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你不可不知的「第二大腦」胃腸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胃腸道健康的重要性

胃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這個稱號來自於其內含有數百萬的神經元,能夠獨立於大腦進行工作。腸道不僅負責消化食物,還能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與大腦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這被稱為腦腸軸。腸道健康可以影響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長期忽視腸道健康可能增加患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

自行繪製

自行繪製

壓力對胃腸道的影響

許多胃腸道的問題,其實是由壓力引起的。壓力會導致腸道蠕動異常,從而引起腹痛、腹脹等不適症狀。這是因為壓力會刺激交感神經,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長期的壓力還會導致腸道微生物群失衡,進一步加劇胃腸道的不適。這種雙向的關係顯示了腦腸軸的重要性,強調了保持情緒穩定對腸道健康的重要性。

壓力與情緒管理

  1. 自我覺察
    • 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識別壓力來源,並接受自己的感受。
    • 定期反思和記錄情緒變化,有助於提高自我覺察能力。
  2. 壓力調適技巧
    • 學習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減少壓力。
    • 適量運動,有助於釋放壓力荷爾蒙,提升整體心情。
  3. 社交支持
    • 與家人、朋友分享壓力和困擾,獲得他們的支持和理解。
    • 參加支持小組或尋求專業心理諮詢,獲得專業的建議和幫助。

腸道微生物與纖維的關係

腸道中的益生菌是維持腸道健康的關鍵,這些益生菌需要纖維作為食物來維持其活力。纖維質分為可溶性纖維和不可溶性纖維,兩者都對腸道健康有益。天然發酵的食物如酸奶、泡菜等含有大量益生菌,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腸道菌最喜歡的食物是纖維質,不論是可溶性纖維或不可溶性纖維,都能促進益生菌的生長,這有助於減少消化不良和其他腸胃不適症狀。

對胃腸道健康的建議

  1. 飲食建議
    • 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穀類。
    • 減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攝入,避免過量飲食。
    • 定期補充益生菌,可以選擇含有益生菌的食品或補充劑。
  2. 生活習慣
    • 保持規律的作息,確保充足的睡眠。
    • 適量運動,促進腸道蠕動。
    • 管理壓力,通過冥想、瑜伽等方法放鬆身心。
  3. 其他建議
    • 避免過量飲食,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
    • 定期進行體檢,了解腸道健康狀況。
    • 多喝水,保持腸道水分充足,促進排便順暢。

結論

胃腸道健康對整體健康至關重要。從「第二大腦」的角色到壓力對胃腸道的影響,再到腸道微生物與纖維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維持腸道健康的多方面方法。通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壓力管理和益生菌補充,我們可以有效改善腸道健康,提升生活質量。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照顧自己的胃腸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雅米-avatar-img
2024/08/06
腸道神經系統是其獨立的大腦,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個分支,專門負責腸胃活動。 腸道神經系統通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與中樞神經系統進行交流。大部分免疫細胞生活在腸道中,因此腸道健康對提升人體免疫力,抵禦疾病至關重要。 最近有研究顯示,如果胃腸道有問題可能會增加罹患一些常見病,例如流感等機會。人體排洩物並不只是食物殘渣。糞便中的許多細菌實際上是對人體有益的細菌。而食物的種類多元化對腸胃道攝取的營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腸胃道有達數萬億的微生物,所以多元化營養,對這群微生物有極大幫助。人的情緒與腸道健康有關聯。據估計,人體80-90%的血清素產生於消化道。而血清素就像一個「化學信使」,它影響人體的各種功能,包括排便功能。同時,它也與精神疾病有關聯。精神壓力過大就會使血清素水平減少,血清素水平低會影響人的情緒、焦慮程度以及幸福感。所以不要小看腸胃道與人體的消化系統,1:多元化食物,對腸胃道微生物有好的影響。2:腸胃道本身如果不健康,少喝酒禁辛辣刺激,咖啡不要過量,以免腸胃道惡化。3:良好的睡眠,睡眠時間紊亂會干擾到生物鐘,進而破壞掉腸胃道的生物群的節奏。要腸胃道健康,心情也要保持穩定,因為心情長期不好,引起腸胃道不適可是不小。要健康請保護好腸胃道。益生菌,蔬果,多喝水,穩定心情。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6
雅米 快懷疑雅米是Chat GPT了,太強大了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4/08/06
到底吃進刺激性食物是為了訓練腸胃的極限,還是虐待腸胃?從結果來看,長期吃刺激性食物是不好的,但如果年輕時沒有吃過刺激性食物,好像就沒有年輕過那樣。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6
深邃月光 吃刺激的不好,如果有胃食道逆流,還建議吃 PH值5以上的
宇牛-avatar-img
2024/08/06
如果有一天不排便就不爽~😂
Wakamoto ありがとう🤣🤣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6
心裡住著小男孩 腸胃好,人不老
我太知道了🙄我之前就是用腦過度急的!🤣🤣🤣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6
林燃(創作小說家) 是啊!很多時候胃是壓力與焦慮各種煩惱來的
avatar-img
Only Two 翁立兔的沙龍
199會員
278內容數
我的沙龍有五種主題,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理財與有趣的心情隨筆,目前深耕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的系列,常常能給不少格友與讀者啟發。希望能給路過的你,也有收穫!
2024/11/03
本文探討婚姻的本質,認為其實質是一種契約。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許多夫妻面對現實與擔當時,常會感到失望與困惑。文中提供三個原則和一個大忌,幫助人們重新思考婚姻的意義以及如何提升婚姻品質,強調配偶之間的包容、責任與開放思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1/03
本文探討婚姻的本質,認為其實質是一種契約。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許多夫妻面對現實與擔當時,常會感到失望與困惑。文中提供三個原則和一個大忌,幫助人們重新思考婚姻的意義以及如何提升婚姻品質,強調配偶之間的包容、責任與開放思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0/03
本文探討一見鍾情的成因,分析基因與後天環境對吸引力的影響。研究顯示,後天的審美觀、經驗和激素在愛情中扮演關鍵角色,並強調人類道德倫理在愛情維持中的重要性。我們討論瞭如何在愛情中尋求道德感與幽默感,以促進長久關係。最後,提醒讀者,持久的愛情需要的不僅僅是激素的刺激,還要重視道德與倫理的約束。
Thumbnail
2024/10/03
本文探討一見鍾情的成因,分析基因與後天環境對吸引力的影響。研究顯示,後天的審美觀、經驗和激素在愛情中扮演關鍵角色,並強調人類道德倫理在愛情維持中的重要性。我們討論瞭如何在愛情中尋求道德感與幽默感,以促進長久關係。最後,提醒讀者,持久的愛情需要的不僅僅是激素的刺激,還要重視道德與倫理的約束。
Thumbnail
2024/09/03
這篇文章探討了婚姻與愛情之間的矛盾,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愛情的本質,以及如何影響現代夫妻的關係。文章討論了法國同事在聊天中提到的歷史觀念,以及現今婚姻中普遍面對的問題如
Thumbnail
2024/09/03
這篇文章探討了婚姻與愛情之間的矛盾,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愛情的本質,以及如何影響現代夫妻的關係。文章討論了法國同事在聊天中提到的歷史觀念,以及現今婚姻中普遍面對的問題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健康對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壓力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微生物群失衡。通過自我覺察、壓力管理和適當飲食,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健康對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壓力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微生物群失衡。通過自我覺察、壓力管理和適當飲食,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humbnail
你今天吃飽了嗎?摸摸自己的肚子,有摸到鼓鼓的胃嗎XD 關於胃的10個冷知識,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呢?
Thumbnail
你今天吃飽了嗎?摸摸自己的肚子,有摸到鼓鼓的胃嗎XD 關於胃的10個冷知識,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呢?
Thumbnail
“你今天吃的東西在24小時之內,就將會衝擊到你明天的微生物體”   這部影片很有趣 腸道是人的第二個腦 不是大腦決定你想選擇的食物 而是自己養出來的腸道決定的 科學數據顯示 腸道每天都需要蔬果多樣性的纖維 纖維不足 微生物會吃腸道黏膜 黏膜被破壞 就容易發炎致病   吃很多糖就
Thumbnail
“你今天吃的東西在24小時之內,就將會衝擊到你明天的微生物體”   這部影片很有趣 腸道是人的第二個腦 不是大腦決定你想選擇的食物 而是自己養出來的腸道決定的 科學數據顯示 腸道每天都需要蔬果多樣性的纖維 纖維不足 微生物會吃腸道黏膜 黏膜被破壞 就容易發炎致病   吃很多糖就
Thumbnail
由腸道專家兼醫學博士Giulia Enders為主導,與多位流行病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家共同去分析腸道微生物對飲食習慣、身心疾病的影響,提供建議與改善的方法。
Thumbnail
由腸道專家兼醫學博士Giulia Enders為主導,與多位流行病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家共同去分析腸道微生物對飲食習慣、身心疾病的影響,提供建議與改善的方法。
Thumbnail
推薦觀賞Netflix紀錄片:「飲食健康知多少,腸胃道祕辛」,這部紀錄片透過腸道與健康的關聯,向觀眾介紹了多重重點,例如腸道科學研究的熱門趨勢、腸道與身體各部位的關聯、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影響等。
Thumbnail
推薦觀賞Netflix紀錄片:「飲食健康知多少,腸胃道祕辛」,這部紀錄片透過腸道與健康的關聯,向觀眾介紹了多重重點,例如腸道科學研究的熱門趨勢、腸道與身體各部位的關聯、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影響等。
Thumbnail
一旦你不再遵循飲食調控,營養就不再專注於你的差異,而是無處不在且不必要;因此,你會出現消化問題、體重問題以及與食物有關的各種問題,隨著孩子的成長,神經關閉開始逐漸發生。
Thumbnail
一旦你不再遵循飲食調控,營養就不再專注於你的差異,而是無處不在且不必要;因此,你會出現消化問題、體重問題以及與食物有關的各種問題,隨著孩子的成長,神經關閉開始逐漸發生。
Thumbnail
愛吃大餐又怕脹氣嗎?別擔心,跟妳說懶人的救星。文章介紹消化酵素和使用建議,並分享試吃心得。
Thumbnail
愛吃大餐又怕脹氣嗎?別擔心,跟妳說懶人的救星。文章介紹消化酵素和使用建議,並分享試吃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