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建築的美學:俄亞大村的建築智慧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呂偉白

 亞丁轉山完成之後,我們往瀘沽湖的方向出發。路程既長路況又差,但是我們卻因此有機會參觀到非常珍稀的納西古寨俄亞大村。

raw-image

俄亚大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南角,我們從亞丁村顛了一路,到達俄亞大村的時候正是午餐時刻,下了車一時還沒有覺得這村落有什麼特別特殊之處,只覺得路旁的柳樹搖曳生姿、依山而建的房舍石牆錯落有致。大家在路旁的納西古寨標示旁拍照留念時,還不知道自己即將走進一片巨大的社會活化石中。

raw-image


用完餐隨著嚮導走進村落,卻是一趟驚異之旅,我們彷彿走入了迷宮,一個小巷接著一個小巷,一戶人家門口挨著另外一戶人家的屋頂,一間間房舍層層疊疊,弄不清我們走的路徑是通往左鄰的家中還是繞過右舍的牆邊。這些高高低低的石階以及彎彎曲曲的窄巷有些台灣瑞芳九份老街的味道,但是又較九份老街有著更讓人難解的建築設計。我回來以後查了資料方知古寨的建築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村落建築之一,素有「納西古城在麗江,納西古寨在俄亞」的美稱。

層層疊疊的房舍

層層疊疊的房舍


曲折蜿蜒的小巷,人騾都可通行。

曲折蜿蜒的小巷,人騾都可通行。


俄亞」是納西語,意思為大岩包,因為俄亞大村建在大塊的岩石上,「大村」是因為村落為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其實俄亞大村落隔著龍達河的對岸是平緩的地形,但是村民為什麼要將村落建在這樣狹小而險峻的岩石上,而不建在對岸的平原呢?除了防禦外敵之外,也因為岩石地基較為堅固,不受天災的影響。龍達河左岸為居民區,位處高地,又有巨石阻擋洪水;右岸為糧食生產區,水源充足,形成良田。

龍達河對岸的良田

龍達河對岸的良田

大村中只有248戶,共1600左右的村民。村莊是明孝宗(1488-1505)至明神宗(1573-1620)期間逐漸發展起來的。房屋外牆是用石塊和河中的卵石砌成,以泥做黏結劑,屋頂是使用白土(一種玄武岩風化土)蓋頂的平頂碉樓。每一家都是三層建築,底樓是牲口,二樓是主居室,三樓是臥房,屋頂曬糧食。最特殊的是相鄰的屋頂經過一根木梯就可到另一家的屋頂,進了一家門就可走進整個古寨,戶戶相連,形成碩大的建築群,遠遠看過去,就好像蜂巢一般,這樣的設計在全世界極為罕見。由於整個村子如同一個龐大的家庭,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除了有助團結,也可防盜匪。

蜂巢式的聚落

蜂巢式的聚落


外牆以石塊和卵石砌成

外牆以石塊和卵石砌成

連著一個木梯就可從小巷進入別人家的樓上

連著一個木梯就可從小巷進入別人家的樓上

俄亞人信仰東巴教,也是東巴文化的起源地。俄亞納西族如今還在使用的東巴象形文字。東巴文化已1000多年的歷史,主要包括東巴文字、東巴經、東巴繪畫、東巴音樂、東巴舞蹈、東巴法器和各種祭祀儀式等。可惜我們主要的目的地是瀘沽湖,只能走馬看花,無法深入探訪。下面是村前豎立的雕像-東巴神獸大鵬鳥。

東巴文化的神獸─大鵬鳥

東巴文化的神獸─大鵬鳥

由於交通閉塞,騾馬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一般一家有三、四匹騾馬,房屋之間留有可供人畜通行的通道。俄亞馬幫遠近知名,過去各種生活用品、生產物資全都靠人背馬馱運進來。而村中的核桃、花椒等農產品也賴馬幫運出去。我們在小巷中穿行的時候,也數度與騾子錯身而過,那響叮噹的鈴聲和古意盎然的房舍,真讓人有回到過去的不真實感。

利用水力資源的磨坊

利用水力資源的磨坊

2023年底隨社區大學的老師參觀福建客家土樓時,十分驚艷那別出心裁的圓樓建築設計,而和納西古寨的不期而遇後,更是讚嘆先人的智慧,因地制宜,為了避免天災人禍而將建築設計應用得淋漓盡致!無論圓樓還是蜂巢聚落,實用之外也兼顧美學。

來到「四川最美古村鎮」,不免也隨俗拍幾張網美照。

站在後面的小鮮肉是我們的碩士級酒店店長兼司機兼嚮導

站在後面的小鮮肉是我們的碩士級酒店店長兼司機兼嚮導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呂偉白的忘機書房
7會員
77內容數
這一生,有過很多「可以說嘴說一生」的旅遊經驗,但是很慚愧因為生活總是在忙碌中,不論是參團或是獨行,事前事後都沒對景與人有更深刻的瞭解。為了不辜負我這些年來一些難得的行腳體驗,決定認真的筆記下來,就當作這些經驗帶給我的感動的一項感恩。由於想要認真的連結這些旅遊點的歷史與地理,因此將專題名稱取為「行腳筆記」。
2025/04/05
去年五月來到稻城亞丁轉山時,就聽說九寨溝的高鐵要通了。這真是好消息,過去遊九寨溝的遊客總要面臨到底是要坐大巴還是坐飛機的兩難抉擇,坐大巴費時8小時,而坐飛機擔心海拔陡升而導致高反(九寨溝海拔2000-3600公尺)。去年八月份高鐵開通了,可以乘坐高鐵,約兩個鐘頭就到黃龍九寨站,然後再轉乘公交車約
Thumbnail
2025/04/05
去年五月來到稻城亞丁轉山時,就聽說九寨溝的高鐵要通了。這真是好消息,過去遊九寨溝的遊客總要面臨到底是要坐大巴還是坐飛機的兩難抉擇,坐大巴費時8小時,而坐飛機擔心海拔陡升而導致高反(九寨溝海拔2000-3600公尺)。去年八月份高鐵開通了,可以乘坐高鐵,約兩個鐘頭就到黃龍九寨站,然後再轉乘公交車約
Thumbnail
2025/03/31
博物館提供了非常豐富也非常詳細的西南聯大這一段史料,提供了許多口述歷史。而展示的史實,有血淚的、有柔情的;所陳述的故事,有國事、有家事。而故事中那些西南聯大的大師級教授們的風骨,真的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何謂「典範在夙昔」。那真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Thumbnail
2025/03/31
博物館提供了非常豐富也非常詳細的西南聯大這一段史料,提供了許多口述歷史。而展示的史實,有血淚的、有柔情的;所陳述的故事,有國事、有家事。而故事中那些西南聯大的大師級教授們的風骨,真的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何謂「典範在夙昔」。那真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Thumbnail
2025/03/29
三星堆古文物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英國媒體稱讚三星堆文物比秦始皇兵馬俑「更為不同凡響」。但也给世人留下了諸多待解之謎:三星堆文明源於何處?𤔡什麼會突然消失?大量出土的象牙來自哪里?那些或造型精巧,或體積龐大的青銅如何鑄造?
Thumbnail
2025/03/29
三星堆古文物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英國媒體稱讚三星堆文物比秦始皇兵馬俑「更為不同凡響」。但也给世人留下了諸多待解之謎:三星堆文明源於何處?𤔡什麼會突然消失?大量出土的象牙來自哪里?那些或造型精巧,或體積龐大的青銅如何鑄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九份是一座充滿歷史與文化魅力的山城,其街道和建築特色為遊客提供了獨特的視覺和文化體驗。本篇來分享幾個經典的九份街道及建築特色,下次去九份除了逛老街外,可別忘了仔細來探尋這些痕跡哦!
Thumbnail
九份是一座充滿歷史與文化魅力的山城,其街道和建築特色為遊客提供了獨特的視覺和文化體驗。本篇來分享幾個經典的九份街道及建築特色,下次去九份除了逛老街外,可別忘了仔細來探尋這些痕跡哦!
Thumbnail
瑞芳 九份 故事所_ 九份綠光 / OwlStay Jiufen Green Ray 📌坐落在九份老街尾,安謐住宅聚落的老房子,屋內保留百年前老居民的厚石牆,並將往日美好年代的古味傢俱,融入現代設計巧思的住宿空間。 📌夜裡,自山居出發,放緩腳步沿著輕便路,由小管家帶領來自世界
Thumbnail
瑞芳 九份 故事所_ 九份綠光 / OwlStay Jiufen Green Ray 📌坐落在九份老街尾,安謐住宅聚落的老房子,屋內保留百年前老居民的厚石牆,並將往日美好年代的古味傢俱,融入現代設計巧思的住宿空間。 📌夜裡,自山居出發,放緩腳步沿著輕便路,由小管家帶領來自世界
Thumbnail
新北市 瑞芳 故事所_ 山中夢遊 / Jiufen Wander 📌坐落在九份老街尾,安謐住宅聚落的老房子,屋內保留百年前老居民的厚石牆,並將往日美好年代的古味傢俱,融入現代設計巧思的住宿空間。 📌夜裡,自山居出發,放緩腳步沿著輕便路,由小管家帶領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步入喧囂後
Thumbnail
新北市 瑞芳 故事所_ 山中夢遊 / Jiufen Wander 📌坐落在九份老街尾,安謐住宅聚落的老房子,屋內保留百年前老居民的厚石牆,並將往日美好年代的古味傢俱,融入現代設計巧思的住宿空間。 📌夜裡,自山居出發,放緩腳步沿著輕便路,由小管家帶領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步入喧囂後
Thumbnail
九份老街是台灣北部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山區地帶。它擁有豐富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氛圍,因為曾經是一個繁榮的金礦開採區域。現在它已成為遊客喜愛的地方,因為保留了許多日治時期的建築和風格。 九份老街的初始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當時開發金礦的繁榮吸引了大量人口前來,形成了一個繁忙的礦區。這裡
Thumbnail
九份老街是台灣北部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山區地帶。它擁有豐富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氛圍,因為曾經是一個繁榮的金礦開採區域。現在它已成為遊客喜愛的地方,因為保留了許多日治時期的建築和風格。 九份老街的初始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當時開發金礦的繁榮吸引了大量人口前來,形成了一個繁忙的礦區。這裡
Thumbnail
隱藏在玉龍雪山腳下納西族古村落「玉湖村」,長年在雪山腳下似乎被神山所庇護著,早期即是為納西王護宮養鹿的人,神奇的是路是由石頭鋪的、房子是由石頭搭的這裡正在悄悄的小火起來。
Thumbnail
隱藏在玉龍雪山腳下納西族古村落「玉湖村」,長年在雪山腳下似乎被神山所庇護著,早期即是為納西王護宮養鹿的人,神奇的是路是由石頭鋪的、房子是由石頭搭的這裡正在悄悄的小火起來。
Thumbnail
小粗坑古道是新北市瑞芳區猴硐地區具有歷史故事的古道,這裡見證日治時期小粗坑聚落歷史。登山客可從新北市瑞芳區猴硐地區弓橋社區瑞猴公路走到九份地區,再走大粗坑古道回到猴硐地區、或者再從九份地區下山。對於喜愛山景與登山客而言;古道的美麗與幽靜,還是非常值得到訪。 小粗坑古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瑞芳
Thumbnail
小粗坑古道是新北市瑞芳區猴硐地區具有歷史故事的古道,這裡見證日治時期小粗坑聚落歷史。登山客可從新北市瑞芳區猴硐地區弓橋社區瑞猴公路走到九份地區,再走大粗坑古道回到猴硐地區、或者再從九份地區下山。對於喜愛山景與登山客而言;古道的美麗與幽靜,還是非常值得到訪。 小粗坑古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瑞芳
Thumbnail
沒錯。 我動作就是這麼慢。 今天才看到在黃河宿集拍的照片。 黃河宿急救在寧夏中衛的黃河邊上,導遊介紹時說,這是中國的第一個野奢民宿集群,本來只是一個荒落的小村落,在2018年底,華麗變身,整個古村落大概有5家風格民宿組成,統一的設計感,大西北的夯土矮牆,黃土建築,之前還有熱門的綜藝節目《親愛的客棧》
Thumbnail
沒錯。 我動作就是這麼慢。 今天才看到在黃河宿集拍的照片。 黃河宿急救在寧夏中衛的黃河邊上,導遊介紹時說,這是中國的第一個野奢民宿集群,本來只是一個荒落的小村落,在2018年底,華麗變身,整個古村落大概有5家風格民宿組成,統一的設計感,大西北的夯土矮牆,黃土建築,之前還有熱門的綜藝節目《親愛的客棧》
Thumbnail
日喀則羅林村世代務農,2000年遭逢大水,集體遷村,目前規劃為旅遊文化村,展示在地文化及後藏生活風貌。目前全村約40餘戶,其中10餘戶作為示範戶,由主人導覽解說,並邀請遊客前往家中作客。
Thumbnail
日喀則羅林村世代務農,2000年遭逢大水,集體遷村,目前規劃為旅遊文化村,展示在地文化及後藏生活風貌。目前全村約40餘戶,其中10餘戶作為示範戶,由主人導覽解說,並邀請遊客前往家中作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