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寒大地的台籍日本兵生命經驗- 讀陳力航《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零下六十八度是什麼感覺?

首先,零下二十度時,光是呼吸就會痛;在零下二十至四十度之間時,若將香蕉當槌子使用,有可能將釘子打進去;到負四十度時,熱水會在一瞬間變成雪。

曾經聽過幾個分享自己家族父執輩在二戰時期,作為台籍日本兵在南洋作戰、而後日本戰敗被送往戰俘營的悲慘經驗,但是關於台籍日本兵在西伯利亞戰俘營的經驗,則是鮮少聽說。對於在北方大地的戰俘營,印象較深刻的是之前收看某日本電視台,到世界各地拜訪住在當地的日本人,有一位定居哈薩克的老先生,也是在日本戰敗後淪為戰俘,被送到位於哈薩克的收容所,在零下四十度低溫與缺乏糧食的環境中勞動,幸運的活了下來,後來因史達林的赦免,得以離開收容所,在哈薩克重啟人生。記得主持人曾試著問老先生關於收容所中的記憶,老先生痛苦地說不出話,那是一段他不想回憶的過去。

 

這本《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則是以台籍日本兵的視角,將這段歷史重新展示在世人眼前。作者的祖父陳以文是台籍日本兵,在二戰時期被派駐到滿洲國關東軍駐守,而後日本投降,蘇聯也因戰爭百廢待舉、青壯年勞動力短缺,德國和日本的戰俘便成為蘇聯的勞動力來源。戰俘們以為戰爭結束了可以返回東京,沒想到卻是往反方向行駛,他們一車一車的被送往中亞、東歐、西伯利亞等地。極地的酷寒加上嚴苛的勞動環境,能夠活下來已是奇蹟,「今天平安結束了,明天也希望能平安」

 

書中的文字敘述相當平實,幾乎不帶情緒;然而身處承平時期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他們除了身體承受的苦痛,還有心理的折磨。作者提到,祖父後來離開戰俘營,返回家鄉宜蘭多年後,仍然會和當時在軍中或戰俘營的同袍聯繫,時常前往日本和他們聚會,聊著那段難以為外人道的過去,直到他成家立業、甚至成為祖父多年後都是如此。因為經歷過共同的苦痛、分享著類似的創傷記憶,他們得以在這樣的群體中,確認自我的價值,而這段同袍情誼,也成為一生中至關重要的人際關係。

 

戰爭中千千萬萬的軍人、人民都只是小人物,無情地被時代的巨輪輾壓,身不由己;當陳以文從戰俘營歸來,家鄉卻已經物換星移、政權遞嬗,說著一口流利的日文,卻被日本當作外國人;從蘇聯回台,卻被中華民國政權當作可能受共產黨煽動的可疑分子,自我認同的追尋成為往後人生中的重要課題;雖然只是個人的生命經驗,然而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書中除了作者將祖父的口述歷史輔以史料細節的流暢書寫,亦搭配不少珍貴的相片、地圖、與文件輔助說明,相當值得一讀。


延伸閱讀:

滿州國的日本軍人在日本戰敗後,被送到西伯利亞勞動改造。一名熟悉俄文、作為蘇聯與日本兵溝通橋樑的日本軍人山本幡男,永遠無法回到日本;受過山本幫助的日本軍人,為了答謝同袍,冒著生命危險把山本的遺書送回日本。

  • 小熊英二《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已絕版,可到圖書館借閱):

作者小熊英二是名歷史學者,這本書與《零下六十八度》的視角相似,紀錄的是作者父親的二戰回憶,一個平凡人的戰爭與人生體驗。

  • 極地重生(As Far as My Feet Will Carry Me,德文 So weit die Füße tragen)(電影):

德國戰俘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勞改營,為了逃出這個嚴寒煉獄,他展開了14000公里的逃亡旅程。


喜歡以上的心得分享嗎?歡迎透過以下連結購書,同時也能支持我繼續創作:

樂天kobo讀冊TAAZE金石堂讀墨Readmo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ga的書櫃
19會員
68內容數
我的書櫃堆了太多買來沒看的書,看書的速度永遠跟不上買書的速度,實行書櫃斷捨離之際也想用寫作的方式,重新挖掘這些塵封在書櫃深處的文字價值。
Nga的書櫃的其他內容
2025/01/02
上一篇文分享了2024最喜歡的幾本小說,這一篇來分享非小說類的好書!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感興趣的書吧!
Thumbnail
2025/01/02
上一篇文分享了2024最喜歡的幾本小說,這一篇來分享非小說類的好書!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感興趣的書吧!
Thumbnail
2024/10/11
這本書以平實的文字敘述了陳澄波的一生。如同書名,談到陳澄波,就一定會提及他的妻子-張捷,兩人婚後陳澄波到東京留學、後來到上海教書,張捷一個人在家鄉獨力撫養三個孩子,支持著丈夫的夢想;後來陳澄波在228事件中被殺害,張捷強忍著悲痛,低調而堅強的活下去,為了幫丈夫討一個公道,張捷的堅強令人動容又不捨。
Thumbnail
2024/10/11
這本書以平實的文字敘述了陳澄波的一生。如同書名,談到陳澄波,就一定會提及他的妻子-張捷,兩人婚後陳澄波到東京留學、後來到上海教書,張捷一個人在家鄉獨力撫養三個孩子,支持著丈夫的夢想;後來陳澄波在228事件中被殺害,張捷強忍著悲痛,低調而堅強的活下去,為了幫丈夫討一個公道,張捷的堅強令人動容又不捨。
Thumbnail
2024/09/30
「台灣島位於暖和的南海之上,島上高峰連立所產生的雲,格外美麗而多變。這裡的雲吸飽豐富的水氣後飄蕩於空中,行程有節奏的流動感。南國的雲比日本北方的雲有更大的粘著力,雲粘附於山肌,或凝聚成龐然大物,或離散而獨自逍遙,上述各種姿態,無時不刻衝擊我的心弦。」
Thumbnail
2024/09/30
「台灣島位於暖和的南海之上,島上高峰連立所產生的雲,格外美麗而多變。這裡的雲吸飽豐富的水氣後飄蕩於空中,行程有節奏的流動感。南國的雲比日本北方的雲有更大的粘著力,雲粘附於山肌,或凝聚成龐然大物,或離散而獨自逍遙,上述各種姿態,無時不刻衝擊我的心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第十三章 小島位置緯度偏高,沒有陽光照射時總讓人感覺寒冷,有時清晨會感到凜冽的寒氣從臉頰旁襲來,我將被子拉得再緊也不覺得暖和。張開睡眼惺忪的雙眼,透過捲簾看見玻璃上全是霧氣,屋外烏雲密佈、綿綿細雨紛飛。 嗯,今天暖爐中的柴火興許是提早燃盡了。 迪妮絲太太教我們,睡前將大塊木柴沿著火爐的
Thumbnail
第十三章 小島位置緯度偏高,沒有陽光照射時總讓人感覺寒冷,有時清晨會感到凜冽的寒氣從臉頰旁襲來,我將被子拉得再緊也不覺得暖和。張開睡眼惺忪的雙眼,透過捲簾看見玻璃上全是霧氣,屋外烏雲密佈、綿綿細雨紛飛。 嗯,今天暖爐中的柴火興許是提早燃盡了。 迪妮絲太太教我們,睡前將大塊木柴沿著火爐的
Thumbnail
零下六十八度是什麼感覺? 首先,零下二十度時,光是呼吸就會痛;在零下二十至四十度之間時,若將香蕉當槌子使用,有可能將釘子打進去......。
Thumbnail
零下六十八度是什麼感覺? 首先,零下二十度時,光是呼吸就會痛;在零下二十至四十度之間時,若將香蕉當槌子使用,有可能將釘子打進去......。
Thumbnail
  聖誕節剛過,冰冷沒陽光的早晨,360纜車站。   小崔不停打哆嗦,口中冒出白煙。   「昨天突然轉冷,是入冬以來最凍,只有攝氏3度。」   小崔跟隨沈初二來到案發地點。   「這裡沿海空曠,昨晚跌過零度。」   小崔全身無法自控在顫抖。   「先看看屍體!」
Thumbnail
  聖誕節剛過,冰冷沒陽光的早晨,360纜車站。   小崔不停打哆嗦,口中冒出白煙。   「昨天突然轉冷,是入冬以來最凍,只有攝氏3度。」   小崔跟隨沈初二來到案發地點。   「這裡沿海空曠,昨晚跌過零度。」   小崔全身無法自控在顫抖。   「先看看屍體!」
Thumbnail
刀鋒灣城的冬天依然寒冷,被凍僵的身軀,卻還需要繼續前行。
Thumbnail
刀鋒灣城的冬天依然寒冷,被凍僵的身軀,卻還需要繼續前行。
Thumbnail
抵日第四天,才進入旅行的節奏。 第一次經歷高緯度的天冷。 我極度怕冷也怕雨,以往冬季的雪是一個與我無關的遙遠神話。 冬日出遊,算打破了我第一道鐵律。 (人到底有多少不可動搖的鐵律?)此地的冷,卻無絕人之路。 少了濕氣敲邊鼓,零度除了讓眼鏡起霧,另有一番清冷的爽快,俐落切割萬物的線條。
Thumbnail
抵日第四天,才進入旅行的節奏。 第一次經歷高緯度的天冷。 我極度怕冷也怕雨,以往冬季的雪是一個與我無關的遙遠神話。 冬日出遊,算打破了我第一道鐵律。 (人到底有多少不可動搖的鐵律?)此地的冷,卻無絕人之路。 少了濕氣敲邊鼓,零度除了讓眼鏡起霧,另有一番清冷的爽快,俐落切割萬物的線條。
Thumbnail
2048年冬季,日本那霸吹起陣陣寒風......
Thumbnail
2048年冬季,日本那霸吹起陣陣寒風......
Thumbnail
這幾天天氣真的有夠冷,很多高海拔的山區也都下雪了,在亞熱帶的台灣能看到這樣的景象的確不太常見。如果想直接衝到山上看雪景也好,或是待在家中從社群平台上欣賞網友們分享各地的雪景也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暖做好。
Thumbnail
這幾天天氣真的有夠冷,很多高海拔的山區也都下雪了,在亞熱帶的台灣能看到這樣的景象的確不太常見。如果想直接衝到山上看雪景也好,或是待在家中從社群平台上欣賞網友們分享各地的雪景也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暖做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