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日誌113.03.05_重新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驗傳承】

今天直接參與夥伴們分享運動英文課觀察的部分,透過夥伴們的描述,我看到了平常在自然課孩子們我沒有留意到的一面,像是:郁欣和之姸之前有過糾紛。郁欣在爭論時振振有詞,而且會確認大人是否真的有看到她的亮點或只是為了稱讚而稱讚。我之前對郁欣的印象一直是一個超可愛、愛撒嬌,但是學習跟不上的女孩。之姸在爭論時容易否定對方,平常是個很有想法的女生,善於觀察整體狀況,但比較不擅長拒絕和打開話題交朋友。而我對之妍僅有安靜、學習認真、筆記整理得好等印象。因為和他們相處的時間太少(只有自然課),加上我自己本身各方面的功力不足,經驗值太低,還沒辦法將一邊上課、一邊掌握班級氣氛、一邊觀察孩子們的反應做到通通熟練、融會貫通。之後我希望可以在上下課時多留意觀察孩子們的狀況和反應,更了解他們。之後運用在自然課上,讓整體上課環境變得更舒適。

【亮語精神】

接續培訓日的課程,今天阿亮老師帶我們看了亮語精神的第三點:思考。思考的目的(What)和畫面,以及過程(How)都很重要。因為人類不會讀心術,所以聽者需要透過提問去了解需求者的目的腦補所需的畫面,並將過程付諸行動。感謝楊晟勇士透過衛生紙事件讓我對「思考」的概念更為清晰。回想一開始在自然課備課時,我腦中甚至連桌椅的畫面都浮現不出來;後來經過一次次的討論與檢討,現在腦海中能夠浮現教室桌椅和幾位學生的臉了,希望未來大家的臉都能出現XD。

【觀閱讀課】

今天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觀察寶寶老師如何控制班級氣氛。因為我發現我自然課很容易出現孩子們嗨起來我控制不住的情況。我發現寶寶老師下的指令都很明確簡潔,像是:轉、看我(打響指)、等一下、stop我聽不到誰講話了等,還會**向前伸手做暫停的動作,用手勢來輔助氣氛控制。**我要學起來用在自然課上。另外,今天看到他們享受著一次又一次的1分鐘小討論,改變了我之前對小組討論的定義。寶寶老師說:不是每次對談都是當成討論,可以是費曼學習(教人)、開放式討論(結局二選一)等,讓他們有事做就好。我之前都把小組討論想得太嚴肅了。最後給自己定個小目標:之後要確認所有人都在進入狀態,準備好再進小組討論。

【讀書會1】

今天讀書會Tony帶我們討論了第一章的內容,身為學生的我感觸良多。我憑著短期記憶在國中國小名列前茅,但升上高中後,知識量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難,我這種抱佛腳型和踏實讀書型的學習成果差異就越來越明顯。然而,我的讀書方式卻沒有做合適的改變,因此成績越來越差,看到那些認真學習成績進步的同學們,心理會有所不甘,我羨慕著同學們的決心與毅力,卻沒有勇氣面對自己不是最優秀的事實,因此將成績不重要當成藉口,開始逃避。我覺得反正不管什麼事大家都看成績,所以我對成績以外的事都不上心:社團練習不用心、打球不專心、下課坐在位置上寫作業或抱佛腳,這糟糕的學習態度甚至延伸到了大學,到現在我還是沒有擺脫對成績的追求。而有些教授還會刺激學生:「你看我上課都有說會考什麼,阿那些沒來聽課的沒聽到考不好我也沒辦法」教授可能想藉此刺激大家學習,但我聽起來是這樣的:「會考什麼我上課都有講,你們來上課沒聽到考不好是你活該不關我的事,我教的很認真了」這讓我開始對去教室上課感到厭煩及排斥,老師教授們是依照成績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些老師或許有心想和學生互動,但面對被動的學生們,只好拋出問問題加分來吸引同學回答,每次看到這種情況都覺得很心酸,看在眼裡卻愛莫能助。然而,現在在實人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起努力將教育的烏托邦化為現實,這在我心中點燃了一把希望的火苗,正如第一章結語:

「教育不是住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這把火點燃的不只是孩子們內心的求知慾。也重燃了老師們的目標與初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芝麻的沙龍
11會員
16內容數
實人練習生日誌
芝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21
如果學習是一場單純的化學反應,那孩子和書本(學習資源)是反應物,成功吸收內化知識的孩子是產物,而老師是影響反應速率的變因,是溫度、是壓力、是催化劑……。最終孩子會走向自己的路,老師會參與下一場化學反應。我正在準備越過活化能。
Thumbnail
2024/05/21
如果學習是一場單純的化學反應,那孩子和書本(學習資源)是反應物,成功吸收內化知識的孩子是產物,而老師是影響反應速率的變因,是溫度、是壓力、是催化劑……。最終孩子會走向自己的路,老師會參與下一場化學反應。我正在準備越過活化能。
Thumbnail
2024/04/30
今天做了同理心的練習、體驗了不被同理的感覺,某些內容讓大家發笑,笑得心酸。最後想要藉寶寶老師在閱讀課後播的那首歌,在孩子們去日本前給他們一個祝福。
Thumbnail
2024/04/30
今天做了同理心的練習、體驗了不被同理的感覺,某些內容讓大家發笑,笑得心酸。最後想要藉寶寶老師在閱讀課後播的那首歌,在孩子們去日本前給他們一個祝福。
Thumbnail
2024/04/16
「芭芭芭芭芭娜娜!香蕉香蕉香蕉香蕉!」 這是一篇,從頭到尾都是香蕉的日誌,香蕉的皮和亮語一樣是黃色的!黑掉的香蕉和亮語的木馬一樣是黑色的!嘿嘿嘿,我究竟在寫些什麼呢?
Thumbnail
2024/04/16
「芭芭芭芭芭娜娜!香蕉香蕉香蕉香蕉!」 這是一篇,從頭到尾都是香蕉的日誌,香蕉的皮和亮語一樣是黃色的!黑掉的香蕉和亮語的木馬一樣是黑色的!嘿嘿嘿,我究竟在寫些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怎麼介入】 面對今天的各種課程,我有以下的觀察與反思: 自然課 今天因為一些因素,只有我和自然老師在教室負責課程,禮拜一的第一節課都會比較浮躁一些,孩子們在開場後、自然老師已經進入課程時,部分孩子有時會小聲聊天、放空,當下我應該要介入嚴肅告訴這些孩子,但我當下不知道該怎麼介入老師的課程,怕我
Thumbnail
【怎麼介入】 面對今天的各種課程,我有以下的觀察與反思: 自然課 今天因為一些因素,只有我和自然老師在教室負責課程,禮拜一的第一節課都會比較浮躁一些,孩子們在開場後、自然老師已經進入課程時,部分孩子有時會小聲聊天、放空,當下我應該要介入嚴肅告訴這些孩子,但我當下不知道該怎麼介入老師的課程,怕我
Thumbnail
A乖乖地,不多話,也不太會主動跟別人說話,老師上課總是專心聽,就算隔壁同學嬉鬧聲已過大,還是繼續「表面上」專心聽課。聯想到剛進入團體生活(當年的幼稚園)的我,就是如此,不敢表達自己,不敢上課亂動,跟不敢跟同學一起嬉鬧,其實內心早已跟他們一起玩樂去了。
Thumbnail
A乖乖地,不多話,也不太會主動跟別人說話,老師上課總是專心聽,就算隔壁同學嬉鬧聲已過大,還是繼續「表面上」專心聽課。聯想到剛進入團體生活(當年的幼稚園)的我,就是如此,不敢表達自己,不敢上課亂動,跟不敢跟同學一起嬉鬧,其實內心早已跟他們一起玩樂去了。
Thumbnail
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老師總會發現和傾聽孩子不同的想法, 偶爾是生活趣事,有時是自己學習到事物的成就感, 有時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話題~ 詠淇:「老師,當老師好玩嗎?」 老師:「嗯......好玩呀!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可以做,還有可愛的小朋友。」 軒穜:「那當老師是不是有點辛
Thumbnail
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老師總會發現和傾聽孩子不同的想法, 偶爾是生活趣事,有時是自己學習到事物的成就感, 有時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話題~ 詠淇:「老師,當老師好玩嗎?」 老師:「嗯......好玩呀!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可以做,還有可愛的小朋友。」 軒穜:「那當老師是不是有點辛
Thumbnail
【進階觀課】 面對今天的數學課,我有以下的觀察與收穫: l   孩子上課不專心時,試著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責備,而是以夥伴的角度去提醒,並同時將提醒延伸到其他的孩子,例如:阿昊上課不專心時,Tony老師直接說:「昊恩你要跟我有默契啊,該認真就要認真,其他人也是喔!」就繼續接回課程了。  
Thumbnail
【進階觀課】 面對今天的數學課,我有以下的觀察與收穫: l   孩子上課不專心時,試著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責備,而是以夥伴的角度去提醒,並同時將提醒延伸到其他的孩子,例如:阿昊上課不專心時,Tony老師直接說:「昊恩你要跟我有默契啊,該認真就要認真,其他人也是喔!」就繼續接回課程了。  
Thumbnail
新學季第一堂數學課,我在Tony老師和孩子的對話中看見他如何走進孩子們的心
Thumbnail
新學季第一堂數學課,我在Tony老師和孩子的對話中看見他如何走進孩子們的心
Thumbnail
「重新聚焦,再強化」,一直實人老師們一直默默在做的事,讓孩子進入當下的狀態,從前一次的經驗學習,再更進步,但今天,我孩子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重新聚焦,以及不一樣的再強化。
Thumbnail
「重新聚焦,再強化」,一直實人老師們一直默默在做的事,讓孩子進入當下的狀態,從前一次的經驗學習,再更進步,但今天,我孩子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重新聚焦,以及不一樣的再強化。
Thumbnail
【你看到什麼】 自然課,老師在帶著孩子檢討著上禮拜的自然總測驗,孩子們用自學和討論的方式,逐題檢視自己的錯誤,老師則在一旁確認孩子的狀態,整個過程的互動性和學習性是高的,但我覺得好像有哪裡怪怪的。   經過觀察和詢問,才發現原來有些狀況是容易被忽略的,例如:答對題目的孩子並沒有意識到檢討和自身
Thumbnail
【你看到什麼】 自然課,老師在帶著孩子檢討著上禮拜的自然總測驗,孩子們用自學和討論的方式,逐題檢視自己的錯誤,老師則在一旁確認孩子的狀態,整個過程的互動性和學習性是高的,但我覺得好像有哪裡怪怪的。   經過觀察和詢問,才發現原來有些狀況是容易被忽略的,例如:答對題目的孩子並沒有意識到檢討和自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