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人生4千個禮拜|2022|人生|控管時間,不如控管「量」跟「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來源:大塊文化 書籍《人生4千個禮拜》

來源:大塊文化 書籍《人生4千個禮拜》


基本資料

原名:Four Thousand Weeks: Time Management for Mortals
上架:2022年
類型:人生、時間管理
原作:Oliver Burkeman
出版:大塊文化


簡介

即使活到八十歲,人生也只有四千多個禮拜而已。
面對這樣短暫的時間,大家都知道要做時間管理,但比時間管理、待辦清單重要性順序,更重要的是你要如何運用這四千個禮拜。


觀後感

人一生的時間並不多,就像書名一樣,活到八、九十歲時,最多也僅僅四千個多禮拜而已。但實際上能活到這麼長壽的人是少數,就像諺語說的,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個先來。

在面對人生與時間的有限性之下,許多的時間管理書籍開始誕生,透過時間的控管似乎就能完成更多事,但相較於這觀點,這本書提出非常不一樣的想法,比起時間控管,你更應該思考的是「量」與「質」這兩件事情,其中特別有感覺的是以下的七點。


<關於量>

  1. 重要性問題:
    我們會覺得時間不夠用,通常是因為要做、想做的事太多,越是想處理完,越是做不完。但在做這些事之前,你有先問問自己:那些事情重要嗎?真的非做不可嗎?是自己真心想做的事嗎?也要體認到自己是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意識到「人的局限性」,別讓自己壓力爆表,放過自己一馬。
  2. 被忽視的效率陷阱:
    拜科技發達所賜,email、電話、應用程式等許多輔助工具的出現似乎帶來了便利性,但實際上會發現你現在要做的事情比以前更多了,在追求效率之下,人們會不斷地希望把所有時間都填滿,儘可能地去處理完所有的事,但這些事是為了做而做?還是真心有需要去做?
  3. 注意力在哪:
    時間花在哪,你的人生就在哪。 你的注意力是創造你人生體驗的關鍵,別讓自己過渡沉溺於短影音等娛樂上,適度放鬆很重要,但別一輩子都把時間花在放鬆上。

<關於質>

  1. 坦然接受:
    我們無法掌控時間,也無法掌控未來發生的事。所以放下過多的擔心和焦慮,相信自己能夠面對、承受未來所發生的事。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
  2. 活在當下:
    作者:「人生不過是一連串的現在,然後死亡。」
    當下的每一刻都是最後一次,珍惜眼前的每件事物,找到自己的樂趣。
  3. 認定長遠目標、持續執行,勇於迎接挑戰:
    重要的能力或技術,都非一蹴可及,需要長時間的按部就班地培養,才能淬煉成鋼。

    作者:「做人生每一個重大決定時,要問:這個選擇會讓我格局變小,還是變大?」 除了培養自身能力以外,在面臨選擇時,思考一下每個選項背後的機會與潛能,讓自己視野變大,勇於踏出舒適圈,就算僅僅是一小步也好。
  4. 時間價值來自與你共渡的人:
    人際關係雖然很複雜,但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選擇與誰共度你的時間呢?




題外話

Wisdom Bread|為什麼大多數人窮其一生,終究一無所獲
日常95%行為由潛意識決定,剩下5%是創造力。而要修改潛意識就需要反覆、規律地練習某件你覺得重要的事。

Wisdom Bread|為什麼很多人對生活越來越無感?
大腦處理快樂跟痛苦的區塊是共用的,並傾向維持平衡狀態,體驗快樂後就會接著讓痛苦、空虛的情感產生。因此當長時間過度沉迷於刷社群媒體時,停下後就會陷入更長時間的痛苦、人生無感中。要學會適度控制自己。



金句

人生就是這樣,有缺憾,也避免不了脆弱,朝生暮死,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尼采:「因為對我們來講,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讓自己沒空,沒時間停下來思考。匆忙度日是共通現象的原因在於,每個人都在逃離自己。」

現實是時間有限,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犧牲。

管理專家Jim Benson:「你的效率愈高,就會變成『有求必應,讓他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許願盆』。」

一旦你真正瞭解,錯過世上絕大多數的體驗是必然的結果,那麼有太多事物尚未體驗過,將不再是個問題。你得以全心享受你實際有時間體驗的滄海一粟,也更能在每一刻自由選擇做最重要的事。

你整個的人生都是借來的時間,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未來的吸引力大過現在,是你可以沉溺於對未來的各種期待,即使你希望的事物相互矛盾。

你的注意力放在哪些事物上,那些事物將定義你的現實。

人類會憂慮是因為內心想要事先知道事情會有好結果。

耶穌: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人生不過是一連串的現在,然後死亡。

唯有讓個人活出樂趣,生產與財富才有意義。

生活只是處理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而已。

時間的價值並非單純來自你個人擁有多少時間,而是能否與你最愛的人共度。

所有機構與各行各業中,每個人永遠都是臨時上陣。





類似主題推薦

<已寫評論>
人生:

【書籍】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2018|人生|人生提問的3個基本盤

【書籍】把想要的人生找回來|2017|人生|透過臨終想像來回推理想人生

【書籍】學會「曼陀羅計畫表」|2019|人生|如何寫出屬於自己的「曼陀羅九宮格」


規劃:

【書籍】原子習慣|2019|規劃|透過習慣創造未來藍圖


文末小提問

感謝閱讀。如果喜歡這類心得文,歡迎追蹤,周三晚上9點更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光放映室
17會員
120內容數
在書籍、影劇、動畫之間體驗人生。 採雙週更模式,隔週三晚上9點更新。 影劇類、書誌為主;ACG則為不定期更新。
微光放映室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作者認為「疾病,是來自真實自我所傳遞的警訊」。當我們用真實自我的狀態去生活,能感受到幸福與充實感;反之,身體就會透過疾病來訴說,你該改變生活方式。而怎樣才能找到真實自我狀態?怎樣才能從疾病中擺脫?試著改變動腦方式吧!
Thumbnail
2025/01/29
作者認為「疾病,是來自真實自我所傳遞的警訊」。當我們用真實自我的狀態去生活,能感受到幸福與充實感;反之,身體就會透過疾病來訴說,你該改變生活方式。而怎樣才能找到真實自我狀態?怎樣才能從疾病中擺脫?試著改變動腦方式吧!
Thumbnail
2024/10/30
書中內容分為三個章節,分別是「個人習慣、組織習慣、社會習慣」。透過科學家們對「習慣」二十多年的研究、上百篇論文、與企業主的訪談等分析,講述習慣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消費、選擇與企業採取的行銷策略。
Thumbnail
2024/10/30
書中內容分為三個章節,分別是「個人習慣、組織習慣、社會習慣」。透過科學家們對「習慣」二十多年的研究、上百篇論文、與企業主的訪談等分析,講述習慣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消費、選擇與企業採取的行銷策略。
Thumbnail
2024/08/28
作者們提出一年12週的時間規劃術,幫助許多企業、CEO們、一般民眾改善他們的人生。透過12週的週期循環,將目標的時間縮短,專注規劃每週任務,並把握每一天認真地去執行,使得人們有更高的效率與效能,加速願景的實現。
Thumbnail
2024/08/28
作者們提出一年12週的時間規劃術,幫助許多企業、CEO們、一般民眾改善他們的人生。透過12週的週期循環,將目標的時間縮短,專注規劃每週任務,並把握每一天認真地去執行,使得人們有更高的效率與效能,加速願景的實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生四千個禮拜這本書,是在講述時間管理的問題。不過,與一般這類型的書籍不同之處在於,它更強調從目的性去調整個人使用時間的觀念。換言之,如果是拼命的要從有限的時間裡去塞進最多的事物,那樣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事情是做也做不完的。這樣說來,這道理就跟的斷捨離或是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類似的概念。唯
Thumbnail
   人生四千個禮拜這本書,是在講述時間管理的問題。不過,與一般這類型的書籍不同之處在於,它更強調從目的性去調整個人使用時間的觀念。換言之,如果是拼命的要從有限的時間裡去塞進最多的事物,那樣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事情是做也做不完的。這樣說來,這道理就跟的斷捨離或是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類似的概念。唯
Thumbnail
奧利佛.柏克曼(Oliver Burkeman)的《人生4千個禮拜》深入探討時間管理和人生意義。書名中的「4千個禮拜」象徵一個人若能活到80歲,將擁有約4千個禮拜的時間。柏克曼的《人生4千個禮拜》吸引了我,因為它不僅提供了重新審視時間的方式,更讓我反思生活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奧利佛.柏克曼(Oliver Burkeman)的《人生4千個禮拜》深入探討時間管理和人生意義。書名中的「4千個禮拜」象徵一個人若能活到80歲,將擁有約4千個禮拜的時間。柏克曼的《人生4千個禮拜》吸引了我,因為它不僅提供了重新審視時間的方式,更讓我反思生活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不要心算 猜猜看 一般人可以活多久? 假設可以活到八十歲,大約有4千個禮拜。當下有心驚了一下,心想有那麼少嗎?再算一下自己大概還剩幾個禮拜,心臟又抽搐了一大下。 《人生4千個禮拜》,光從書名看,我以為是告訴我們人生時間有限,我們應該要學會如何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事實上剛好相反。作者奧利佛.柏克
Thumbnail
不要心算 猜猜看 一般人可以活多久? 假設可以活到八十歲,大約有4千個禮拜。當下有心驚了一下,心想有那麼少嗎?再算一下自己大概還剩幾個禮拜,心臟又抽搐了一大下。 《人生4千個禮拜》,光從書名看,我以為是告訴我們人生時間有限,我們應該要學會如何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事實上剛好相反。作者奧利佛.柏克
Thumbnail
瞭解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跳脫黑暗期和突破期,建立起努力成為理想人生的方式
Thumbnail
瞭解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跳脫黑暗期和突破期,建立起努力成為理想人生的方式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他在這書中結合了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導師的見解,呈現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接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建立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書中假設人的一生活到80歲,這80年間大約是四千個禮拜,並提出許多有關於時間的建議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衛報》專欄作家 奧利佛.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的感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