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一個隨時把姓名血型放在腦袋後的工作(科技業、半導體產業)

一個很陌生,以前也從來沒想過會接觸的行業
一個在這個行業扮演溝通角色的小螺絲釘
關於科技業的工作環境&條件

離職後接觸到的一本書,發現很多部分都能適用
所以把兩者結合(因為篇幅的關係,書的部分留在下篇)

raw-image


因為對某個外語語種有興趣,希望做相關的工作
又希望可以藉由比較有挑戰性、高難度的工作機會
累積外語實力&經驗

→做的工作是在科技業的外語翻譯(對無塵室工作有興趣的也可以看看)


關於科技業外語翻譯


工作環境&條件

◇ 通常是短期契約制

因為有工程才會需要一批工作人員,找外國人來工作需要翻譯
有一定的工程期限


◇ 需要職前訓練

有不少注意事項&安全教育訓練 → 有一定的危險性!
也需要上完課通過筆試拿到結業證書(一張小卡)

(印象中當時職前訓練沒有支薪)


◇ 文書工作

主要是在辦公室翻譯一些安全&教育訓練的文件、PPT內容
處理外國人相關的文件、事務…等
會議的現場口譯(有事前可以準備&臨時才通知的狀況)
翻譯之後進無塵室工作需要的表單
台灣主管和外國主管間的翻譯


◇ 在工地工作

在廠房還沒建設好之前,就是隨時會有大型吊車、機具進進出出的地方
所以都要頭戴安全帽 + 腳穿鋼頭安全鞋

休息在組合屋裡面,很多長型摺疊桌供人吃飯、趴著休息
廁所常常又髒又臭…… (而且廁所只有這裡!

休息時間沒有多久,也是會看當天進度調整
依照外國主管排的時間休息和進去工作
如果進度比較ok,就會稍微多點休息時間,
進度落後,休息時間就少


◇ 每天工時:12~13小時

一到六基本都要上班六輪流休息,大約一個月才休一天
"站著"工作時間約9~10小時
工作的地方沒有可以坐的!!!!!

在建好無塵室前也沒有廁所,都在組合屋上
而且工作時都是穿整套無塵衣+類似有襪套的鋼頭安全鞋
要上廁所還要先走到放東西的地方
再把整套裝備都脫掉,出去換一般鋼頭安全鞋
然後才能去廁所……(這樣一趟約15-20分,要來回)

真的腳痠要休息只能蹲在工具區,也不能太久


建成無塵室之後裡面有廁所,也不用走很久
但是也是要脫掉全身的裝備,才能喝水+上廁所
出去前也要全部再穿上

變成無塵室之後要求更嚴格
工具區也不能進去休息,
椅子只有廁所那邊有,而且只供換穿無塵衣用
不是給人休息的……


無塵室現場口譯

外國人做工程時需要的安全教育事項或規定…等傳達
各種工具、裝備、表單的外語名稱都要知道
工程大致在做什麼部分,不同層用的材料&工具不一樣
借一些外國人沒有權限借的東西

工程區域需要和別家廠商協調作業時間的話,
需要找別的負責同事來處理,來回協調

遇到台灣人和外國人意見不和吵架時,
也需要從中緩頰… (互相大小聲罵髒話的都有)


◇ 工作裝備

整套包緊緊的無塵衣+口罩+安全鞋+安全帽+手套+背包
(那時都是工作場所和公司提供,是不是部分需自費購買可能要問清楚)


關於科技業工作總結

簡單明瞭來說就兩個字:血汗

如果先看過前面內容就能知道:工作環境和條件不人性化
最重要的就是在工期內完成工程,不會因為條件有變動就能改變
(如果工程進度落後,就得輪大夜班
(翻譯人手不足,找不到人,所有的工作就得現有人手做。)

讓人覺得不合理的薪水算法
薪水8點起算,規定7:20-30就要到集合地點,吹酒測機+工作前會議
(經過反應才更改規定)

團隊、辦公室氛圍不好
因為是新人不清楚某些他們的文化,
做的不合那邊的做法不會直接找你說,
我覺得直接說明哪邊覺得不好、可以怎麼做就好,
反正就是要適應這個環境,也可以知道怎麼做更好,
但有些人看你不順眼就背後說壞話&言語霸凌

因為人手不足,加上工作量太大,
(大約需要5人的工作量,第一個星期只有含我2人,後來才慢慢找到人。
安全教育內容有100多頁PPT需要翻譯成外語
還要處理各種跟外國人相關的事項、自己也要受訓、
臨時變動的情況、臨時會議需要口譯…)
跟主管說明翻譯需要怎樣的過程,
經過一個星期觀察真的做不完,
結果有個不同語種的翻譯前輩聽到內容,
就在旁邊說:這樣為什麼翻不完,我就能翻完,還要做總務的工作(大概這樣)
她的語種就是那間公司本來有的,或許也有不少參考資料
但我們的語種是完全沒有可參考,
好像這樣講我們,她就能顯得比較厲害一樣……

也有不同工作內容的前輩同事們,
因為覺得一起工作時哪邊沒處理好,當下都不會說,
跑去跟我們主管說,主管說他常常都能聽到抱怨

因為實在太累太操,唯一一次遲到15-20分,
已經和直系公司主管說好按規定扣薪,應該也有說明是因為太累,
結果工作場所的主管還是不滿意,因為他覺得就不應該遲到
(他不滿意 當天也不會給你什麼好臉色看)

聽到這件事我也覺得很不滿,遲到是事實,但是太累身體負荷不了,
我是人,也有出錯或沒辦法掌控的時候

有一段時間需要回辦公室打卡下班,
整點在工作場所下班,但是到辦公室打卡要10幾分,
薪水是按整點和30分來算,
介於中間就看你要多等再打卡,還是就放棄早點回家,
因為想早點休息,所以大約一個月這些都沒算到
我沒拿到的薪水都多少了,他們也不會想到這些
遲到一次照規定扣,還不滿……

因為經歷到的種種,加上這最後一根稻草,所以我就提離職了



可能是環境造成脾氣暴躁

我覺得是因為工作環境讓人壓力太大(工時長、環境封閉等等),
讓人很容易暴躁易怒,
除了覺得某些前輩就是這樣適應生存下來的,
所以講話、處事方式就是這樣,
因為壓力很大,我也覺得常常有負面情緒或比較暴躁


噪音問題

無塵室工作環境因為很封閉、很多機器,聲音真的不小
最吵的幾天是公務機通話音量開最大聲+貼在耳邊
都還聽不清楚台灣人打來講什麼


女生生理期時更不方便

衛生棉需要裝在化妝包,通過安檢再帶進去,
外套和少數物品都放置物櫃,如果要來回拿東西,
一趟要15-20分,所以基本上生理期要用到衛生棉,
只能先塞在褲子口袋滿滿的。

前面有說到整套裝備要穿脫上廁所不便,
覺得麻煩就會不那麼想去(更容易憋尿),
很忙的時候,這邊那邊都找你,
更不可能去廁所,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發炎…

這個狀況要是生理期就更麻煩了,
全身上下還都包得緊緊緊緊……


如果不是對科技業(或無塵室)工作好奇、很需要這份薪水來源,
個人非常不推薦這類工作

在那邊最深刻的體驗就是:
不是人待的地方
只是把你當賺錢的勞力機器在榨乾
單看薪水數字或許還可以,但是如果算上其他勞動條件,
這個地方真的值得待嗎?


這邊的錢= 時間 ↑ + 勞力↑ + 精力↑ +安全 +健康 換來的
做的時間越長,身體越不堪負荷(幾乎是每個人都精疲力盡)

有空閒的時候跟外國工作人員聊到,
他說(這個行業這種環境)大多數人都是做2-3個月就離職了
撐得下去的幾乎是做1年多-2年多,剩下就是10年的

然後我就想到,之前講到工作條件,老闆說試用期是3個月,
大概是因為這樣吧


這個環境的人,我覺得也有感覺比較能適應,
長期下來也習慣這些方式,不會有太多情緒,人蠻親切的,
但是在這種工作條件和環境下,對人的身心造成的影響,
也是不容小覷的,更別期待情緒或價值觀上會多麼健康了



給翻譯 個人實際經驗



  1. 主管說只要大概翻一翻
    在辦公室的文書翻譯,要把中文的〝安全教育〞PPT上的規定
    翻譯成外語,再講給外國人聽
    看過文字和圖片,但根本對這樣的東西不熟悉,
    實際看過的、比較知道怎麼操作的沒幾項,
    不是一般常見的用詞需要大量時間去比對跟查資料
    (規定、工具、機械、繩結相關的名稱…等)
    跟主管說明翻譯內容需要怎樣的過程,
    但對方回我不用什麼都翻,大概翻一翻就好,
    你們到時候用講的就好

    那些關鍵字都得花時間在外語字典+搜尋引擎上反覆查詢和確認
    這些需要耗費很大量的時間+精神
    但是對方因為不是翻譯,不了解這些,
    可能因為待的久了,對他們來說是稀鬆平常的東西,
    個人感覺不是很被尊重,
    覺得對他們來說翻譯就是件簡單的事
    好像中文講了,一下就能翻譯成外語了
  2. 當中間的溝通橋樑很心累
    如果遇到台灣人和外國人兩邊溝通不良、意見不合,
    雙邊都生氣,說的話也不好聽的時候,
    這個情況怎麼翻譯,怎麼讓雙方能繼續協調,情緒更和緩,
    大概是最棘手的一件事了
    (因為不單單是只要翻譯字面或當個翻譯機器,
    在這個環境需要身兼多職,蠻多時候因為作業方法不同可能就會有狀況)
  3. 出事可能會需要負擔賠償
    會有些安全教育或規定事項,不能事先說明
    到某個工程進度才會需要講到那部分規定,如果沒有傳達仔細,
    作業的時候外國工作人員出狀況,翻譯會需要部分賠償

    聽同事說之前就有某個工具沒放好,作業的時候自動化的設備撞上它,
    結果裡面的產品壞掉(價值高昂),那個人就要賠償
    然後因為翻譯有沒說明仔細的部分,也要負擔一部分

    做得累的半死(真的差點過勞死)賺的,可能還賠不起

    其實在那邊的工作難度本來就高,加上工作氛圍,
    讓人壓力很大

    而且因為工時長,不容易記住每個事情,
    也有不清楚哪部分是誰處理的狀況
    會不會被誤會背黑鍋也不一定


分享自己喜歡的事物~~~旅遊、傳統文化/古風/漢服、蔬食/素食、書籍、身心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職場守則|看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強不強,就看這5點!公司經常會組織大家,來一場工作心得體會分享,或者季度PPT演講,這個時候,你得抓住機會,說說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技巧。任正非經常說:「一個企業最大的費用,就是經驗的浪費。」因為,如果你的工作不能形成經驗和技巧,就算成功了,也不知道為什麼成功。對未來是不可複製的成功,是沒有意義的。
Thumbnail
avatar
投行大叔
2023-07-20
【職場】關於那一個絢爛瑰麗卻又迷幻的夢想之徵選活動結束完模特兒徵選比賽,我走到百貨公司一樓門外,望著已經開始有夕陽的天空,告訴自己能夠報名這次模特兒徵選比賽,已經是非常勇敢的決定。沒有入選,代表自己的夢想也該告一段落,就此放下吧 !
Thumbnail
avatar
艾克星貨鋪
2023-06-18
【職場】關於那一個絢爛瑰麗卻又迷幻的夢想之廣告試鏡試鏡開始,每一位試鏡模特兒依序走上中間直台,到底定點pose、迴轉後走回起點,再從起點走到中間停下來,對著攝影機自我介紹,然後就能走回去自己的位置。輪到我的時候,不誇張 ! 一腳踏上直台後到最後下來回到位置,這一整段我幾乎完全不記得自己到底怎麼完成的 ? 我只記得自己緊張到感覺心臟整顆已經跳到我的口
Thumbnail
avatar
艾克星貨鋪
2023-06-11
逞強---一個人在職場,一輩子都要逞強,但是,要思慮周密的逞強。你必須一直思考,怎樣才可以讓公司更好?要有一顆堅定的心,不斷地想要逞強。
Thumbnail
avatar
職場法蘭克
2023-05-15
【職場36】一個常年不敗的職場人才特質心態影響了選擇,選擇左右了行動,行動產生了結果,結果又回過頭來強化了心態
Thumbnail
avatar
Dr. Soonlin
2023-04-15
職場觀察 - 一個優秀的人才會跳槽,多半是公司制度的問題。身為主管,我們是否有公平的對待高績效員工,給他應該有的舞台。文章開始之前,問問自己,我是高績效員工嗎? 看看自己公司內部,是不是有某些同事相對於其他人,帶給公司的貢獻很高? 我相信每間公司都有所謂貢獻度高的高績效員工,這樣的員工可能在各個部門,業務部、研發部、倉庫、行銷、生產。 過度依賴高績效員工,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 不論哪個方式其實都不是很好。
Thumbnail
avatar
杭特 | 業務可頌
2022-09-27
【職場22】一個簡單好用的表達結構:總→分→總試試「整體概況 → 分段說明 → 整體總結」這個表達小技巧,不僅可能會讓我們說話、報告變得比較有結構感、節奏感,有時候在客戶面前、同事在言談之間,還可以無形中展現出一種思路清晰、表達明確的聰明人形象呢!
Thumbnail
avatar
Dr. Soonlin
2021-06-20
在德國職場找一個Mentor前陣子約了資深的Jan同事吃飯,想從他身上多了解公司目前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以及索取他一些職場的經驗。   Jan是我主動認識的德國同事,有一陣子業務比較少,想找尋公司一些內部的機會,恰好前陣子有消息公司跟中國企業相關的案子在進行,於是我試著從公司內部的職員網絡來找尋相關的人員與資訊。
Thumbnail
avatar
Dave Huang
2020-08-05
職場中,一個人的不幸,是從不會跟領導溝通開始的!職場中,跟領導的溝通效率,往往決定了這個人的職場高度。一個不懂得如何跟領導溝通的人,也很難得到領導信賴。溝通在職場中尤為重要。職場中,提高跟領導溝通效率,有這3樣就夠了!
Thumbnail
avatar
BOSS成功指南
2020-07-10
【職場】越信任一個人,就會越傷心那天憤恨的決裂了,妳心想,眼眶微酸。 甚至講話的語氣都有些顫抖,妳怎麼能想到,視為貴人的他竟然逼問妳,所以這筆錢應該要算他的? 是啊,是該算你的,妳心想,無論是創業也好,工作室也罷,想要賣茶的是你,最後越賣越多的也是你,你怎就不問我們到底想不想賣呢?
avatar
咽寒聲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