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兒從出生後就發現是左撇子,不論是拿玩具,拿東西,練習拿湯匙吃飯時一律都是先伸出左手,長輩曾因此強烈的要求我們要改成右手,理由是為了讓孩子去適應群體與社會。先生自述也是左撇子,但被公公硬改正成右手,雖然現在寫字、拿餐具是右手,但他仍覺得左手做起事來比較順暢。我們曾經也猶豫是否要逐漸修正孩子的習慣手,但發現給幫他練習用右手做事或吃飯,孩子使用右手做事的行動與舉止變得緩慢有障礙,東西拿不好,吃飯也掉滿地,挫折感很大,看在父母的眼裡,突然覺得有什麼意義嗎?這是孩子的本能與天性,刻意去改變有什麼好處呢?也因此我們決定堅決地立場,拒絕改變大女兒的慣用手,就順其自然吧。大女兒恢復慣用左手,不論拿剪刀、拿餐具吃飯、做勞作等等都很順手。但也因此右手似乎能做的事情不多,但該如何讓右手也能活動促進大腦兩邊平衡,想到鋼琴是兩手併用的樂器,或許可以幫助孩子也能運用左右手。
整整近半年,那架琴靜靜地躺著快生灰,直到寒假期間去了一趟阿姨家玩,有了轉機出現,孩子竟然開始主動彈琴,但彈奏的歌曲似乎與以往不同,老大才緩緩說出,在阿姨家,她們找了很多流行歌曲的樂譜,然後邊談邊玩,以往彈琴的樂趣回歸了,孩子在當中也找到自己的樂趣,對她而言彈琴有了另一層意義的連結,促發自己主動學習與追求的心,現在彈琴成為她舒緩情緒與享受音樂的最佳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