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充滿挑戰與波折的2021年,新的一年終於到來。元旦這天早上,臉書上回放著總統的新年談話,場長意外從司儀口中得知平時戒備森嚴的總統府當日有對外開放參觀,因此我便決定下午的時候出門來趟半日遊。
紅白配色的歷史主義風格是辰野金吾門派的特徵
高聳的塔樓內在落成時還曾設有電梯
適逢元旦假期,不少人在參加早上的升旗典禮後攜家帶眷前來參觀,長長的人龍就這樣從總統府西北角的圍牆入口一路排到建築中央正後方,場長排了超過半小時才終於踏入圍牆內。進入圍牆內之後先進行實聯制登記與安全檢查後,我跟著指標來到了總統府的正前方。正前方的車寄位於總統府的2樓,平時長官們的座車便是從兩旁的車道直接開上來接送。在車寄旁往東方看,寬闊的凱達格蘭大道及遠方的台大醫院、景福門通通盡收眼底,原來國家典禮講台上的風景是長這個樣子!
即使已經接近入場截止時間仍大排長龍
從日常的另一端看凱道
走進入口玄關,穿過總統府人員發送紀念口罩的攤位,映入眼簾的是挑高三層樓高、潔白的敞廳,這裡便是電視上常常看到總統發表談話的地方。敞廳四周圍是建築內二、三樓的迴廊,平台上以臺灣在國際上外銷花卉主力的蝴蝶蘭妝點;正中央設有通往三樓的樓梯,視線底端放置孫文胸像;挑高的天花板以圓弧收邊,彷彿穹頂一般。三樓的開放區域則是敞廳正後方的大禮堂,是總統會見外賓或是舉行重要典禮的場地。
空間相當宏偉的敞廳
欄杆上擺滿了蝴蝶蘭作為裝飾
大禮堂
總統府建築自從日本時代以來就是臺灣最高權力的象徵,不僅建築設計上以高聳取得官廳權威,在日本與中華民國兩代政權長期的威權統治之下,更是讓人難以親近。這樣帶有殖民威權色彩的建築不免在殖民結束後被迫檢討,韓國於1995年便在金泳三總統的命令下拆除了朝鮮總督府的建築。不過在臺灣開放總統直選之後,卻連帶讓建築的象徵意義產生變化,如今總統府終於向人民開放,成為可以放心拍照打卡的建築,或許也可以說是臺灣步向民主化三十餘年來的成果吧。
元旦降旗典禮的儀隊陣容
推薦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