數屢創新高,為何公部門看似絲毫不受影響?


  以筆者所在的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設施科為例,疫情期間的業務是不受影響的(依舊每周跑工地、工程查核、變更設計、辦採購等),差別在於進出公共場所要戴口罩(戴口上不是戴口袋上)、量額溫(有幾次剛從室外走進來額溫過高還被擋下)、採實名制(刷市民卡或健保卡)。並且因應疫情試辦在家辦公及第二辦公室辦公(確認能夠在原辦公室外打上下班卡、進公務雲)。相較於台中市政府於中庭設置聯合洽公區,辦理多數民眾需要的勞工、社會福利、法律諮詢等業務,桃園市政府則已超前部屬至宛如疫情結束。


  值得思考的是,在疫情下的公務,是否皆重要到每個單位都不能停?以文化局的業務為例,藝文表演、修復工程、文化資產的業務能不能停?甚至整個局處,如原住民族行政局、客家事務局、青年事務局、體育局等能不能停?若以今年4月20日新北市政府的封城演練,在封城之下,市府當然不是每個單位都不能停,而是維持最小運量即可。倘若疫情演變為長期抗戰,是否便不需要原先那麼多的公務員,於是便有了公務員留職停薪、裁員、甚至失業的可能?


  據銓敘部統計,2018年全國公務人員計36萬1,421人,公務員當然不可能全數失業,否則路燈壞了沒人換、酒駕沒人抓、垃圾沒人收、監獄逃獄的逃獄,沒人執法國家將成無政府狀態。重點在於,如何讓少部分的公務員失業?依現行的法律來看,要已任用的公務員「走路」只有兩條,即〈公務人員考績法〉(以下簡稱考績法)及〈公務員懲戒法〉(以下簡稱懲戒法)。


  〈考績法〉第7、8條規定:「年終考績、另予考績人員之獎懲列為丁等,免職。」或第12條規定:「一次記二大過者,免職。」另〈懲戒法〉第9條規定:「公務員之懲戒處分如下:一、免除職務。二、撤職。三、剝奪、減少退休(職、伍)金。四、休職。五、降級。六、減俸。七、罰款。八、記過。九、申誡。」而〈考績法〉的「免職」與〈懲戒法〉的「免除職務」差異在於,「免職」者仍可憑其原具任用資格,到其他機關任用;「免除職務」者則終身不得任用。


  「免職」的成立條件在於,〈考績法〉第6條規定:「非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考列丁等:一、挑撥離間或誣控濫告,情節重大,經疏導無效,有確實證據者。二、不聽指揮,破壞紀律,情節重大,經疏導無效,有確實證據者。三、怠忽職守,稽延公務,造成重大不良後果,有確實證據者。四、品行不端,或違反有關法令禁止事項,嚴重損害公務人員聲譽,有確實證據者。」另「免除職務」的成立條件則在於,〈懲戒法〉第2條規定:「公務員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有懲戒之必要者,應受懲戒:一、違法執行職務、怠於執行職務或其他失職行為。二、非執行職務之違法行為,致嚴重損害政府之信譽。」


  綜上,要公務員失業不容易,相對的要任用公務員也不容易。因此留職停薪、裁員、失業、在家辦公等幾乎都跟公務員無緣(當然加薪、三節獎金、勞動節也和公務員無緣)。然而,公務員表面上看似穩定,實則亦是充滿不穩定的因素,如:發包階段擔心會不會流標、得標後擔心能不能在期限內開工、開工後擔心工程進度是否落後、擔心材料是否受疫情影響無法取得、擔心是否遇到颱風致無法施工、擔心月報表或材料送審是否依限提送......等。只要機器人還沒完全取代公務員的一天,公務就充滿不穩定的因素。


  那麼,機器人有可能完全取代公務員嗎?若人們依然要工作,那麼機器人便不可能完全取代公務員。正因為公務體系業務包羅萬象,以及裏頭包容形形色色的公務員,在這充滿「人性」的環境裡,人依舊是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因為詮釋的主體永遠是人。

延伸閱讀:

1.銓敘部《公務人員概況統計》

2.劉昊洲〈撤職與懲處免職的區別〉

2020/6/1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4會員
589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4/06/28
  「法律並非寫在羊皮紙上,而是寫在有感受的人類肌膚。」—鮑爾(Fritz Bauer)   筆者這半年來親身經歷何謂法律寫在肌膚上,先說結論,「原告之訴駁回」(白話就是敗訴)。   事緣簡單說明,筆者(原告)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被告)之考績不服(79分/乙等),主張:   一、被
Thumbnail
2024/06/28
  「法律並非寫在羊皮紙上,而是寫在有感受的人類肌膚。」—鮑爾(Fritz Bauer)   筆者這半年來親身經歷何謂法律寫在肌膚上,先說結論,「原告之訴駁回」(白話就是敗訴)。   事緣簡單說明,筆者(原告)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被告)之考績不服(79分/乙等),主張:   一、被
Thumbnail
2024/03/17
  上個月25日,中原營區終於啟用了(辦理桃園文創博覽會,展期自11/25至12/10),啟用時間整整比當初預計的晚了一年。去年正值選舉年(九合一選舉),原訂選舉完(11/26)、市長卸任前,於修復後的營區舉辦「2022桃園文創博覽會」。前年(110)更是想爭取在此舉辦「台灣文化創意博覽會」
Thumbnail
2024/03/17
  上個月25日,中原營區終於啟用了(辦理桃園文創博覽會,展期自11/25至12/10),啟用時間整整比當初預計的晚了一年。去年正值選舉年(九合一選舉),原訂選舉完(11/26)、市長卸任前,於修復後的營區舉辦「2022桃園文創博覽會」。前年(110)更是想爭取在此舉辦「台灣文化創意博覽會」
Thumbnail
2024/03/16
  在市府生活6年多(含約僱期間),本篇將分享公務之外,筆者的生活側寫。  公務員彈性上下班時間為8~9點至17~18點,午休為12~13點(不同於中央單位午休到13:30),前年疫情二級警戒時,彈性上下班時間一度改為8~10點至17~19點,後來聽說某天局長一早到某科,一看辦公室沒幾隻小貓
Thumbnail
2024/03/16
  在市府生活6年多(含約僱期間),本篇將分享公務之外,筆者的生活側寫。  公務員彈性上下班時間為8~9點至17~18點,午休為12~13點(不同於中央單位午休到13:30),前年疫情二級警戒時,彈性上下班時間一度改為8~10點至17~19點,後來聽說某天局長一早到某科,一看辦公室沒幾隻小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追求所謂的夢想工作時,我們常常忽視了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者過於理想化。本文探討了夢想工作的一些困難和挑戰,提醒人們在追求夢想工作時需要理性和實際。書中引用了一些作者的見解來引起人們對於「夢想工作」的反思。
Thumbnail
在追求所謂的夢想工作時,我們常常忽視了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者過於理想化。本文探討了夢想工作的一些困難和挑戰,提醒人們在追求夢想工作時需要理性和實際。書中引用了一些作者的見解來引起人們對於「夢想工作」的反思。
Thumbnail
來源: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180160 最想做的職業前3名公開!醫師、老師全落榜,第一名不用學歷就能賺大錢。 讀到這主題,我就想到 「 方格子」的格友們,大家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啊! 你問我 「高薪嗎? 」 我想說 : 高薪和新興兼具。(高)薪新(興)
Thumbnail
來源: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180160 最想做的職業前3名公開!醫師、老師全落榜,第一名不用學歷就能賺大錢。 讀到這主題,我就想到 「 方格子」的格友們,大家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啊! 你問我 「高薪嗎? 」 我想說 : 高薪和新興兼具。(高)薪新(興)
Thumbnail
考公務人員之前,可以如何先探索這份工作? 推薦先找「約僱人員」和「約聘人員」! 約聘或約僱人員,實質上就是代理這些公務人員的工作,具有高度探索價值。
Thumbnail
考公務人員之前,可以如何先探索這份工作? 推薦先找「約僱人員」和「約聘人員」! 約聘或約僱人員,實質上就是代理這些公務人員的工作,具有高度探索價值。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由夢幻職業調查引導出問卷調查兩大盲點: (1)疏漏掉那些不回答的群體,以及(2)調查到錯誤的群體兩項。說明疏漏了上述考慮會造成調查結果的偏頗。文末點出網紅及社群小編必備特質 - 堅持,期許父女三人在執行“親子共創業”的路上,學習並且付諸實行。
Thumbnail
由夢幻職業調查引導出問卷調查兩大盲點: (1)疏漏掉那些不回答的群體,以及(2)調查到錯誤的群體兩項。說明疏漏了上述考慮會造成調查結果的偏頗。文末點出網紅及社群小編必備特質 - 堅持,期許父女三人在執行“親子共創業”的路上,學習並且付諸實行。
Thumbnail
透過生動的例子和實用的建議,本文不僅向想進入這一行業的新手提供了指導,也為經驗豐富的行銷人員提供了深刻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社群小編」已成為眾多青年的夢幻職業之一。但這份工作遠不止於「發發文」那麼簡單。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社群小編的角色,揭示了其背後的行銷智慧和策略,並強調了了解目標受眾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透過生動的例子和實用的建議,本文不僅向想進入這一行業的新手提供了指導,也為經驗豐富的行銷人員提供了深刻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社群小編」已成為眾多青年的夢幻職業之一。但這份工作遠不止於「發發文」那麼簡單。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社群小編的角色,揭示了其背後的行銷智慧和策略,並強調了了解目標受眾的重要性。
Thumbnail
  報載:「男性新鮮人心中的夢幻工作,在可複選狀況下,前5名依序為:工程師、YouTuber、機師,以及公務員、職業運動員。」、「女性新鮮人的夢幻工作前5名為公務員、空服員、作家,及YouTuber、網站小編。」   男女都夢幻的工作就屬公務員及YouTuber莫屬。YouTuber我
Thumbnail
  報載:「男性新鮮人心中的夢幻工作,在可複選狀況下,前5名依序為:工程師、YouTuber、機師,以及公務員、職業運動員。」、「女性新鮮人的夢幻工作前5名為公務員、空服員、作家,及YouTuber、網站小編。」   男女都夢幻的工作就屬公務員及YouTuber莫屬。YouTuber我
Thumbnail
1111人力銀行上周公布「上班族夢幻工作調查」,一至五名分別是公務員(24.98%)、工程師(16.83%)、網紅(15.67%)、民宿老闆(14.68%)及主廚(13.79%)。成為夢幻職務的原因,分別是興趣嗜好(63.12%)、薪水/收入高(41.00%)、擁有相關專長(32.23%)、
Thumbnail
1111人力銀行上周公布「上班族夢幻工作調查」,一至五名分別是公務員(24.98%)、工程師(16.83%)、網紅(15.67%)、民宿老闆(14.68%)及主廚(13.79%)。成為夢幻職務的原因,分別是興趣嗜好(63.12%)、薪水/收入高(41.00%)、擁有相關專長(32.23%)、
Thumbnail
職業興趣是一種個性的展現。換句話說,職業表達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環境感,而不單單是指一份工作職務或技能。
Thumbnail
職業興趣是一種個性的展現。換句話說,職業表達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環境感,而不單單是指一份工作職務或技能。
Thumbnail
【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那就自己創造一個!】 幾年前,我剛從研究所畢業,正意興闌珊的瀏覽著人力銀行上的職缺。 找工作,相信曾經是不少人的惡夢。比起明確知道自己想從事什麼,不想做的事似乎永遠比較多。我當時忍不住在想,為什麼世界上所有的職缺都像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Thumbnail
【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那就自己創造一個!】 幾年前,我剛從研究所畢業,正意興闌珊的瀏覽著人力銀行上的職缺。 找工作,相信曾經是不少人的惡夢。比起明確知道自己想從事什麼,不想做的事似乎永遠比較多。我當時忍不住在想,為什麼世界上所有的職缺都像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