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Hack Your Health: The Secrets of Your Gut
上映:2024年
片長:1小時19分
類型:科普、紀錄、健康、腸胃、飲食、疾病、肥胖、微生物、細菌、Netflix
由腸道專家兼醫學博士Giulia Enders為主導,與多位流行病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家共同去分析腸道微生物對飲食習慣、身心疾病的影響,提供建議與改善的方法。
推薦度:★★★★☆
儘管科學不斷進度,人類對自身的研究日新月異,但事實是我們對人、對自然界仍舊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這部紀錄片做了很多實驗與分析,讓人類能更了解自己的腸道、微生物,以及為什麼會有多吃蔬果這類飲食建議。
本片筆者覺得最特別的是大便研究,邀請了四位民眾參與,其中還有知名熱狗大胃王小林尊,他們都有不同程度上的飲食困擾,像是飲食障礙、肥胖、飲食無感等問題,藉由大便的採樣與分析腸道菌叢,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態、為什麼會有這樣困擾,以及如何改善。
而最讓筆者訝異的是「糞便微生物移植療法」。
目前僅用於某些疾病,作法是將健康者的大便微生物透過療法移植到病患的腸道內,讓病患的腸道細菌重新調整並建立新的菌群,使腸道恢復正常狀態。另外,在身心狀況的疾病治療與運用尚在研究中,風險在於好細菌進來的同時,壞的細菌順道帶入,各種疾病也會因此進入病患體內,例如A有憂鬱症,B吃了用A糞便做成的膠囊,B也會因A的菌叢關係,開始產生憂鬱症。
總之,每個人都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腸道。
「多樣化飲食、好好吃飯、享受食物的味道」,才能讓我們腸道吸收多方營養,也讓住在裡頭的微生物成長茁壯,進而引發好的化學作用,與腦袋與身體各器官形成良好互動,降低身體發炎與身心疾病的發生率。
1) 腸道的細菌:
人類的免疫系統約70%都住在腸道,細菌訓練免疫系統,對有害的物質做出反應,幫忙製造人類無法產生的化學物質。
2) 建議多吃蔬果的原因:
蔬果等食物纖維在腸道會吸收穩定,讓腸道前端到後端的所有微生物都有食物可以吃;若是吃高糖類等加工食品,在小腸的前端就被消化完,血糖快速飆高,而腸道中後端的微生物無食物可以吃的時候,就會開始吃腸道的黏膜,黏膜被吃完後,腸道失去保護,細菌就會開始大量入侵,免疫系統產生對抗,形成發炎反應,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
3) 飲食改善:
所幸可透過飲食將上述病徵作改善,而飲食調整需要一步步慢慢來,突然間的大幅改變會讓體內微生物無法適應。建議逐步調整,並擴大攝取的食物範圍,吃的東西越多樣化,腸道內就會有更多種微生物,也更能處理身體的過敏與不耐症。
4) 肥胖的原因:
會發現遵照相同的減肥飲食指示,每個人不一定會有相同的減重結果產生。節目中把蘋果給三個人吃,每個人對蘋果有不一樣的反應,身體的處理方式與攝取到的營養、能量都不同。根據雙胞胎的實驗發現,在基因差異不大的情況下,雙胞胎胖瘦差異的原因是體內微生物種類不同。
而會變胖、隨時充滿飢餓感,可能是體內缺乏某些細菌造成的,也導致減肥變得困難。通常飲食調整會需要9-12月的時間,建議計算每週吃的蔬果種類,20-30種為佳。
5) 飲食偏好與身心症狀,可能不是由大腦決定,而是腸道微生物決定:
吃很多糖,體內就會有愛吃糖的細菌;吃很多脂肪,體內就會有愛吃脂肪的細菌。腸道的微生物也會影響到身心疾病的產生,例如憂鬱症、帕金森氏症等,研究發現可透過飲食改善來調整腸道微生物,讓體內維持菌叢平衡與有益的化學反應,進而影響身體各器官的運作,減緩這類疾病的影響。並透過好好吃飯、細細品嘗,仔細傾聽你的身體,就能夠促使飽足感、各種味覺等感官受到喚醒。
📋 WOMEN'S HEALTH TAIWAN|「30種植物挑戰」是什麼?吃一週腸胃更健康 2024/05/16
由專業營養師和英國國民健康服務臨床主管凱瑟琳·拉貝斯,引用2018年研究,提出攝取多種植物,如水果、蔬菜和全穀類,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英國和美國腸道菌計劃主導,傳達新飲食習慣:不強調「每天吃五份蔬果」,改為提倡「每週攝取30種植物」。
感謝閱讀。如果喜歡這類心得文,歡迎追蹤,周三晚上9點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