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健康飲食知多少:腸胃道秘辛|2024|★★★★☆|科普|腸道微生物決定你的飲食偏好與身心狀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來源:Netflix 紀錄片《健康飲食知多少:腸胃道秘辛》

來源:Netflix 紀錄片《健康飲食知多少:腸胃道秘辛》


基本資料

原名:Hack Your Health: The Secrets of Your Gut
上映:2024年
片長:1小時19分
類型:科普、紀錄、健康、腸胃、飲食、疾病、肥胖、微生物、細菌、Netflix


劇情

由腸道專家兼醫學博士Giulia Enders為主導,與多位流行病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家共同去分析腸道微生物對飲食習慣、身心疾病的影響,提供建議與改善的方法。




觀後感 (有劇透,想避雷的請跳過)

推薦度:★★★★☆

儘管科學不斷進度,人類對自身的研究日新月異,但事實是我們對人、對自然界仍舊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這部紀錄片做了很多實驗與分析,讓人類能更了解自己的腸道、微生物,以及為什麼會有多吃蔬果這類飲食建議。


本片筆者覺得最特別的是大便研究,邀請了四位民眾參與,其中還有知名熱狗大胃王小林尊,他們都有不同程度上的飲食困擾,像是飲食障礙、肥胖、飲食無感等問題,藉由大便的採樣與分析腸道菌叢,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態、為什麼會有這樣困擾,以及如何改善。


而最讓筆者訝異的是「糞便微生物移植療法」。
目前僅用於某些疾病,作法是將健康者的大便微生物透過療法移植到病患的腸道內,讓病患的腸道細菌重新調整並建立新的菌群,使腸道恢復正常狀態。另外,在身心狀況的疾病治療與運用尚在研究中,風險在於好細菌進來的同時,壞的細菌順道帶入,各種疾病也會因此進入病患體內,例如A有憂鬱症,B吃了用A糞便做成的膠囊,B也會因A的菌叢關係,開始產生憂鬱症。


總之,每個人都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腸道。
「多樣化飲食、好好吃飯、享受食物的味道」,才能讓我們腸道吸收多方營養,也讓住在裡頭的微生物成長茁壯,進而引發好的化學作用,與腦袋與身體各器官形成良好互動,降低身體發炎與身心疾病的發生率。




影片筆記

1) 腸道的細菌:
人類的免疫系統約70%都住在腸道,細菌訓練免疫系統,對有害的物質做出反應,幫忙製造人類無法產生的化學物質。


2) 建議多吃蔬果的原因:
蔬果等食物纖維在腸道會吸收穩定,讓腸道前端到後端的所有微生物都有食物可以吃;若是吃高糖類等加工食品,在小腸的前端就被消化完,血糖快速飆高,而腸道中後端的微生物無食物可以吃的時候,就會開始吃腸道的黏膜,黏膜被吃完後,腸道失去保護,細菌就會開始大量入侵,免疫系統產生對抗,形成發炎反應,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


3) 飲食改善:
所幸可透過飲食將上述病徵作改善,而飲食調整需要一步步慢慢來,突然間的大幅改變會讓體內微生物無法適應。建議逐步調整,並擴大攝取的食物範圍,吃的東西越多樣化,腸道內就會有更多種微生物,也更能處理身體的過敏與不耐症。


4) 肥胖的原因:
會發現遵照相同的減肥飲食指示,每個人不一定會有相同的減重結果產生。節目中把蘋果給三個人吃,每個人對蘋果有不一樣的反應,身體的處理方式與攝取到的營養、能量都不同。根據雙胞胎的實驗發現,在基因差異不大的情況下,雙胞胎胖瘦差異的原因是體內微生物種類不同。


而會變胖、隨時充滿飢餓感,可能是體內缺乏某些細菌造成的,也導致減肥變得困難。通常飲食調整會需要9-12月的時間,建議計算每週吃的蔬果種類,20-30種為佳。


5) 飲食偏好與身心症狀,可能不是由大腦決定,而是腸道微生物決定:
吃很多糖,體內就會有愛吃糖的細菌;吃很多脂肪,體內就會有愛吃脂肪的細菌。腸道的微生物也會影響到身心疾病的產生,例如憂鬱症、帕金森氏症等,研究發現可透過飲食改善來調整腸道微生物,讓體內維持菌叢平衡與有益的化學反應,進而影響身體各器官的運作,減緩這類疾病的影響。並透過好好吃飯、細細品嘗,仔細傾聽你的身體,就能夠促使飽足感、各種味覺等感官受到喚醒。



題外話

📋 WOMEN'S HEALTH TAIWAN|「30種植物挑戰」是什麼?吃一週腸胃更健康 2024/05/16
由專業營養師和英國國民健康服務臨床主管凱瑟琳·拉貝斯,引用2018年研究,提出攝取多種植物,如水果、蔬菜和全穀類,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英國和美國腸道菌計劃主導,傳達新飲食習慣:不強調「每天吃五份蔬果」,改為提倡「每週攝取30種植物」。



文末

感謝閱讀。如果喜歡這類心得文,歡迎追蹤,周三晚上9點更新。


avatar-img
17會員
107內容數
在書籍、影劇、動畫之間體驗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光放映室 的其他內容
魔術師賈斯汀.威爾曼帶領他的魔術團隊,協助網友們完成他們的惡作劇任務。從魔術應用、腳本設計、場景安排與眾多的臨時演員們,讓被整的人渡過奇幻的一天。
亞崔迪家族受皇帝命令去接管沙漠行星厄拉科斯。厄拉科斯盛產「香料」,要從沙漠的沙子中過濾取得,這香料是能延年益壽,開發心靈與潛能,也是星際旅行的唯一材料,每年都可獲取龐大的收益。而這沙漠中最大的危險就是缺水危機、被震動聲吸引而來且難以對抗的沙蟲,還有當地神出鬼沒的沙漠住民弗瑞曼人。
女高中生佐倉七瀨,在一次緊急救人事件中與醫生天堂浬相遇,被醫生打動了,決心投入醫護界,期許有天能夠在與醫生相遇。5年後,佐倉正好被分配到天堂醫生所在的醫院,上班第一天向醫生告白被拒。
在內科當了3年護理師的多恩,受到護理長推薦轉調到精神科病房任職,在病房內邂逅了許多病患,透過瞭解病患們過往,來尋找一起迎向未來的方法。
20歲正在煩惱未來出路的典子,在媽媽的建議下,與表姊來到武田老師家學習茶道,看著牆上「日日是好日」掛軸,只知其義、不知其意地在這間茶室學茶,渡過多年春夏與寒暑,漸漸地體會到掛軸字句的真正意涵。
正值二十多歲的茉莉青澀、徬徨,對許多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熱度,不管是在事業還是在愛情上都游移不定,年滿三十的她人生依舊一片混亂……
魔術師賈斯汀.威爾曼帶領他的魔術團隊,協助網友們完成他們的惡作劇任務。從魔術應用、腳本設計、場景安排與眾多的臨時演員們,讓被整的人渡過奇幻的一天。
亞崔迪家族受皇帝命令去接管沙漠行星厄拉科斯。厄拉科斯盛產「香料」,要從沙漠的沙子中過濾取得,這香料是能延年益壽,開發心靈與潛能,也是星際旅行的唯一材料,每年都可獲取龐大的收益。而這沙漠中最大的危險就是缺水危機、被震動聲吸引而來且難以對抗的沙蟲,還有當地神出鬼沒的沙漠住民弗瑞曼人。
女高中生佐倉七瀨,在一次緊急救人事件中與醫生天堂浬相遇,被醫生打動了,決心投入醫護界,期許有天能夠在與醫生相遇。5年後,佐倉正好被分配到天堂醫生所在的醫院,上班第一天向醫生告白被拒。
在內科當了3年護理師的多恩,受到護理長推薦轉調到精神科病房任職,在病房內邂逅了許多病患,透過瞭解病患們過往,來尋找一起迎向未來的方法。
20歲正在煩惱未來出路的典子,在媽媽的建議下,與表姊來到武田老師家學習茶道,看著牆上「日日是好日」掛軸,只知其義、不知其意地在這間茶室學茶,渡過多年春夏與寒暑,漸漸地體會到掛軸字句的真正意涵。
正值二十多歲的茉莉青澀、徬徨,對許多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熱度,不管是在事業還是在愛情上都游移不定,年滿三十的她人生依舊一片混亂……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果守著魂魄轉世的原則,〝靈〞的成形可能也有千百個有趣的因果,藉著藏在大腦神經叢內阿卡西紀錄累世的刻劃,〝靈〞隨著不同時代的肉體更載而汰舊換新著記憶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健康對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壓力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微生物群失衡。通過自我覺察、壓力管理和適當飲食,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humbnail
腸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會對情緒和整體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腸道和大腦之間有一個複雜的通訊網絡,稱為腸-腦軸,它在調節情緒和影響大腦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腸道細菌的平衡被破壞時,會導致有害物質的產生和炎症,進而影響大腦功能和情緒調節。例如,有害細菌的過度生長會產生毒素,進入血液並到達大腦,可能導致焦
Thumbnail
“你今天吃的東西在24小時之內,就將會衝擊到你明天的微生物體”   這部影片很有趣 腸道是人的第二個腦 不是大腦決定你想選擇的食物 而是自己養出來的腸道決定的 科學數據顯示 腸道每天都需要蔬果多樣性的纖維 纖維不足 微生物會吃腸道黏膜 黏膜被破壞 就容易發炎致病   吃很多糖就
Thumbnail
過往在進行營養學研究的一大挑戰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就算是食用相同食物也會有不同反應,為了找出飲食對人體的影響,這部紀錄片展示了雙胞胎飲食實驗的過程及結果,同時也帶出了許多飲食的觀念與真相。
Thumbnail
推薦觀賞Netflix紀錄片:「飲食健康知多少,腸胃道祕辛」,這部紀錄片透過腸道與健康的關聯,向觀眾介紹了多重重點,例如腸道科學研究的熱門趨勢、腸道與身體各部位的關聯、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影響等。
Thumbnail
愛吃大餐又怕脹氣嗎?別擔心,跟妳說懶人的救星。文章介紹消化酵素和使用建議,並分享試吃心得。
Thumbnail
也記得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最近一篇發表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發現,每天吃由菊粉和低聚果糖組成的益生元,12週後可提升認知能力 [Nat. Commun., 15, 1859 (2024)]。
Thumbnail
在當今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健康常常被我們忽略,尤其是腸胃道健康,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然而,腸胃道的健康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整體身體狀況,包括消化、吸收以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文將由輝雄診所帶領大家,深入探討如何維護腸胃道健康,從而有效預防大腸癌、胃癌等疾病。   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注意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果守著魂魄轉世的原則,〝靈〞的成形可能也有千百個有趣的因果,藉著藏在大腦神經叢內阿卡西紀錄累世的刻劃,〝靈〞隨著不同時代的肉體更載而汰舊換新著記憶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健康對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壓力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微生物群失衡。通過自我覺察、壓力管理和適當飲食,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humbnail
腸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會對情緒和整體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腸道和大腦之間有一個複雜的通訊網絡,稱為腸-腦軸,它在調節情緒和影響大腦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腸道細菌的平衡被破壞時,會導致有害物質的產生和炎症,進而影響大腦功能和情緒調節。例如,有害細菌的過度生長會產生毒素,進入血液並到達大腦,可能導致焦
Thumbnail
“你今天吃的東西在24小時之內,就將會衝擊到你明天的微生物體”   這部影片很有趣 腸道是人的第二個腦 不是大腦決定你想選擇的食物 而是自己養出來的腸道決定的 科學數據顯示 腸道每天都需要蔬果多樣性的纖維 纖維不足 微生物會吃腸道黏膜 黏膜被破壞 就容易發炎致病   吃很多糖就
Thumbnail
過往在進行營養學研究的一大挑戰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就算是食用相同食物也會有不同反應,為了找出飲食對人體的影響,這部紀錄片展示了雙胞胎飲食實驗的過程及結果,同時也帶出了許多飲食的觀念與真相。
Thumbnail
推薦觀賞Netflix紀錄片:「飲食健康知多少,腸胃道祕辛」,這部紀錄片透過腸道與健康的關聯,向觀眾介紹了多重重點,例如腸道科學研究的熱門趨勢、腸道與身體各部位的關聯、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影響等。
Thumbnail
愛吃大餐又怕脹氣嗎?別擔心,跟妳說懶人的救星。文章介紹消化酵素和使用建議,並分享試吃心得。
Thumbnail
也記得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最近一篇發表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發現,每天吃由菊粉和低聚果糖組成的益生元,12週後可提升認知能力 [Nat. Commun., 15, 1859 (2024)]。
Thumbnail
在當今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健康常常被我們忽略,尤其是腸胃道健康,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然而,腸胃道的健康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整體身體狀況,包括消化、吸收以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文將由輝雄診所帶領大家,深入探討如何維護腸胃道健康,從而有效預防大腸癌、胃癌等疾病。   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