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時間的罅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一、

昨天發生了幾起「意外事件」。

先是昨天下午,有位老朋友突然傳了兩張舊照片給我。照片上記錄的是我16年甫去上海工作時,和友人坐在一起閒談的場景。

其中有兩個人,一位是咖啡店老闆。店的名稱很有趣,叫9又3/4。咖啡店老闆本身也是一位心理咨詢師,當時9又3/4是一些在上海服務的咨詢師,以及心理愛好者經常聚會的場所。

咖啡店二樓有一間咨詢室,當時,我租用過幾次。

一樓咖啡店有個好處,有些來談者來得比較早,他們會在一樓喝杯咖啡。在那個適合放鬆的環境,多少也沖淡了某些來談者的緊張。而通過咖啡店大廳,走上通往咨詢室的樓梯,這短短的一段路彷彿來談者進入咨詢前的準備通道,是咨詢的一部分,一種做好心理準備去交談、去敞開、去面對自己的儀式感。

可惜隨著經營環境改變,以及老闆結婚生子等因素,店收掉了。之後經過原址,我想沒有經過那段時光的人,認不出那個地方曾經有一間咖啡店,而在咖啡店樓上有一扇百葉窗的房間里,曾有許許多多的人在裡頭分享他們的心情,尋求心靈的出口。

照片里還有一位朋友,她之前在同濟讀書,後來去德國讀博,最後在德國結婚定居。疫情期間,因為懷孕生子和疫情種種原因,一度精神狀態不太好,我們都很擔心她。許久沒聯繫,昨天通過前咖啡店老闆轉述,得知她病情早已好轉,恢復正常生活。感到欣慰之余,也再次讓我相信人類心靈中的自愈能力。

 

二、

上一件事是意外,而原本訂定的計劃,同樣也會出現意外之喜(儘管有時是驚嚇)。

昨晚有一個早早定下來的行程,是我碩博士階段的指導教授和他太太——兩位都是我從大學到博士畢業階段的恩師。近幾年,他們陸續退休了——之前約好昨晚一起吃飯。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確定和一個人之間的緣分有多深。比如咨詢,有時一段咨詢,咨詢師判斷來談者會繼續,可能他再也不會來了;有時一段咨詢,當中發生很強的衝突和阻抗,但咨訪關係卻很綿長。

教學也是如此,老師和學生之間,彼此的認知、感受和評價,會隨著時間,以及個人生涯與觀點轉變,特殊事件的發生等等,產生種種變化。

在我讀大學,大二轉學到輔仁大學讀哲學系時,我並不知道當時修哲學概念的老師,會在十幾年之間,成為我碩士與博士的指導教授,直到他退休。也許教授也沒有想過,我會持續接受他的指導,並因此有了一些成就。

除了學術方面的鍛鍊,教授留給我的其中一項影響是「騎公路車」的興趣。

我的教授十分熱愛騎乘公路車,後來系上來了一位騎乘專業的學弟,在他的介紹下,我的教授買了人生第一輛專業級別的公路車。教授很大方的把他過去騎乘的公路車送給我,還約了我跟另外一位教授出外騎乘。

結果沒怎麼接觸過公路車和長途騎乘的我,在那一次騎乘中,騎到一半就抽筋了。但我從中接觸到騎乘的樂趣,後來我買了一輛自己的車,之後又有了許許多多的騎乘經驗,上過兩、三千米的高山,以及多次單日百公里的騎乘。

每到週末,騎個五、六十公里成為我和自己對話的方式。雖然我在上海工作時,沒有把我的公路車帶過去,但我把騎乘的習慣帶到上海。我曾經騎共享單車,最過癮的一次,是單日從華師大中北校區來回吳淞港。路途中變化的人文風情,隨著城市發展,成為再也無法複製的記憶。

教授年紀大了,這幾年裝了心臟支架後,只能放棄比較激烈的運動。今年過年,教授和我通電話時,表示要送我一輛車。

這輛車是他以前送給孩子的車,但他的孩子對騎車興趣缺缺。於是老師在和孩子商量後,決定把這輛被冷落的車送給我。

昨天,教授和太太開車來我所在的城市旅遊,順便將車載送給我。

見面時,才知道教授還額外送了我一組板輪。我覺得挺不好意思的,也很感恩老師一直記得我。

在家裡,教授細心的給我講解這輛車,並幫我把輪子裝好。我們一邊喝茶、聊天,直到午夜。

 

三、

十幾年有多長呢?

昨晚的漫談中,我感受到了十幾年的「長度」。我們聊了很多事情,學校的事情、系上的事情、老師和同學們的變化。

 

四、

昨天一天,我彷彿一直活在奇異的時間流動中。就像時間在一個晚上摺疊又鋪開,鋪開又摺疊,十幾年的光陰一下子縮短,又在某個時刻放大;一下子跳到七、八年前,一下子跳到現在,一下子又跳到十幾年前,一下子又跳回現在。

愚蠢而天真、衝動而真誠、悲傷而敞開、叛逆而舒展……青春就是人生矛盾的頂峰,卻又同時對矛盾的自己無可奈何。

今天早上回想昨天發生的一切,從某個角度來說,我想人確實是「活在」時間中。時間像是血液,衝刷著氧氣與毒素,帶來讓生命開花的喜樂與鮮活,帶走使生命枯萎的創傷與哀痛。

無論那是什麼,我們都拒絕不了時間,這個生命之流。

恐怕這就是生命本身的重量,就像某些拒絕不了的關係。在擁有之前,已經注定擁有,是苦、是樂、是悲、是喜。我們只能承載著,又同時被承載著。像是帶領者,又像是參與者。

那個流動是個漩渦,以流動的姿態,走向注定的結果。

從中,似乎也透露出「回憶」的意義。所謂回憶,就是在生命的漩渦中獲取自由的一種想像。不完美,卻又不可或缺。

記憶,是時間的罅隙,當生命不斷流動,總有一些渣滓會淤積,落進罅隙。遠遠看,似乎什麼都沒有被留住。但當我們有機會俯身細細查看,我們會發現,罅隙里藏了很多,太多。

「多」,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無論我們怎麼看待我們自己,我們都過了豐富的一生。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寫給孩子的哲學思維啟蒙書》、《心靈馴獸師》等書。多年來於兩岸多所公私立學校,從事哲學教育、師培等實踐活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容我說
85會員
99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容我說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放不下的人,往往受困於某些心結,這些心結既使他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影響更大的是,使他們無法活出自己,以致於一直活在一種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
Thumbnail
2025/04/28
放不下的人,往往受困於某些心結,這些心結既使他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影響更大的是,使他們無法活出自己,以致於一直活在一種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
Thumbnail
2025/04/01
如果在清明節這個關於死亡的日子,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生命中必須面對和學習的重要課題,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孩子理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而欺騙絕非尊重。唯有幫助他們面對生命的真相,以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死亡之前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4/01
如果在清明節這個關於死亡的日子,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生命中必須面對和學習的重要課題,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孩子理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而欺騙絕非尊重。唯有幫助他們面對生命的真相,以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死亡之前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3/27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想要被理解」,實際上他想要的是「你照我說的做!」,到底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3/27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想要被理解」,實際上他想要的是「你照我說的做!」,到底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這兩年,斷捨離慢慢來到核心——日記、手札、照片、筆記與繪畫。我打算重看一次以表尊重,並試圖用現在的眼光,看看當時的風光 過程像是重回現場,但抱著一點暖心去陪伴過去的她。我發現,那些像凍結/置入括弧的各種形式的表達,實在是我內在的上師。 人不一定會因為年紀漸長而視野變寬,但鳥瞰可以改變格局。「
Thumbnail
這兩年,斷捨離慢慢來到核心——日記、手札、照片、筆記與繪畫。我打算重看一次以表尊重,並試圖用現在的眼光,看看當時的風光 過程像是重回現場,但抱著一點暖心去陪伴過去的她。我發現,那些像凍結/置入括弧的各種形式的表達,實在是我內在的上師。 人不一定會因為年紀漸長而視野變寬,但鳥瞰可以改變格局。「
Thumbnail
時間雖然終究會過去,但是痛苦不盡然會因此消散,可能會在另一個人的生命裡延續。
Thumbnail
時間雖然終究會過去,但是痛苦不盡然會因此消散,可能會在另一個人的生命裡延續。
Thumbnail
二零二四年 七月 二十一日 星期日    記憶的長河中我不知道你會存在多久,可能一個青春,也有可能只是存在一個暑假假。    假如人的一生都像這樣......  那我們又經歷了多少次像這樣的輪迴。    風輕輕地帶走了我的思念同時也帶走了多少的想念。     一生中的輪迴太多了,而
Thumbnail
二零二四年 七月 二十一日 星期日    記憶的長河中我不知道你會存在多久,可能一個青春,也有可能只是存在一個暑假假。    假如人的一生都像這樣......  那我們又經歷了多少次像這樣的輪迴。    風輕輕地帶走了我的思念同時也帶走了多少的想念。     一生中的輪迴太多了,而
Thumbnail
過去的美好是真實存在著,已曾經。 現在的時間是秒分在滴答,請把握。 未來的日子是莫測且深幻,請祝福。 唯求長智慧將所歷之際遇,處泰然。 人生曲折常變化寧靜處之,歸本心。 ~婷薰113.07.16
Thumbnail
過去的美好是真實存在著,已曾經。 現在的時間是秒分在滴答,請把握。 未來的日子是莫測且深幻,請祝福。 唯求長智慧將所歷之際遇,處泰然。 人生曲折常變化寧靜處之,歸本心。 ~婷薰113.07.16
Thumbnail
生命就在也分一秒每個瞬間的決策, 譜出了一段一段故事, 或長或短, 有悲有喜。 比例上來說,自己經歷許多電影+八點檔的情節,對於許多事情的感覺想法看法,常常會隱藏許多,算是保護殼吧!畢竟,多說一點自己的過去,很快的就可能傳遍你周遭的朋友親人,有人覺得對於人會有距離,或許
Thumbnail
生命就在也分一秒每個瞬間的決策, 譜出了一段一段故事, 或長或短, 有悲有喜。 比例上來說,自己經歷許多電影+八點檔的情節,對於許多事情的感覺想法看法,常常會隱藏許多,算是保護殼吧!畢竟,多說一點自己的過去,很快的就可能傳遍你周遭的朋友親人,有人覺得對於人會有距離,或許
Thumbnail
記憶,是時間的罅隙,當生命不斷流動,總有一些渣滓會淤積,落進罅隙。遠遠看,似乎什麼都沒有被留住。但當我們有機會俯身細細查看,我們會發現,罅隙里藏了很多,太多。「多」,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無論我們怎麼看待我們自己,我們都過了豐富的一生。
Thumbnail
記憶,是時間的罅隙,當生命不斷流動,總有一些渣滓會淤積,落進罅隙。遠遠看,似乎什麼都沒有被留住。但當我們有機會俯身細細查看,我們會發現,罅隙里藏了很多,太多。「多」,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無論我們怎麼看待我們自己,我們都過了豐富的一生。
Thumbnail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候,突然看到自己人生某個時刻的停格畫面。不知何時開始,我可以感知自己人生的某些停格。
Thumbnail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候,突然看到自己人生某個時刻的停格畫面。不知何時開始,我可以感知自己人生的某些停格。
Thumbnail
路有長 也有短 在每個人 心中的那一段路 不相同 有些時候走著走著 就會有許多湧上來的回憶 記憶中那片段 不知為何 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最初的空白 到最後結束 文字的長短 總會有滿滿的思緒與感觸 腦袋唯一的思維 用寫 填滿了 在各時期的心情寫照
Thumbnail
路有長 也有短 在每個人 心中的那一段路 不相同 有些時候走著走著 就會有許多湧上來的回憶 記憶中那片段 不知為何 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最初的空白 到最後結束 文字的長短 總會有滿滿的思緒與感觸 腦袋唯一的思維 用寫 填滿了 在各時期的心情寫照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在時光流逝中,人們在進行自我反省時感到的挫敗和懊悔,並提到了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提到珍惜每個生命階段,表達了和書籍《終於要與自己和好如初》引起的共鳴。心靈成長的過程與對過去的面對,以及對自我的疼愛與成長。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在時光流逝中,人們在進行自我反省時感到的挫敗和懊悔,並提到了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提到珍惜每個生命階段,表達了和書籍《終於要與自己和好如初》引起的共鳴。心靈成長的過程與對過去的面對,以及對自我的疼愛與成長。
Thumbnail
時間是生命的編織者 時間,是生命的編織者,我們每一個瞬間都在它的繁複網絡中度過。當我們靜下心來感受,才能發現那些曾經流逝的時光,它們彷彿是一幅幅靜態的畫面,但事實上卻蘊含著無盡的生命力。現在,我們站在歲月的交匯處,回首過去,感受當下,展望未來,不禁讓人深刻思索起時間的脈動。 生命的禮物 每一刻
Thumbnail
時間是生命的編織者 時間,是生命的編織者,我們每一個瞬間都在它的繁複網絡中度過。當我們靜下心來感受,才能發現那些曾經流逝的時光,它們彷彿是一幅幅靜態的畫面,但事實上卻蘊含著無盡的生命力。現在,我們站在歲月的交匯處,回首過去,感受當下,展望未來,不禁讓人深刻思索起時間的脈動。 生命的禮物 每一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