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始前,先給結論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又或者如果是有恆心有大毅力者,將“影響圈”慢慢往“關注圈”靠攏,那麼必成就一番大事業。例如當初YouTube的創辦人之一陳士駿,見到當時2004南亞大海嘯發生時,各大媒體為了第一手的影像紀錄搶翻天,於是起心動念要做一個網站,可以讓大家將自己拍攝的影片分享出去,所以有了YouTube的誕生,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U_e5sVTNI)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三篇新聞(關注圈): AI進校園、AI浪潮、缺電議題
第一篇新聞,是台北市為了推動AI進入校園,編列了1000萬經費,而每校每年最多可以申請40萬補助(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575370)。
第二篇則是輝達公司(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斷言人工智慧將掀起第四波工業革命,而且推估會依靠超大規模的運算,進一步整合共享資源以及共享服務。超大規模運算則會衍生出超大規模的電力需求,因此黃仁勳也推測能源過剩的國家將迎來一波時代紅利(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40506000585-260301?chdtv)。
最後一篇,則是工商時報的報導,指出目前台灣似乎不缺電的原因,是因為2023年產業表現不佳,2023年全年出口總額較2022年減少9.8%。(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306700124-439901)。
看到這裡,就“關注圈”的部分,下一個小結論,AI很重要,會影響到接下來的產業結構,但是國內軟硬體資源還不到位。學校要的不只是經費,而是會教AI的老師,但是目前看來缺經費、也缺會教AI的老師。硬體部分因為AI推展現階段就是電力消耗很大,但是關於供電的問題,政府似乎還沒有提供一套完整數據來說服民眾說未來供電無虞。
北市千萬經費,中學及國小夠分嗎?
首先,接續第一篇新聞,請問全台北市中小學全部有幾間? 依據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網站的資料(如下表),高中71間、國中90間、國小有154間,總計315間中小學。若依照申請補助上限40萬,其實並不能照顧到所有學校(僅能供25所學校申請),即使是依最低門檻10萬,也不過是100間學校,依然無法全面覆蓋。
台北市已經是首善之區,所能提供的AI補助仍然是杯水車薪,遑論其他縣市的學校,究竟能分配到多少,而這是政府早在107年即提出的主要政策之一(台灣的「AI小國大戰略」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50a08776-e33a-4be2-a07c-a6e523f5031b),只見對產業界的大力挹注,對未來人才培育卻付之闕如。
校園內AI相關教學的師資足夠嗎?
再來則是校園內AI相關教學的師資部分,多數都由校內既有師資培訓而成,這會有兩個問題,第一,新學習的事物如果沒有反覆使用深化記憶,很容易還給講師。第二,培訓時間很短,AI世代的思維才是最需要去學習的,而不是單單只是相關工具的使用。下表是財團法人中技社於去年底11月時發行的專題「AI教師培育與教材教法之探討」(https://www.ctci.org.tw/media/9962/2023-11-ai%E6%95%99%E5%B8%AB%E5%9F%B9%E8%82%B2%E8%88%87%E6%95%99%E6%9D%90%E6%95%99%E6%B3%95%E4%B9%8B%E6%8E%A2%E8%A8%8E.pdf)。
其中提到於該年暑假期間舉辦的三場培訓營,報名人數106人,上課人數84人,到課率79%。針對到課的84人禁行問卷調查,最終回收79份,回收率94%。而這樣的辦理方式,是希望以受訓完後的老師返校擔任種子教師,希望能全面提升全校師資在AI領域上的教學能力。
其實筆者覺得更有效的方式,就是將AI受訓課程轉為線上E化課程,然後直接安排選修課程時間讓學生可以在校就上網學習,如此可以避免知識多層次傳遞的耗損(AI講師→種子教師→未受訓老師→學生)。假設每次傳授台下聽講者得以吸收80%,經過三次傳遞,最終學生能習得的部分只剩50%,和直接上E化課程80%,差異甚巨。另外在校安排時間學習目的在於消弭經濟差距,常人眼裡在正常不過標準配備: 筆電及可上網的手機,對許多學生的家庭而言,仍是難以負擔的硬體設備,這樣的安排應該會是多贏的局面。
AI浪潮來襲,大規模算力是基本需求
AI在可預見的未來,勢必將深入至各行各業,從文案撰寫、圖片生成、影片製作、文章內容摘述、語音轉文字、客戶資料蒐集、線上AI智能客服等基本運用之外,到高階應用,例如車輛自動導航駕駛、各行業的專家系統提供案例搜尋以及決策建議、工廠生產庫存較料出貨等排程優化、城市交通預估及疏導方案、電力系統網路升級及電料調度等,各行各業都將離不開AI,而AI運行的基本就是穩定的電力供給,一方面是給大型資料庫使用、一方面是AI運行計算時消耗用,只要電力能到位,AI幾乎什麼都能做。
台灣缺電嗎?
再來,就是能源政策的不透明。筆者無法在此評斷非核家園的好壞,或者是大力推行再生能源的對錯,只是政府從來沒辦法提出一份清楚的數據,完整的解釋各類型發電(燃煤、燃氣、再生能源、核電、水力等)所佔比例? 發電成本? 廢核損失的基載電力如何補上? 多餘的再生能源電力如何存儲? 未來如果大力推動AI增加的電力需求幅度多少? 另外要考慮AI整體上下游產業鏈的整體電力需求及預估逐年增幅,如此電力缺口有多大? 現有供電能力足以應付幾年? 未來如果缺電時,電力哪裡來? 還有多少時間準備及執行替代方案? 林林總總的一堆疑問,就是找不到政府單位提供一份完整報告,去解釋上述相關問題,所以,筆者不知道缺電與否,只知道政府目前沒有全套方案,去面對未來電力需求一定大幅增加的情況。
如何將焦點拉回到“影響圈”?
上述其實可以簡化至兩項問題,AI教育欠缺及電力問題,筆者針對前者,在網路上自行搜尋相關資源,於日前已經報名2024年Google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的免費線上課程,校園內既然找不到AI教學資源,那麼就外求啦! 並且預備將這部分的經驗,在之後納入“親子共創業”的一環,讓筆者的兩個女兒也能一起瞭解AI相關課程在教什麼。電力部分因為用的是筆電自帶電池,萬一真的停電,資料不會遺失也就不那麼在意,但是如果之後改用桌上型電腦,那麼會再另外準備不斷電系統,避免電腦突然關機而遺失資料的窘境發生。
有沒有發現,拉回到影響圈,並且具體的採取適當行動,其實一點都不難。
但是,往往可以看到許多人每天就是邊看新聞然後邊罵政府、罵民意代表、罵就業環境、罵物價高漲、罵薪水不漲,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罵完之後依樣洗洗睡覺,隔天繼續上班當奴隸,這種完全依賴外在條件去決定自己生活模式的人,就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態,反正都是別人的問題,都不是我的問題,要改正也是別人該改,和我無關。我做什麼都無用,因為外在太強大,而自身太渺小無法對抗。
醒醒吧! 筆者只信一句話:我命由我不由天!
共勉之!
PS. 如果您對“親子共創業”這樣的內容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
如果喜歡這篇創作,記得幫忙按個❤️愛心,然後✅追蹤才不會錯過新文章喔!
(縮圖取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