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經》《列王紀.上》第五章和第六章中,敘述所羅門王建造聖殿的前行規劃和建殿過程。所羅門的父王大衛,因為一生征戰,流人血太多,耶和華神並未允准大衛王為祂建築聖殿,但大衛王仍為此作了許多準備。
所羅門王繼位之後,接收並禮遇父親的人脈與餘蔭,與素來交好的推羅王希蘭合作,從利巴嫩獲得珍貴的香柏木和松木,而所羅門王則允諾充分供應西羅王希蘭臣民所需的糧食作為交換,充分展現他靈活的外交手腕。
所羅門王深知:神正賜給他的寶貴的「承平時期」,是建造聖殿的最佳時機。他也明白,完成這項工程,是他一生的使命,除了必須尋求資源和幫助,也必須全心投入。經文上說:。
所羅門王從以色列人中挑取服苦的人共有三萬。派他們輪流,每月一萬人上黎巴嫩去;一個月在黎巴嫩,兩個月在家裡,亞多尼蘭掌管他們。所羅門用七萬扛抬的,八萬在山上鑿石頭的。此外,所羅門用三千三百督工的,監管工人。(王.上五:13-16)
經文詳實記錄這項工程的細節。不僅動用大量以色列人,也動用希蘭匠人、迦巴勒人,都是先將石頭鑿好,妥善預備木料和石頭才動工。為造這座宏偉的聖殿,所羅門建採用「人性化的施工方式」,有條不紊地輪休及施工。這說明了所羅門王知悉這項任務是耶和華神命定的任務,必須審慎為之,所羅門王的高超智慧,在此嶄露無遺。
建造過程之謹慎還體現在許多方面,舉例來說,經文上說;
建殿是用山中鑿成的石頭。建殿的時候,鎚子、斧子和別樣鐵器的響聲都沒有聽見。在殿右邊當中的旁屋有門,門內有旋螺的樓梯,可以上到第二層,從第二層可以上到第三層。所羅門建殿,安置香柏木的棟梁,又用香柏木板遮蓋。靠著殿所造的旁屋,每層高五肘,香柏木的棟梁,擱在殿牆坎上。(王.上六:7-10)
所羅門王不僅使用最高質量的材料,包括香柏木和精金;建造過程還不使用鐵器,以免在聖地造成干擾。所羅門王遵從神指示的規格,確保聖殿的設計和建造完全符合神意。
有關聖殿的建造規格,在《列王紀.上》第六章14-38,鉅細靡遺地記錄殿內的精細設計。內殿的陳設、約櫃之安放、守護約櫃的基路伯之雕刻尺寸、內殿及外殿牆設計,都一無遺漏。總共花費七年的時光,終於完成建殿任務。
所羅門王為什麼如此慎重?因為所羅門王深知:聖殿的建造不僅為了紀念神與以色列人的立約,也是為了彰顯神的聖潔與榮耀。聖殿的建造過程象徵著人神間的關係,以及人對神的敬畏和服從。聖殿作為神在地上的居所,象徵著「神與人同在」的承諾。
所羅門王建殿,是個屬靈的里程碑,對於整個以色列民族產生深遠的意義與影響。這段歷史提醒我們,無論是建造物質的聖殿還是屬靈的生命,都需要智慧、資源和合適的時機。這些記錄提醒信徒,聖潔、榮耀、偉大的耶和華神,配得最好的禮物和最上乘的服事。身為屬神的子民,無論是在物質或精神建設,都應該以最好的奉獻給神,並在生活中尋求遵行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