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就只是這樣什麼都不做,一天天、一刻刻地度過。
並沒有覺得虛度、但也沒有感到特別充實,就只是這樣走過自己的每一天,覺得活著挺好的,呼吸也很好。
我看得見、聽得到、聞得到、嚐得到、觸碰得到,光是這樣就已經很幸福了, 好好活在這世界上體驗生活、思考、迎接又更加了解自己一點點的明天。
為什麼人生必須要過得「有意義」?而那個「有意義」又意味著什麼?
人生中有不只一兩個人對我說過這樣的話:
「我想名留青史。」
“I want to be somebody.”
有一些時常因為不滿意自己而感到沮喪、感到消沈,覺得自己活得很差、覺得自己不如人。但在我看來他們很努力也很優秀、至少相較於懶懶散散的我。
另一些則生活頹喪,不敢面對自己已經逃避多年的人生課題、現在也依然為這個無法達成的夢所苦。
「成為誰」意味著什麼?又預期會以什麼方式成為?為什麼會這麼想?他們自己也答不上。我也不知道,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走的時後沒有人記得我、也沒有人會感到不捨,走得自由自在。
自己關心的人們(包括自己)只要好好活在世上就已經是件幸福的事情了,「存在」本身就令人喜愛,無關擁有什麼,只要沒有將自己的存在抹去,光是活著就有無數的「可能性」,我喜愛那樣的可能性本身,但這樣的答案他們大概無法接受吧。
這件事原本自己也覺得難以解釋,最近在佛洛姆的《存在的藝術》中找到答案。
曾經我也很難相信會有人能真心愛著這樣不完美的自己、一個連自己的期待都無法達到的自己,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雖然不完美,但我同時也是一個不斷在嘗試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人、一直都是一個有持續在督促自己往前走的人,如果臨終前的我是此生最棒的我,那麼每天我都在朝那個自己更加靠近。
這世上有什麼是比「成為更好的自己」更重要的?是否已經達到目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還在路上沒有自暴自棄、半途而廢,是仍有持續在向目標靠近,這樣就已經足夠好。
一旦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之後,突然發現周圍的人愛不愛自己、世界愛不愛自己,好像一點都不再重要,反而世界變得可愛了,也慢慢能看見一些痛苦的人所處的環境與心理狀態。同樣的經歷有的人走得出來、有的人卻一輩子無法通過,但我想他們不願離開肯定也有他們的理由吧?當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該往何處去的時候,連繼續待在原地受苦都好過失去痛苦來源後所帶給個人的茫然感。
人並不會因為完美才有價值、才必定被愛,也不必定會因不完美就沒價值、沒人愛,所謂的完美也只是每個人透過濾鏡觀測所產生的主觀錯覺。
為什麼會想要名留青史?
如果揭開這個願望背後的答案、看清其中隱含著的渴望,是不是會發現其實並不一定要透過「成為誰」才能夠獲得那個渴望之物?
如果「成為誰」是個如此遙不可及的夢想,那麼是不是可以透過其他的方法獲得、並且不再需要因為無法成為自己以外的誰而不斷責備自己?
藏在心中不願向任何人、包括自己坦承的情緒缺口與無法觸及、被深埋在心底的渴望如果沒有為自己所攤開並且接納,又如何得到療癒及實現?
我們與我們渴望成為的「誰」都真實存在,而那個「誰」其實可以就是我們自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