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孩還小時,我深切感覺工作的重要性,請產假沒多久,我已經心思飄到工作上去,請了育嬰假,頂多也只是讓自己有多點時間去運動、休閒、學習,我仍迫不及待地想回去工作。我曾遇到一個跟我有同樣感覺與想法的職業婦女:照顧小孩很開心,但沒有太多的成就感。那時我們兩個在機場,望著飛機正準備就緒,總之熱愛工作或說熱愛經營自己所獲得的無形與有形的回饋,是支持我們生活的扎實基底。
然而請人幫忙照顧是相對輕鬆的,但也經常面臨人情壓力,於是別提照顧方法、價值觀碰撞,三番兩語只是引起更多的誤會,畢竟大家內心秉持的價值與方法,背負著各種問題與緣由,那是長期以來的成長背景、家庭文化與社會經驗所養成,沒有任何對錯之分。但落得兩方無法冷靜思考與平常心應對,最終只是徒留些別碰別說的問題。
因此,當我試著放下手邊不是這麼重要的事情,趕著上班,趕著下班,每天接送與照顧小孩,很累很疲倦也很開心時,我問問自己是不是應該嘗試都自己來呢 ? 當然我一定也會有忙不來得時候,勢必得對外求援,這時還是需要堅實又值得信任的後援。另一方面,我深信該考量長期幫顧照顧我孩子的長輩心情,告訴自己得在「做人」與「做自己」之間取得平衡,也別讓長輩覺得無趣無聊,有些重心被抽離的感覺,我自己也少了些內疚感。我們的初衷只是大家都過上理想中的生活,長輩退休,可以參加各種聚會、社交圈、旅遊,甚至學習新事物;晚輩也能更自主地安排生活的步調,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能更好地安排課程與休閒,不會聽到長輩說:「(營隊、上課)壓力會不會太大」、「為什麼要這麼快學游泳」、「為什麼天氣這麼熱要踢足球」、「為什麼要學畫畫,能賺錢嗎」這些在我們這個世代或說我自身的家庭,聽起來覺得不可思議的想法。
在這過程中,我深深了解必須尊重個體的差異,必須尊重世代間差異,但更多地是,別人沒有權利強迫你認同他的感受、思想與價值,你也不須委屈地認為在某個身分裡該有的樣子是什麼。因為,不是每個人心中的「正確」都相同,這份「正確」,有人能堅持,有人能學習,也有人只是持有完全相反的立場。
若過程中已努力與盡力,那也勇敢面對這份心中的誠實,希望家庭成員們都好好的生活,必要時支持著彼此,比同堂、共處一室來得重要,而我也感謝我們往這個方向前進了。
#snailwiths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