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所謂的理想世界] 小康與大同世界 小康:有的人會安分守己,在生活上的自給自足無論貧與富,由於是自給自足當不行的時候就會有不好的想法出來,要用禮節束縛。
大同:有的人會到處幫助別人,在生活上的互相幫助無論貧窮與種族,由於是不分男女老幼和血緣與關係,所以一般而言不會計較誰幫助過我 我要報答他,久而久之便會習慣,惡劣的性格會出來。 然而這兩個都是孔子的理想世界,然而他是希望能看見“單獨”的小康或大同,然而我們的這個世界是由各種小康與大同拼湊而成的。 在聊天講話中,有跟家人的交談或者跟他人交談,小康是家人因為是內部而大同則是他人沒有血緣關係的。 而如果有心事、煩惱等等時若在小康便只能與家人對談,但若是大同便是外人也能訴說。 在排擠上也有,感覺上不太可能對嗎? 但其實大同與小康最大的差異是,「是否為親人」小康是安分守己、自已自足,而大同是互助合作,利益均享。 排擠有大同小康,照顧有大同小康 ,麻煩事有大同小康,每一個事情都有,所以孔子不是見不到,而是他想要“單獨”的小康或大同。 然而這個世界被人性給包圍,貪婪、善良、邪念、保守。而在人性之內則是地位、種族、年紀。為什麼有年紀? 「要聽媽媽的話,要聽爸爸的話,要聽....的話」通常用於年紀大對年紀小的。 當然這是對的,但要明白,不是年紀大就全能,大人只是比小孩還早出來,早一秒晚一秒,早一天晚一天。
[番外自已] 壽命一樣的只有自已,也只有自已才瞭解自已,同時也是自已不了解自已。 喜歡的、討厭的自已知道 強項、問題點自已不知道。 自已究竟是什麼,這是一個困擾很多人的問題。 但其實很簡單,自已就是自已,擁有自我意識與選擇權的。 很多人知道喜愛的人,不是他活著的養分,但當喜愛的人離開時,難免會痛苦與傷心。 明明知道,沒有他一樣要活著,明明明白,他始終不可能跟自已的壽命一樣(除非同歸於盡)。 總感覺無法講些什麼...因為那是你們自已的“人生道路” 旁人的指指點點又或者稱讚,你自然可以選擇停下與往前。 但是停下與他們爭吵,停下埋怨、哭泣有什麼用?迷途與迷惘,追逐夢想與現實,突破困境或者陷入淤泥.... 他娘的!是要講多少次! “真正”能幫助到自已的,才是要好好愛惜的! 只有“真心”的 才可以幫助你也是你要重視他們的原因,旁人是旁人,名聲是名聲,虛榮換不到什麼。在多勇敢的人,多堅強的人,必然都有脆弱的時候。 貪婪於名聲,以惡行填滿於自已,渴望更多的人臣服於能力、想要別人稱讚、這是一種“自我實現”但很遺憾的是,這個“自我實現”真的有“自我”嗎? 好奇怪...明明知道罵人是不對的,明明知道嘲笑是不對的,明明啊明明。 為什麼啊為什麼,人們要將“虛偽的”、“偽善的”、“不看重自已的”。 死纏爛打、去掏其他人歡心。 明星的名聲,運動員的勝利,名聲與名氣。沒有人一定要喜歡你這不是天津定義的嗎? 我不喜歡所謂的“韓團”與那些“有名氣的歌手”。 講真的我不懂為什麼有人喜歡韓團,一樣做為女生,天天想要跟韓團結婚,每次都在幻想一大堆,我是不會幻想跟“不屬於”我的 有那些奇奇怪怪的畫面,我還不如去二次元,去跟老公貼貼。 欸...這個概念是一樣的,一樣在那知道嗎? 不管你在怎麼努力 就是得不到“真實”的他。 我貪戀於二次元的老公,我喜歡聽、小魂 滄瀾大千淤泥裡的花、一路生花、荊棘花園。而這些人不能說沒有名氣,倒不如說新聞上看不太到。 自已與自已,別人與別人,中心與中心,心臟與心臟,我...又能講什麼,繼續吧 在人性之下,繼續吧 在明白一切之上。
[番外辛苦] 辛苦是的意思是“身心勞苦”,然而這個詞被逐漸擴大,慢慢的出現了「明明我比你辛苦」的這個說詞與想法冒然出現在某些人的心理、腦海。 所謂的辛苦是“精神”和“體力”,但兩者是可以分開使用去發揮的,然而工作也好、學習也好,都必然是辛苦的。 言語的精神傷害,工作量的多寡,在所未接觸和遇見時的無知都讓你自認為,「他是不辛苦的,為什麼他一直說自已很辛苦」。 一個學生,跟平日一樣去學校被老師鼓勵,被同學忌妒,被父母其與厚望,需要堅固學業、友好關係、體能,達不到老師要的就加強。 一個業務員,需要依顧客需求做報價及簽約,定期與主管做業績、績效檢討,回報進度。 一個修練於該宗教的教皇、道士、僧人,他們的困難在於“未理解與真正明白的人的眼光和話語”,言語以及想法和他們在成為成功之前的磨難。 但實際上,最大的問題或許是,認為這些很簡單吧? 但狀況在於我們只有看到表層(每一份工作),對於在深入一點的內容是不知的。 不 是 嗎 ? 講真的...我只是無法明白,明明每一個工作或者事情都是辛苦的,人們卻要天天說「你真的要做那個工作嗎?會很辛苦」但是每一個都是辛苦的。 好了!被老闆罵很討厭對不對,上班討厭對不對,軍營歡迎您,來啦直接來軍營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