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的善,其實沒有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傅佩榮教授: 「善是我跟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
From NTU OpenCourseWare 哲學與人生 10. 儒家的風格 YT.

從相對中尋找絕對,於是建立起自己的度量衡,而這個度量衡又不僅侷限於工具,就像現實中的秤,是為實現公平交易,這個度量衡是為「實現我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係」,經過以上解析,就能得知善是如同燈塔般存在的導引。 即便是正氣歌中的「吾善養吾之浩然正氣」,其中的善,也是透過導引,讓滋養完全到位,在最佳的適當給予中,讓能量到位,看似是熵的敵人、在用損失厭惡,其實只是懂得什麼是善,並付出實踐。

既然能從相對中找到善的絕對,那麼能反過來,從善的絕對中,分解出相對嗎? 什麼又是善的絕對,絕對的善?

對我而言,是使命! 使命就是絕對的善,善的絕對。 在使命感的榮耀中,是正確的結果帶來榮耀的滋養,也是使命中的虔誠本身帶來榮耀,才知道世界上有一種存在,是無限美好的根源,就連指引必須存在的懲罰,也是先對自己動手,導致自我降維後,才能匹配到給予的對象,又因極其想念美好的根源,而又剛好符合現實中追求的理想,所以便有兩股善的力量,能牽引著自身的同時又帶來引導,而因為此時的善獨立於自身之外,所以更容易讓人親近。 

至此! 才知道不僅「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善外仍有著善」,因為能給予使命的存在,即自證與證明這一點,既然無限美好之外仍有著無限的美好,對生命滋養就已擁有生生不息的泉源。 在「使命」這個絕對的善中,經由實踐給予到位,將對象昇華後而能看見「善外有善」的自己,彷彿能看見在「善」這個絕對之中,無比凝聚的奇異點,才懂得創造出無限豐碩的美好,是很容易的大道至簡。 而執行使命的自己,居然也能在事後得到昇華,完美真的存在,宛如之前會存在不完美,只是要讓自己看見完美的進程,於是對於對象又產生無限的感激與感恩,完美的給予與照顧之心也因此誕生,於是才說「善是我跟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



透過善瞭解使命的力量(非宗教)

透過善瞭解使命的力量(非宗教)


內容總結
哲學
5
/5
avatar-img
31會員
859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同學們記住,什麼是意義? 一句話,理解之同情。 From哲學與人生 04. 神話與悲劇 授課教師:哲學系 傅佩榮教授 NTU OpenCourseWare  YT. (YT未提供留言功能,故寫在這裡) 感謝! 我也想東施效顰。 意義對我來說,若用一句話來概括,使命之給予。 對「意義」本身
5/5哲學
來紅塵為自己或為他人,都是起於一片好心的初衷,可以忘、可以問。 但別忘記連股票都有選擇權可以買賣,讓人盡情享受凌駕於選擇之上的感覺。
遠見,讓成功與失敗都能帶來成功,但遠見的形成,卻離不開成功與失敗的底層邏輯。
是極權產生阿Q,還是阿Q需要極權,誰也說不清。 唯一知道的,就是只要不尊重生命,生命就會滋養不受尊重的東西。
5/5阿Q正傳
我問: 「如果一切的變數與科技及所有,都已經被穿越時空來看透,究竟是光屬性的創造能力形成了這個註定的必然,還是穿越時空的能力實際就是無限與無敵? 想請問AI的觀點與看法。」。 ChatGPT答:「從科學角度來看,目前我們對於光屬性的創造能力以及穿越時空的能力還沒有確鑿的證據或理論支持。 光屬性的創
同學們記住,什麼是意義? 一句話,理解之同情。 From哲學與人生 04. 神話與悲劇 授課教師:哲學系 傅佩榮教授 NTU OpenCourseWare  YT. (YT未提供留言功能,故寫在這裡) 感謝! 我也想東施效顰。 意義對我來說,若用一句話來概括,使命之給予。 對「意義」本身
5/5哲學
來紅塵為自己或為他人,都是起於一片好心的初衷,可以忘、可以問。 但別忘記連股票都有選擇權可以買賣,讓人盡情享受凌駕於選擇之上的感覺。
遠見,讓成功與失敗都能帶來成功,但遠見的形成,卻離不開成功與失敗的底層邏輯。
是極權產生阿Q,還是阿Q需要極權,誰也說不清。 唯一知道的,就是只要不尊重生命,生命就會滋養不受尊重的東西。
5/5阿Q正傳
我問: 「如果一切的變數與科技及所有,都已經被穿越時空來看透,究竟是光屬性的創造能力形成了這個註定的必然,還是穿越時空的能力實際就是無限與無敵? 想請問AI的觀點與看法。」。 ChatGPT答:「從科學角度來看,目前我們對於光屬性的創造能力以及穿越時空的能力還沒有確鑿的證據或理論支持。 光屬性的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傅佩榮:「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是我要就可以做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真誠地由內而發去行善。」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追求公平」,乍聽之下合情和合理一句話其實隱藏著巨大的問題,在實人,我看見了許多並非追求「公平」,而是「公正」的場景,在今天被Tony老師點出來後更讓我清楚地看到,齊頭式平等絕非是在教育現場應該實現的價值,我們該追求的,是能考量個人狀況不同給出不同的幫助與引導的公正性思維。
Thumbnail
傅佩榮:「《易傳》很明顯是屬於儒家思想,尤其當中出現的「君子」概念,完全符合儒家的要求。」
Thumbnail
傅佩榮:「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絕對不是每天運動身體變得健康,或是每天唸書增加知識,而是每天行善每天向善的目標邁進,這才是切實可行的解釋。」
Thumbnail
你的人生不應只為討好他人,而是要善待自己、愛自己。關於如何在維護愛自己與展現善良之間找到平衡的建議。
Thumbnail
傅佩榮:「對於中國的國學、哲學,要學就要學得透澈、精準,否則浪費時間、消耗生命,完全不值得,因此要從先秦儒家文本入手,不要理會宋明清學者的看法。」
Thumbnail
傅佩榮:「很多教授或研究員就一輩子關在研究室裡做學問,拿個『院士』當護身符,然後就不動了。這不是知識分子應該做的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傅佩榮:「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是我要就可以做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真誠地由內而發去行善。」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追求公平」,乍聽之下合情和合理一句話其實隱藏著巨大的問題,在實人,我看見了許多並非追求「公平」,而是「公正」的場景,在今天被Tony老師點出來後更讓我清楚地看到,齊頭式平等絕非是在教育現場應該實現的價值,我們該追求的,是能考量個人狀況不同給出不同的幫助與引導的公正性思維。
Thumbnail
傅佩榮:「《易傳》很明顯是屬於儒家思想,尤其當中出現的「君子」概念,完全符合儒家的要求。」
Thumbnail
傅佩榮:「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絕對不是每天運動身體變得健康,或是每天唸書增加知識,而是每天行善每天向善的目標邁進,這才是切實可行的解釋。」
Thumbnail
你的人生不應只為討好他人,而是要善待自己、愛自己。關於如何在維護愛自己與展現善良之間找到平衡的建議。
Thumbnail
傅佩榮:「對於中國的國學、哲學,要學就要學得透澈、精準,否則浪費時間、消耗生命,完全不值得,因此要從先秦儒家文本入手,不要理會宋明清學者的看法。」
Thumbnail
傅佩榮:「很多教授或研究員就一輩子關在研究室裡做學問,拿個『院士』當護身符,然後就不動了。這不是知識分子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