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五 那根他X的鼻胃管

之五 那根他X的鼻胃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個營養師跟我說過:「營養是科學,飲食是藝術」,當兩者背道而馳,究竟誰的藝術算數?

老師是中國東北人,除了豪邁的性格、字正腔圓的大嗓門之外,喜歡的食物也十分「東北」。特別喜歡蔥油餅、麵食、韭菜盒子、小米粥等,又不喜油膩的肉,經常盤點起來都是高醣飲食。

她有糖尿病,照理來說不能有這麼高比重的澱粉,但她只要說:「我八十幾歲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我們就無話可說。

raw-image

過完年之後,癌細胞漫延到腸胃,腹水鳩佔鵲巢,在她吃得下的食物越來越少的時候,關心她的家人朋友當然希望是蛋白質佔用額度,而不是澱粉。

有一次星期四去的時候,開門剛好碰到她女兒氣沖沖地離開,眼眶含著賭氣的淚水。不用問就知道,這是焦急的女兒和委屈的媽媽之間的糾葛,也是科學與藝術的拉鉅戰。

我常在星期四去的時候偷渡食物給他,有時候是癌症病人禁食的甜點;有時候是小米粥這類高醣食物;有時候我故意說是我要吃的,多訂一份蔥油餅,讓她可以無罪惡感的嚐一口,可是她清楚知道,我是不吃澱粉的。


後來,到了一丁點食物都沒辦法從嘴裡進去的時候,老師轉到了安寧病房,她一心想著安寧病房的止痛藥可以讓他從疼痛的軀殼解放。

飲食早已不是她能力所及可以考慮的事,我不覺得她拒絕鼻胃管,只是無心思考。師丈不忍看她日漸消瘦,一直想試試灌食,但鼻胃管的不舒服顯然違背了安寧病房的存在宗旨。

那一天,是不想放棄的先生與此生已無食物空間的太太之間的糾葛,「放鼻胃管苟延殘喘」與「不放鼻胃管目睹飢餓」的拉鋸戰。


我想起幾年前也有一場有名的鼻胃管大戰,讓擅長談情說愛的瓊瑤爆粗口說出:「因為那根他X的鼻胃管!」 (https://www.hospice.org.tw/content/1233


當時的我無事一身輕,看兩方筆戰只覺得精彩,讚嘆文人以筆為劍,空中過招,而今發生在真實世界裡,卻是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與一次次左右為難的選擇。


BTW,如果你想欣賞文人筆戰的話,原文奉上:

瓊瑤原文,https://www.gvm.com.tw/article/40020

繼子平雲的反擊,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5025005.aspx

avatar-img
人間。Jacqueline
48會員
138內容數
在心臟復健領域二十年,經常遇見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裡,有真摯的情懷、有勵志的決心、有生死的取捨,不僅療癒人心,更幫助我們在人生每一次的轉折,都能有所借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間。Jacqueline 的其他內容
春天裡的某一個星期四,老師已經在安寧病房待了三週,這三週已經幾乎沒有進食,身旁只有一台點滴,定時給最低限度的營養、不需考慮後果的止痛藥、鎮靜,維持著我們貪戀的時光,彷彿只要它存在,我們就還可以把她留下。 很多朋友側面得知老師的狀況都想來看看她。 「他現在就是這樣你覺得來看有意義嗎?」
有一次老師跟我說他買了生前契約,決定要用環保花葬 我問:「那地面上會有標記嗎?」 她說:「當然沒有!而且過一段時間就會翻修,最後就塵歸塵土歸土了」 「那要祭祀追思的時候怎麼辦?」我繼續追問 「所以你不需要祭祀追思一張照片啊」她說了一個有點令人沮喪的回答 "As long as we c
後來幾乎都是老師在扮演這個巴頭的角色(咦),可以說是我唯一會分享感情生活的「大人」,見證了每一段或刻骨銘心、或淺嚐即止的關係。 甚至,我的結婚証書跟離婚証書的見證人都是她⋯⋯
春天裡的某一個星期四,老師已經在安寧病房待了三週,這三週已經幾乎沒有進食,身旁只有一台點滴,定時給最低限度的營養、不需考慮後果的止痛藥、鎮靜,維持著我們貪戀的時光,彷彿只要它存在,我們就還可以把她留下。 很多朋友側面得知老師的狀況都想來看看她。 「他現在就是這樣你覺得來看有意義嗎?」
有一次老師跟我說他買了生前契約,決定要用環保花葬 我問:「那地面上會有標記嗎?」 她說:「當然沒有!而且過一段時間就會翻修,最後就塵歸塵土歸土了」 「那要祭祀追思的時候怎麼辦?」我繼續追問 「所以你不需要祭祀追思一張照片啊」她說了一個有點令人沮喪的回答 "As long as we c
後來幾乎都是老師在扮演這個巴頭的角色(咦),可以說是我唯一會分享感情生活的「大人」,見證了每一段或刻骨銘心、或淺嚐即止的關係。 甚至,我的結婚証書跟離婚証書的見證人都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