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如何治癒我們的心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一、

我知道很多人過得不開心,治療不開心——如果不開心是一種疾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藉由「想像力」。

談到想像力,最經典的故事之一大概是「賣火柴的小女孩」。

在凜冽冬天,穿著不夠保暖的衣服,不得不在街頭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她飢寒交迫的時候,唯一能夠救贖她的,是她藉由微弱火光催生出的想像,想像美食佳餚,想像滿室溫馨的房子,想像愛她的奶奶還在……通過種種想像,小女孩抵禦住了人生最後的痛苦,笑著離開了人世。

想像力的治癒功能,比一人想像的強大,並且比一般人想像的常見。

比如你走進便利店,你站在貨架前,思考該買何種口味的馬鈴薯片,是龍蝦味的,還是牛排味的,而不管是什麼口味,你嘗到的基本都是通過化學原理調配出來的滋味。吃龍蝦口味的薯片,不等於吃龍蝦;吃牛排口味的薯片,不等於吃牛排,但在你思考該吃什麼口味時,就像你真的在思考是要吃龍蝦,還是牛排。

所以這些調味食品,與其說賣的是味道,對應的是人的味蕾,不如說賣的是對想像力的刺激。

然而,想像力是一把雙刃劍,它能為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與希望,讓我們暫時逃離現實的囚牢;與此同時,它也能將我們拖入無盡的恐懼與絕望之中,陷溺於一場難以排解的噩夢。

如同賣火柴的小女孩,她用想像力編織了一個溫馨的夢境,暫時逃離了現實的寒冷和飢餓。可是當她最終還是離開人世時,我們不禁要問,難道這份充滿想像力的短暫慰藉,真的比直視現實更能救贖一位絕境中的少女嗎?她最後的微笑,是因為她看到了溫暖的幻象,還是因為她徹底放棄了一切執念?她認命了,放下了?

某些人在便利商店挑選薯片的時候,是在用味覺上的想像力麻痺自己。龍蝦薯片並不是真的龍蝦,牛排薯片更不可能是真正的牛排肉,但他們甘願(一定程度上)被這種虛幻的味道所迷惑,彷彿自己正在品嚐大自然中最絕真的滋味。這種想像力帶來的滿足感是短暫的,一但覺醒,我們又將重新墜入現實的囹圄中。

 

二、

想像力之所以具有治癒作用,是因為它能讓我們暫時脫離痛苦的現實。但這種治癒是有代價的,就如同嗎啡一樣,會讓人上癮並最終喪失理智。如果我們被過度的想像力所蒙蔽,最終將會無法分辨虛實,陷入一種更加可怕的精神狀態中。

想像一間滿是溫馨燭光的房子固然令人心曠神怡,但當你回過神來發現自己仍然獨自一人在陰冷潮濕的環境中時,內心的落差會帶來更劇烈的絕望感。一個人越是投入想像中,當想像破滅時,他所承受的打擊就越大。許多強迫症和被虐狂的根源,都來自於過度的想像力對現實產生了扭曲的認知。

對一些人來說,想像力並不只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工具,而是成為了一種折磨他們的力量。恐懼症患者會被自己的想像力所捕捉,對一些可能的危險或災難會產生無與倫比的恐慌。而憂鬱症患者則被負面的想像力所控制,對未來會下意識地持悲觀態度。在這些病患眼中,想像力不僅沒有帶來任何樂趣或希望,反而成了他們每天與之抗爭的夢魘。

因此,雖然想像力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增添無限遐想和色彩,但我們也必須明白,過度沉溺於想像之中會使我們喪失對現實的判斷力。我們應當適可而止,用想像力短暫遁入遐想,但終須重新振作,堅定地面對嚴酷的人生。只有用理性的雙眼直視現實,我們才能真正找到生存的意義和出路,而非永遠活在自我編織的迷霧之中。

我這麼說,倒不是為了貶低想像力,而是試圖描繪出想像力對於一個人而言,能夠發揮多大的生存作用,又是如何發揮作用。

不靠想像力,就想從現實的痛苦中獲救,其實是不現實的。想像力是上天賦予我們的能力,使我們能夠從現實的痛苦中找到一條出路。儘管似乎沒有其他的出路,但好歹是一條路。

誰說這個世界不是一團迷霧呢?多數人都是活在少數人計畫的社會結構中,就像遊戲裡的NPC,他沒有太多選擇,他只是整個系統的一部分,對他來說,存在最優先的屬性不是為了自己的幸福,而是為了鞏固系統的穩定。

不靠想像力,我們也無法從現實的痛苦中獲救。想像力正是上天賜予我們的一項寶貴能力,讓我們在艱難境遇中仍能找到一線生機。

當眼前的景象黯淡無光,現實如同一座無垠的絕境時,唯有運用想像力,我們才能在心靈的世界中找到一絲救贖。哪怕那只是虛幻的假象,也足以讓我們在絕望中喘息片刻,為繼續前行積蓄力量。

外在的世界也許是一團迷霧,我們無法洞悉其中的真相,但唯獨在想像力的領域,我們擁有自主權,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打造一個臨時的樂土。

就算那只是虛無縹緲的幻夢,也比被困在規則與制度的牢籠中來得自由。有了想像力這一利器,我們就能突破現實的枷鎖,在精神世界中盡情遨遊,尋覓屬於自己的至福。

很多時候這個世界彷彿就是一團迷霧,讓人無所適從。但若我們充分利用了想像力,就能化迷霧為晨曦,也許在他人眼中只是癲狂的異想天開,但對我們而言,那就是通往真正自由的入口。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中,就讓我看到他在那個充滿禁忌的歲月中,通過他富有想像的心靈,把禁錮人的規章畫上一隻隻戲謔的烏龜。

 

三、

一旦我們懂得使用想像力,我們固然無法完全擺脫現實,但好歹有了一線喘息的餘地。

在那片屬於自我的想像天地中,我們將擁有無上的權力和自由。因此,讓我們放下現實的重擔,投身想像力的懷抱,攜手闖入一個嶄新的境界,在那裡,我們不需作任何犧牲,不需忍受任何痛苦,只需全心全意堅守並擁抱那一抹夢想。

想像,使人能夠脫離現實,就像山水畫,為的不是寫實,而是通過作為逃離現實的意境。

那麼想像是否有極限,比如某些時刻不適合想像?或者某些時刻,想像的作用比不上活動帶來的作用。

我以為確實有個極限,就是無論你想像什麼,都不該讓其他人為你的想像買單。

可能你的父母出於愛你而支持你,但你的父母不能幫你想像,也很難幫你實現你的想像——家境富裕、父母慷慨的當我沒說——和你一起為夢想努力。

現代生活對某些人的壓迫,奪走他所有的時間和精力,使他不得不將時間和精力投注在對他個人幸福沒有幫助的事情上——他們已經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他們失去了想像力,包括想像結婚、成家、育兒能帶來的美好。他們躺平了,或者說,他們「想像力無能」了。

如果我們想要賦予人們力量,我們就得重新教導他們想像力,給他們空間去想像。就像我們一般面對兒童時,給予他們偌大的想像空間一樣。

所以現代生活,其實很多時候受制於人們的偏見。就像有些人認為只有兒童才有資格想像,兒童期才是想像的時期。

實際上,處在任何人生階段,我們都可以運用想像力,通過想像力,去擴大我們對社會的認識。

心理諮商中的「空椅子技術」也是運用想像力,去想像我們在一個虛擬的場景中,我們該怎麼和自己對話,或者怎麼跟一個日常中難以相處的人對話。

當我們從小讀書、看電視、上網去獲取對社會的認識,同樣運用高度的想像力,否則我們很難把那些訊息變成我們真正能理解的東西。有時,我們還能從中發出或發展出新的概念,新的事物。

 

四、

在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結尾,想像力沒有救贖小女孩的生命,但救贖了她的心靈。

但這不是想像力的錯,而是小女孩父母的錯,他們沒有盡到養育小女孩的責任,讓她死於飢寒交迫。

近日ChatGPT的更新,接近電影《她》(Her)的劇情,人工智能有了情商,能夠識別人類的情感,予以共情式的呼應。人類創造人工智能,補足他們心靈的需要,曾經有多少人想像「如果有人能夠無條件的愛我,那就好了!」、「如果有人能夠24小時看護我,那就好了!」、「如果有人能拿出無限的耐心包容我,那就好了!」

現在人類通過始於想像的發明,將賣火柴的小女孩在火光中看見的幻想,變成了現實。換言之,人類通過想像正在實現一場自我救贖的戲碼。

所以想像是改變的開始,是成長的起點。當我們陷入現實的困境,想像能為我們的心靈注入養料。即使改變不了現實,那也是我們需要的,正如前面說的,殺死小女孩的不是她的想像,而是其他因素。

在心理困境或不幸的境地中,有時我們什麼都做不了,但至少我們可以開始想像,那是我們能夠擁有的,一點點生命的微光。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於兩岸公私立學校,從事哲學教育等哲學實踐活動。
avatar-img
84會員
88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容我說 的其他內容
五一勞動節,媒體湧現無數向勞動者致敬的節目和文宣。 彷彿全國從上到下,都是歡慶勞動光榮的氛圍,彷彿每個人都在慶祝勞動的偉大價值。但在這喧鬧的表象下,卻隱藏著一個令人冷冰冰的事實:現代婚姻早已淪為另一種勞動,一份無休止的苦役。
4/5不夠善良的我們
直接的承諾不僅是對他人的承諾,更是對自己的。有了真實的承諾,倫理才有可能存在。相反,那些不願意做出這些承諾的人,任何倫理准則對他們來說都不過是紙上談兵,隨時可以拋進馬桶衝掉。從存在心理學的角度,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承諾就是活出真正的自己。
記憶,是時間的罅隙,當生命不斷流動,總有一些渣滓會淤積,落進罅隙。遠遠看,似乎什麼都沒有被留住。但當我們有機會俯身細細查看,我們會發現,罅隙里藏了很多,太多。「多」,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無論我們怎麼看待我們自己,我們都過了豐富的一生。
清明是屬於活人的,而不是死人的。
當一個人的存在感需要被提醒,需要被刺激,需要通過一些方法使之感受到「我確實存在」,這個人多半已經陷入喪失存在感的處境。
真正的安全感不再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即使失去了外在的社會符號,我仍知道我是誰」的穩固自我。
五一勞動節,媒體湧現無數向勞動者致敬的節目和文宣。 彷彿全國從上到下,都是歡慶勞動光榮的氛圍,彷彿每個人都在慶祝勞動的偉大價值。但在這喧鬧的表象下,卻隱藏著一個令人冷冰冰的事實:現代婚姻早已淪為另一種勞動,一份無休止的苦役。
4/5不夠善良的我們
直接的承諾不僅是對他人的承諾,更是對自己的。有了真實的承諾,倫理才有可能存在。相反,那些不願意做出這些承諾的人,任何倫理准則對他們來說都不過是紙上談兵,隨時可以拋進馬桶衝掉。從存在心理學的角度,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承諾就是活出真正的自己。
記憶,是時間的罅隙,當生命不斷流動,總有一些渣滓會淤積,落進罅隙。遠遠看,似乎什麼都沒有被留住。但當我們有機會俯身細細查看,我們會發現,罅隙里藏了很多,太多。「多」,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無論我們怎麼看待我們自己,我們都過了豐富的一生。
清明是屬於活人的,而不是死人的。
當一個人的存在感需要被提醒,需要被刺激,需要通過一些方法使之感受到「我確實存在」,這個人多半已經陷入喪失存在感的處境。
真正的安全感不再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即使失去了外在的社會符號,我仍知道我是誰」的穩固自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香噴噴的馬鈴薯燉肉,上菜囉👋 很喜歡日式馬鈴薯燉肉的香氣,吃起來甜甜的,配兩碗飯都不為過。即使把肥滋滋的豬五花拿下去燉煮,吃起來不油膩又保有豬油的香氣,主要是靠甜而不膩的日式鹹甜醬汁,讓人忍不住多扒幾口白飯。 馬鈴薯燉肉的靈魂是馬鈴薯呀~~~ 把馬鈴薯燉到像暖男一樣,擁有堅強的外表,卻有著
薯條饕客們的興趣不專一,無罪開市 因為他們不只愛薯條,也愛其他食物 薯條饕客們的樂趣很簡單,踩點嘛 只要哪裡有美食,就往哪裡旅遊去 只有哪裡有美食,就往哪裡排隊吃 只要哪裡有美食,就往哪裡把錢花 寧可錯殺一間店,也不放過聽聞過的馬路美食消息 只是是好是壞,不外乎自己的一張嘴 好吃的捧
薯條的靈魂全都是一樣的尊貴 只是選擇在人間扮演什麼角色 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愛恨一線間,事過兩茫茫 參與薯條遊戲者都太較真 饕客們何其無辜?只不過是想好好吃薯條 食品公司總是營業額越茁壯越偏離了商譽 當它們在革別人家公司的命,操他們的底 讓自己可以獨享市場,獨家定義何謂薯條 使
生為薯條饕客,本身就是一種自由。自由無價。 因為饕客可以選擇今天想吃哪一個食材的薯條。 選擇權,這是一種自由的意志,出於心的方向。 選擇自己每一時每一刻每一秒的真實無假心聲。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是薯條饕客的重要使命。 而「我」是誰?就像回到那母親羊水的優游自在! 想起從小立志當一名吃
春江水暖鴨先知,心有靈犀一點通。 博古通今法完人,慈悲喜捨度群倫。 意念創造實相,先有了觀念,才有了現象。 對宇宙生生化育抱持著有神論,信心產生正面意念。 若是對一切神秘力量產生懷疑,才會歸納與統計,以經驗劃分來制定觀念。 或許,薯條也只是上帝給的禮物與課題。 只是祂讓我們可以選擇,以什
人人都有選擇吃薯條是喜歡地瓜還是馬鈴薯的自由 此自由意志,吾想吃地瓜薯條?抑或馬鈴薯薯條? 這本不外乎視心情之當日食事 為求一日有食,勤於一日有作 而一日之所食,當求悅己乎? 食己之所樂,食己之所需,食己之所當食 食在意識之先,便食不可時刻實地不講究 慰己之辛勞,酬己之奮發,謝己之感念
最近吃不到薯條就睡不著覺的老饕們 覺得睡不著就睡不著吧!至少有美食 因為世界上除了薯條還有其他更好吃的食物 總不能為了練習炸薯條,一直抖手甩鍋瀝油 天天務必讓自己精神抖擻,當自己大鬧天宮 但手總不能一直抖,又不是日暮西山的阿里 所以呢!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在世享受食物 天有不測風雲,誰知
最近沒有薯條就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的老饕們... 覺得原物料價格上漲到不行的今天..... 以後不想賭香腸了! 誰知道吃下肚的是哪一國的豬? 決定了!以後要拿出自己私房特製的炸薯條下注! 這樣還可以交流各自喜歡的薯條口感與調味料口味。 雖然大家在外走跳,人身自由, 但也忍不住想像住裡面的
薯條市場百花爭鳴,既然外食薯條的食安不安全 饕客們決定自己買馬鈴薯或是地瓜,自己炸薯條 管它到底是馬鈴薯?還是地瓜?炸出來都是薯條 只要能吃,吃進嘴裡都是薯條,拉出來也是一樣 所以呢!到底誰在乎韓金亮到底要不要改過自新 因為自己就能炸出薯條了,自己就能當薯條食神 誰還會在乎薯條市場到底是
馬鈴薯薯條市場,最近多了很多後起之秀的新品牌。 不只是馬鈴薯的品種啦,調味粉的多變化,還有包裝。 現在人總是喜歡美好的外在,讓大家以為自己吃得好。 殊不知,包裝製造了多少的待回收垃圾。 其實馬鈴薯薯條好吃的秘訣,在於最原本的馬鈴薯本身呀! 以市場論輸贏,其實是沒有錯的。 對企業忠心,本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香噴噴的馬鈴薯燉肉,上菜囉👋 很喜歡日式馬鈴薯燉肉的香氣,吃起來甜甜的,配兩碗飯都不為過。即使把肥滋滋的豬五花拿下去燉煮,吃起來不油膩又保有豬油的香氣,主要是靠甜而不膩的日式鹹甜醬汁,讓人忍不住多扒幾口白飯。 馬鈴薯燉肉的靈魂是馬鈴薯呀~~~ 把馬鈴薯燉到像暖男一樣,擁有堅強的外表,卻有著
薯條饕客們的興趣不專一,無罪開市 因為他們不只愛薯條,也愛其他食物 薯條饕客們的樂趣很簡單,踩點嘛 只要哪裡有美食,就往哪裡旅遊去 只有哪裡有美食,就往哪裡排隊吃 只要哪裡有美食,就往哪裡把錢花 寧可錯殺一間店,也不放過聽聞過的馬路美食消息 只是是好是壞,不外乎自己的一張嘴 好吃的捧
薯條的靈魂全都是一樣的尊貴 只是選擇在人間扮演什麼角色 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愛恨一線間,事過兩茫茫 參與薯條遊戲者都太較真 饕客們何其無辜?只不過是想好好吃薯條 食品公司總是營業額越茁壯越偏離了商譽 當它們在革別人家公司的命,操他們的底 讓自己可以獨享市場,獨家定義何謂薯條 使
生為薯條饕客,本身就是一種自由。自由無價。 因為饕客可以選擇今天想吃哪一個食材的薯條。 選擇權,這是一種自由的意志,出於心的方向。 選擇自己每一時每一刻每一秒的真實無假心聲。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是薯條饕客的重要使命。 而「我」是誰?就像回到那母親羊水的優游自在! 想起從小立志當一名吃
春江水暖鴨先知,心有靈犀一點通。 博古通今法完人,慈悲喜捨度群倫。 意念創造實相,先有了觀念,才有了現象。 對宇宙生生化育抱持著有神論,信心產生正面意念。 若是對一切神秘力量產生懷疑,才會歸納與統計,以經驗劃分來制定觀念。 或許,薯條也只是上帝給的禮物與課題。 只是祂讓我們可以選擇,以什
人人都有選擇吃薯條是喜歡地瓜還是馬鈴薯的自由 此自由意志,吾想吃地瓜薯條?抑或馬鈴薯薯條? 這本不外乎視心情之當日食事 為求一日有食,勤於一日有作 而一日之所食,當求悅己乎? 食己之所樂,食己之所需,食己之所當食 食在意識之先,便食不可時刻實地不講究 慰己之辛勞,酬己之奮發,謝己之感念
最近吃不到薯條就睡不著覺的老饕們 覺得睡不著就睡不著吧!至少有美食 因為世界上除了薯條還有其他更好吃的食物 總不能為了練習炸薯條,一直抖手甩鍋瀝油 天天務必讓自己精神抖擻,當自己大鬧天宮 但手總不能一直抖,又不是日暮西山的阿里 所以呢!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在世享受食物 天有不測風雲,誰知
最近沒有薯條就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的老饕們... 覺得原物料價格上漲到不行的今天..... 以後不想賭香腸了! 誰知道吃下肚的是哪一國的豬? 決定了!以後要拿出自己私房特製的炸薯條下注! 這樣還可以交流各自喜歡的薯條口感與調味料口味。 雖然大家在外走跳,人身自由, 但也忍不住想像住裡面的
薯條市場百花爭鳴,既然外食薯條的食安不安全 饕客們決定自己買馬鈴薯或是地瓜,自己炸薯條 管它到底是馬鈴薯?還是地瓜?炸出來都是薯條 只要能吃,吃進嘴裡都是薯條,拉出來也是一樣 所以呢!到底誰在乎韓金亮到底要不要改過自新 因為自己就能炸出薯條了,自己就能當薯條食神 誰還會在乎薯條市場到底是
馬鈴薯薯條市場,最近多了很多後起之秀的新品牌。 不只是馬鈴薯的品種啦,調味粉的多變化,還有包裝。 現在人總是喜歡美好的外在,讓大家以為自己吃得好。 殊不知,包裝製造了多少的待回收垃圾。 其實馬鈴薯薯條好吃的秘訣,在於最原本的馬鈴薯本身呀! 以市場論輸贏,其實是沒有錯的。 對企業忠心,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