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月日誌~念佛入門~18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信願決定

 彌陀要解講的六信,所謂信自(以心性為自),信他(以教為他),信因(以念佛為因),信果(以已生者為果),信事(以境為事),信理(以法界為理)。

 這六信看不懂暫時沒關係,先記得後段所云其實就夠了:「如此信已。(此下明願)則娑婆卽自心所感之穢。(此卽理之事)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卽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此卽事之理)。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卽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信)全事卽理。則取(願)亦卽理。捨亦卽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

raw-image


 用另一個角度來談「願」,什麼是自心所感之穢?就是四聖諦中的苦集二諦。什麼是自心淨理應欣求?就是道滅二諦。厭離娑婆不是要你討厭這個世界,而是先正視我們自己生娑婆的「因」(自心穢),捨的是自心穢;所以自心淨即是與淨土相應、與佛菩薩和諸上善人相應,我們應欣求,欣求就只是欣求,不要擴張解釋說要達到什麼境界才叫自心淨,欣求之心即是上求佛道,依淨土法門來上求佛道,所以更簡單的解釋,就是發菩提心。

 那麼信願堅固,就來自於發菩提心,而生淨土是要實踐菩提行,在菩提心行中體悟淨土法門的信願,就是信願決定而不退轉的,如果不是因為菩提心而願生淨土,即使得生,還是要先經由觀世音菩薩的教導發菩提心,一般下品生的大多屬於這類蓮友。


念佛人的家,有關念佛修行,逆流而上的點點滴滴。 也會寫一些有關運動健康相關的紀錄。 其他生活中的心得日誌。 註:由於談的佛法心得比較多,不適合營利,所以就暫時以多寫文章就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