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經驗:孰能無過,主管犯錯與面對

2024/03/1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課堂中,常有一些趣事伴隨著討論的主題發生,特別是那種多數學員都曾有過的經歷更能引起共鳴,例如:主管的哪些行為讓你很火大

 

在〈向上確認- 是任務指示還是話中有話〉中,我們曾提到長年霸佔員工離職因素的前幾名,多半會有錢與主管的選項。然而在主管類別當中,也有幾個是固定榜上有名的,例如這堂課中討論最熱烈的:主管打死不認錯

 

當然在職場上打滾多年的學長也有過多次類似的經驗,隨著主管處置的模式不同,團隊成員的相處氛圍也會有所不同。

 

樂樂是公開班的同學,目前服務於訓練單位。據說有一回PM部門主管提出了課程的需求希望樂樂可以協助安排訓練與規劃講師,根據樂樂的經驗,其他部門類似的需求才剛辦理過,於是同樣安排給N主管來進行講授。

 

結果課後的反應大大不如預期,還讓PM主管發了一頓牢騷,這事就傳到當天負責講授課程的N主管那裡,樂樂一陣擔憂。

 

出乎樂樂意料的是,N主管主動地找到PM主管進行了解,同時調出課程需求會議紀錄連同當天課後的評分與評語進行檢討,會後的報告除了有說明問題發生的原因之外,還有未來可以優化的改善方式,簡單來說,毫無閃躲,N主管一肩承擔。

 

主管的一舉一動都被部屬看在眼裡

會後,樂樂藉由一次和N主管單獨相處的時間向N主管致歉,說明自己其實在課程規劃與安排上還是不夠專注,自己對於這次的問題其實也有責任。

 

「好,謝謝樂樂也願意和我分享這次事件的想法,確實我們在這次的事件中都有忽略的地方,我自己身為課程講師,同時我也有參與課前會議,我一直要提醒自己,結果還是有遺漏的地方。或許之後我們可以彼此再提醒一下,同時也避免類似的情況再度發生。」N主管回應道

 

樂樂隨後在課堂中繼續分享,雖然N主管當天確實有參加課前會議掌握需求,可是其實PM部門的課程要求範圍也真的是太大,課程時間又短,即使N主管推回問題真的也不為過。至少問題也不全出在N主管上,而且分數也沒差到哪裡去。

 

不過也因為這次交流,樂樂也才發現到N主管在公司的高人氣與帶領的高效團隊或許真其來有自耶!

 

主管終究也是人,害怕犯錯是天性

然而,職場上的主管並非每一個都向N主管般能有這樣的見識。

 

我在課程上常分享一個觀念:人都很害怕犯錯,包含我自己,而主管更是如此。除了一來又是難題要處理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內心恐懼的原因,即主管應比部屬強

 

主管之所以成為主管,不外乎是資歷、能力與態度上獲得認可後晉升,然後帶領著團隊迎向任務,其中一堆夥伴跟著你,更有一堆夥伴觀察著你。這時候的主管很有壓力,為了保全,身體裡的保護機制就會無意識不斷地升高。

 

因此,問題一來,當主管還未能察覺到保護機制變化時,常會不自覺的展現出錯不在我的態勢,以樂樂的案例來看,對話即可能變成:

 

「這課我上次也講過,別人沒有問題,就他們PM有問題。」

「時間這麼短,範圍這麼廣,我已經很盡力了,其他隨便了。」

久而久之,這一些刺就容易變成個人的標籤,讓部屬難以接近與合作。

 

錯誤是最好的歷練也是最好的老師

即便規範嚴謹,還是不免會有錯誤發生的可能性,特別更是在人這個元素上,以下我也提供幾項觀念來和主管們一同分享。

1.承認自己也會犯錯:人非聖賢,聖賢也是會有犯錯的時候,如此凡人犯錯就顯得正常不過了。大部份的制度都是從錯誤中規範而來的,因此,面對錯誤的態度就顯得比錯誤次數更重要了(當然錯誤的次數不能多到誇張)。

2.誠實的面對自己:主管雖是優秀,然而卻非萬能。錯誤來臨時,唯有誠實面對自身所屬的原因,才能從中得到成長與持續優秀的養分。

3.提升專業:從錯誤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從知識面、態度面與技巧面著手,多想多做來強化與提升能力,努力與秉持的方向可以是相同的過錯不犯第二次

4.以身作則:錯誤來臨時,絕大多數的部屬都在觀察,心正永遠比能力強更能撼動人心,此時,主管的行為將會深深地影響團隊的文化與氛圍。

 

結論:沒有人願意犯錯,也沒有人不會犯錯,犯錯本身的價值端看主管的處置而有所不同。強勢驅離不見得保有聲望;虛心接受也不見得會失去民心



以上是柏帆學長的職場經驗分享,

謝謝你的收看.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愛心」「收藏」或「FB轉分享」給學長一點點鼓勵!

若有任何想法或建議,歡迎在底下留言或至臉書粉專.

更多的主管痛點解密,我們下次見.

[追蹤柏帆學長看這裡]

FB: https://www.facebook.com/pofanchen387/?modal=admin_todo_tour

16會員
33內容數
不論您是否已經擔任主管一段時間,又或者正努力邁向主管之路, 職場主管必學的眉眉角角將會是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多元的內容包含許多新手主管時常碰到的麻煩事, 向上管理、平行溝通、向下領導不知該如何因應的解決之道都在這裡, 進寶山怎可空手而回,歡迎取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