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工作,我更喜歡育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從有了小孩後,常常出沒在公園裡面的我,常常會遇到許多的家長,一起聊聊育兒經驗或是交換在同樣階段所遇到的問題。某次,我遇到一位和我一樣年紀,並有個相同年齡的孩子,我們看著孩子玩耍的背影,也開啟了對談。

「你現在也是全職媽媽嗎?」對方問著。

「是啊!我是全職媽媽,但在這個過程中,真的不容易。因為一開始我沒有想過自己會是全職媽媽。」我認真的說。

「我也是,但你會不會有一個感受是:比起工作,更喜歡育兒?」對方突然這樣的問我,我內心突然有一種找到同類的感覺。

「會誒!並不是自己不喜歡工作,雖然育兒過程也很累,但是就是享受育兒的過程,然後覺得陪伴小孩的階段很難得珍貴,畢竟一輩子可能就這麼一次了。」這大概是我跟這麼多媽媽聊天以來,最肺腑的一次。

「看來我找到跟我一樣相同想法的人了。」對方媽媽笑著說著,我們再度看著孩子的背影,在偌大的公園裡面,我知道那一刻是身為媽媽的我們,最幸福的一刻。


『比起工作,我更喜歡育兒』工作與育兒這兩件事情對於帶薪家庭是兩大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許多家庭來說,這兩者之間的平衡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挑戰。對我來說,我曾經也在工作與育兒之間需要做出選擇,在六個月育嬰假即將結束的前一個月,我們也開始預備將孩子交給保姆,原以為可以無痛銜接,但在孩子被保母照顧的階段時,出現了一些狀況,這也不得不讓我重新思索「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他只有幾個月大,我真的要因為工作,放棄陪伴孩子的時間嗎?」最後我選擇了離職,當全職媽媽照顧孩子,而我很慶幸我選擇了全職陪伴,至今仍不後悔做這個決定。


以下是我更喜歡育兒而非全身投入工作的原因:

  • 育兒是一項獨特的人生經歷
    育兒是無可比擬的價值,它與任何職業成就所帶來的滿足感截然不同。從看著一個生命出生到逐漸成長,每個過程中,每一個「第一次」都充滿新奇且具有意義。無論是孩子的第一個微笑、第一次講話還是第一次走路,這些瞬間對我來說,遠比職場上的任何成就來得更加珍貴和意義深遠。
    育兒的挑戰和成長絕非易事,它充滿挑戰和未知,從孩子出生那一刻,每天就是新的打怪關卡,從孩子的健康問題到教育方式等,這些挑戰促使身為父母的兩個人不斷學習與成長,甚至有可能還會因為這些問題大吵一架.....
  • 育兒與工作不同
    育兒帶來的是更深層次的個人成長(笑),包含耐心、同理心、責任感與無條件的愛等等,似乎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在「培養」自己,不僅要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也從中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在工作中,我們可能會與同事建立起合作關係,但常常會有種「上班是同事,下班不認識」的感覺,但育兒不同,和孩子建立的關係是充滿愛也無價的,本質不同,因為育兒中,會體會到什麼是生命中最純粹的愛,且不求回報,沒有利益關係。這些恐怕在工作中好幾年,都難以獲得的經驗。
  • 育兒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
    我們所教導和傳遞給孩子的價值觀、知識和技能,將會影響他們成長的道路,進而影響社會的未來。這種影響遠遠超過了職業生涯的範疇。在育兒中,我們正在塑造一個更明亮、更有愛的環境,從中得到的滿足感與驕傲,是在工作中不曾有的。

育兒生活就是如此的豐富,雖然我喜歡育兒,但這並不意味著我會完全放棄工作。實際上,育兒與工作可以是相輔相成的,育兒讓我學會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時間,這些技能同樣適用於職場。此外,我也意識到,保持一定對外的認識,以及精進自我,對於個人的心理健康和社會身份認同非常重要。因此,尋找工作與育兒之間的平衡,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元與充實,是非常重要的。

透過育兒,我不僅見證了新生命的成長,也實現了自我成長和更深層次的情感聯結。工作不是不重要,而是在於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使生活更加完整和豐富,雖然這也是我未來會面臨到的現實問題。

活在當下,育兒對我來說是一條充滿挑戰但同時也極富回報的旅程,我為能夠擁有這段經歷感到無比幸福和感激。


觀賞更多小何牛的生活記趣,歡迎到小何牛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enewbaby/

avatar-img
18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S Lif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要出門?順便幫我買雞蛋。」「你要出去?會去市場嗎?順便幫我買芥蘭菜.....」每當我揹著孩子出門,空氣中就會出現要我「順便」買東西的聲音,是不是沒有看到我揹著一個小孩?是不是沒看見我回來時還需要爬五樓?手裡還提著重東西這樣合理嗎?
婚姻是一生一次的大事,而伴隨而來的婆家或娘家問題,一直都是讓很多夫妻頭痛的話題。婆家好或是娘家好,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認為每個家庭都應該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空間。 首先,可能讓大多數媳婦聞風喪膽的婆家問題......
成為媽媽不知不覺有兩年的時間,看著孩子在懷裡軟軟嫩嫩直到孩子最近滿兩歲,這個過程裡充滿挑戰,就像一碗色香味俱全的佳餚一樣,酸甜苦辣都在裡頭,箇中滋味只有當事者的媽媽我才能體會。
我老公都很常聽我說育兒一天哪邊酸、哪邊痛,但為什麼還要做家事或是滑手機,沒辦法,「媽媽熬的不是夜,是自由!」
意外發現我的稱號變成了魔法師,據說這是方格子特別設計的XD,距離上一次的發文竟然兩個月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QQ 「全職媽媽要經營部落格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來跟大家分享在暑假期間,帶著小孩逛展覽初體驗😀這個展覽是大人小孩們都非常喜愛的「OPEN圖書館特展」,為什麼我會關注到這個特展呢?
「你要出門?順便幫我買雞蛋。」「你要出去?會去市場嗎?順便幫我買芥蘭菜.....」每當我揹著孩子出門,空氣中就會出現要我「順便」買東西的聲音,是不是沒有看到我揹著一個小孩?是不是沒看見我回來時還需要爬五樓?手裡還提著重東西這樣合理嗎?
婚姻是一生一次的大事,而伴隨而來的婆家或娘家問題,一直都是讓很多夫妻頭痛的話題。婆家好或是娘家好,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認為每個家庭都應該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空間。 首先,可能讓大多數媳婦聞風喪膽的婆家問題......
成為媽媽不知不覺有兩年的時間,看著孩子在懷裡軟軟嫩嫩直到孩子最近滿兩歲,這個過程裡充滿挑戰,就像一碗色香味俱全的佳餚一樣,酸甜苦辣都在裡頭,箇中滋味只有當事者的媽媽我才能體會。
我老公都很常聽我說育兒一天哪邊酸、哪邊痛,但為什麼還要做家事或是滑手機,沒辦法,「媽媽熬的不是夜,是自由!」
意外發現我的稱號變成了魔法師,據說這是方格子特別設計的XD,距離上一次的發文竟然兩個月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QQ 「全職媽媽要經營部落格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來跟大家分享在暑假期間,帶著小孩逛展覽初體驗😀這個展覽是大人小孩們都非常喜愛的「OPEN圖書館特展」,為什麼我會關注到這個特展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最近我遭遇了來到日本的最大考驗,巨大的心理創傷讓我有點逃避處理事情,甚至擔心很多沒有發生的事情,但其實「活在當下」才是處理事情的不二法門,專注於當下遇到的問題,不需要為還沒發生的事情擔憂。 更多的內容歡迎到我們IG----心之導向
Thumbnail
許多職場女性更重視主管對她們付出的理解與認可,而非升遷本身。通過腦科學的分析,女性的情感需求與對共鳴的追求,在工作中具有關鍵意義。實際案例顯示,僅僅升遷而缺乏真正的認可,反而可能讓女性選擇離開職場。因此,為了激勵女性員工,建議主管更關注情感交流與共鳴,這將更有效促進團隊的長期投入與合作。
Thumbnail
身為全職媽媽,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妳整天都在家,不會很無聊嗎?」 問這個問題的人,百分之百都是女性,而且年齡層從30歲到75歲,都是孕育過小孩的女性,以一種羨慕但又輕蔑的姿態,彷彿在家帶小孩不僅對家庭沒有貢獻,而且還有著很廢的刻板印象。 尤其當他們得知小孩竟然還去上課的時候,更是用一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會愛上對方的狀態,不外乎這兩種, 1.一見鍾情的人 2.日久生情的人 這是很常用的名詞,每個人對於其定義不同,也沒有特別想去定義這兩句話涵蓋範圍。 後來理解也有一種人,會在初次見面時,就將對方分類到"可交往"與"不可交往"的範圍裡。 簡單來說有好感、不排斥,實際上還是要相處才知...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2019年開始當媽媽到現在,中間陸續有去兼課,也會接case,還曾經做過三個月的網路寫手之類的工作。有時人家問我在做什麼的,我嫌解釋很麻煩,就會說自己是全職媽媽。其實我也沒說錯,小孩的確是我在帶;大寶去上學沒多久後二寶出生,我就這樣當全職媽媽快五年了。有時說自己是全職媽媽,那種心情很微妙:明明知道這
Thumbnail
講到面試的決勝點,大部分的人會想到學歷、經驗、人格特質等各種硬實力&軟實力,但可能還遺漏了一點就是經濟壓力。
Thumbnail
1.在生小孩前做好職涯和生活的調整和規劃很重要,例如減少出差頻率。 2.有了小孩後,更會精準分配時間,利用零碎時間專注工作,工作效率反而提高。 3.夫妻要好好溝通和分工,彼此支援,不要有內疚感尋求外援。 4.帶小孩到工作場合或產地,讓小孩了解父母的工作內容。 5.適當放鬆自己,找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最近我遭遇了來到日本的最大考驗,巨大的心理創傷讓我有點逃避處理事情,甚至擔心很多沒有發生的事情,但其實「活在當下」才是處理事情的不二法門,專注於當下遇到的問題,不需要為還沒發生的事情擔憂。 更多的內容歡迎到我們IG----心之導向
Thumbnail
許多職場女性更重視主管對她們付出的理解與認可,而非升遷本身。通過腦科學的分析,女性的情感需求與對共鳴的追求,在工作中具有關鍵意義。實際案例顯示,僅僅升遷而缺乏真正的認可,反而可能讓女性選擇離開職場。因此,為了激勵女性員工,建議主管更關注情感交流與共鳴,這將更有效促進團隊的長期投入與合作。
Thumbnail
身為全職媽媽,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妳整天都在家,不會很無聊嗎?」 問這個問題的人,百分之百都是女性,而且年齡層從30歲到75歲,都是孕育過小孩的女性,以一種羨慕但又輕蔑的姿態,彷彿在家帶小孩不僅對家庭沒有貢獻,而且還有著很廢的刻板印象。 尤其當他們得知小孩竟然還去上課的時候,更是用一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會愛上對方的狀態,不外乎這兩種, 1.一見鍾情的人 2.日久生情的人 這是很常用的名詞,每個人對於其定義不同,也沒有特別想去定義這兩句話涵蓋範圍。 後來理解也有一種人,會在初次見面時,就將對方分類到"可交往"與"不可交往"的範圍裡。 簡單來說有好感、不排斥,實際上還是要相處才知...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2019年開始當媽媽到現在,中間陸續有去兼課,也會接case,還曾經做過三個月的網路寫手之類的工作。有時人家問我在做什麼的,我嫌解釋很麻煩,就會說自己是全職媽媽。其實我也沒說錯,小孩的確是我在帶;大寶去上學沒多久後二寶出生,我就這樣當全職媽媽快五年了。有時說自己是全職媽媽,那種心情很微妙:明明知道這
Thumbnail
講到面試的決勝點,大部分的人會想到學歷、經驗、人格特質等各種硬實力&軟實力,但可能還遺漏了一點就是經濟壓力。
Thumbnail
1.在生小孩前做好職涯和生活的調整和規劃很重要,例如減少出差頻率。 2.有了小孩後,更會精準分配時間,利用零碎時間專注工作,工作效率反而提高。 3.夫妻要好好溝通和分工,彼此支援,不要有內疚感尋求外援。 4.帶小孩到工作場合或產地,讓小孩了解父母的工作內容。 5.適當放鬆自己,找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