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發現有許多人非常努力,他們習慣全力完成一件事情,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會忽略整體局勢。最近和健身教練聊天,提到一位非常厲害的健美教練,他獲得了很多獎項,但在工作上並沒有展現自己的健美身材,也沒有全力銷售課程。聽到這個故事,我先詢問了這位健美教練的年齡,得知他只有24歲,這讓我思考他的賽局。
對於這位年輕的健美教練來說,健美比賽的獎項可能比賺錢更重要,因為在這個階段,他更需要強化自己的自我韌性,透過黃金時期打造個人品牌。看似目前的策略並非賺錢,但如果他能在比賽中取得國際性的成就,他的賺錢市場就可以超越健身房原有的銷售策略。
此外,健美比賽至少分成備賽期和修復期。備賽期間,他每天至少要吃六餐,進行高強度重量訓練和體脂剪裁。如果他把重心轉移到業務上,原本的紀律練習可能會被打亂,這樣會導致他無法達成原本的目標。因此,他選擇了最高的機會成本,即專注於健美比賽,而不是銷售課程。
另一位教練目前的策略是以賺錢為主,他的目標是買房和買車。因此,他需要每個月償還貸款,這使得他無法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健身上。所以,他將策略從健身轉向教學和銷售課程。在我們的人生中,其實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我記得過去看了一部日劇《飛翔公關室》,主角原本夢想成為飛行員,但因為一場意外無法再飛行。經歷了一段失意期後,他逐漸找回自我。
回想自己的人生,當我需要全力以赴工作時,往往在六個月後會感到疲憊,進入一個想要休息的狀態。在第七個月後,狀態會變得不穩定。後來,我開始調整,將運動納入日常生活。這時我發現,碩士三年級時的運動狀態和工作後重新運動的狀態無法相比。能完成五公里跑對我來說已經有點困難。於是,我開始每週兩次去健身,並在周六多做一些伸展運動,搭配營養品,發現體力有所提升。
然而,在這樣的強度下,再加上英文與日文的練習,會讓我的身體狀態下降。所以,我採用了另一種方法:在工作較輕的月份,我會補上英文和日文的學習,主要練習發音。這樣的訓練方式主要是為了應對研討會或國際交流會上的語言需求。
筆者也發現到休息時的賢者時間,是我們全力完成一件事情後所需的調適時間。如果沒有控制得當,自身的情緒可能會反撲。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筆者開始習慣記錄行事曆,撰寫記帳和覆盤,同時多加一個休息放鬆的時間。不能讓自己在兩週內完全不休息,至少要有放空的時間。無論是冥想、泡茶、還是到大自然中騎腳踏車等方式,都能暫時放鬆自己,讓自己融入這個時空中。
筆者發現,增加這樣的時間後,抱怨會減少,朋友圈也會有所改變。我有一位朋友透過心理諮詢來梳理自己,另一位朋友則利用音樂治療,讓自己在藝文的氛圍中放鬆。這些方法都能有效幫助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維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