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er聰明、高傲,像貓一樣神祕,她和M.C.的妻子完全不同類型。Amber在一堂「公共倫理」的實習演辯中,針對大眾運輸是否應設「博愛座」的議題、完美闡釋了M.C.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論點。課後她向M.C.坦白,自己正是仰慕文章作者的思辨邏輯才會特地來修這門課的。
M.C.毫不避諱對Amber的欣賞,他把這名學生當作討論學術的對象──可不知不覺,話題漸漸觸及他的生活、他的婚姻……
──《聖羅罕市電車夜話》第7話〈博愛座外的暮色蒼茫〉【前編】
(1)第7話〈博愛座外的暮色蒼茫〉構思於今年三月、完稿於五月,在設定6/12晚間9:30發表的當天中午,新聞上又出現最新一起博愛座爭議事件。面對千載難逢的timing,或許趁話題熱度炒作一波才是聰明的選擇,但實際上、每逢一件特殊個案(不特殊也就不具報導價值)攫取了公眾目光,「特例」便會搖身變成「通例」,從而引發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公論」、一場足以踏平任何理性交流的「地鳴」。這對長年苦於類人群恐懼症的作者而言,非但不是挺身賣名的佳機,反倒成為掩口噤聲的時刻,真是無妄之災。
(2)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或未曾意識到,在台灣、「博愛座」的內涵是經歷變動的──
至少對50歲以上的公民來說,自小當「博愛座」這個觀念開始由學校教育向家庭推廣時,這些特別座位一般是被界定成「保留」席、而非「優先」席的。青年人(尤其是身為「知識分子」的學生)不坐博愛座在昔日是毋庸置疑的道德榜樣,占用博愛座則被視為不守規矩的頑劣行為,不但得面臨同儕壓力,甚至也會遭社會大眾譴責。這樣的觀念在公共運輸密集的都會區扎根得尤其徹底,至於地方鄉鎮或許就未必提倡得如何賣力。
「博愛座」的內涵逐漸由「保留」轉向「優先」,並不是一聲令下的事情,大約就像孩子放學回家,不知何時已從一列嬉笑打鬧的長長路隊,演化成校門口堵得滿滿的接送車潮。總之,最遲應在2010年前後、台北市以「優先禮讓」的口號進行博愛座的宣導,自此為「博愛座」不再是「保留」而是「優先」的「劃時代」變革、從官方立場正式加以定調。
不難想見,因定義改變而造成認知混淆,無可避免會帶來適應不良的衝突。一如台北捷運長年培養電扶梯靠右站立的禮讓風氣,而今又隱隱然有「翻盤」的趨勢,教人無所適從。何況若有人對你說,閣下受教育四、五十年來一向看不慣占用博愛座的「自私自利」,可時至今日皆成了尋常的「合情合理」,不知內心將如何調適近半世紀的認知落差──請理解這樣的說明意不在合理化那些惡劣的逼讓行徑,而是點出博愛座爭議的背後有其「遊戲規則」重新修訂的歷史成因,並非部分傳媒意圖渲染的「世代衝突」,其本質應是觀念變遷下的「價值摩擦」。
這樣說吧,當我們看了關於博愛座的新聞而感到義憤填膺之際,請先向內心確認一件事:如果今天兩造雙方角色互調,乃是一個自認「年輕有為」的人逼迫另一個「老而無用」的人讓出座位,這件事會不會變得比較容易接受?如果依舊義憤填膺,那就表示我們的正義感不是只針對「倚老賣老」、同樣也針對「倚少賣少」;換句話說,真正讓絕大多數人感到氣憤難平的其實無關乎老、也無關乎少,而是痛恨世間那些任意踐踏他人尊嚴的「自倚自賣」,這是人品高下問題,不是年齡老少問題,千萬別讓高貴的正義感輕易遭人偷偷調包了概念,任何攀附博愛座爭議、藉機挑動「仇老」或「厭少」的情緒以博取關注的歧視言語,都是不衛生的。
(3)若排除種種情節聳動的特例,就事論事探討「博愛座」應否設置的議題,便能明白一項公共政策無論懷有多麼高尚的道德理想,其賴以支持的骨幹必然是具體明確的邏輯。此節留待下週〈博愛座外的暮色蒼茫〉【後編】發表之後再行詳述,本週諸事不宜,言多必失。(結果前面還囉嗦一堆……)
(4)關於「環形線恐怖列車」事件,請詳閱第6話〈玻璃側窗的殘酷劇場〉。
(5)「一座空的電話亭,最多能裝幾隻鵝?」是早年流傳於英美的一則機智問答(腦筋急轉彎),「電話亭」(telephone booth)裡之所以必要裝「鵝」(goose),主要是取兩者的諧音趣味。
(6)「老師」是一個需要高度自覺的身分。在師生關係中,教師與學生恆處於不對等的權力天平上,教師由講臺俯視、學生自座位仰望,許多教師因而不自覺將「老師」所附帶的神格光環誤認成自己與生俱來的魅力,這是極度危險的錯覺。一位深具魅力的教師經常會因「被學生當成好友」而沾沾自喜,實則與學生親近值得鼓勵,唯獨身為教師必須深刻「自覺」、在權力關係存在的前提下,老師與學生永遠只能「像」好友、而不能「是」好友,畢竟那已明白「越線」了,有違教師的專業。老師想與學生結為好友當然可以,但須待彼此之間的權力依賴關係解除,亦即教師離職或學生畢業之後再說。
(7)老師是人,也有欲望;老師管不住身為人的欲望,最容易受到「影響」的──不一定是狹義的「加害」,例如希望受學生崇拜、致力將學生吸納為一己的「信徒」……就是學生。少數不肖教師對未成年兒少的「加害」偶有所聞,是非也較易辨明,然而這世上介乎「肖不肖」之間、對欲望缺乏自覺卻又承擔已成年學生教育工作的「俗師」,其對生徒「上下其手」的心靈操弄,便經常界乎曖昧不明的灰色地帶──例如,第7話主人翁M.C.對身為學生的前妻所暗地埋下的一切「努力」,算不算違背教師倫理?已成年學生是具備自由意志、且賦予完全行為能力的「大人」,而往往這才是最令人憂心的階段。請留意「有限選擇下的自由意志」此一概念,大凡於權力關係居於上風者、有效操弄掌控對象的方式,就是讓人自以為做出「獨立自主」的決定,而實則一切選擇都是享有權力者預先給定的有限選項。中午吃飯吃麵?飯,很好!你是個能決定事情的成年人了……但,「大人」沒告訴你、這世上還有叫做「三明治」的東西──不能不說,「有限選擇下的自由意志」在師生關係中具有極高的發生比例,可遺憾的是、絕大多數老師對類似現象的存在,往往並不特別自覺。
(8)第7話〈博愛座外的暮色蒼茫〉的主題為「垂老」,本週所發表【前編】的子題是「欲望」,講述主人翁M.C.夕陽無限好的「因」;下週將發表【後編】的子題是「偏見」,描寫主人翁M.C.只是近黃昏的「果」,敬請期待。
↪️ 第7話〈博愛座外的暮色蒼茫〉【前編】【小說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