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實人實習之前,已接觸不少正向溝通與正向教養的資訊,實際面對孩子時,常常有「『板起臉孔、對學生提出嚴肅要求』的強度該如何拿捏?」的困惑。
這陣子密集參與實人課堂及校外活動,見到幾次亮師嚴肅、甚至嚴厲對全體孩子喊話的畫面,仔細思量其中的共通點,都是「孩子的行為會破壞/影響團隊」的時刻,例如:遲到、吵鬧、搞小團體、散漫拖大家時間等。亮師提到,實人一直都不完美,老師與孩子們會一直持續找出可以進步的空間、共同前進。而長時間跟孩子們朝夕相處之後,我們一定會看到孩子們在工作坊與展覽會場之外,真實的、不完美的樣貌。
面對孩子的負面行為,身為老師展現的心態應是「我理解你的情緒,但不代表認同你的行為」,推力(同理)與壓力(規範)應同時並進,只停留在同理的力道不足夠推進,只有施壓脅迫也無法建立良好的師生連結。
能夠多嚴厲處理孩子不當行為的力道,立基於日常積累出的「眼光」,時時刻刻看見孩子的好,給予肯定,在「愛的存摺」裡多多儲蓄,因為「每次的嚴厲,都在考驗師生之間愛的存摺有多厚」亮師這麼說。
此外,當老師要執行「嚴厲罵人」這個外顯的動作,有一個核心的差異,需要捫心自問:我覺察自己的情緒了嗎? 我現在是為了宣洩怒氣而開口? 還是要引導孩子思考行為的後果(特別是自然後果不立即、明顯的行為)?
若老師的情緒是穩定的,「表現出」嚴厲的樣子,說出來的話才有正面引導的作用;反之,要是被杏仁核劫持而破口大罵,恐怕既傷人又無濟於事,也會重傷師生關係。一旦覺察自己即將「失控」,寧願什麼都不說,或是告知孩子「我現在非常生氣,說出來的話不能聽,所以我需要暫停一下」。
亮師在午飯前的短短一席話,我再次看到實人對「團隊」、「眼光」、「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的重視,此外也期許自己開始練習:在「同理」的同時也要給予「責任/任務」,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與適量的壓力往更好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