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者紀錄片《Less is Now》 – 讓整理更有趣的3個游戲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記得前幾年,很熱衷研究極簡主義的時候,我在Netflix上看了這部 Less is Now,是美國赫赫有名的極簡主義二人組 The Minimalists 的第二部紀錄片。

第二部紀錄片和第一部的内容其實差不多,同樣是介紹他們兩位從拜金主義蛻變成極簡主義者的歷程,以及提倡極簡主義的能帶來的好處。

不過這次他們請到同是極簡主義者的電影製作人 Matt D'Avella 來負責拍攝。製作人在拍攝過程中使用敘述故事的手法,為觀衆營造了更多畫面感,整體風格的呈現讓人更容易接受他們表達的理念。

他們的故事

這兩位極簡主義者,Joshua Fields Millburn 和 Ryan Nicodemus 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或許同是來自不完美的家庭,他們從小學時期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相知相惜,互相扶持。

童年時期對物質和心靈上的匱乏感,讓兩位長大成人後拼命追求金錢和物質生活。他們努力賺錢,更努力花錢,然後爲了有更多錢可以花,又更努力再賺錢。

終於,他們之中的其中一位 Joshua 受不了這樣的惡性循環了。即使事業前途光明,擁有光鮮亮麗的生活,他絲毫不快樂,反而覺得内心更空虛。當接到母親去世的噩耗,進到她獨居多年的公寓整理時,看著堆滿雜物的屋子,Joshua 領悟了這個道理:

回憶並不存在於物品中,它存在我們的心裏。

於是Joshua成爲了極簡主義者,他的蛻變也影響了當時對金錢物質茫然的Ryan,兩人一同在極簡之路上努力。並在適當的時機,這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成了事業夥伴,用部落格、影片、音頻、出書等等的方式,幫助了許多人減少物質需求,讓生活更有意義。

除了闡述Joshua和Ryan的故事和極簡旅程,以及極簡生活能帶來的益處,這部紀錄片還提供了幾個從簡單到極端的整理方法。以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The Minimalists 建議的方法,或許你能從中發現到最適合你的。

一日丟一物

這是 Joshua 決定成爲極簡主義者時,最初使用的方法。他希望一開始不要太急,一天丟一樣東西就好。並且好奇在一個月(30件物品)之後,自己會有什麽變化。

raw-image

沒想到開始執行之後,他不但在一個月內丟了遠遠超過30件物品,甚至沒法停下來,總是在家中各處找尋出更多可捨棄的物品。在決定物品的去留時,Joshua 問自己的問題是 「它能為我的生活帶來價值嗎」?很顯然的,對於絕大部分的物品,得到的答案都是 NO。

一日丟一物這個方法是個很好的開始。如果你不想對現有的生活模式做太多大改動,或者平時的工作和生活讓你覺得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大規模整理,這是個不錯的方法。而且,養成習慣之後,你將會隨時有意識地去注意自己擁有物品的狀況。

搬家式的打包 (The Packing Party)

顧名思義,就是假裝自己要搬家,把家中所有的東西都打包在箱子裏,在未來的3周内,將需要使用的物品拿出來。 (記得在打包時,要把箱子裏的内容物都標示清楚,以免找不到)。

當Ryan受到Joshua的影響,決定成爲極簡主義者時,爲了用最快的方式達到效果,使用的就是這個方法。雖然聽起來很極端,但是據Ryan所述,3周之後,仍然有80%的箱子沒有被打開,他甚至早已經忘了那些箱子裏面的物品,那絕大部分曾讓他興奮,覺得非擁有不可的物品,到最後都被處理、捐贈、丟棄掉了。

這個方式在做的時候需要花很大的心力,畢竟要事先準備紙箱,並需要將物品仔細分類並標注在箱子上,以免找東西時更花費力氣。不過它或許是個 ‘一勞永逸’ 的方法,與其從那麽多物品之中剔除不要的,倒不如反向思考,只挑出自己需要的,之後大部分不需要的物品便可以直接捐出或者丟棄。

其實我認爲,如果要搬新家,packing party 這個方法會很好用。抵達新家之後,如果有些箱子過了好一陣子都沒有打開,就代表裏面的物品是不被需要的,可以直接處理掉。

30-Day Minimalist Game

你可以邀請家人、朋友、同事加入這個30天挑戰。挑戰開始的第1天,捨棄1件物品,第2天捨棄2件物品,第3天3件...如此類推直到第30天要丟棄30件物品。如果你成功完成了30天的挑戰,你將能丟棄476件物品。30天之後,如果仍然難分勝負,那就開始第二回合,從頭開始,看誰堅持的最久。

可想而知,挑戰難度是越來越高。剛開始,數字比較小的時候相對容易,到了接近尾聲,可能就有人覺得太難,無法堅持而退出。不過或許你會從累積的經驗中學到技巧,反而越丟越順手,越來越簡單。姑且不論誰輸誰贏,所有參與挑戰的人一定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

raw-image

總結

以上介紹的三個 The Minimalists: Less is Now 這部Netflix 紀錄片所提到的整理方法,你對它們的看法是如何呢?在枯燥乏味的整理過程中,如果運用一些有趣的游戲和挑戰,或許能讓人對整理提起興趣和產生動力,讓成果更好。

4會員
43內容數
生活越簡單,心靈就越豐沛。 減少物質的羈絆,你就能過著擁有餘裕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六分鐘衣櫃換季 + 不換季衣櫃|不再斷捨離的極簡主義者?Hi~ 大家 ~ 你們好嗎? 分享我幫伴侶說書人換季的過程,以及我的不換季衣櫃。 祝有美好的一周 ฅ^•ﻌ•^ฅ
Thumbnail
avatar
喬安納
2023-12-15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閱讀筆記:貫徹「活在當下」的極簡主義者海苔醬多年前第一次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書中有許多觀點讓人非常震撼,原來這就是「極簡主義」者的終極斷捨離心法啊!那時候的海苔醬,對斷捨離一點概念也沒有,自從閱讀到這本書之後,開啟了對斷捨離的興趣,閱讀許多有關「整理」、「收納」、「斷捨離」的相關書籍
Thumbnail
avatar
Hi海苔醬
2023-05-22
【極簡生活】2023 年最適合極簡主義者的手機:iPhone 13 mini作為每天最常被使用的工具, iPhone 13 mini 是一個邁入極簡生活的入門,因為該有的功能它都有,不但能滿足生活中大部分的需求,也可以藉由小螢幕的特性,讓我們擺脫對於智慧型手機的高度黏著。
Thumbnail
avatar
小柏(Shiaubo)
2023-05-14
極簡主義者買新錢包,跟10年舊錢包夥伴說BYE!極簡主義者為什麼要換新的錢包?極簡者如何挑選錢包?原來真正的極簡,不是不購物,是要精準的購物!
Thumbnail
avatar
極簡練心者-梨子
2022-11-06
極簡主義者只有 XX 件衣服,是不是假議題?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襪子、衣物、桌椅、空間等等實體物質的人,是不是也有比較高的機率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伴侶、職業、人生呢?
Thumbnail
avatar
喬安納
2022-04-01
數位極簡主義者VS網絡作家,是否自相矛盾呢?專為創作者而設的數位斷捨離練習身爲創作者、網絡作家,經常都要用電腦寫文章找資料和搜集靈感,而數位斷捨離則講求減少使用電子產品,兩者會不會背道而馳呢?我在網絡上寫著關於數位斷捨離的文章,會不會顯得十分諷刺、沒有説服力呢?
Thumbnail
avatar
甯冉
2022-04-01
極簡主義者在學習下廚後,增加了高達22樣廚房物品?我以前不會太會煮飯,煮了也覺得不好吃,所以都是外食,但後來疫情期間必須待在家裡,因此開始學習自己煮,好在過去已經學習少食生活一段時間,因此就算不加調味料、不用什麼技巧的料理我也可以吃得很開心,也決定往後都盡量自己下廚,但是我發現自己煮真的需要很多廚房用品呢! 身為極簡主義者的我,不喜歡管理太多物品
Thumbnail
avatar
極簡果食人
2021-10-07
極簡主義者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避免使用「極簡」這兩字,覺得用斷捨離似乎比較貼近我在做的事情, 畢竟,極簡是一個如此沉重的標籤,尤其是看過了這麼多極簡達人如佐佐木典士、山下英子、蜜雪兒等等的書籍,讓我覺得似乎只有到那個程度才能稱為極簡。 然而,根據The Minimalists兩位網站創辦人,而他們也是The
Thumbnail
avatar
喬安納
2021-07-23
極簡主義者面對防疫生活的困境與反思距今已三級緊戒超過一個月,這期間改變了我一些生活方式,但意料之外的,也買進了不少物品,這與我原本長期追求極簡生活的原則上有了不少衝突。原本一直在不斷運用的極簡生活原則、處理方式,忽然間不適用了,也因此造成些許焦慮感上升。以下會提出幾點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avatar
潔米琳
2021-06-30
極簡主義者的儲蓄觀: 「時間價值換算法」拯救你的小豬!我們發現很多人都會很好奇: 「極簡主義者是不是都可以存很多錢?」、 「但是不買東西很難耶!」、 「辛苦工作就會想花錢犒賞自己耶!」 究竟極簡主義者的「金錢觀」及「儲蓄觀」是什麼呢?
Thumbnail
avatar
布蘭達&維尼
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