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法規的來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為了什麽需遵守法規?
關心的,到底是不按燈號過馬路?還是不想發生交通意外?
關心的,到底是車廂不準飲食?還是飲食帶來的垃圾或其他壞處?
《思想 鬥陣俱樂部》無知之幕、語言遊戲、後現代哲學 From FB.」

法規的出現,本意是要人有跡可循,可以效法,就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目的是「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於是在知道上下限後,就能發現在生命的旅途裡,法規就像是燈塔,可以為汪洋中的小船帶來指引。

若要超越法規,追尋法規制定的真理來源,進而可以活在法規中卻無比自由時。 可以把參考「眼耳鼻舌身意」,所帶來「色聲香味觸法」的感受,因此就能發現,「心意」、「意念」、「中意」、「在意」等等,與「意」結合的詞語,會帶來「法」的感受,「意」會經由「法」而在現實中產生影響。 那麼! 問題來了,是什麼樣的法規,可以成為所有生命的嚮往,而成為康莊大道的護欄?

只要這麼一問,就能獲得超越法律的自由,能享受到生命的神秘與深奧,才知道現存的法規,背後都有著對至高無上的神聖嚮往,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成為一個國家人民的燈塔。 

經由追溯「法」的來源是「意」,而發現當最好的「意」被實現後,感受到具體為社會帶來的福祉時,而被眾人所效法時,此時法律與法規就會出現。 舉例來說,當我很尊重你的耕作所帶來的收穫時,我便會付出同等辛勞所帶來的產品,與你交易,這就是「土地私有制」與「公平交易法」的來源。 但主動的付出給予不應該具有強制性,會帶來刻意為之的揠苗助長,如:我自願貢獻提供麵包給大家吃,雖然是好意,但這是在「從心所欲,而不踰矩。」的上限,如果有人強迫自己要貢獻,那就會侵犯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前提」,這兩個原則,因此強迫的貢獻與奉獻,沒有法律存在。 徵稅是維持國民總體意識的凝聚所付出的成本,收益是確保每個人都能活在好「意」所形成的可以效「法」裡,因此不是強迫。

至此! 有人若犯法,我們也只是希望這個生命不要再虧待自己,我們值得更好,這就是法規與法律的來源,遵守只是珍惜並尊重生命。 反過來說,如果夠珍惜並尊重生命,我們其實會活得比沒有法律更自由,這就是「從心所欲而不踰矩」,也是「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前提」,這兩個金句的來源。



法律的來源

法律的來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32會員
950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2025/04/01
意識到自在的自,不只自己。
Thumbnail
2025/04/01
意識到自在的自,不只自己。
Thumbnail
2025/03/21
只喜歡孤獨。 由於活著的下限比起別人有明顯的低落,維持高敏感心臟與神經就快要承受不住,無論是好,或著是壞。
Thumbnail
2025/03/21
只喜歡孤獨。 由於活著的下限比起別人有明顯的低落,維持高敏感心臟與神經就快要承受不住,無論是好,或著是壞。
Thumbnail
2025/03/16
原來,當我們將0視為道法的「無」、佛法的「空」時,自己全然無我還在根除自己的所有一切「有」時,只會發現自己成為容器,用存在超越存在,天生萬物海納百川自然而自在,具體工具在心理學有奧卡姆剃刀、在人類學有禪定的龜息大法。
Thumbnail
2025/03/16
原來,當我們將0視為道法的「無」、佛法的「空」時,自己全然無我還在根除自己的所有一切「有」時,只會發現自己成為容器,用存在超越存在,天生萬物海納百川自然而自在,具體工具在心理學有奧卡姆剃刀、在人類學有禪定的龜息大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行為之中合法與不合法的區分、言說之中正確與不正確的區分,都是從人實際的經驗與互動的細節中成長起來的。給定先前的法律和一個新的案例,我們會得到新的法律;我們的語言,在我們新的使用方式下,逐漸形成新的慣用語。同樣的,當我們秉著原來的真理接觸到新的事實,我們的心靈便給出了新的真理。
Thumbnail
  行為之中合法與不合法的區分、言說之中正確與不正確的區分,都是從人實際的經驗與互動的細節中成長起來的。給定先前的法律和一個新的案例,我們會得到新的法律;我們的語言,在我們新的使用方式下,逐漸形成新的慣用語。同樣的,當我們秉著原來的真理接觸到新的事實,我們的心靈便給出了新的真理。
Thumbnail
經由追溯「法」的來源是「意」,而發現當最好的「意」被實現後,感受到具體為社會帶來的福祉時,而被眾人所效法時,此時法律與法規就會出現。
Thumbnail
經由追溯「法」的來源是「意」,而發現當最好的「意」被實現後,感受到具體為社會帶來的福祉時,而被眾人所效法時,此時法律與法規就會出現。
Thumbnail
法律條文的聯想和理解是重要的技巧,有助於更深刻地理解和記憶法律條文,提高對法律的整體理解能力。
Thumbnail
法律條文的聯想和理解是重要的技巧,有助於更深刻地理解和記憶法律條文,提高對法律的整體理解能力。
Thumbnail
介紹了辯論中的注意事項,包括固定辯方和立宗方角色、答辯規範等。文中舉例說明了如何正確使用「有法」和「若是」,以及應對辯論中的矛盾和不周遍問題,以確保辯論過程中的邏輯一致性和有效性。
Thumbnail
介紹了辯論中的注意事項,包括固定辯方和立宗方角色、答辯規範等。文中舉例說明了如何正確使用「有法」和「若是」,以及應對辯論中的矛盾和不周遍問題,以確保辯論過程中的邏輯一致性和有效性。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Thumbnail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Thumbnail
有些網友,希望我也談一些日常生活法律方面的常識,我也想談一些風險思維方面的觀念。初衷是希望能起到一些幫助了解日常法律基本觀念與提升風險意識的作用。期望讓一般人在面對日常生活糾紛時,不至於驚慌失措或徬徨無助,能措其手足或知所應對進退,甚至還能趨吉避凶或消災解難。
Thumbnail
有些網友,希望我也談一些日常生活法律方面的常識,我也想談一些風險思維方面的觀念。初衷是希望能起到一些幫助了解日常法律基本觀念與提升風險意識的作用。期望讓一般人在面對日常生活糾紛時,不至於驚慌失措或徬徨無助,能措其手足或知所應對進退,甚至還能趨吉避凶或消災解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