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引發的一系列災害,
日本災後重建出現人才不足問題,
因為日本過去20 年的經濟衰退,
公共建設投資大減,
土木這個行業景氣不好,人才大量流失,
所以這次的災後重建,土木專業人才就不夠了
2024年台灣花蓮地震,也引發一系列災害,
所幸災害規模比過去921地震為小,
目前台灣工程能力仍有實力解決災害。
但你要了解任何災害防禦設施都有它的極限,
或多或少都有致災的風險,
因此每人都必須要有各自避(離)災對策才行,
我就購買保險及準備避難包等。
而台灣災後重建,更需要工程師參與!
回顧我10年前編寫的《工程顧問經營學》,
發現40 及50 年代工程師的運氣很好,
參與過十大建設和捷運工程等重大建設,
可惜年輕一代工程師很少有這種機會。
我想起1997年,頂著碩士畢業及退伍後,
努力找到工程顧問一份工作月薪約4萬元,
現在同樣條件,是給約5萬元月薪。
如果依每年物價上漲及累積年資,調整3%,
25年後,月薪應該至少8萬元。
在20 年前是大陸沿海剛畢業的4倍,
2021年他們是我們的3倍,
2024因Covid-19及中美貿易戰等,雖有下調,
今天大陸工程師的薪水沿海一帶仍比台灣高。
我的天啊,我們對台灣年輕工程師做了什麼!
還好,這幾年台灣積極發展能源轉型,
尤其是在離岸風電建設吸引巨大投資,
工程師也感受到了薪酬的增長。
未來結合永續發展的目標((SDG 6~SDG 9),
台灣的工程師又找到了一個可參與的新願景,
把我們曾經驕傲的技術得以延續並創新。
台灣基礎建設也是要相同延續並創新,
如何確保各項建設在長期使用後,
仍能維持其使用機能、結構安全與延長壽命,此為台灣工程師所須面臨的挑戰。
閱讀大陸知名顧問 #張琦 的認知破局,
沒有穩定的環境,就不會有持續的發展。
也就是必須先有穩定的市場,
才能擁有穩定的人才,
優秀人才才會投入這個行業,
如果這些都辦不到,講永續都是空談!
聯合國提出的第一個永續發展的目標(SDG 1),
就是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持續為工程師努力加薪,也是呼應永續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
台灣工程師薪資水準仍有一段調高距離,
需要更大的努力。
尤其是在永續發展和高科技領域,
台灣將進一步發展其工程技術和創新能力,
吸引更多國內外投資。
這將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好的薪酬待遇,
台灣工程師將逐漸縮小與國際同行薪資差距,
並在全球工程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附註:
SDG 1:終結貧窮
SDG 6:淨水及衛生
SDG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SDG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SDG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