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一個隨時把姓名血型放在腦袋後的工作(科技業、半導體產業)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一個很陌生,以前也從來沒想過會接觸的行業
一個在這個行業扮演溝通角色的小螺絲釘
關於科技業的工作環境&條件

離職後接觸到的一本書,發現很多部分都能適用
所以把兩者結合(因為篇幅的關係,書的部分留在下篇)

raw-image


因為對某個外語語種有興趣,希望做相關的工作
又希望可以藉由比較有挑戰性、高難度的工作機會
累積外語實力&經驗

→做的工作是在科技業的外語翻譯(對無塵室工作有興趣的也可以看看)


關於科技業外語翻譯


工作環境&條件

◇ 通常是短期契約制

因為有工程才會需要一批工作人員,找外國人來工作需要翻譯
有一定的工程期限


◇ 需要職前訓練

有不少注意事項&安全教育訓練 → 有一定的危險性!
也需要上完課通過筆試拿到結業證書(一張小卡)

(印象中當時職前訓練沒有支薪)


◇ 文書工作

主要是在辦公室翻譯一些安全&教育訓練的文件、PPT內容
處理外國人相關的文件、事務…等
會議的現場口譯(有事前可以準備&臨時才通知的狀況)
翻譯之後進無塵室工作需要的表單
台灣主管和外國主管間的翻譯


◇ 在工地工作

在廠房還沒建設好之前,就是隨時會有大型吊車、機具進進出出的地方
所以都要頭戴安全帽 + 腳穿鋼頭安全鞋

休息在組合屋裡面,很多長型摺疊桌供人吃飯、趴著休息
廁所常常又髒又臭…… (而且廁所只有這裡!

休息時間沒有多久,也是會看當天進度調整
依照外國主管排的時間休息和進去工作
如果進度比較ok,就會稍微多點休息時間,
進度落後,休息時間就少


◇ 每天工時:12~13小時

一到六基本都要上班六輪流休息,大約一個月才休一天
"站著"工作時間約9~10小時
工作的地方沒有可以坐的!!!!!

在建好無塵室前也沒有廁所,都在組合屋上
而且工作時都是穿整套無塵衣+類似有襪套的鋼頭安全鞋
要上廁所還要先走到放東西的地方
再把整套裝備都脫掉,出去換一般鋼頭安全鞋
然後才能去廁所……(這樣一趟約15-20分,要來回)

真的腳痠要休息只能蹲在工具區,也不能太久


建成無塵室之後裡面有廁所,也不用走很久
但是也是要脫掉全身的裝備,才能喝水+上廁所
出去前也要全部再穿上

變成無塵室之後要求更嚴格
工具區也不能進去休息,
椅子只有廁所那邊有,而且只供換穿無塵衣用
不是給人休息的……


無塵室現場口譯

外國人做工程時需要的安全教育事項或規定…等傳達
各種工具、裝備、表單的外語名稱都要知道
工程大致在做什麼部分,不同層用的材料&工具不一樣
借一些外國人沒有權限借的東西

工程區域需要和別家廠商協調作業時間的話,
需要找別的負責同事來處理,來回協調

遇到台灣人和外國人意見不和吵架時,
也需要從中緩頰… (互相大小聲罵髒話的都有)


◇ 工作裝備

整套包緊緊的無塵衣+口罩+安全鞋+安全帽+手套+背包
(那時都是工作場所和公司提供,是不是部分需自費購買可能要問清楚)


關於科技業工作總結

簡單明瞭來說就兩個字:血汗

如果先看過前面內容就能知道:工作環境和條件不人性化
最重要的就是在工期內完成工程,不會因為條件有變動就能改變
(如果工程進度落後,就得輪大夜班
(翻譯人手不足,找不到人,所有的工作就得現有人手做。)

讓人覺得不合理的薪水算法
薪水8點起算,規定7:20-30就要到集合地點,吹酒測機+工作前會議
(經過反應才更改規定)

團隊、辦公室氛圍不好
因為是新人不清楚某些他們的文化,
做的不合那邊的做法不會直接找你說,
我覺得直接說明哪邊覺得不好、可以怎麼做就好,
反正就是要適應這個環境,也可以知道怎麼做更好,
但有些人看你不順眼就背後說壞話&言語霸凌

因為人手不足,加上工作量太大,
(大約需要5人的工作量,第一個星期只有含我2人,後來才慢慢找到人。
安全教育內容有100多頁PPT需要翻譯成外語
還要處理各種跟外國人相關的事項、自己也要受訓、
臨時變動的情況、臨時會議需要口譯…)
跟主管說明翻譯需要怎樣的過程,
經過一個星期觀察真的做不完,
結果有個不同語種的翻譯前輩聽到內容,
就在旁邊說:這樣為什麼翻不完,我就能翻完,還要做總務的工作(大概這樣)
她的語種就是那間公司本來有的,或許也有不少參考資料
但我們的語種是完全沒有可參考,
好像這樣講我們,她就能顯得比較厲害一樣……

也有不同工作內容的前輩同事們,
因為覺得一起工作時哪邊沒處理好,當下都不會說,
跑去跟我們主管說,主管說他常常都能聽到抱怨

因為實在太累太操,唯一一次遲到15-20分,
已經和直系公司主管說好按規定扣薪,應該也有說明是因為太累,
結果工作場所的主管還是不滿意,因為他覺得就不應該遲到
(他不滿意 當天也不會給你什麼好臉色看)

聽到這件事我也覺得很不滿,遲到是事實,但是太累身體負荷不了,
我是人,也有出錯或沒辦法掌控的時候

有一段時間需要回辦公室打卡下班,
整點在工作場所下班,但是到辦公室打卡要10幾分,
薪水是按整點和30分來算,
介於中間就看你要多等再打卡,還是就放棄早點回家,
因為想早點休息,所以大約一個月這些都沒算到
我沒拿到的薪水都多少了,他們也不會想到這些
遲到一次照規定扣,還不滿……

因為經歷到的種種,加上這最後一根稻草,所以我就提離職了



可能是環境造成脾氣暴躁

我覺得是因為工作環境讓人壓力太大(工時長、環境封閉等等),
讓人很容易暴躁易怒,
除了覺得某些前輩就是這樣適應生存下來的,
所以講話、處事方式就是這樣,
因為壓力很大,我也覺得常常有負面情緒或比較暴躁


噪音問題

無塵室工作環境因為很封閉、很多機器,聲音真的不小
最吵的幾天是公務機通話音量開最大聲+貼在耳邊
都還聽不清楚台灣人打來講什麼


女生生理期時更不方便

衛生棉需要裝在化妝包,通過安檢再帶進去,
外套和少數物品都放置物櫃,如果要來回拿東西,
一趟要15-20分,所以基本上生理期要用到衛生棉,
只能先塞在褲子口袋滿滿的。

前面有說到整套裝備要穿脫上廁所不便,
覺得麻煩就會不那麼想去(更容易憋尿),
很忙的時候,這邊那邊都找你,
更不可能去廁所,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發炎…

這個狀況要是生理期就更麻煩了,
全身上下還都包得緊緊緊緊……


如果不是對科技業(或無塵室)工作好奇、很需要這份薪水來源,
個人非常不推薦這類工作

在那邊最深刻的體驗就是:
不是人待的地方
只是把你當賺錢的勞力機器在榨乾
單看薪水數字或許還可以,但是如果算上其他勞動條件,
這個地方真的值得待嗎?


這邊的錢= 時間 ↑ + 勞力↑ + 精力↑ +安全 +健康 換來的
做的時間越長,身體越不堪負荷(幾乎是每個人都精疲力盡)

有空閒的時候跟外國工作人員聊到,
他說(這個行業這種環境)大多數人都是做2-3個月就離職了
撐得下去的幾乎是做1年多-2年多,剩下就是10年的

然後我就想到,之前講到工作條件,老闆說試用期是3個月,
大概是因為這樣吧


這個環境的人,我覺得也有感覺比較能適應,
長期下來也習慣這些方式,不會有太多情緒,人蠻親切的,
但是在這種工作條件和環境下,對人的身心造成的影響,
也是不容小覷的,更別期待情緒或價值觀上會多麼健康了



給翻譯 個人實際經驗



  1. 主管說只要大概翻一翻
    在辦公室的文書翻譯,要把中文的〝安全教育〞PPT上的規定
    翻譯成外語,再講給外國人聽
    看過文字和圖片,但根本對這樣的東西不熟悉,
    實際看過的、比較知道怎麼操作的沒幾項,
    不是一般常見的用詞需要大量時間去比對跟查資料
    (規定、工具、機械、繩結相關的名稱…等)
    跟主管說明翻譯內容需要怎樣的過程,
    但對方回我不用什麼都翻,大概翻一翻就好,
    你們到時候用講的就好

    那些關鍵字都得花時間在外語字典+搜尋引擎上反覆查詢和確認
    這些需要耗費很大量的時間+精神
    但是對方因為不是翻譯,不了解這些,
    可能因為待的久了,對他們來說是稀鬆平常的東西,
    個人感覺不是很被尊重,
    覺得對他們來說翻譯就是件簡單的事
    好像中文講了,一下就能翻譯成外語了
  2. 當中間的溝通橋樑很心累
    如果遇到台灣人和外國人兩邊溝通不良、意見不合,
    雙邊都生氣,說的話也不好聽的時候,
    這個情況怎麼翻譯,怎麼讓雙方能繼續協調,情緒更和緩,
    大概是最棘手的一件事了
    (因為不單單是只要翻譯字面或當個翻譯機器,
    在這個環境需要身兼多職,蠻多時候因為作業方法不同可能就會有狀況)
  3. 出事可能會需要負擔賠償
    會有些安全教育或規定事項,不能事先說明
    到某個工程進度才會需要講到那部分規定,如果沒有傳達仔細,
    作業的時候外國工作人員出狀況,翻譯會需要部分賠償

    聽同事說之前就有某個工具沒放好,作業的時候自動化的設備撞上它,
    結果裡面的產品壞掉(價值高昂),那個人就要賠償
    然後因為翻譯有沒說明仔細的部分,也要負擔一部分

    做得累的半死(真的差點過勞死)賺的,可能還賠不起

    其實在那邊的工作難度本來就高,加上工作氛圍,
    讓人壓力很大

    而且因為工時長,不容易記住每個事情,
    也有不清楚哪部分是誰處理的狀況
    會不會被誤會背黑鍋也不一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喜歡分享的漢服小兔子HANFURABBIT_JOY&LIFE
14會員
53內容數
分享自己喜歡的事物~~~旅遊、傳統文化/古風/漢服、蔬食/素食、書籍、身心靈
2025/03/25
隔了一陣子推出新的商品,這次除了不同款式,也有同系列不同款~ 唐風系列.牡丹髮梳 / 日常小葉子 / 宮裡花 / 櫻花髮梳 / 12花神系列
Thumbnail
2025/03/25
隔了一陣子推出新的商品,這次除了不同款式,也有同系列不同款~ 唐風系列.牡丹髮梳 / 日常小葉子 / 宮裡花 / 櫻花髮梳 / 12花神系列
Thumbnail
2025/03/24
天氣回暖, 來分享一下非常簡單方便的豆腐料理(甚至不用開火!!) 主要食材甚至就3項→完成
Thumbnail
2025/03/24
天氣回暖, 來分享一下非常簡單方便的豆腐料理(甚至不用開火!!) 主要食材甚至就3項→完成
Thumbnail
2025/03/13
趁著天氣還涼涼的時候, 在家自己煮個鍋,湯頭都是天然食材, 簡單方便,也不用人擠人
Thumbnail
2025/03/13
趁著天氣還涼涼的時候, 在家自己煮個鍋,湯頭都是天然食材, 簡單方便,也不用人擠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其實我轉換到電子業後,也是持續上網了解目前的職場、產業現況,尤期是對於找新工作,在面試新工作,有些朋友會上網詢問一些關於面試內容、部門風氣之類的問題,近年隨著許多公司結構調薪,對於薪水的問題也是求職者非常關心的事情。
Thumbnail
  其實我轉換到電子業後,也是持續上網了解目前的職場、產業現況,尤期是對於找新工作,在面試新工作,有些朋友會上網詢問一些關於面試內容、部門風氣之類的問題,近年隨著許多公司結構調薪,對於薪水的問題也是求職者非常關心的事情。
Thumbnail
在工作上、職涯發展遇到挑戰或困擾時,往往是自己先掙扎好一會兒,接著才可能舉手向他人求救,又或者是尋求書籍、網路等管道。 這次根據幾種常見的職涯情境,來分享相關書籍,讓迷惘或是希望有更多刺激、輸入的人們,可以有參考依據。 此外,由於書籍數量較多,會分成兩篇文章。
Thumbnail
在工作上、職涯發展遇到挑戰或困擾時,往往是自己先掙扎好一會兒,接著才可能舉手向他人求救,又或者是尋求書籍、網路等管道。 這次根據幾種常見的職涯情境,來分享相關書籍,讓迷惘或是希望有更多刺激、輸入的人們,可以有參考依據。 此外,由於書籍數量較多,會分成兩篇文章。
Thumbnail
在剛出社會不久,有一次在面對客戶高層的簡報會議,由於是自己所學領域,內容都相當熟悉,因此現場交流展示時也比較有自信,滔滔不絕地運用各種術語、縮寫講解方案,並搭配幾份複雜的圖表和數據,希望展示我們公司的實力以及我自己的專業度。 然而,在會議後...
Thumbnail
在剛出社會不久,有一次在面對客戶高層的簡報會議,由於是自己所學領域,內容都相當熟悉,因此現場交流展示時也比較有自信,滔滔不絕地運用各種術語、縮寫講解方案,並搭配幾份複雜的圖表和數據,希望展示我們公司的實力以及我自己的專業度。 然而,在會議後...
Thumbnail
新鮮人面試求職的攻略,包括客製化履歷、研究公司需求、換種表達方式和麵試準備。避免常見錯誤並提前尋求導師或學長姐意見。
Thumbnail
新鮮人面試求職的攻略,包括客製化履歷、研究公司需求、換種表達方式和麵試準備。避免常見錯誤並提前尋求導師或學長姐意見。
Thumbnail
一個很陌生,以前也從來沒想過會接觸的行業 一個在這個行業扮演溝通角色的小螺絲釘 →關於科技業的工作環境&條件
Thumbnail
一個很陌生,以前也從來沒想過會接觸的行業 一個在這個行業扮演溝通角色的小螺絲釘 →關於科技業的工作環境&條件
Thumbnail
前言 一個小夥伴來做天賦諮詢,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即將出社會工作的新鮮人。 探尋過程 一開始,我們感應到小夥伴的天賦很適合從事銷售業,尤其是銷售跟大腦有關醫療器材,小夥伴聽了說自己一直有在留意醫療器材行業,也對大腦疾病有興趣,所以聽到解說覺得還蠻準確的。 第二部分,我們開始幫小夥伴探索要如何跟
Thumbnail
前言 一個小夥伴來做天賦諮詢,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即將出社會工作的新鮮人。 探尋過程 一開始,我們感應到小夥伴的天賦很適合從事銷售業,尤其是銷售跟大腦有關醫療器材,小夥伴聽了說自己一直有在留意醫療器材行業,也對大腦疾病有興趣,所以聽到解說覺得還蠻準確的。 第二部分,我們開始幫小夥伴探索要如何跟
Thumbnail
其實我從出社會到現在工作20幾年了, 從事過服務業、電腦零售業、傳產製造業、到目前的電子製造業, 其實我內心對於工作一直有個想法, 那就是“到最適合自己的地方,做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反映在日常工作的選擇上, 我雖然也陸續換了幾份工作, 面對大部份的轉換, 基本上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其實我從出社會到現在工作20幾年了, 從事過服務業、電腦零售業、傳產製造業、到目前的電子製造業, 其實我內心對於工作一直有個想法, 那就是“到最適合自己的地方,做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反映在日常工作的選擇上, 我雖然也陸續換了幾份工作, 面對大部份的轉換, 基本上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