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彈琴的樂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女兒從出生後就發現是左撇子,不論是拿玩具,拿東西,練習拿湯匙吃飯時一律都是先伸出左手,長輩曾因此強烈的要求我們要改成右手,理由是為了讓孩子去適應群體與社會。先生自述也是左撇子,但被公公硬改正成右手,雖然現在寫字、拿餐具是右手,但他仍覺得左手做起事來比較順暢。我們曾經也猶豫是否要逐漸修正孩子的習慣手,但發現給幫他練習用右手做事或吃飯,孩子使用右手做事的行動與舉止變得緩慢有障礙,東西拿不好,吃飯也掉滿地,挫折感很大,看在父母的眼裡,突然覺得有什麼意義嗎?這是孩子的本能與天性,刻意去改變有什麼好處呢?也因此我們決定堅決地立場,拒絕改變大女兒的慣用手,就順其自然吧。大女兒恢復慣用左手,不論拿剪刀、拿餐具吃飯、做勞作等等都很順手。但也因此右手似乎能做的事情不多,但該如何讓右手也能活動促進大腦兩邊平衡,想到鋼琴是兩手併用的樂器,或許可以幫助孩子也能運用左右手。


孩子初學琴的過程很順利進步也很快,一開始很開心的學習,到最後僅剩下每天被規定的練習,過程中也經歷低谷,琴彈到最後有瓶頸,動力似乎逐漸消失,中間還歷經疫情的風暴,無法實體上課改為線上教學,雖然減少了每周的往返,但孩子似乎越來越覺得沒有動力,也逐漸不想在彈琴,身為父母的我們覺得很可惜,但孩子內在的動力暫時找不到,到最後我們也只能先順著著孩子的意願,不想因為強迫而讓孩子更反感。


整整近半年,那架琴靜靜地躺著快生灰,直到寒假期間去了一趟阿姨家玩,有了轉機出現,孩子竟然開始主動彈琴,但彈奏的歌曲似乎與以往不同,老大才緩緩說出,在阿姨家,她們找了很多流行歌曲的樂譜,然後邊談邊玩,以往彈琴的樂趣回歸了,孩子在當中也找到自己的樂趣,對她而言彈琴有了另一層意義的連結,促發自己主動學習與追求的心,現在彈琴成為她舒緩情緒與享受音樂的最佳時刻。

avatar-img
5會員
5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家味人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旅遊是一場安息 旅遊是一場重新開始也重新檢視 旅遊注入新的心力、也沉澱了內心, 旅遊帶來新視野, 旅遊,是遊玩也是關係的建立與重新的開始。 從去年12月開始, 哪來這麼多事情, 在工作上忙不停, 像個陀螺一樣不地打轉。 在心力耗竭的情況下真的很想離開職場。 難得完成一段落,為自己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老大心血來潮,看了生乳酪起司蛋糕影片後說自己做看看打發無聊的時間, 連假到哪都人擠人,天氣熱,人又多的地方,不是我們的選項,於是提議去採購與吃美食,度過一天,帶著孩子開心的採買,隨處逛逛也是放鬆的時刻。 回到家,老大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做看看,看到在廚房裡忙進忙出的老大身影,熟練地拿著做甜點的器具
最近嘗試使用不銹鋼鍋具烹煮食物,一直都是不沾鍋的愛用者 不論煎蛋 煎魚總是能輕鬆上手,但回顧了去年,光是不沾鍋具已經淘汰換了好幾個,這些家總下來的錢也不少,不沾雖好用,但只要不小心有刮痕表面破壞後,溶出毒素外也將這些吃下肚,清潔也要注意不能刮到,煮飯更要小心翼翼的,每次總要定期的檢視鍋具,,定期的
台南有名的虱目魚,除了能做各式各樣的虱目魚料理,從魚肚、魚皮、魚腸、魚丸等等,應有盡有,但個人唯獨最愛就是這間位於開元路的虱目魚皮湯,真的很吃又Q彈,湯頭又鮮甜,吃遍大台南的魚皮湯,總覺得目前還沒有吃到比這間好吃的。有些是沒有裹魚漿的魚皮,刺若清除不乾淨還會吃到刺與油膩的感覺。唯獨這間的魚皮,料理得
5/5開元路無名虱目魚
新的一年,為自己找個時間,好好的沉澱情緒與整理思緒、也需要為家裡囤積的衣服、物品做整頓與清理。為自己預備好迎接新的一年新的挑戰吧。   平常因為工作忙碌,用不到的東西或新品,暫無時間整理都統統丟在儲藏室,一開門差點被土石流般地流瀉下的東西給砸到,也該為他們找個家吧。整理物品是最大工程,但仍舊需要一
旅遊是一場安息 旅遊是一場重新開始也重新檢視 旅遊注入新的心力、也沉澱了內心, 旅遊帶來新視野, 旅遊,是遊玩也是關係的建立與重新的開始。 從去年12月開始, 哪來這麼多事情, 在工作上忙不停, 像個陀螺一樣不地打轉。 在心力耗竭的情況下真的很想離開職場。 難得完成一段落,為自己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老大心血來潮,看了生乳酪起司蛋糕影片後說自己做看看打發無聊的時間, 連假到哪都人擠人,天氣熱,人又多的地方,不是我們的選項,於是提議去採購與吃美食,度過一天,帶著孩子開心的採買,隨處逛逛也是放鬆的時刻。 回到家,老大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做看看,看到在廚房裡忙進忙出的老大身影,熟練地拿著做甜點的器具
最近嘗試使用不銹鋼鍋具烹煮食物,一直都是不沾鍋的愛用者 不論煎蛋 煎魚總是能輕鬆上手,但回顧了去年,光是不沾鍋具已經淘汰換了好幾個,這些家總下來的錢也不少,不沾雖好用,但只要不小心有刮痕表面破壞後,溶出毒素外也將這些吃下肚,清潔也要注意不能刮到,煮飯更要小心翼翼的,每次總要定期的檢視鍋具,,定期的
台南有名的虱目魚,除了能做各式各樣的虱目魚料理,從魚肚、魚皮、魚腸、魚丸等等,應有盡有,但個人唯獨最愛就是這間位於開元路的虱目魚皮湯,真的很吃又Q彈,湯頭又鮮甜,吃遍大台南的魚皮湯,總覺得目前還沒有吃到比這間好吃的。有些是沒有裹魚漿的魚皮,刺若清除不乾淨還會吃到刺與油膩的感覺。唯獨這間的魚皮,料理得
5/5開元路無名虱目魚
新的一年,為自己找個時間,好好的沉澱情緒與整理思緒、也需要為家裡囤積的衣服、物品做整頓與清理。為自己預備好迎接新的一年新的挑戰吧。   平常因為工作忙碌,用不到的東西或新品,暫無時間整理都統統丟在儲藏室,一開門差點被土石流般地流瀉下的東西給砸到,也該為他們找個家吧。整理物品是最大工程,但仍舊需要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了打破慣性 開始用左手畫畫 也想著每天還能做一些什麼不同的選擇呢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為了要打破慣性思考,開發右腦,最近開始刻意多使用左手。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打造一雙看得到出口的眼睛---移動.妙不可言。》   #太完美主義的孩子要怎麼引導 有位鋼琴老師在網上提出她的疑惑,是不是太完美主義的孩子不適合學琴?   她帶的一名孩子(簡稱A),剛開始時學琴態度很積極,同樣的年齡段,別的小孩都在玩,A會自己主動花很多時間在鋼琴上,不須家長督促,而
Thumbnail
小女幼兒園大班(五足歲)開始上YAMAHA幼兒班,由於幼兒班除了學琴、簡單樂理外,課堂中還有一部分時間在唱歌及律動,家長需要陪在一旁一起上課,並且依照課程內容安排和孩子一同律動。 女兒個性活潑外向,她很喜歡上課,不過我卻很猶豫是否讓她繼續上團體班,小孩是很開心,但我不喜歡一起上課,而且初期看不出成
Thumbnail
我是左手拐(華語左撇子)從小是被「矯正」右手拿筷寫字。後來左手覺醒下,用左手寫了幾年的日記。寫的這幾年明白原來筆順筆畫等等原來是為了右手人去設計的。在不寫日記後,我也很少再用左手寫字。就找個機會重新開始吧。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確認小王子是慣用左手之後, 我便開始尋找各種能協助他的文書工具。
▮先別澆熄她的熱情 小時候跟媽媽說想學才藝,媽媽就讓我去學書法,當時小學一年級,身邊有漂亮的女生學得是鋼琴,雖有些羨慕,但我還是挺乖的,每周都拎著一袋文房四寶,走路十五分鐘從家裡到書法教室,一次兩小時,一練就是八年,直到國二課業比較重的時候才停下。 雖然沒有成為想像中鋼琴氣質美少女,不過我很常寫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了打破慣性 開始用左手畫畫 也想著每天還能做一些什麼不同的選擇呢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為了要打破慣性思考,開發右腦,最近開始刻意多使用左手。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打造一雙看得到出口的眼睛---移動.妙不可言。》   #太完美主義的孩子要怎麼引導 有位鋼琴老師在網上提出她的疑惑,是不是太完美主義的孩子不適合學琴?   她帶的一名孩子(簡稱A),剛開始時學琴態度很積極,同樣的年齡段,別的小孩都在玩,A會自己主動花很多時間在鋼琴上,不須家長督促,而
Thumbnail
小女幼兒園大班(五足歲)開始上YAMAHA幼兒班,由於幼兒班除了學琴、簡單樂理外,課堂中還有一部分時間在唱歌及律動,家長需要陪在一旁一起上課,並且依照課程內容安排和孩子一同律動。 女兒個性活潑外向,她很喜歡上課,不過我卻很猶豫是否讓她繼續上團體班,小孩是很開心,但我不喜歡一起上課,而且初期看不出成
Thumbnail
我是左手拐(華語左撇子)從小是被「矯正」右手拿筷寫字。後來左手覺醒下,用左手寫了幾年的日記。寫的這幾年明白原來筆順筆畫等等原來是為了右手人去設計的。在不寫日記後,我也很少再用左手寫字。就找個機會重新開始吧。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確認小王子是慣用左手之後, 我便開始尋找各種能協助他的文書工具。
▮先別澆熄她的熱情 小時候跟媽媽說想學才藝,媽媽就讓我去學書法,當時小學一年級,身邊有漂亮的女生學得是鋼琴,雖有些羨慕,但我還是挺乖的,每周都拎著一袋文房四寶,走路十五分鐘從家裡到書法教室,一次兩小時,一練就是八年,直到國二課業比較重的時候才停下。 雖然沒有成為想像中鋼琴氣質美少女,不過我很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