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6 社會認同(上) 為什麼我們會莫名跟風

Gimmy-avatar-img
發佈於Give me Book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想像有一天,你到了一個你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而且只有你一個人,身邊的人都在用手吃咖哩飯,你會跟著照做嗎?

你辦公室的同事,每一個人一到下午都會吃下午茶,喝飲料,你會著訂下午茶嗎?

你到了一家新公司,每個人都在加班,你會準時下班嗎?


以上的情境問題,似乎都會不自覺的影響我們的決策,這個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第三把心理學武器「社會認同」。

社交認同原理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它指的是人們會根據他人的行為來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或合適。在不確定該怎麼做時,人們會傾向於模仿他人的行為。


1. 模仿他人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開始觀察身邊的人,一開始學父母的行為、接下來學兄弟姐妹、後來學同學、朋友…等等,身邊的人總是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因為我們人類天生就是透過模仿來學習成長的,剛生下來的時候,我們不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運作的,這時候模仿那邊能在這個世界生存下來的人,肯定是最好的策略之一。


大家都這麼做,我這麼做,肯定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這就是社會認同的影響力。


2. 銷量最大或增長最快


你第一次進到一家餐廳的時候,如果看到排行榜的菜單,你會點排行第一的嗎?

通常我們不知道哪一道好吃的時候,點「最多人點」的那一道菜,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因此,銷量最好、最多人買,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營銷策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商店都會故事提醒我們,這一個商品是賣的最好的。


除此之外,增長速度最快,對我們來說也是擁有致命的吸引力,例如 ChatGPT 上線才 2 個月,已經擁有 1 億人開始使用,看到大家都在使用它的時候,不自覺我們就會想要跟風,因為我們不想要被時代給淘汰掉。


3. 群眾影響


社會認同的從眾效應告訴我們,當大家都這麼做,我們就是會被他們影響。

當你在圖書館的時候,大家都在看書,久而久之,你也會跟著翻開幾本書來看一下。

大家都在吃下午茶,你不自覺也會跟著吃下午茶,結果你不自覺就變胖了。


身邊的人和環境,比我們想像影響還〝大〞得多。因此,我們要慎選人和環境,加入一個對的團隊和合適的環境,我們就能事半功倍。


CTA:選擇對的團隊和合適環境


  • 人類是群居動物,天生就會受他人影響,因此要提醒自己我會從眾、莫名其妙的從眾,這樣有助於自己去做一些所謂的跟風。
  • 如果你想要推動政策,或推展產品,你必須要先找到早期使用者,把這個風向帶動起來,後面就自然而然會有跟風者。
  • 我們受環境和他的影響,比想像中還要「大」,因此要慎選好的團體和合適環境來影響自己。


社會認同是一個強大的心理學武器,影響著我們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從模仿他人到受群眾影響,我們常常會跟隨主流行為,因此選擇正確的團隊和環境至關重要。了解這一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性地作出決定,並在推動政策或產品時找到早期使用者,引領風向。社會認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因此我們應該慎選我們所處的社交環境,以實現更大的影響力和成功。


Blog:https://givemebook.club/


Podcast:



avatar-img
93會員
245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介紹了承諾與一致性的心理學原理和3種進階策略:登門檻效應、簽名與公開承諾、拋低球策略。並通過舉例來說明這些策略在銷售、募捐、行銷等各個領域的應用。最後,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這一原理來提高自身影響力的建議。
人們在言行一致性方面的心理現象,以及這種一致性對行為的影響。強調了人們對於一致性的渴望,以及在面對承諾時,可能會因為想要保持一致而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引用研究和專家觀點,提出了策略來應對這種心理現象,例如利用承諾來促使行為一致。總的來說,提醒我們要意識到言行一致性的影響,並在做出承諾前仔細考慮。
《影響力》的第一把武器「互惠原理」,真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一把武器。 記得,用它來做真正「互惠」「雙贏」之事,那麼你將會無往不利。 如果你別有所圖,「影響力」這一把武器也會日益漸退,失去它的峰利。 所以,當你誠心真意的去幫助他人,你才能真正收獲到「互惠原理」的最大效益。
互惠原則告訴我們,先施出善意,對我們來說是有非常大的益處的,因此先付出長期對我們而言,是絕對非常有幫助的。知恩就要圖報,判斷是否真心。一報還一報,永遠記得,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真心永遠對待的。
現今社會充滿各式各樣的銷售手法,消費者往往不自覺的落入這些銷售技巧當中。本文介紹了有關影響力的六把武器,以及進一步深入探討了影響力的根本原理,揭示了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可能受到的各種心理影響。其中包括互惠原則、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以及稀缺,這些原則構成了一個深入理解人類行為和決策的框架。
在文章中,James Clear 提到了建立習慣的五大關鍵要素,包括身份認同、養成習慣的四大黃金定律,以及找到自己合適的習慣。文章深入探討了這些關鍵要素如何影響習慣的養成和改變,並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和例子,以幫助讀者實現自我提升。
本文介紹了承諾與一致性的心理學原理和3種進階策略:登門檻效應、簽名與公開承諾、拋低球策略。並通過舉例來說明這些策略在銷售、募捐、行銷等各個領域的應用。最後,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這一原理來提高自身影響力的建議。
人們在言行一致性方面的心理現象,以及這種一致性對行為的影響。強調了人們對於一致性的渴望,以及在面對承諾時,可能會因為想要保持一致而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引用研究和專家觀點,提出了策略來應對這種心理現象,例如利用承諾來促使行為一致。總的來說,提醒我們要意識到言行一致性的影響,並在做出承諾前仔細考慮。
《影響力》的第一把武器「互惠原理」,真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一把武器。 記得,用它來做真正「互惠」「雙贏」之事,那麼你將會無往不利。 如果你別有所圖,「影響力」這一把武器也會日益漸退,失去它的峰利。 所以,當你誠心真意的去幫助他人,你才能真正收獲到「互惠原理」的最大效益。
互惠原則告訴我們,先施出善意,對我們來說是有非常大的益處的,因此先付出長期對我們而言,是絕對非常有幫助的。知恩就要圖報,判斷是否真心。一報還一報,永遠記得,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真心永遠對待的。
現今社會充滿各式各樣的銷售手法,消費者往往不自覺的落入這些銷售技巧當中。本文介紹了有關影響力的六把武器,以及進一步深入探討了影響力的根本原理,揭示了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可能受到的各種心理影響。其中包括互惠原則、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以及稀缺,這些原則構成了一個深入理解人類行為和決策的框架。
在文章中,James Clear 提到了建立習慣的五大關鍵要素,包括身份認同、養成習慣的四大黃金定律,以及找到自己合適的習慣。文章深入探討了這些關鍵要素如何影響習慣的養成和改變,並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和例子,以幫助讀者實現自我提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所攜帶的情緒記憶及社會的集體意識形塑了我們內在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影響了我們投射於外境的思想與言行,也逐步影響我們對內在自我的認知。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界裡,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心理建議和法則。從社交媒體到自助書籍,無處不在的心理建議似乎都在告訴我們如何生活得更好。但是,並非所有的建議都是科學的,有些甚至可能對我們造成負面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辨別和選擇那些真正有益於我們的心理法則呢?
Thumbnail
談到影響力,也許你認為「那是政治人物/ 明星/ 網紅才需要的,與我無關」,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處在一個影響力交互作用的世界,既受到他人的影響讓我們產生目標與期望,我們也對他人產生影響。影響力就如同「星際大戰」裡無所不在的原力,端看你是否能夠察覺並運用。若能夠發揮好的交互影響,將會得到互利的結果。
Thumbnail
人們進入社會後,慢慢隨著心境的變化,會開始意識到⋯
偏見(bias)在字典中指的是「因為允許個人意見影響判斷,而以不公平方式去支持或反對特定人事物的行為。」又可以分為「有意識的偏見」(也稱為「顯性偏見」)與「無意識偏見」,其中,無意識偏見潛藏在個人價值觀與信念中,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卻影響著我們做出日常行為、決策與情緒。
Thumbnail
自我訊號加上社會訊號,會更吸引人做出我們想要的事情嗎? 自我訊號可以傳遞一個人的自我價值,社會訊號則代表一個人想對社會大眾展現的樣貌,兩種訊號都可能會誘使一個人做出要證明自己的行為。 但是如果設計出,兩種訊號都很強的環境,是不是更會誘使一個人做出我們希望得到的結果?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所攜帶的情緒記憶及社會的集體意識形塑了我們內在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影響了我們投射於外境的思想與言行,也逐步影響我們對內在自我的認知。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界裡,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心理建議和法則。從社交媒體到自助書籍,無處不在的心理建議似乎都在告訴我們如何生活得更好。但是,並非所有的建議都是科學的,有些甚至可能對我們造成負面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辨別和選擇那些真正有益於我們的心理法則呢?
Thumbnail
談到影響力,也許你認為「那是政治人物/ 明星/ 網紅才需要的,與我無關」,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處在一個影響力交互作用的世界,既受到他人的影響讓我們產生目標與期望,我們也對他人產生影響。影響力就如同「星際大戰」裡無所不在的原力,端看你是否能夠察覺並運用。若能夠發揮好的交互影響,將會得到互利的結果。
Thumbnail
人們進入社會後,慢慢隨著心境的變化,會開始意識到⋯
偏見(bias)在字典中指的是「因為允許個人意見影響判斷,而以不公平方式去支持或反對特定人事物的行為。」又可以分為「有意識的偏見」(也稱為「顯性偏見」)與「無意識偏見」,其中,無意識偏見潛藏在個人價值觀與信念中,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卻影響著我們做出日常行為、決策與情緒。
Thumbnail
自我訊號加上社會訊號,會更吸引人做出我們想要的事情嗎? 自我訊號可以傳遞一個人的自我價值,社會訊號則代表一個人想對社會大眾展現的樣貌,兩種訊號都可能會誘使一個人做出要證明自己的行為。 但是如果設計出,兩種訊號都很強的環境,是不是更會誘使一個人做出我們希望得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