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甚麼都沒有」的風景裡,有著滿滿的旅行醍醐味:日劇《鉄オタ道子、2万キロ:秩父編》的西武鐵道漫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在石北本線上巧遇的DECMO

最後一個八月天的北海道,去了北見市,想找個並沒有把握能順利找到的史蹟,在特急大雪號的車廂裡,滑著導航,反覆斟酌下車後的徒步路線。

落腳一晚的商旅,就距離車站不遠。

下午的大廳,開始供應迎賓咖啡,賴著喝杯咖啡,傍晚再出門逛街,也不失為一種選擇,雖然車站周邊除了燒肉店也還是燒肉店。

想是這樣想,最後還是拿起背包往車站的方向走,壓線搭上了網走方向的列車。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Photo Credit : Cathy Tsai

過往要是搭JR北海道的local train,大多是懷舊且有歷史感的キハ車型。

上車時只認月台沒注意車身,走入車廂發現內裝嶄新又亮麗,亮點是車廂內的單人座椅,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來北海道那麼多次,還是第一次搭到非キハ車型的local train。

原來是曾在日劇《鉄オタ道子、2万キロ》ep01裡登場,暱稱「DECMO」(Diesel Electric Car with MOtors)的新氣動車H100形。

主人公大兼久道子坐在DECMO的單人座位上,翻著時刻表,偶爾拿起相機拍著車窗風景,DECMO移動在白雪紛舞的函館本線,抵達比羅夫車站。

鐵路線會一直延續到永遠:日劇《鉄オタ道子、2万キロ》裡最美的鐵道風景

DECMO大約是2020年3月才開始服役,那時正值新冠疫情蔓延全球,邊境一封鎖就是兩三年,遇不到也搭不到,只在銀幕裡看過。

旅行自由被封印的日子,把這部鐵道旅行日劇刷了好多遍,八月居然在石北本線與DECMO巧遇。


鐵宅道子再出發:兩天一夜秩父取材與漫旅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回到台北,正好來追《鉄オタ道子、2万キロ:秩父編》。

家具會社本職工作之餘,會切換為筆名YUI的鐵道旅攝作家的大兼久道子,參與了《旅と鉄道》雜誌「西武秩父線55周年」特集的取材任務。

這回只現聲沒現身的黑羽總編輯,請道子以其獨特的視角,留意秩父鐵道沿線,會讓讀者覺得意外的產物或景色,尤其是旅行指南裡沒有刊載的事物。

像是坐在通往未來的電車一般。
我要不要來自封一個漫遊詩人的頭銜呢?

從池袋出發,道子帶著旅伴「秩父漫遊きっぷ」,搭著妹島和世設計,內裝座椅優雅與配備超大景觀車窗的「特急ラビュー」001系,抵達西武秩父站,繼之乘換作為local train的4000系,循著沿線展開兩天一夜既是休暇,也是取材的鐵道漫遊。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這是哪裡啊」(ここどこだよ…)仍是道子途中下車,不自覺溜出嘴邊的口頭禪與儀式感,甚至忘了說,會覺得彷彿少做一件事;出站後,看著人群的行進動線,與明確標示路標的名所,則反其道而行之。

行經大正漂浪歌人若山牧水的足跡所至之處,所設立的「牧水之瀧」與歌碑;欄杆爬滿鐵銹,滿是歲月痕跡的小橋;線路上通過與靜止的列車;發現隱身在車廂窗側小桌板下的懷舊開瓶器。

生活在城市的道子,無預期的中途下車,被秩父沿線陌生的景物、空氣圍繞,也遇見了意外的遇見。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人,是「甚麼都沒有」的風景裡,最打動人心的美景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你也是來聖地巡禮的吧?如果一直用走的這樣會逛不完吧?
如果沒有武甲山,就沒有現在的日本。

聖地巡禮的動漫迷,有點聒噪的音量,劃破「牧水之瀧」周邊靜謐的氣氛,匆匆的留影,又匆匆的與協助合影的道子告別,趕往下一個聖地景點。

沒有驛弁的鐵道小旅行,道子在站前食堂,隨機點了在地食材製成的野菜咖哩,與老闆娘看著窗外的武甲山,閒話家常般的聊著它對戰後的都內建設與交通發展的犧牲與貢獻。

會在這裡巧遇,不就正因為你是道子?
為了隨時把這的地方介紹給YUI,我在這裡工作之餘會到處踩點。

道子也與在秩父探索鐵道秘境的鐵道同好甲斐,再次不期而遇。因為道子的出現,甲斐暫時逃過被歐巴桑介紹相親對象的困擾。

藉著再會的契機,甲斐在自己打工的奧武藏休暇村,幫道子安排了附設陽台且能聆聽鐵道聲音的房間,更帶著道子拍攝自己打工之餘踩點,準備介紹給憧憬的鐵道旅攝作家YUI的攝影秘境。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美食撫慰旅人的脾胃,道子彷彿置身於秩父生活的日常。古橋、流水,行駛的列車、百年建物,與已成空地的尋常小學校跡,道子有如穿越於在地自然與文史的變遷。

甲武山對戰後經濟發展的貢獻,也讓取材的道子感動它曾經的犧牲,說著想如甲武山一樣的活著。

在鐵道沿線上,移動在有著「甚麼都沒有」的風景裡,自然、文史,與人與人的交心間,滿溢著旅行的醍醐味。僅有兩集的篇幅,看得意猶未盡。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Photo Credit : テレ東

歡迎追蹤與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5會員
334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4/11/15
宇治的抹茶、物語和世界遺產,多為後世歷史變遷,與當代觀光業所建構的意象。其實宇治也曾經是平安貴族通過兼併土地,營建別墅的首選地點之一。宇治獨特的山川景觀,吸引都市貴族來此建設別墅,作為閒居、遊宴、避暑或隱世之用,更是附庸風雅的生活空間。
Thumbnail
2024/11/15
宇治的抹茶、物語和世界遺產,多為後世歷史變遷,與當代觀光業所建構的意象。其實宇治也曾經是平安貴族通過兼併土地,營建別墅的首選地點之一。宇治獨特的山川景觀,吸引都市貴族來此建設別墅,作為閒居、遊宴、避暑或隱世之用,更是附庸風雅的生活空間。
Thumbnail
2024/10/25
奈良吉野山是今日的千本櫻名所與世界遺產。千年以前,被奉為修驗道始祖的役小角在此修道,建立金峰山寺,至平安時代成為顯貴與修行者的參詣聖地,來此參拜的活動稱為「御嶽詣」。吉野山從搏命跋涉與排除女性的參拜聖地,至近代解禁女性的登拜與交通變革,如今已是兼有景勝與文化信仰,向大眾開放的能量景點。
Thumbnail
2024/10/25
奈良吉野山是今日的千本櫻名所與世界遺產。千年以前,被奉為修驗道始祖的役小角在此修道,建立金峰山寺,至平安時代成為顯貴與修行者的參詣聖地,來此參拜的活動稱為「御嶽詣」。吉野山從搏命跋涉與排除女性的參拜聖地,至近代解禁女性的登拜與交通變革,如今已是兼有景勝與文化信仰,向大眾開放的能量景點。
Thumbnail
2024/06/23
在NHK大河劇《光る君へ》中,探究平安時代的旅行史,從神社、寺院參詣到石山寺的參籠,以及與今日旅遊的現象對比,探討宗教朝聖和旅遊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2024/06/23
在NHK大河劇《光る君へ》中,探究平安時代的旅行史,從神社、寺院參詣到石山寺的參籠,以及與今日旅遊的現象對比,探討宗教朝聖和旅遊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鉄オタ道子、2萬キロ》的故事又上演了續篇,主角大兼久道子這回在西武鐵道秩父線上,展開了兩天一夜的鐵道漫遊,探索秩父沿線「甚麼都沒有」的風景背後,打動人心的故事。
Thumbnail
《鉄オタ道子、2萬キロ》的故事又上演了續篇,主角大兼久道子這回在西武鐵道秩父線上,展開了兩天一夜的鐵道漫遊,探索秩父沿線「甚麼都沒有」的風景背後,打動人心的故事。
Thumbnail
今天原本預計要去練習開車,順便到處逛逛,也把昨天沒寫完的《元素方程式》無雷影評寫完,但是看到誠品電影院有《南方,寂寞鐵道》的導演出席場,我馬上就改變計畫衝來台北,看完覺得這一趟真的值得了 說到南迴鐵路,不知各位對他的印象是什麼,我看電影前也覺得這只是一條行駛時間非常長的一段鐵路,以前從高雄坐到花蓮的
Thumbnail
今天原本預計要去練習開車,順便到處逛逛,也把昨天沒寫完的《元素方程式》無雷影評寫完,但是看到誠品電影院有《南方,寂寞鐵道》的導演出席場,我馬上就改變計畫衝來台北,看完覺得這一趟真的值得了 說到南迴鐵路,不知各位對他的印象是什麼,我看電影前也覺得這只是一條行駛時間非常長的一段鐵路,以前從高雄坐到花蓮的
Thumbnail
南迴鐵路的紀錄片, 記錄了建造到電氣化的故事, 以及這段時間的人文社會變化。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南迴鐵路的紀錄片, 記錄了建造到電氣化的故事, 以及這段時間的人文社會變化。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2020年12月23日,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為臺灣鐵路環島電氣化最後一英里路,導演蕭菊貞電氣化前最後的時光裡,留下珍貴的鐵道人文紀錄片。 一段長98.2公里的枋寮到台東的南迴線,眾人以它為生,也以它為樂,它乘載了眾人的記憶。
Thumbnail
2020年12月23日,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為臺灣鐵路環島電氣化最後一英里路,導演蕭菊貞電氣化前最後的時光裡,留下珍貴的鐵道人文紀錄片。 一段長98.2公里的枋寮到台東的南迴線,眾人以它為生,也以它為樂,它乘載了眾人的記憶。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那是南迴鐵路最長的中央隧道嗎? 還是位在屏鵝公路旁邊的嘉和掩體? 透過導演的鏡頭! 我在「南方寂寞鐵道」這部紀錄片中看到許多空拍視野美景! 有些充滿問號? 但那些問號,執著於一個正確答案也沒必要! 在我和我老爸的眼中! 導演蕭菊貞女士和已故導演齊柏林一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那是南迴鐵路最長的中央隧道嗎? 還是位在屏鵝公路旁邊的嘉和掩體? 透過導演的鏡頭! 我在「南方寂寞鐵道」這部紀錄片中看到許多空拍視野美景! 有些充滿問號? 但那些問號,執著於一個正確答案也沒必要! 在我和我老爸的眼中! 導演蕭菊貞女士和已故導演齊柏林一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最近「南方寂寞鐵道」這部紀錄片轟動了鐵道迷! 我也很想進戲院去感動一下! 但是大家也知道這種小眾的冷門紀錄片,通常要到影廳很多的影城才能看到!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戲院和影城不是慈善機構! 南迴鐵路真的很美! 台東車站前的「南迴鐵路紀念公園」鐵道迷也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最近「南方寂寞鐵道」這部紀錄片轟動了鐵道迷! 我也很想進戲院去感動一下! 但是大家也知道這種小眾的冷門紀錄片,通常要到影廳很多的影城才能看到!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戲院和影城不是慈善機構! 南迴鐵路真的很美! 台東車站前的「南迴鐵路紀念公園」鐵道迷也
Thumbnail
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是敘述關於台灣南迴鐵路從開通到結束的一群人的共同記憶,開墾鐵道的原住民工人、駕駛不好駛的火車鐵道員、還有依靠火車來去從年輕到老的乘客、或是後來追逐火車最後倩影的鐵道宅。在全面電氣化即將淘汰舊火車,有著台灣人的記憶和多少悲歡離合,老照片張張出現不只是回憶,也是台灣一幕幕鐵路史。
Thumbnail
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是敘述關於台灣南迴鐵路從開通到結束的一群人的共同記憶,開墾鐵道的原住民工人、駕駛不好駛的火車鐵道員、還有依靠火車來去從年輕到老的乘客、或是後來追逐火車最後倩影的鐵道宅。在全面電氣化即將淘汰舊火車,有著台灣人的記憶和多少悲歡離合,老照片張張出現不只是回憶,也是台灣一幕幕鐵路史。
Thumbnail
無限列車只有動漫裡才會出現,而現實中的列車,役期終有時限。我揮了揮手,告別不滅且有限的D51機關車,日後在其他的故道上,還有機會遇見D51系列的兄弟姐妹。
Thumbnail
無限列車只有動漫裡才會出現,而現實中的列車,役期終有時限。我揮了揮手,告別不滅且有限的D51機關車,日後在其他的故道上,還有機會遇見D51系列的兄弟姐妹。
Thumbnail
https://youtu.be/IobNcpiwpSc 從前搭JR或新幹線 幾乎很少睡覺💤 因為不管是車站或窗邊 都有許多想捕捉的畫面 我跟你們一樣 已經被關了好久 雖說只是島內走走 竟也有新鮮的味道 原來 再美的風景 也需要好心情去領會
Thumbnail
https://youtu.be/IobNcpiwpSc 從前搭JR或新幹線 幾乎很少睡覺💤 因為不管是車站或窗邊 都有許多想捕捉的畫面 我跟你們一樣 已經被關了好久 雖說只是島內走走 竟也有新鮮的味道 原來 再美的風景 也需要好心情去領會
Thumbnail
你知道把鐵道的線路全部接起來,有兩萬公里嗎?但是,旅行不是有去有回嗎?以旅行為前提的話,不就是四萬公里了嗎?
Thumbnail
你知道把鐵道的線路全部接起來,有兩萬公里嗎?但是,旅行不是有去有回嗎?以旅行為前提的話,不就是四萬公里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