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道 — 上善若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水,是創造生命的源頭,也是賦予生命活力的重要元素。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我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自然不會覺得它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若我們進一步思考,就可以發現水有很多特質值得我們學習。李小龍曾說過:”Be water, my friend.”,他的人生哲學就是似水無形。水可以因應容器的形狀做改變,如果人能夠像水一樣柔軟、有彈性、有好的適應力,便能最大化提升自己的人生自由度。兩千多年前的耶穌用老子都展現了水之道,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與應用。

老子的水之道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對於水讚譽有加,他從水的特性中得到許多啟發。水,是世界上最柔軟的物質,但它卻可以攻克堅固的物體,滴水穿石就是最好的例子。老子把水比喻為柔弱者,他更進一步表示,柔弱才是生存之道。我覺得老子是想告訴我們,很多事情硬碰硬不會有好處,如果用強硬不退讓的態度反而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但如果我們能夠冷靜下來,思考有沒有更多可能性,有沒有其他權宜之計,或許可以找到解開問題的方向。除此之外,老子還提到水的其他特質,值得我們學習並應用到生活當中。

水的七種特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 居善地 - 謙卑:水善於利用自然的力,順勢往低處流,象徵著謙卑與順服。
  • 心善淵 - 沉穩:水的清澈與平靜,像是一顆不被外界變化所干擾的心。
  • 與善仁 - 無私:水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我們在付出時應該抱持著沒有目的且不求回報的心,這種最原始的善念就像最清澈的水一樣,而這樣的狀態也是最美好的。
  • 言善信 - 信實:水就好像一面乾淨的鏡子,如實投影出外界的形象。這樣的特質暗示我們,做人要表裡如一。
  • 政善治 - 公正:水的表面是平的,暗示我們在治理、管理時要公正,不要偏心。
  • 事善能 - 智慧:水有三個型態:液態、固態、氣態,每種狀態有不同功能。人在做事情的時候也一樣,要依照事情的不同運用發揮相應的能力。
  • 動善時 - 靈活:水能夠依照容器形狀做改變,遇到障礙物可以以柔軟的姿態避開。人應該向水學習適應性,擁有良好的應變能力。

耶穌的水之道

聖靈與水的潔淨

「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創世記1:1-2‬)

《舊約聖經.創世記》第一章的開頭提到神創造萬物的次序。首先是天與地,緊接著就是水。由此可知,神把水視為非常重要的元素。經文中也提到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暗示了水與聖靈之間密切的關係。從《聖經》中我們可以歸納出,水是最接近聖靈(神的靈)的物質。水與聖靈都象徵著潔淨、重生及更新。水可以洗淨外在可見的物體,而聖靈則是可以潔淨人內在的心靈。

「因為我要將水澆灌口渴的人,將河澆灌乾旱之地;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的後裔,將我的福澆灌你的子孫。」(‭‭以賽亞書‬ 44:3‬)
「我必用清水灑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我要潔淨你們,使你們脫離一切的污穢,棄掉一切的偶像。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裏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 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裏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以西結書‬ ‭36‬:‭25‬-‭27‬)

耶穌曾經譴責法利賽人表裡不一的行為,他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沒有從內到外受到潔淨與更新,就沒辦法進入神的國。耶穌的這個教導給我們一個啟發:我們都知道每天洗澡、換衣服可以讓身體舒服,但可能很少人會每天執行內在的更新。他希望我們能夠多關注自己的內在,因為人的內在是比較難被注意到的。

「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同他吃飯,耶穌就進去坐席。這法利賽人看見耶穌飯前不洗手,便詫異。主對他說,如今你們法利賽人洗淨杯盤的外面,你們裏面卻滿了勒索和邪惡。無知的人哪,造外面的,不也造裏面麼?只要把裏面的施捨給人,凡物於你們就都潔淨了。」(路加福音 11:37-41)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翰福音‬ ‭3‬:‭5‬)

耶穌的謙卑與順服

耶穌由神降生為人,背負著救世主的使命,為眾人示範神的道。他並非生於王室或貴族家庭中,而是誕生於一個又臭又髒的馬槽。儘管如此,他卻不嫌棄這樣的身分,在傳道時也常與稅吏、娼妓這些社會底層的人們互動,還親自為所有的門徒洗腳,最後更是在遭受凌辱之下死去。這完全有違一般人對於救世主的印象,因為人們會覺得救世主應該是一個大英雄,也是一個在各方面都很完美的人。沒錯!神的道就是跟常人想得不一樣。就如老子所說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神把耶穌塑造成一位完美的英雄,可能後世每個人都會想追求完美,互相競爭誰比較強,誰能夠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然而,神希望的是每個人都能夠學習耶穌謙卑柔和的樣式,這樣人際間的很多衝突便能化解,也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執。

「基督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 2:5-8)
「虛心的人有福了! 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 5:3)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馬太福音 23:12)
「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 11:29)

耶穌的低調與平等

耶穌低調的樣式也值得我們學習,他提醒我們要為善不欲人知,右手做的善事不要讓左手知道。耶穌在世時行了許多神蹟,醫治了許多病人,但他總是請在場的人不要告訴別人他所做的事。因為對耶穌來說,他來到這世上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行神蹟只是順便而已。耶穌就如同春雨一般,一點一滴靜靜的滋潤萬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馬太福音 6:3)

耶穌教導我們要培養平等心,就像陽光與雨水不分善惡的給予。人原本也是沒有分別心的,只是吃了分別善惡的果子,開始有好與壞、美與醜、喜歡與討厭、自我與他人...等使人產生對立的元素。自從人產生分別心之後,就遠離了神的國度,因為神國中萬物是平等的。因此,當我們降低自己的分別心,就能夠撥雲見日,逐漸看到神國的樣貌了。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 5:44-45)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 5:8)

耶穌的一生過得並不好,但他留下穿越時空的救贖與愛,影響了歷世歷代、世界各地的人,許多人的生命因此而改變。耶穌的作為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像水一樣總是向著低處流,也要像水一樣順道而為,才能細水長流。

在生活中實踐水之道

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可以試著在一些微小的事情上練習實踐水之道:

  • 培養如止水般的安定心:在忙碌之餘,試著空下一小段時間獨自安靜面對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在那段時間盡量不要有雜念。如果剛開始沒辦法什麼事都不做,可以先找一件能讓自己的心平靜的事專心做,重點還是在於培養安定的心。
  • 降低分別心,提升包容力:有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覺察當下心中產生的負面情緒,並勇敢面對它。或是,每當我們遇到自己討厭的人,試著從他身上挖掘優點,盡量把焦點放在他的優點上。降低分別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我們需要面對心中的負面情緒。但持續練習後就會發現,我們的心變得更自由、更開闊了!
  • 持續學習並保持開放與謙卑的心:當我們學習越多知識與技能後,我們應該會發現原來自己知道的那麼少,還有那麼多東西是自己不會的。在持續學習新知的過程中,有時候可以試著保持一顆像小孩一樣單純的心去領受。因為我們常常會用自己的過往經驗來判斷新事物,這樣的情況很可能產生偏見以及預設立場,導致我們將很多對自己有幫助的資訊排除在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niel Lin的沙龍
4會員
14內容數
日常隨意雜記。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Daniel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2
寫一篇論文就好像準備一場獨奏會,兩者都需要長時間在孤獨的環境完成,且需要耐心及強大的意志力。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撰寫、投稿國際期刊論文,過程中可以說是充滿曲折與煎熬。即便如此,我還是堅持把它完成,最後終於成功發表。
Thumbnail
2025/02/22
寫一篇論文就好像準備一場獨奏會,兩者都需要長時間在孤獨的環境完成,且需要耐心及強大的意志力。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撰寫、投稿國際期刊論文,過程中可以說是充滿曲折與煎熬。即便如此,我還是堅持把它完成,最後終於成功發表。
Thumbnail
2024/09/08
這兩個月重拾了荒廢一年多的德文,學習的過程中有不少新的收穫與心得。學習一門語言像是在解謎,也像是一趟漫長的旅程。途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導致我們有放棄的念頭。但當我們堅持下去,就會發現自己獲得了很多珍貴的體驗與經驗。
Thumbnail
2024/09/08
這兩個月重拾了荒廢一年多的德文,學習的過程中有不少新的收穫與心得。學習一門語言像是在解謎,也像是一趟漫長的旅程。途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導致我們有放棄的念頭。但當我們堅持下去,就會發現自己獲得了很多珍貴的體驗與經驗。
Thumbnail
2024/07/21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Thumbnail
2024/07/21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意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體現了柔和謙遜的品德。本文解釋了《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並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上善若水”的意義和應用。
Thumbnail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意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體現了柔和謙遜的品德。本文解釋了《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並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上善若水”的意義和應用。
Thumbnail
文章談論如何像水一樣順勢而為,不與他人爭執,表現出善的行為,在工作職場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情,處處保持善行。
Thumbnail
文章談論如何像水一樣順勢而為,不與他人爭執,表現出善的行為,在工作職場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情,處處保持善行。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Thumbnail
香江人談及「水」,不期然會聯想很多與水有關的形容詞,例如以水為財,見財化水,甚或形容女人是水造等等。那麼古人又怎樣形容「水」呢?不得不説老子在《道德經》的名訓「上善若水」了,他將水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形容高品格的人就像水一樣具有種種美德......
Thumbnail
香江人談及「水」,不期然會聯想很多與水有關的形容詞,例如以水為財,見財化水,甚或形容女人是水造等等。那麼古人又怎樣形容「水」呢?不得不説老子在《道德經》的名訓「上善若水」了,他將水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形容高品格的人就像水一樣具有種種美德......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水,是創造生命的源頭,也是賦予生命活力的重要元素。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我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自然不會覺得它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若我們進一步思考,就可以發現水有很多特質值得我們學習。老子對於水讚譽有加,他說水是最接近於道的物質。耶穌在世時顯現了水的品性,教導我們如何活得像水一樣。
Thumbnail
水,是創造生命的源頭,也是賦予生命活力的重要元素。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我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自然不會覺得它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若我們進一步思考,就可以發現水有很多特質值得我們學習。老子對於水讚譽有加,他說水是最接近於道的物質。耶穌在世時顯現了水的品性,教導我們如何活得像水一樣。
Thumbnail
在第七章說明到天地以利益眾生為要,致力成就大眾群體之事,並無差別、一視同仁的對待,祂將”自己”放的很小很小,小到極盡,到了無我、無私,如此反而成就天地的偉大與浩瀚。為何能成其私呢,第八章接著以”上善若水”進一步解釋。
Thumbnail
在第七章說明到天地以利益眾生為要,致力成就大眾群體之事,並無差別、一視同仁的對待,祂將”自己”放的很小很小,小到極盡,到了無我、無私,如此反而成就天地的偉大與浩瀚。為何能成其私呢,第八章接著以”上善若水”進一步解釋。
Thumbnail
對於中文系背景的人都很容易了解這句話的原始涵義。這句話的原文出自《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及《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Thumbnail
對於中文系背景的人都很容易了解這句話的原始涵義。這句話的原文出自《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及《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Thumbnail
以水為例說明如何選擇有利條件。
Thumbnail
以水為例說明如何選擇有利條件。
Thumbnail
具有通達德性的人,無所不包容,一切都依自然大道而行。「道」若做為物體,那麼就是恍恍惚惚沒有形狀可言。惚惚恍恍,其中又似乎有相。恍恍惚惚沒有形體可得,但是當中又似乎有物可循。 深遠而玄妙,其中有精華。從今日到古代,它的名稱從來就存在,好讓人得以閱覽萬物的開始。
Thumbnail
具有通達德性的人,無所不包容,一切都依自然大道而行。「道」若做為物體,那麼就是恍恍惚惚沒有形狀可言。惚惚恍恍,其中又似乎有相。恍恍惚惚沒有形體可得,但是當中又似乎有物可循。 深遠而玄妙,其中有精華。從今日到古代,它的名稱從來就存在,好讓人得以閱覽萬物的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