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韓國和日本的岩館抱石路線難度設計的差異

桌長10-avatar-img
發佈於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你覺得這條路線應該是V幾?」

#影片是昨天開啟這串討論的路線

回國後第一次抱石,回到B-topia 報到,老闆問我,韓國特訓如何,有沒有進步?我說今天來試看看(笑)。


信心滿滿的上了牆,然後發現,以為我有進步,結果追趕不上岩館進步的速度啊!有夠難!!

一邊爬一如往常的抱怨(又愛又恨):「這條不該是V2吧!明明就是V3!」


老闆就順口問了我們一個有趣的問題:「那你們覺得怎麼去評定什麼叫V2、什麼叫V3的路線?」


然後我們就開始討論了彼此不同的角度跟能力所看到的點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答案。


對懿霆來說可能是要基礎力量到某個程度,但對老闆來說是需要某個技巧要能做到,老闆也分享了他們在訂線過程的各種心路歷程,實在很有趣(心裡的小惡魔跟小天使在對抗,但大概小惡魔比較常勝出,不小心越改越難之類的)。


雖然我也很認同老闆說的,動作跟技巧比力量更重要,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從上一個等級到下一個等級之間有沒有循序漸進。


爬過日本(2間)跟韓國(參觀13間,實際爬7-8間)岩館以後,雖然每間岩館的難易度不太一樣,風格也不盡相同,但跟台灣爬過的岩館比起來(12間),我最常在台灣感受到的是難度的斷層感。


尤其是在新手的這個撞牆期很長,挫折感也很重。

從V1到V2 難度會感覺瞬間拉升許多,沒有循序漸進的感覺。

身邊很多朋友嘗試個一兩次就不太想再玩抱石了,因為太難,沒什麼路線可以爬,沒有成就感。(如果當初不是懿霆很熱愛,我應該很早就放棄了)。

-

日本我最喜歡的一間岩館是在大阪的Roca,可以讓我感受到每個等級之間的循序漸進,動作引導性很強,只要你按照它的路線去反覆練習,是可以明顯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不知不覺就可以學到某個動作,進到下一個階級。

例如他V3希望你做到的動態動作,他會在V1-V2就會稍微近一點的手點或是拆解動作的路線讓你去練習。


當然隨著強度增加,也會有不同變化的課題,只是在初階的時候學習可以很紮實,同時也給你信心(但我們爬的另外一間是超難難到爆的那種)。


-


在韓國則是大部分都讓我感覺到非常新手友善,難度都分了非常多的等級,平均約9到10級,個人體感是爬到第4、5級的時候才會差不多到台灣V3的程度(但往上難的還是很難,做不到還是做不到)。


也就是說他們不管什麼難度,都有非常多的路線可以爬,尤其是新手,所以你不會覺得好像去岩館一下子就沒事情做了。


除此之外他們的岩館設計的都各有特色又舒適,所以韓國的抱石真的超乎我們想像的受年輕人歡迎,光首爾就超過20間以上,而且幾乎每次去,不分平假日都可以看到很多人。


(雖然首爾也是臺北的2.2倍大,但他們在鬧區的岩館密集程度很驚人,真的跟健身房差不多的概念)。

-

回到B-topia ,老闆說,太簡單的話,大家也會抱怨,爬過了就不想爬,所以他們才不想讓大家一口氣就完成。


對啦,我也覺得最好玩的路線就是在那個「你以為你做不到,但其實多嘗試一下、ㄍㄧㄥ一下,居然可以做到的感覺」。


但那個剛剛好,就是最困難的事。

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同一條線爬起來的感覺就差很多。


我覺得的剛剛好,對他來說可能太簡單;他覺得的難,對我來說是輕而易舉,所以更難「公平地」評定一條路線難度在哪。


對我個人而言,好玩也不在那是V幾的路線,而是如果我能透過一條線學到東西,或是嘗試一些有趣的動作或解法出來,就算爬不完,我還是會覺得很好玩!


所以我還是被B-topia 虐的很開心的


只是希望可以幫新手們多爭取一點路線,讓他們可以感受到更多抱石的樂趣,我才更好推朋友們坑啊!


也好想知道大家心中的V2跟V3路線的差別應該會是什麼呢?


#以上純屬弱雞個人體感觀點歡迎友善討論。

#之後再來分享爬過的岩館

#愛的抱抱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桌長10
7會員
35內容數
擁抱真實的自己,就也能同理對方的脆弱 收聽Podcast:隔壁的桌子 https://solink.soundon.fm/nextable
桌長10的其他內容
2024/05/08
#運動攀登| #龍洞|校門口|oh!(5.8) 這上面的景色,我想我會記得很久很久。 花了13分鐘完攀,嘗試了3次,最後一次掉了3次,20米的攀登路線,我以為我不可能做得到。 「要放棄嗎?還是再嘗試一下?」矛盾的念頭一直不時在腦海中交替出現。 無能為力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同時,在每
Thumbnail
2024/05/08
#運動攀登| #龍洞|校門口|oh!(5.8) 這上面的景色,我想我會記得很久很久。 花了13分鐘完攀,嘗試了3次,最後一次掉了3次,20米的攀登路線,我以為我不可能做得到。 「要放棄嗎?還是再嘗試一下?」矛盾的念頭一直不時在腦海中交替出現。 無能為力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同時,在每
Thumbnail
2024/04/17
3月初懿霆丟出台中大埔的市長盃,問大家有沒有興趣一起去比賽,那時候我抱石程度還在V1~V2之間游離,V2也常過不了,比賽最低的組別是V2,老實說完全沒有自信。 後來決定閉著眼睛報名了,反正就當去玩的,先不要想結果。-比賽當天真的緊張到不行,狂流手汗,邊爬邊發抖,尤其是看那些個子嬌小的弟弟妹妹,雖然
Thumbnail
2024/04/17
3月初懿霆丟出台中大埔的市長盃,問大家有沒有興趣一起去比賽,那時候我抱石程度還在V1~V2之間游離,V2也常過不了,比賽最低的組別是V2,老實說完全沒有自信。 後來決定閉著眼睛報名了,反正就當去玩的,先不要想結果。-比賽當天真的緊張到不行,狂流手汗,邊爬邊發抖,尤其是看那些個子嬌小的弟弟妹妹,雖然
Thumbnail
2024/03/19
自從去年12月打球時弄斷了一根手指,一直到2月過完年後才完全恢復,所以嚴格說起來,我是從2月中後才開始比較認真玩抱石。(出國前還因為拉傷而又休息了一個禮拜)。 一開始接觸抱石時,因為可以像個孩子一樣爬高,覺得很快樂,但從VB一路爬到V1,要挑戰V2的時候就開始卡關,中間也曾好幾度因為爬不過而自
Thumbnail
2024/03/19
自從去年12月打球時弄斷了一根手指,一直到2月過完年後才完全恢復,所以嚴格說起來,我是從2月中後才開始比較認真玩抱石。(出國前還因為拉傷而又休息了一個禮拜)。 一開始接觸抱石時,因為可以像個孩子一樣爬高,覺得很快樂,但從VB一路爬到V1,要挑戰V2的時候就開始卡關,中間也曾好幾度因為爬不過而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路線難度設計是如何影響抱石的體驗。回顧了個人在臺灣、日本和韓國的抱石經歷,並強調了循序漸進的訓練和新手友好的環境對提升新手信心的重要性。雖然因個人身體素質的影響,每人對同一條路線的看法可能迥然不同,但仍希望能鼓勵岩館規劃更多新手友善路線讓更多人樂於挑戰抱石。
Thumbnail
探討路線難度設計是如何影響抱石的體驗。回顧了個人在臺灣、日本和韓國的抱石經歷,並強調了循序漸進的訓練和新手友好的環境對提升新手信心的重要性。雖然因個人身體素質的影響,每人對同一條路線的看法可能迥然不同,但仍希望能鼓勵岩館規劃更多新手友善路線讓更多人樂於挑戰抱石。
Thumbnail
當同事問我:「初階百岳要去走哪裡比較妥當?」 「合歡群峰吧!」我回答。 於是就成行了。 因為已經走過合歡西峰好幾回,北峰的話兩隻手指頭也數不完,但從沒走過「合歡西峰下華岡」,但這對新手可能有點困難,於是安排了行前訓。(真的有夥伴在七星山體認到自己的不足而退出!) 行前訓: 保持運動習
Thumbnail
當同事問我:「初階百岳要去走哪裡比較妥當?」 「合歡群峰吧!」我回答。 於是就成行了。 因為已經走過合歡西峰好幾回,北峰的話兩隻手指頭也數不完,但從沒走過「合歡西峰下華岡」,但這對新手可能有點困難,於是安排了行前訓。(真的有夥伴在七星山體認到自己的不足而退出!) 行前訓: 保持運動習
Thumbnail
台南的嗨翻綜合體能館,是攀岩愛好者們絕對不能錯過的熱門聖地! 當我迎著期待的心情來到這個場所時,我立刻感受到這裡的活力和興奮氛圍。 館內擁有豐富的設施,讓人可以盡情體驗各式各樣的運動。
Thumbnail
台南的嗨翻綜合體能館,是攀岩愛好者們絕對不能錯過的熱門聖地! 當我迎著期待的心情來到這個場所時,我立刻感受到這裡的活力和興奮氛圍。 館內擁有豐富的設施,讓人可以盡情體驗各式各樣的運動。
Thumbnail
相較於首爾市區的繁榮和熱鬧,雖然只距離大約3個小時的車程,東海岸的江原道襄陽及束草一帶就顯得悠閒多了,除了束草市中心有幾棟比較高的大樓之外,基本上舉目所及都是非常開闊的視野,這裡也是南韓的度假勝地,除了隨處可見的沙灘之外,一個叫做雪嶽山(雪岳山)的國家公園,知名度也相當高。 蔚山岩就是位在雪嶽山國家
Thumbnail
相較於首爾市區的繁榮和熱鬧,雖然只距離大約3個小時的車程,東海岸的江原道襄陽及束草一帶就顯得悠閒多了,除了束草市中心有幾棟比較高的大樓之外,基本上舉目所及都是非常開闊的視野,這裡也是南韓的度假勝地,除了隨處可見的沙灘之外,一個叫做雪嶽山(雪岳山)的國家公園,知名度也相當高。 蔚山岩就是位在雪嶽山國家
Thumbnail
這家坐落在宜蘭市中心的久淘攀岩館,第一次來可以揪團來先上入門課程,我們玩的攀岩不用太多裝備,打破傳統的需要繩索、很多技術性裝備,久淘是抱石館。 說到抱石,他是一項依賴自身去做攀爬,不用太多裝備即可操作的運動。 抱石高度在六米以下,底下有三十公分的厚抱石墊保護,是非常安全而去新手也能操作的好玩運動,非
Thumbnail
這家坐落在宜蘭市中心的久淘攀岩館,第一次來可以揪團來先上入門課程,我們玩的攀岩不用太多裝備,打破傳統的需要繩索、很多技術性裝備,久淘是抱石館。 說到抱石,他是一項依賴自身去做攀爬,不用太多裝備即可操作的運動。 抱石高度在六米以下,底下有三十公分的厚抱石墊保護,是非常安全而去新手也能操作的好玩運動,非
Thumbnail
抱石因少了繩子的束縛,因此比起須確保的運動攀登,抱石更充分展現力與美,也增添許多風險,受傷案例更是層出不窮。消費者從岩牆墜落受傷,能向業者求償嗎?
Thumbnail
抱石因少了繩子的束縛,因此比起須確保的運動攀登,抱石更充分展現力與美,也增添許多風險,受傷案例更是層出不窮。消費者從岩牆墜落受傷,能向業者求償嗎?
Thumbnail
記憶中,攀岩很高是項既刺激又帶著風險讓人不敢隨意嘗識的運動。 抱持著這種心情多數人不會去嘗試它,但你知道最新最流行的抱石攀岩嗎?? 近年盛行的抱石有別以往~只有六米高下方還有軟墊保護你,一項安全且日常就能操作的運動誕生啦! 實際去攀岩館讓你看看,其實跟公園的攀爬牆比起來只高一些,但你以為就會變簡單很
Thumbnail
記憶中,攀岩很高是項既刺激又帶著風險讓人不敢隨意嘗識的運動。 抱持著這種心情多數人不會去嘗試它,但你知道最新最流行的抱石攀岩嗎?? 近年盛行的抱石有別以往~只有六米高下方還有軟墊保護你,一項安全且日常就能操作的運動誕生啦! 實際去攀岩館讓你看看,其實跟公園的攀爬牆比起來只高一些,但你以為就會變簡單很
Thumbnail
自從搬到了台中,覺得對於喜歡走走郊山的人來說這真的是首選城市啊!當時看到光是大坑就有1~10號步道可以爬,重點是離我們所居住的北屯不算太遠,就滿心期待把它好好的放到口袋清單等著我去完成。 適合新手(確定嗎?)的9、9-1、10號步道 散步進階版,有景也有得玩:6、7號步道
Thumbnail
自從搬到了台中,覺得對於喜歡走走郊山的人來說這真的是首選城市啊!當時看到光是大坑就有1~10號步道可以爬,重點是離我們所居住的北屯不算太遠,就滿心期待把它好好的放到口袋清單等著我去完成。 適合新手(確定嗎?)的9、9-1、10號步道 散步進階版,有景也有得玩:6、7號步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